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292846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草土围堰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草土围堰施工方案3.1.1. 平面布置草土围堰的平面布置见图3-1。围堰占用水域5757m。3.1.2. 横断面堰体横断面见图3-1。. 堰顶高程按常水位季节的高水位101.5m加高0.7m,即堰顶高程定为102.2m。. 堰体断面顶宽为9m,施工时近似按矩形截面施工,其边坡由围堰土自重压缩和被水冲刷后形成,约1:0.21:0.4。. 稳定性验算草土围堰受到的水平力为外侧水压力P水、外侧土压力P卵石,受到的竖向力为自重G0、外侧卵石对堰体的竖向压力G卵石、基底水的渗透压力U,见图3-2。图3-2 草土围堰受力示意(尺寸单位:米)计算工况:草土围堰高H=4m,水头高H水=4m,草土围堰的容重草土

2、=12KN/m3,水的容重水=10KN/ m3,卵石的容重卵石=19KN/m3,卵石的浮容重卵石=11KN/m3,取卵石的内摩擦角=300,则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30/2)=0.33,草土体基底与地基的摩擦系数f=0.4。外侧水压力:P水=1/2H水 2水=80KN/m外侧土压力:P卵石=1/2(H-H水)2卵石Ka+(H-H水)H水卵石Ka+1/2H水2卵石Ka=29.3KN/m堰体重量:G0=1/2(9+11)4草土=480KN/m外侧土对堰体的竖向压力:G卵石=1/2(11-9)/24) 卵石=38KN/m渗透压力:U=1/2H水9水=220KN /m抗滑稳定系数:K1=f

3、(G0+G卵石-U)/(P水+P卵石)=1.231.2满足要求。抗倾覆稳定系数:K2=(G05.5+ G卵石6)/(U112/3+P水41/3+ P卵石41/3)=1.631.5满足要求。3.1.3. 堰体材料. 土料黄土、粉土、壤土、粘壤土等均可用作草土围堰的填筑材料,土料的天然干重度不得小于1.4,含水量以1317%为宜。土料应含有一定量的10cm以下的粗颗粒,土料入水后10min左右被完全浸润并崩解对施工较为有利。若粉粒过多,土料入水后立即崩解为稀泥状,不利于堰体成型。每立方草土围堰用土量约为0.650.75m3。. 草料草杆采用新鲜稻草,长度不得小于0.5m。草捆直径一般为4550cm

4、,长度为110120cm,重量约为10kg。草捆必须扎紧,要求用草绳绑扎三道,草捆外形示意见图3-3。每立方草土围堰用草量约为6585kg。图3-3 草捆外形示意图3.1.4. 堰体填筑工艺. 草捆铺设开挖堰体基槽后,沿堰体的长度方向摆设一层草捆。每排草捆采用草绳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两排相邻草捆之间按草捆长度的1/3进行搭接。. 铺散草在捆草的表面均匀铺设一层30cm厚的散草。堰体两侧沿边缘铺设一层与堰体轴线垂直的草杆,其它部位可任意散铺。. 铺土散草铺完后,即在上面铺土,厚度为2535cm。铺土时,除堰体两边留出20cm宽的草边不盖土外,其余部位需要将散草均匀覆盖。重复以上三道工序,直至填筑

5、到要求的高程。. 碾压草土围堰水下填筑施工过程中,对铺土可不必进行夯实或碾压,当水下填筑部分全部完成后,要求对全堰面压实,使干密度达到1.5g/m3以上。3.1.5. 草土围堰施工顺序草土围堰施工顺序见图3-4。3.1.6. 其它施工要点. 设置子堰围堰内的汇水面积较大,并且岩溶发育,通过设置子堰来增加基坑的排水能力。. 堰体底部防渗在堰体底部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使堰体与河床透水层隔离,可防止堰体底面被冲刷破坏。. 裂缝处理施工中堰体表面出现裂缝时,可根据大小选择处理方法。当出现裂缝宽度小于5cm时,应及时碾压处理。当出现大于5cm的裂缝时,应进行局部加草土补强压实。. 施工监测为防止围堰因变形

6、过大而破坏,应进行施工监测。通过二种方法进行监测,一为通过目测对围堰的开裂、冲刷、明显沉降或位移等进行观察,一为通过在堰体的中央、角点或经过处理的破坏位置设置沉降位移观测点,通过测量仪器观测其沉降、变形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施工排水在子堰内、子堰与主堰之间均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和抽水坑,现场视需要及时采用足够数量的潜水泵进行排水。3.2. 就地拌制混凝土围堰施工方案3.2.1. 围堰布置由于7#墩处基岩面以上覆盖层均为卵石,拟采用原地挖槽,原地倒入水泥,采用挖掘机就地水下搅拌的方式,沿承台四周构筑围堰堰体。围堰布置见图3-5。. 平面布置围堰平面占用水域33.633.6m。. 堰顶高程按常水位

