1、2 0 2 2 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二零二二 年 二 月观察报告2专家引言专家引言罕见病患者群体是小众,但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途上却是最需要全社会关爱、帮助和提携的社会群体之一。罕见病不仅仅是患者及其家庭、少数医护人员和药品企业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全社会的大事,因为关爱小众才能体现大爱,携手共进才能推动社会文明,共同富裕才能发挥制度优势。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既把当前罕见病带来的对全社会的挑战揭示出来,也在呼唤全社会的良知和参与,倡导建立应对罕见病的全方位体系,将有力推动健康中国事业的发展。病痛挑战基金会理事、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晨光关注罕见病就是关爱我们自己,随着我国社会进步、经济
2、发展和全民健康伟大事业的推进,罕见病患者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必须给予更大关爱的群体。新世纪2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罕见病诊治诊疗服务,罕见病健康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罕见病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与我国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22年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从罕见病患者全生命周期以及健康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了罕见病行业现状,剖析了我们面临的挑战,揭示了发展的趋势,为满足罕见病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努力方向。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史录文罕见病呈现的跨越式发展有目共睹!从无到有,国家罕见病注册系统和全国罕见病直报系统已建成了全
3、球最大的国家级罕见病注册系统。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取得了实质性改善。然而,缺医少药依然是罕见病的重要现状。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是一个全面的、及时的总结,为的是进一步加速行业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最佳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必须密切关注,把握先机,新医学诊疗技术的突破必然会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徐凯峰病痛挑战基金会和沙利文制作这样一份报告,有以下几点考虑:1、不基于任何一方的需求做分析,而是完全从整体行业入手做观察;2、以一线工作积累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方便各方了解罕见病现状;3、近一年罕见病行业变化迅速,在这个时间点及时做一些梳理和呈
4、现。希望这份报告,可以对想要了解当下罕见病概貌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为罕见病群体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们为每个人受到小概率疾病影响时,能够安全踏实生活的美好社会。为此,我们一起努力。病痛挑战基金会创始人、副理事长 王奕鸥3专家引言专家引言因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患者在中国并不罕见。然而他们的诊疗之路困难重重,很多罕见病在中国缺乏基础的流行病学数据。作为中国罕见病联盟的成员机构,维昇药业从成立之初就关注罕见病群体,并助力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如正在进行中的中国软骨发育不全多中心患者登记研究(ApproaCH)。求解罕见病是一场持久战,作为有责任的创新医药企业,维昇药业愿为中国罕见病患者的可诊、可治、可及出一
5、份力。维昇药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 卢安邦政策支持是罕见病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革新助力罕见病的早筛、早防、早诊、早治。现阶段罕见病的确诊仍存在诸多困难,而基因检测在临床的应用帮助罕见病患者获得精准诊断和治疗。在各界协同和社会关爱下罕见病患者及家庭重获希望和温暖,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罕见病医疗领域的发展,使每个人的生命都绽放光彩。华诺奥美CTO 魏星非常感谢有机会连续第二年与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等机构发起中国罕见病行业观察趋势报告项目。罕见病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在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努力下,近两年我国罕见病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接下来,我们希望发挥“互联网+”更大价值,进一步缓解罕见病确诊就医难
6、、药品可及难、药品支付难等问题,也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群体更多关爱与援助。京东健康CEO 金恩林罕见病虽然看起来只关乎到极小的一部分人,但是当这部分人的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融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获得解决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健康中国,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对于大部分罕见病患者家庭来说,来自国家和社会每一份细小的关怀,都是他们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22中国罕见病行业趋势观察报告虽然只是对我国罕见病行业的一个简单回顾,但其背后所隐现的是这些年来在罕见病领域或默默耕耘或振臂疾呼的所有相关方的不懈努力和坚持。这份报告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投入到罕见病事业中的每一分钱,是为了推动医学和科
