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948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T 1524-2018 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80.01P 66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 41/T 15242018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2018 - 01 - 03 发布2018 - 04 - 03 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41/T 15242018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跨越式涉路工程.24.1 一般规定.24.2 电力线和通讯线.24.3 管道.24.4 桥梁.24.5 渡槽和廊道.35 穿越式涉路工程.35.1 一般规定.35.2 公路或铁路.35.3 管线.36 平交式涉路工程.37 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38 施工区交通组织.3DB41/T 1524

2、2018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留红、杨弘卿、靳明、刘伟、王江飞、谢冬歌、高爱民。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平、黄新哲、李小对、李伟、郭孟卓、陈磊、李世安、熊永亮、吕小永、胡增团、胡连龙、廖雅杰、程靖、唐朱宁、王树威、王涛、贾瑞堂。DB41/T XXXXXXXX1涉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涉路工程安全的术语和定义、跨越式涉路工程、穿越式涉路工程、平交式涉路工程、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和施工区交通

3、组织。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公路涉路工程安全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0460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JTG 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涉路工程在公路用地范围和建筑控制区内,构筑结构物或公共设施的建设工程。3.2跨越式涉路工程从公路上方跨越的涉路工程。3.3穿越式涉路工程从公路路面

4、以下穿越的涉路工程。3.4平交式涉路工程与公路平面交叉的涉路工程。3.5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依附桥梁等公路结构物来通过河流、交通通道等的涉路工程。3.6通视三角区平面交叉口两相交公路间由各自停车视距组成的三角形区域, 该区域不存在任何有碍驾驶人通视的物体。DB41/T 1524201824跨越式涉路工程4.1一般规定4.1.1跨越式涉路工程应符合交通发展规划和公路视距要求。4.1.2跨线桥、渡槽和廊道跨越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垂直净空应不小于 5.5 m,跨越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垂直净空应不小于 5.0 m。4.1.3不宜在下列位置跨越公路:a)急弯、陡坡处;b)视距不良或设置跨线桥

5、后影响行车视距的路段;c)在公路桥梁墩台、隧道口、视线不良的交叉口等 200 m 范围内。4.2电力线和通讯线4.2.1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不应设置杆塔、拉线、基础墩和其他构筑物。4.2.2杆塔的拉线应垂直于公路线形,拉线棒应远离行车道边缘。4.2.3杆塔基础距离路肩边缘应大于 1.5 倍杆塔高度。条件受限时,经论证可按滴水线不侵入公路路肩进行设置。4.2.4架空送电线路跨越公路宜正交,必须斜交时,交角应大于 45。条件受限时,应进行专项论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4.2.5电力线与公路的最小垂直净空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不同标称电压电力线的最小垂直净空标称电压/kV1 以下110356

6、6110220330500最小垂直净空/m6.07.07.07.08.09.014.0注:最小垂直净空指从电力线在公路投影位置的路面到电力线最大悬垂时线弧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4.2.6通讯广播线路与公路的最小垂直净空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通讯广播线路距路面的最小垂直净空位置跨越公路/m平面交叉口6.5其他路段6.04.3管道4.3.1管道跨越施工应符合 GB 50460 的规定。4.3.2易燃、易爆、剧毒输送管道不应跨越公路。4.3.3在爆破作业场所 600 m 范围内不应跨越公路。4.4桥梁4.4.1跨线桥宜设在两者线形均为直线的路段,或平、纵线形技术指标高且视距良好的路段。DB41/

7、T XXXXXXXX34.4.2跨越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时,不应在行车道或规划行车道上设置中墩。若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中墩时,应考虑防撞。4.4.3跨线桥及其引道的桥面雨水,应通过管道引至桥下公路的排水沟,不应散排于桥下公路路面。被跨公路的排水宜采用自流排水。4.4.4跨线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车辆限高标志,必要时可在主路上设置限高防护架,墩柱及侧墙端面应设置反光立面标记。4.5渡槽和廊道4.5.1渡槽和廊道及其引道的排水系统不应对路面、路基、公路原有排水系统造成影响。4.5.2渡槽和廊道桥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车辆限高标志及限高防护架,跨越时不宜在公路路面或中央分隔带上设

