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1292721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型桥台施工方案(已批)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施工部署 . 1 3.1、导线、水准点复测 . 1 3.2、施工用水 . 1 3.3、场地准备 . 1 3.4、人员组织及配备 . 1 3.5、施工机具设备 . 2 3.6、施工配合比 . 2 3.7、材料准备 . 3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 3 4.1、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 3 4.1.1 定位放样 . 3 4.1.2 基坑开挖 . 3 4.1.3 模板加工及安装 . 4 4.1.4 混凝土浇筑 . 4 4.1.5 基坑回填 . 5 4.2、台身、侧墙及台帽施工 . 5 4.2.1 脚手架施工 . 5 4.2.2

2、 钢筋制作及安装 . 9 4.2.3 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 10 4.2.4 混凝土浇筑 . 12 五、质量保证措施 . 15 5.1、组织保证措施 . 15 5.2、工作保证措施 . 15 5.3、技术保障措施 . 16 六、工期保证措施 . 16 6.1、工期保证实施原则 . 16 6.2、工期保证实施措施 . 17 6.3、确保控制工程按期完成的措施 . 18 七、安全保证措施 . 18 7.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18 7.2、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 . 18 7.3、抓好安全教育和检查 . 18 7.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 19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9 U型桥台施工方案 一、

3、编制依据 1.1、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第MWTJ-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5、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二、工程概况 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蕲春县横车镇,起讫里程K95+020K140+870,线路全长45.85km,向南经大唐湾、桂花垸至陈应垄,向南经下街头跨蕲水,经于卢家湾设蕲春互通与省道下蕲线(S205)相连,跨下蕲线,经刘塝湾、陈广水库进入武穴境内,在吴胜祖以西跨省道黄标线(S308),

4、设梅川互通与省道相接,向南经范应佑、长岭、饶雨冲水库以西,于三里庙以西下穿京九铁路,经毛新湾,终点位于武穴市四望镇以南与沪渝高速公路十字交叉。 本合同段U型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及台身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背墙台帽及侧墙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三、施工部署 3.1、导线、水准点复测 施工前全线已完成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数据的复测,并在线路附近增设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 3.2、施工用水 取自自然沟渠,按照标准化要求设置蓄水池。施工用电接入当地电网,以外电为主、自发电为辅,始终保持自发电的能力,避免停电对施工的影响。 3.3、场地准备 贯通施工便道,平整施工现场场地,为下一步施工创造有利环境。 3

5、.4、人员组织及配备 本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包括测量、质检、试验、物资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内容。由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向施工队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会,使操作工人对桥台结构型式等熟悉掌握,做到心中有数,使工人 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做到施工中忙而不乱,保证现场施工在受控、有序进行。 施工人员配备表 3.5、施工机具设备 施工主要机具设备表 3.6、施工配合比 施工所需用水泥、碎石 、砂等材料均已由监理抽样送试验室试验合格;施工用配合比已报批,可按配比施工。 3.7、材料准备 原材料按所需数量进行一定的储量准备,并按麻武高速公路规范化管理要求进行堆放,砂浆、砼拌

6、和机和水泥库房中的水泥也必须准备到位。砼采用集中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灌车运送至作业点。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4.1、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4.1.1 定位放样 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定出放坡率,放出边桩,再按照基础尺寸、深度确定基坑开挖尺寸,为便于立模,每边加宽0.5m。 4.1.2 基坑开挖 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斜坡式。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根据地质水文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基坑顶做成2%反坡,并疏通排水渠道,疏导水流,防止雨水或其它地表水汇集浸入基坑。距坑顶缘2.0m以内,禁止动载或较大静载存在,防止塌壁。 基坑预留203

7、0cm人工清底,以免扰动原基,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清排水。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桥台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为400KPa,检测合格后,在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批准后,迅速进行基础圬工施工,避免暴晒。若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立即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提出处理意见。 4.1.2.1 基坑开挖施工措施 (1)、坑顶四周距坑缘适当位置处设截水沟、防止雨水侵入。 (2)、根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坑顶动载位置,根据需要加宽护道、加强支护,动载距坑缘间至少备有1m宽的护道。 (3)、基坑弃碴弃于指定用地范围内,并弃于百年水位线以上,弃碴脚按设计进行防护。用于回填的弃土堆至坑缘距离不小于

8、基坑深度。 (4)、开挖后及时进行浇筑基础施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4.1.2.2 基坑支护和排水 基坑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制定可行性防水措施,备足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法,开挖中不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 1.52倍,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受地形条件制约无法放坡开挖时,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如槽钢支护)。加强坑壁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1.2.3 地基检验 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