7、学的进步;而从医学和科学进步中最终获益的是我们所有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罕见病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实验负责人 董咚4专家引言前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可爱”的名字,如我们熟悉的“渐冻人”、“玻璃人”、“企鹅人”、“瓷娃娃”、“蝴蝶宝贝”、“黏宝宝”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但每个美丽名字的背后其实都是罕见的痛,他们分别代表肌萎缩侧索硬化、血友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成骨不全症、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粘多糖贮积症、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患者。罕见病,顾名思义,指非常少见的疾病。然而,罕见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医学定义,也不是指单一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统称,全球目前已知的罕见病超过 7,000 种。虽然
8、每种疾病的患者人数并不多,但数千种罕见病影响的人数却非常庞大。据估计,全球罕见病患者已超过 3 亿,其中我国大约有近 2,000 万患者与罕见病作斗争。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疾病负担却很重,患者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是“诊断难”,就医过程曲折,疾病难以确诊;其次是“治疗难”,全球目前仅有 5%的罕见病存在有效的治疗方式,最后是“用药难”,即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在用药上还可能用不上药或用不起药,患者和家庭负担沉重。由此可见,罕见病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罕见病患者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的关注。国家卫生、药监、医保、科技等多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制定罕见病目录、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9、、鼓励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研发、优先罕见病药品审评审批、推进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等措施,共同助力罕见病诊疗与保障。此外,患者组织、商保公司、爱心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主体也在携力合手,探索多方共付模式,缓解罕见病患者的治疗负担,提升药物(尤其是高值药)可及性。2021 年底,“一针 70 万”的“天价救命药”诺西生纳注射液进入医保,引起公众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不放弃每一个用药群体,为患者服务的决心。近年来,中国罕见病诊疗和保障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整体而言,罕见病患者仍存在诊疗、保障、康复、社会融入等方面多样化未满足的需求。本报告旨在回顾梳理中国罕见病在诊疗、用药、保障及创新服务等
10、方面的发展,概述这一领域在过去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进步,并对中国罕见病综合服务体系提出展望,希望为中国罕见病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倡导者、相关机构和从业者、患者和家属、以及广大社会关注人群提供一份行业趋势观察报告。5摘要摘要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仍有较大空间待完善我国目前罕见病患者约 2,000 万,这一庞大群体的背后长期面临着诊疗困难的问题,国家先后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罕见病诊疗指南,建立诊疗协作网,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和罕见病病例信息登记工作,不断推动着罕见病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此外,患者组织等多方社会力量赋能罕见病诊疗,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罕见病诊疗仍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随着未来国家引领建立
11、罕见病领域体系化政策,更多患者利益将得到保障。国家支持罕见病药物研发与注册,新兴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更多希望多部门联动出台激励政策以切实解决罕见病患者面临“没有药”、“用药难”的困境。国家积极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与上市,为罕见病治疗药品的研发与注册审批开设绿色通道,以加快其在国内上市。近年来多款罕见病药物上市,不断填补相关疾病用药的空白,出现通过谈判快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物,切实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创新生物技术积极应用于罕见病领域,将力破“无药”的困境。多层次保障体系推动患者药物可及国家重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扩大医保范围,目前国内 67%的已上市罕见病用药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切实减轻了患者负