7、季节的高水位101.5m加高0.7m,即堰顶高程定为102.2m。. 堰体断面堰体高度为4m时,考虑围堰渡洪时结构受力的需要,宽度设置为3.7m,如受基岩面高程的限制,以顶面高程102.2m为基准,需要调整堰体高度时,围堰宽度也需相应调整。. 受力验算. 堰体稳定性验算就地拌制混凝土围堰受到的水平力为外侧水压力P水、外侧土压力P卵石,受到的竖向力为自重G0、基底水的渗透压力U,见图3-6。图3-6 就地拌制混凝土围堰受力示意(尺寸单位:米)计算工况:围堰高H=4m,水头高H水=4m,围堰外侧卵石的高度与围堰顶齐平,就地拌制混凝土堰体的容重砼=23KN/m3,水的容重水=10KN/ m3,卵石的

8、容重卵石=19KN/m3,卵石的浮容重卵石=11KN/m3,取卵石的内摩擦角=300,则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30/2)=0.33,堰体基底与地基的摩擦系数f=0.5。外侧水压力:P水=1/2H水 2水=80KN/m外侧土压力:P卵石=1/2(H-H水)2卵石Ka+(H-H水)H水卵石Ka+1/2H水2卵石Ka=29.3KN/m堰体重量:G0=3.74砼=340.4KN/m渗透压力:U=1/2H水3.7水=74KN /m抗滑稳定系数:K1=f(G0 -U)/(P水+P卵石)=1.221.2满足要求。抗倾覆稳定系数:K2=(G02)/(U3.72/3+P水41/3+ P卵石41/3)

9、=2.071.5满足要求。. 地基稳定性验算根据图3-6,作用于基底的合力的偏心距e为:e = 3.7/2-(3.7/2G0-P水41/3-P卵石41/3-U3.72/3)/(G0-U)=0.723.7/6=0.62基底出现拉应力,一般不考虑地基能承受此拉力,则基底应力重分布,假定全部荷载由受压部分承担及基底压应力仍按三角形分布。图3-7 地基应力示意图(尺寸单位:米)由图3-7,地基压应力的合力N= G0U,堰体基底最大压应力为:max=2(G0U)/(3(1/23.7-e)=156.9Kpa1.2,边坡稳定,但安全储备十分有限,当卵石层较厚时,堰内能继续放坡开挖的深度非常有限。3.2.2.

10、 主要施工措施. 测量放样桩基施工完成后,清除场地,按照设计图将围堰堰体的平面位置放出。. 混凝土的拌制方法采用PO325水泥、堰体处现有的卵石拌制堰体混凝土。采用挖掘机,就地挖槽水下拌制堰体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现场通过试验确定,现暂定水泥掺量350kg/m3。. 堰体施工开始开挖基槽时,先采用挖掘机试探基岩面的深度,然后根据基岩面的深度确定该部位的堰体深度和宽度。按照能搅拌均匀的要求先将挖深基槽,基槽底部预留7080cm厚的卵石,倒入水泥,采用挖机搅拌;底层拌匀后,回填一层厚度7080cm的卵石,再倒入水泥,再采用挖掘进行搅拌均匀;重复此工作,直至该部位全断面搅拌均匀。. 基坑开挖堰体全部

11、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后,按设计图的要求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内的覆盖层和软弱岩层,采用挖掘机开挖。为防止对桩基产生损伤,影响工程质量,以及为防止剧烈爆破影响周边堰体的安全,拟对基坑内坚硬岩层采用无声爆破方案施工。. 基坑内排水围堰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和抽水坑,现场视需要及时采用足够数量的潜水泵进行排水。3.3. 方案比较以下通过列表3-2,从水域占用、防洪性能、地基沉降要求、安全性、施工周期等五个方面对两个方案进行比较。表3-2 施工方案对照表 方案对比内容草土围堰就地拌制混凝土围堰备注水域占用3249 m21129 m2防洪性能弱强草土围堰顶面不能过水地基沉降要求低高沉降过大时,混凝土围堰易开裂破坏安全性强弱草土围堰为成熟的施工工艺,混凝土围堰在此种工况下使用较少见施工周期30天20天堰体成型的周期3.4. 方案选择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两个方案各有优劣。从方案的成熟性和对地基的沉降要求来看,选择草土围堰更为合适。但是,目前已经接近雨季,草土围堰占用的水域更大,对贺江行洪非常不利,并且围堰顶部不能过水,所以该方案必须在雨季过后方可采用。因此,为节约施工工期,可尝试采用就地拌制混凝土围堰方案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