9、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和等进行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4.1.3 模板加工及安装 按照基础尺寸,放出模板边线。基础模板采用全新大块组合钢模板施工,以增强整体刚度,减少接缝数量,并可节省连接、支撑等配件的使用量。根据基础几何尺寸进行拼装,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对拉螺栓等连接构件进行加固。模板结构及各部位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及模板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应紧密,保证不漏浆,模板拼缝采用双面胶带填隙。变型损坏的模板不得使用。 浇筑砼前,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模板稳固情况,当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10、。 4.1.4 混凝土浇筑 (1)、基坑开挖后,及时浇注混凝土,避免基坑长期暴露。浇注混凝土前,先对基础进行处理,基底为粘性土时,在基底设计标高下,夯填一层1015cm碎石层。基底面为岩石时,浇筑前洒水润湿,铺一层厚23cm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2)、基础混凝土施工由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采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振捣器平移距离不小于振捣器作用范围的1.5倍,振捣器振捣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并插入下层砼中510cm;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完后,经养护、拆模、如质量上没有问题,及时回填。 (3)、

11、基础混凝土浇注施工措施: A、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水泥及砂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混凝土采取分层连续浇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C砼强度达到2.5MPa时拆模,并用薄膜等物覆盖养生,最少保持7天。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当气温低于5o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4.1.5 基坑回填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并达到强度后,按设计进行片石砌筑和人工分层夯实回填土施工。回填土质及密实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1)、桥台扩大基础施工完成后(砼强度达到80%以上)方能进行基础四周回填,回填土方用人工或小型机具薄层夯实。 (2)、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大于15cm。 (3)、桥台扩大基础回填土方碾压时应免碰撞

12、基础结构对桥台扩大基础造成损伤。 (4)、施工中严格控制压实度,保证填筑质量。 4.2、台身、侧墙及台帽施工 4.2.1 脚手架施工 台身施工的脚手架均采用双排脚手架。 4.2.1.1 选用材料 脚手架搭设选用483.5规格无缝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连接。用于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以46.5m为好。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的扣件禁止使用。 (1)、钢管:采用483.5焊管,材质Q235-A级,长度不超过6500mm(最大质量25kg)。新钢管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资料齐全,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13、并涂刷防锈漆。 (2)、扣件:新扣件的生产许可证、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资料应齐全。旧扣件应检查其外观,对有裂缝、变形的禁止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脚手板:在使用人员密集、使用周期较长的部位,脚手板采用木板。木板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宽度200mm,厚度50mm,两端用1014号镀锌钢丝捆紧。禁止使用腐朽的木板。 4.2.1.2 构造要求 立杆纵距1.5m,横距1.0m,大横杆步距1.8m,里立杆距结构边距离为35cm,以保证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上、下两根大横杆之间设一道护身栏杆。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 距

14、的三分之一。扫地杆通长设置在距外架底部20cm处。 图1、脚手架纵横扫地杆构造 (1)、立杆接长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时,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2)、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横向水平杆下部,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其长度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可对接也可搭接。对接时:对接扣件交错布置

15、,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错开的距离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1/3倍跨。搭接时:搭接长度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100mm。 图2: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3)、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用直角扣件固定。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150mm。在每跨跨中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以便支承脚手板。 对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悬挑长度距装修面100mm,最大不超过400mm。 (4)、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或竹串片脚手板。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的

16、铺设可对接平铺,亦可搭接铺设,具体要求见下图: 图3: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图 (5)、剪刀撑 剪刀撑的宽度6m,且4跨,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见下表。 双排架的剪刀撑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和设置一道,并由底至顶边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15m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 (6)、作业层的栏杆和挡脚板设置 图4:栏杆与挡脚板构造 4.2.1.3 脚手架施工技术要求 (1)、搭设顺序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

17、联墙杆后方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挂安全网 (2)、拆除顺序 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纵向支撑 (3)、台顶部作业层平台脚手板铺设 施工时,作业层脚手板沿纵向满铺,做到严密、牢固、铺稳、铺实、铺平,不得有50mm以上间隙。严禁留长度为150mm的探头板。搭接铺设的脚手板,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400mm,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 (4)、支撑体系 A、纵向支撑:为了增强脚手架的纵向稳定性和整体性,在脚手架纵向传力结构的外侧隔一定距离沿高度由下而上连续设置纵向剪刀撑。在其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宽度取35倍立杆纵距,

18、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范围内,最大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 B、横向支撑:每片脚手架在其两端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6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 C、水平支撑:没有铺板的水平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设置一根小横杆,其间距不宜大于1m。必要时呈“之”字形连续布置。 (5)、地基处理 脚手架地基落在回填土上。回填土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分层夯填,分层厚度300mm,回填土的密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搭设前应将场地平整,将回填铲平,并距外脚手外侧立杆500mm设置浅排水沟。 4.2.2 钢筋制作及安装 4.2.2.1作业条件 (1)、熟悉桥梁设计图纸,明确各施工工序的做法。