12、担。国家引领搭建多层次罕见病用药保障体系,探索“1+N”多方共付模式,由政府出资主导,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基石,带动商保公司、民间慈善组织、医药企业及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罕见病保障。目前罕见病患者保障仍较分散,建立罕见病专项医保制度,完善多方共付机制,将切实解决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保障。本土罕见病产业生态圈初现,将满足更多患者需求专注于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本土药企和致力于提供药物以外解决方案的生物技术及科技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中国罕见病生态圈的构建。罕见病药物研发、创新生物技术平台、互联网科技以及创新医疗服务领域等高价值生态圈的初现,将带动罕见病全产业链的发展,满足患者多
13、样化的需求。6罕见病概述-09罕见病诊断现状-10罕见病治疗现状-11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12中国罕见病目录动态调整-14第一章 中国罕见病现状国家推动创新药发展-16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17中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及注册支持性政策-18药物研发-18药物注册-19中国已上市药物清单-20罕见病药物分析-21境内无药-21全球无药-22特医食品现状-23第二章 中国罕见病药物现状中国罕见病保障体系概览-25政府主导,政策引领-26中国罕见病药物保障现状-27第三章 中国罕见病保障现状目录7罕见病药物保障分析-28已纳入医保目录药品-28未纳入医保目录药物-29特医食品保障分析-30地方多
14、层次保障案例-31多重社会力量推动保障-33商业险保障罕见病分析-34城市普惠险提供高层次保障-36慈善机构的力量-37爱心企业助力保障-38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罕见病产业-41资本投入本土罕见病产业-42仿制药市场兴起推动用药-43新兴科技力量投入罕见病服务-44第四章 中国罕见病产业现状中国罕见病综合服务体系展望-46第五章 中国罕见病综合服务体系展望目录法律声明-48致谢-49?9罕见病概述“罕见病”并不罕见,患者群体庞大,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罕见病的定义罕见病是对一类患病率极低、患者总数少的疾病的统称。罕见病通常诊断率较低,难以统计患者的准确数量。目前全球各地对于罕见病并没有统一的定
15、义。欧盟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小于 5/10,000 导致衰弱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美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患者人数小于 20 万的疾病,或患者人数大于等于20 万,但预期其治疗药品销售额难以收回研发成本的疾病。而我国以分批目录的形式进行罕见病划定。罕见病目录也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罕见病”整体患者人数庞大,存在大量未满足的诊疗、保障、康复、社会融入等多样化的需求。全球罕见病现状根据美国罕见疾病组织(NORD)官网信息,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 7,000 种,其中 80%是遗传病。虽然每种疾病的患者人数并不多,但数千种罕见病影响的人数却非常庞大。NORD官网信息显示,全球罕见病患者已超过 3
16、 亿,其中 50%患者是儿童。全球目前总人口约为 75.8 亿,这意味着我们身边每 20 个人中,就有 1 人正在饱受某种罕见病病痛的折磨。已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并动态调整患者人数 20 万的疾病,或者患者人数 20 万,但预期其治疗药品销售额难以收回研发成本的疾病患者人数 5 万,或患病率 1/2,500中国罕见病患者现状参照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中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 万。在并不罕见的群体背后,罕见病患者面临“诊断难,用药难,保障难”的困境。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为罕见病患者打开“希望之门”,药企积极参与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与引进,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药物在国内上市并纳入医保。罕
17、见病患者和组织主动发声,身份已从过去“弱势群体”逐渐演变成为医生、药企、政府机构的“合作伙伴”。目前,罕见病在诊断、用药和支付保障各方面已得到不断的改善。患病率 5/10,000 导致衰弱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罕见病患者是儿童80%罕见病是遗传病7,000+全球已知罕见病3亿+全球罕见病患者50%2,000万患者为中心医生药企政府10罕见病诊断现状罕见病涉及血液、骨科、神经、肾脏、呼吸、皮肤等多个学科,病状复杂且病例稀少,相关研究较少,具备罕见病诊断能力的医生欠缺,受诊断技术及医疗资源限制,漏诊和误诊情况普遍。1 4 年78.9%当年确诊5 年及以上15.5%5.6%0.9年42%中国罕见病平均确诊
18、年限参与调研患者的误诊比例约 80%的罕见病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一些罕见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方法诊断病因。而具备这类罕见病诊断技术和能力的临床医生相对集中在北上广深及部分省会城市三甲医院中,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临床医生,因缺乏罕见病相关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不足,技术设施受限等,独立确诊罕见病的难度很大。长途跋涉去外地医院获得确诊对于罕见病患者而言几乎是常态。根据2020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研,96.6%的北京患者和 93.8%的上海患者可以实现在本地确诊,而 100%的西藏患者和 83.7%的内蒙古患者则需要去省外医院获得确诊。案例:历经 14 年确诊,一个家庭与罕见病的抗争1999 年,22 岁的小雪