8、置支撑结构。5穿越式涉路工程5.1一般规定5.1.1穿越式涉路工程应符合公路交通发展规划要求。5.1.2穿越式涉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公路桥梁或路基开展监控量测。5.1.3对既有公路桥梁或路基的检测和监测应符合 JTG H10 的有关规定。5.1.4施工过程中不应破坏路基、护坡及排水系统。如对路基护坡及排水系统造成破坏,应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修复。5.1.5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不应碰触桥梁墩柱、梁板。5.2公路或铁路5.2.1公路或铁路穿越公路宜正交,必须斜交时,交角应大于 60。5.2.2公路或铁路穿越桥梁时,应设置相应等级的防撞设施对桥墩进行防护。5.2.3对桥下土质进

9、行换填时,宜采用人工夯实。5.3管线5.3.1管线穿越公路,宜避开以下位置:a) 地质不良地段、高填方、深路堑、石方区、陡坡地段;b) 距公路平面交叉、桥梁、隧道周围 100 m 范围内的路段。5.3.2原油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越公路,宜正交,必须斜交时,交角应大于 30。5.3.3管道穿越公路,宜设置地下通道(涵)或套管。通道(涵)或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管道接头应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外。5.3.4穿越公路路基的管道,应从路基下方穿越通过,且其顶面距路面底基层的底面不应小于 1.2 m。使用套管穿越时,埋深应从保护套管顶端开始计算。5.3.5输送易燃、易爆、高压物质的管道穿

10、越公路时,应在公路两侧设置地面标识。5.3.6管线穿越公路,需开挖路面时,应选择在有利于公路路面恢复的季节施工。6平交式涉路工程6.1.1平交式涉路工程应采用主线优先的原则,应减少、分隔冲突点并缩小冲突区。DB41/T 1524201826.1.2公路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 3 规定。表 3公路平面交叉最小间距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公路功能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干线公路集散公路一般值最小值间距/m200010005005003003006.1.3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两相交公路间通视三角区应保证通视,见图 1。条件受限无法符合要求的,应保证主要公路的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和次要公路至主

11、要公路车道中心线 5 m9 m 所组成的通视三角区通视,见图 2。通视三角区停车视距停车视距图 1通视三角区59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单位为米图 2安全交叉停车视距通视三角区6.1.4平面交叉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的纵面宜平缓,纵面线形应符合停车视距要求,见表 4。DB41/T XXXXXXXX3表 4平面交叉口安全停车视距设计速度/(km/h)1008060403020停车视距/m16011075403020安全交叉停车视距/m2501751157055356.1.5平面交叉宜正交。斜交时,其锐角不应小于 70;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交角不应小于 60;如小于 60,有条件时应优先将接入道路

12、在交叉前后一定范围内作局部改线,条件限制时应组织论证交叉口设计、交通管理方案。6.1.6公路不应直接与已建的四岔及以上的平面交叉相连接。6.1.7平面交叉的纵坡设计应维持主要公路的纵、横断面不变,次要公路迁就主要公路。当调整接入公路的纵、横断面有困难时,应同时调整两公路。6.1.8纵面线形应符合 JTG D20 的规定。7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工程7.1.1不应利用公路桥梁隧道涵洞敷设输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液体的管道和高压电线7.1.2利用桥梁敷设管线时,不应侵入桥面净空限界和桥下通航净空,不应妨害桥梁交通安全。7.1.3利用桥梁敷设管线时,不应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损害桥梁的构造和设施。7.

13、1.4应对涉路工程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承载力进行结构验算。7.1.5涉路工程结构物不应妨碍公路结构物的维护和检修。7.1.6利用桥梁敷设管线,应采取措施防止由于风荷载或车辆荷载而引起管线的过度振动。7.1.7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管线发生破坏时所产生的危害影响到桥梁结构、桥梁周围区域和交通。8施工区交通组织8.1.1交通控制设施应按照批准方案设置,方能进行作业。在施工期间,应对交通控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移走破损或信息已失效设施。8.1.2应按照 GB 5768 和 JTG H30 规定,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情况进行施工区交通组织。8.1.3夜间应采用封闭式物理隔离设施封闭公路路面上的施工区域,并在隔离设施上悬挂定光警示灯来标示出施工区域的轮廓。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