19、(化名)刚刚大专毕业,一天早上,她像平时一样起床,却突然发现左半边身体无法动弹,头疼得厉害,很快就失去了意识。家人带着失去意识、半身麻痹的小雪辗转了好几家医院,都不能确定是什么病,医生只好采用激素冲击疗法,把小雪从病危中抢救回来了,可时间没多久,又突然复发,就这样,每次找不出病因,每次就做激素冲击先抢救。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在小雪身上都应验过,但仍然找不出病因。于是从 1999 年到 2013 年间,他们一家人在湖南、北京、广州等地辗转了近 10 家三甲医院,一度被误诊过脑瘤,差点要送去做脑部手术,幸好术前检查发现和脑瘤症状不太相符。也曾被诊断为红斑狼疮,做了很多激素治疗,2013 年,他们终于在
2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找到了答案,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小雪被确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仅仅是为了确诊这个疾病,就用了整整 14 年。临床医生对于罕见病的知晓率低,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近半数患者经历误诊5%60%30%4%1%来源:2020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研临床工作中,罕见病通常难以确诊。大多数罕见病需多学科、跨专业的临床专家及医学遗传专家协作才能精准诊断。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对 20,804 名患者的调查,42%患者曾被误诊,从第一次看病到确诊所需的平均年限为 0.9 年,如果不包括当年就得到确诊的患者,罕见病患者则平均需 4.26 年才能得到确诊。由于罕见病发病率极低
21、、患病人数少且人群分散,不仅普通民众对罕见病了解甚少,医务人员同样欠缺对罕见病的认知。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对 38,634 名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有近70%的医务工作者认为自己并不了解罕见病。来源:2020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研医务工作者对于罕见病知晓情况罕见病的诊断率低,诊断壁垒亟待消除从未听说过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有一定了解比较了解非常了解11罕见病治疗现状罕见病药物获批数量增长,中国患者用药曙光出现我国罕见病药物治疗现状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 121 种罕见病,86 种罕见病在全球有治疗药物,其中 77 种罕见病在中国有治疗药物,9 种罕见病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的窘境。在中国明确注明罕
22、见病适应症的药物有 87 种,涉及 43 种罕见病,其中,截至 2021 年国家医保谈判后,已有 58 种药物纳入国家医保,覆盖 29 种罕见病。86 种罕见病“全球有药”77 种罕见病 中国有治疗药物43种罕见病 国内有明确注册适应症药物29种罕见病 医保已覆盖35种罕见病“全球无药”9种罕见病“境外有药,境内无药”87种治疗药物 已在国内上市58种治疗药物 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罕见病药物获批情况近年来,我国不断在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层面给予支持。自 2018 年 11 月起,CDE先后发布了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纳入名单的药品,能够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优先审批审批程序并快速上市。在三
23、批名单共计 81 个药物中,近半数为罕见病药物,截至目前其中 26 个罕见病药物已获批上市。2021 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 50 个新药中,有 26 个罕见病用药,平均每年获批罕见病药物数量约 30 个左右。为加快罕见病药物上市,我国罕见病政策顶层设计逐渐完善,鼓励创新、优先审评等支持性政策不断出台,加速更多罕见病药物上市。近 3 年,NMPA批准的罕见病药物数量逐年攀升,2019 年有 6 个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到 2021 年已有 11 个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其中 2 款药物,即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醋酸艾替班特注射液和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氨吡啶缓释片,上市当年即纳入医保。61011
24、213126201920202021中国NMPA美国FDA49%51%罕见病药物其他药物2018-2020年三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中罕见病药物获批上市情况已上市未上市2019 2021 中美罕见病药物上市情况对比来源:CDE来源:NMPA、FDA 注:“全球有药”指在美国、欧盟或日本针对该疾病适应症有药物获批上市。14种罕见病 全部药物 医保未覆盖29种治疗药物 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65%35%注:中国上市仅计入针目录内罕见病的药物,以获批时间统计。12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不断完善罕见病国家制度顶层设计,逐步规范和提高诊疗水平2018.052019.02 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
25、病目录国家卫健委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 年版)以确立罕见病目录为起点,国家层面推动罕见病防治工作,发布诊疗指南,为诊疗规范化提供指导2018 年 2 月,国家卫健委在全国遴选罕见病诊疗能力较强、诊疗病例较多的 324 家医院组建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包括 1家国家级牵头医院,32 家省级牵头医院,291 家成员医院。这标志着中国罕见病诊疗协作机制的开始,通过对罕见病患者进行相对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以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也为罕见病患者的就医渠道提供了参考。2019 年 10 月,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发了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要求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开展罕见病病例诊疗信息登记工作。
26、通过及时掌握全国罕见病诊疗服务情况,为后续开展医疗质量及效率评价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数据支撑。2020 年 2 月,国家卫健委依托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设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组织管理。1 家国家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省级牵头医院32 家291家成员医院国家级和省级牵头医院:负责牵头制定完善协作网工作机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或标准,接收成员医院转诊的疑难危重罕见病患者并协调辖区内协作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进行诊疗等工作成员医院:负责一般罕见病患者的诊疗和长期管理等工作2018 年 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
27、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涉及 121 种疾病。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目录的形式界定罕见病,被视为罕见病最初最具里程碑的政策节点。彰显了国家层面对罕见病防治工作的推动有了实质性进展。2019 年 2 月,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对 121 种罕见病详细阐述了定义、病因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并在每一种罕见病的最后提出了诊疗流程。建立全国诊疗协作网,构建罕见病病例信息登记管理体系罕见病目录和诊疗指南为罕见病药物审批及用药保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国家卫健委已收到近 200 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申请,将会遴选最急需的、有药可治的、危害性大
28、的疾病纳入目录。未来会不断更新目录及诊疗指南,为更多罕见病的诊疗规范化提供指导。13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诊疗全国范围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自 2019 年起,为搭建全国医师学习罕见病知识的平台,医疗系统已开展多期全国罕见病医师培训班,授课内容围绕临床工作中相关问题,通过鉴别诊断和病例解读,介绍单病种临床诊疗进展,其中既包括比较经典的罕见疾病,如法布雷病、戈谢病、Alport 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也包括逐渐被开始关注的病种,如低磷性佝偻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截至 2021 年底,全国罕见病医师培训班已举办三期,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及多年临床经验的传授,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对罕
29、见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的发展不断提高罕见病诊断率,推动精准治疗由于 80%的罕见疾病为遗传病,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正在降低罕见病患者的确诊时间和成本,为患者诊疗带来新前景。此前,罕见病的诊断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去判断。近年来,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在发达国家的罕见遗传诊断中逐渐得到广发应用。目前,NGS技术已经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人体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扫描,寻找可能突变基因点位,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在危重症患儿实践应用中,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明确病因,为危重症患儿争取更多治疗时间,基因检测结果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
30、预后判断,对患儿的诊治和整个家庭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罕见病 80%都是遗传性疾病,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子诊断,实际上很难去谈罕见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 周文浩社会各界力量助力,共同赋能精准诊疗患者组织发展迅速,赋能罕见病诊疗罕见病患者组织代表全体患者的利益,连接患者、医生、药企和药企,推动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合作,通过促进患者注册登记,支持罕见病药物临开发和临床试验,互动医疗信息等方面,赋能罕见病诊疗。我国罕见病患者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中国罕见病综合报告 2021,我国活动规律的患者组织已有 130 家,40%的患者组织已在各地民政局部门注册。作为罕见病防治管理中的重要角色,社会各界
31、开始给予罕见病患者组织更多关注与支持。案例:山东省医学会罕见病防治培训中心2021 年 11 月 12 日,山东省医学会罕见病防治培训中心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正式揭牌启动。山东省立医院将整合先进的诊疗实力和学术资源,对基层医生展开系统培训及考核认证,促进山东省罕见病学科发展,提升罕见病诊疗及产前诊断水平。案例: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成立于 2008 年 5 月,由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病患者发起,并于 2011 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是一家为各类罕见病人士开展基础支持、能力培养、社会融入、政策倡导等工作的民间公益组织。多年来,中心致力于维护罕见病群体在医疗、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
32、倡导公众关注、支持罕见病群体,推动保障罕见病群体合法权益相关制度、政策的完善。国内企业已开展基因检测在罕见病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罕见病的诊断,例如华诺奥美专注于单基因遗传病的检测,为医疗机构提供 300 余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筛查、诊断及干预通路等整体解决方案,其中针对脆性X综合征这种复杂的单基因研发了全球唯一的AmplideX基因检测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脆性X综合征患儿的诊断。14中国罕见病目录动态调整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已处于材料审核阶段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按照分批疾病目录管理的方式来划定罕见病的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出台确定了 121 个罕见疾病,在划定罕见病并规范诊疗路径的同时,提
33、高了药企对目录内罕见病用药研发的积极性,加快相关治疗药物的上市进程,为药物纳入保障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自此之后,我国罕见病领域在诊断、治疗、保障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纳入首批目录的罕见病具备 4 大特征:国际国内有证据表明发病率或患病率较低;对患者和家庭危害较大;有明确诊断方法;有治疗或干预手段、经济可负担,或尚无有效治疗或干预手段、但已纳入国家科研专项。在首批目录发布后 3 年多的实践中,纳入病种被社会关注和讨论,如脊髓性肌萎缩症、法布雷病、亨廷顿舞蹈病等,也有部分未被纳入的病种存在争议,更多罕见病患者需要得到关注和保障。参照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根据流行病学文献报道和公开数据测算,这
34、121 种罕见病约影响 300 万名患者。参照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罕见病是指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或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或患病人数小于 14 万的疾病,中国罕见病总患病人数约 2,000 万。相比于我国总患病人数,121 种罕见病覆盖范围远远不够,更新空间较大,社会各界也在呼吁尽快出台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切实保障更多患者的利益。国家卫健委已陆续收到 200 余份增加病种的申请材料,目前已按照规定适时启动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的遴选工作,第二批罕见病目录已经处于材料审核阶段。第二批罕见病目录有望推动更多罕见病的规范化诊疗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与目录内患者人数300万2,000万参照中国罕见病
35、定义研究报告2021参照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一米三的视界 软骨发育不全症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基因遗传疾病,活产婴儿发病率约为 1/25,000 1/30,000。据估计,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 250,000 例软骨发育不全患者,中国约有 50,000 患者。ACH在美国FDA和欧盟EMA已认证属于罕见病范畴,但目前尚未被收录于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该疾病临床表现为不成比例的身材矮小,成年时身高仅有1米3左右。这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引起的,FGFR3是骨骼生长的负调节因子。该疾病的诊断路径相对明确,大多数患儿根据特异性临床
36、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即可诊断,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诊断不明确的患儿,通过分子遗传学方法证实其携带FGFR3基因特定的致病性变异可以明确诊断。此外,ACH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头大、四肢短、身材比例不协调,患者的脊椎、腰椎被压缩,情况严重时甚至出现高位、中位截瘫,还有可能引发脑积水,影响智力发育。ACH患者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难融入社会,在就业、婚姻、生活等方面举步维艰。对于ACH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给予对症处理。生长激素曾作为ACH患儿改善矮小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研究发现其对于成年终身高的改善不显著,不常规推荐使用。沃索立肽(Vosoritide)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C型利钠
37、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类似物,该药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信号,从软骨发育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上发挥作用,促进软骨内骨的形成,帮助ACH患儿改善生长发育。另外一款C型利钠肽前体药物,维昇药业的TransCon CNP已在美国和欧洲均获得了治疗ACH的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在全球和中国同步开展临床 2期研究。?16政策激励创新药,让罕见病患者用“好药”为了让罕见病患者有特效药物可用,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促进罕见病领域新药引进,并鼓励自主研发新药,为创新技术的罕见病药物上市提供便利路径。临床急需名单优先审评审批国外未上市但临床试验疗
38、效显著药物引进境外新药临床产品引进自主研发首创新药国家推动创新药发展医疗特区直接引进罕见病创新药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于 2013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给予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优惠政策。先行区的优势在于最新最先进的药品和器械,高质医疗耗材无需经过药监局的申报审批流程,可以直接在临床使用。2020 年,先行区发布了乐城先行区药品清单,其中罕见病药品近 50 种,包括赛诺菲、武田、强生等 10 多个不同国家的厂商。乐城先行区能够很好解决罕见病患者面临境内无药的困境,让患者及时用上创新好药。此外,先行区是国内唯一开展真是世界数据应用试点的地区,在先行区获得的真实世
39、界数据,可辅助评估疗效和安全性,这将加快罕见病创新药在国内注册上市的进程,让患者早日受益。为创新药开设上市绿色通道,鼓励研发早在 2015 年 11 月,国家药监局就发布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明确罕见病创新药的注册申请可以加快审评审批。2017 年 12 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将“优先审评”从解决药品审批积压问题开始转向鼓励更多创新药物的研发。2020 年 7 月,国家药监局出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配合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
40、突破性治疗药物审评工作程序(试行),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加快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物研发进程。“引进”创新药到“研发”创新药罕见病创新药政策利好背景下,药企积极布局随着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境外罕见病药物可通过纳入“临床急需”,或经 CDE 评估满足安全有效且无种族差异的要求,而豁免临床试验,大大缩短了境外罕见病新药在国内的上市时间,这一举措增长了药企引进罕见病新药的积极性,推动保障患者及时用上新药。在中国目前创新药发展的浪潮中,越来越多国内药企进入罕见病创新药研发领域,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境外临床IIIII期的项目相结合布局产品管线。如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生物医药公司北海康成,拥有针对部分患
41、者人数较多的罕见疾病以及罕见肿瘤适应症的 13 个创新产品管线,其中 3 个产品已上市、4 个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罕见病药物优先审评审批的优惠政策推动药企从罕见病适应症研发入手,再逐步拓展其它适应症。国家政策鼓励研发,推动创新药发展,罕见病创新药将不断涌现17国家或地区法规颁布时间颁布或主管机构罕见病药物激励政策美国1983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孤儿药开发办公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罕见疾病研究办公室市场独占期 7 年减免税收费用可达临床研究费用 70%罕用药优先审批加速审批政策比标准审批时间节省 7.7 个月降低临床试验规模日本1993 年厚生劳动省下属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42、审评中心、药品安全型与研究组织&国家生物药品创新协会市场独占期 10 年日本国家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资助费用不超过研发费用的50%,资助 3 年总研究费用超之前 5 年中 3 年的年总研究费用平均值,则当年总研究费用的15%可从公司税中减免优先审批,减免评审费用,同时延长再次审批时间当年销售额超过 10 亿日元时,每年回馈政府 1%销售额作为罕见病用药研发费欧盟2000 年欧盟罕见病专家委员会(EUCERD)&欧盟孤儿药委员会(COMP)市场独占期 10 年减免申请费用纳入集中式审批程序与 FDA 设立共同认定孤儿药的申请程序中国积极推动罕见病药物研发各国出台法规政策支持罕见病药物研发罕见病是一项
43、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并对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挑战。目前,有较为完善的罕见病政策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1983 年,美国国会通过孤儿药法案,是第一个针对罕见病立法并激励开发孤儿药的国家,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续效仿,通过立法支持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中国罕见病药物相关政策发展情况快速通道(2018.11)国家药监局发布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药物研发(2022.01)国家药监局发布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审评审批(2019.12)国家药监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对罕见病群体关注日益提高,多部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以解决罕见病群体在用药上的
44、难题。为了让更多罕见病患者有药可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通过鼓励创新、加快罕见病药物进口和注册审批流程等,加速更多罕见病药在国内上市。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涵盖了部分罕见病,并出台了一系列罕见病支持性政策,但目前仍然没有像“孤儿药法案”类似的纲领性立法。纲领性法律能够将罕见病药品相关概念的定义(如罕见病、罕见病药物等定义),药品的研发、引进、生产、供应、保障、市场监督等进行系统性的规范,进一步促进药罕见病药物创新研发及引进上市。发达地区罕见病药物利好政策借鉴国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及保障体系18中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及注册支持性政策中国罕见病相关政策梳理 药物
45、研发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该指导原则旨在进一步提高罕见疾病临床研发效率,满足罕见疾病患者的治疗需求,结合罕见疾病特征,对罕见疾病药物研发及科学的试验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鼓励具有新的治疗机理、治疗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罕见病、对人体具有多靶向系统性调节干预功能等的新药研制,推动药品技术进步。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的基本考虑(征求意见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真实世界证据可以经多种形式支持药物研发,涵盖上市前临床研发以及上市后再评价等多个
46、环节,其中列举了罕见病治疗药物的情形。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务院鼓励仿制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罕见病治疗所需药品。关于加强和促进食品药品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支持食品安全保障,创新药、儿童专用药、临床急需以及罕见病治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国务院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可提出减免临床试验的申请。对境外已批准上市的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可附带条件批准上市,企业应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按要求开展研究。2022.012019.122019.102019.052018.042
47、017.102018.0119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加快上市注册范围。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可以申请适用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对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给予政策支持: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罕见病药品,审评时限为七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防治重大传染病和罕见病等疾病的新药、儿童用药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审评审批。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用于危重疾病、罕见病、儿科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
48、药品注册申请,经评估其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属于“部分接受”情形的,可采用有条件接受临床试验数据方式,在药品上市后收集进一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用于评价。关于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于境外已上市的罕见病药品,进口药品注册申请人经研究认为不存在人种差异的,可以提交境外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直接申报药品上市注册申请。对于本公告发布前已受理并提出减免临床试验的上述进口药品临床试验申请,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要求的,可以直接批准进口。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了 18 种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其中包含罕见病。深化医
49、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6 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务院进一步畅通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临床急需药品的审评审批专门通道,加快注册审评进度。中国罕见病相关政策梳理 药物注册中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及注册支持性政策2020.072019.122018.072018.052017.122016.04来源:NMPA、医保局20目录编号罕见病药物名称医保目录是否获批适应症批准上市时间制造商4肌萎缩侧索硬化依达拉奉氯化钠乙类(2020谈)2019田边三菱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依库珠单抗/2018Alexion16Castleman病司妥昔单抗/2021百济神州27法布雷病阿加糖酶乙类(2021谈)202
50、0武田27法布雷病阿加糖酶/2019赛诺菲31戈谢病维拉苷酶(I型)/2021武田36血友病人凝血因子IX乙类(2021谈)2020泰邦生物36血友病艾美赛珠单抗/(2021 扩适应症)2021罗氏36血友病艾诺凝血素/2021赛诺菲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拉那利尤单抗/2020武田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艾替班特/2021武田46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依洛尤单抗乙类(2021谈)2018安进47亨廷顿舞蹈病氘丁苯那嗪乙类(2020谈)2020梯瓦51低磷性佝偻病布罗索尤单抗/(X-连锁低磷血症)2021协和麒麟52特发性心肌病氯苯唑酸葡胺乙类(2021谈)(转甲状腺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2020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