19、 (2)、进场钢筋按图纸要求悉数进场,且已试验合格。 4.2.2.2钢筋加工 (1)、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可交付钢筋工下料。 (2)、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而且质检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 (3)、钢筋在下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下料,而且钢筋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4.2.2.3钢筋绑扎 (1)、进行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2)、钢筋绑扎完毕后,应在底部和钢筋外侧垫齐同标号混凝土垫块,以保证混凝土保护

20、层厚度和不露筋。 (3)、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4.2.2.4质量要求 (1)、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必须调直钢筋。下料尺寸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后执行。钢筋制作一律在钢筋加工场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用。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加工好后应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取用时不得错拿错放,以保证成型骨架准确。 (2)、钢筋骨架绑扎注意绑扎方法,宜采用十字扣绑扎法,不得采用顺扣,防止钢筋变形。 4.2.2.5成品保护 (1)、成品钢筋应垫平堆放,且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 (2)、钢筋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 (3)、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钢筋。 4.2.3 模板的制作及

21、安装 4.2.3.1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 模板设计及加工应满足:接缝严密、不漏浆、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模板构造简单,支装方便、在实施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组合钢模板、483.5钢管、12及14对穿螺栓。 4.2.3.2 模板检查与组拼 (1)、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要求具有刚度、强度和稳定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无平面翘曲等。对不符合标准的模板进行整形、磨光。 (2)、模板锈蚀或表面粗糙直接影响到砼的外观,施工前应进

22、行除锈处理。 (3)、安装前应有详细的模板施工工艺方案,进行拼模设计、编号。 (4)、根据拼模方案进行模板的组拼,不得随意更换。 4.2.3.3 模板安装与固定 (1)、模板加工完成,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模板安装要满足要求,加固牢固可靠。模板安装完成后,专业木工要进入模板 内部检查模板间的拼缝是否满足要求,不允许错台和缝隙宽度超标; (3)、台身模板用吊车分节吊装拼接,将模板连接成为一整体。为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刚度和稳定性,外模拼接处面板及背肋(或桁架)全部采用32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为保证桥台内模的稳定性,除利用设计通风、泄水孔进行模板加固外,另在中腹板每60cm加设一根20支

23、撑钢筋(两端头套塑料垫块)进行加固。 (4)、模板间的止水胶带粘贴位置应约低于面板12mm,连续不断,模板连接紧密后,密实且与面板相平,保证拼缝面平且不漏浆。 (5)、模板在安装前,先用水对面板进行擦洗干净,表面风干以后,采用滚筒或刷子对面板涂抹脱模剂,脱模剂要均匀。如果刷脱模剂后遇到下雨天气,采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及时进行遮盖;下雨中面板未干严禁刷脱模剂;面板涂抹脱模剂后,要及时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覆盖,防止灰尘污染; (6)、模板底口采用预埋件进行平面位置固定,防止浇注砼时移位; (7)、模板拼装完成后,采用斜撑与上部拉筋进行固定; (8)、模板如果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利用砂浆带进行找平

24、,模板底口采用木板进行垫平垫实; (9)、模板加固且经测量符合后,经模板工对加固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理复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砼浇注施工; (10)、模板检查完成后,对模板底口四周的缝隙进行封堵,先贴海绵条进行堵缝,然后在外用砂浆进行细堵,保证底口不漏浆; (11)、砼浇注过程中,派2个专业模板工值班,时刻观察模板变化情况且进行处理; 4.2.3.4 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1)、模板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拨出或不拨

25、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3)、为防止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前,模板底口需贴海绵条。 (4)、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5)、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 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6)、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4.2.3.5 模板拆除与保养 (1)、模板装转运过程中不得有尖锐

26、的构件压在面板上或刮到面板上,以免模板面板损坏;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不得接触到模板板面振捣,泵管等移动时也不能撞击到面板上,以防面板被破坏; (3)、砼浇筑完成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模板外侧残余混凝土清除,并清洁面板刷上脱模剂; (4)、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需及时修补,以免影响后续混凝土浇筑质量; (5)、拆模和安装模板需安排同样一批人员控制,以便于对模板保护; (6)、拆模或装运时,模板起吊要均匀平衡受力; (7)、模板存放要整齐、平整、垫实,避免在其上堆积重材料; (8)、模板按每套编号对应使用,两套间不能调换安装,即模板要对号入座。 4.2.4 混凝土浇筑 4.2

27、.4.1 混凝土的拌制 (1)、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2)、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4.2.4.2混凝土的运输入模 混凝土由罐车运送至现场,放入料斗内,利用吊车将料斗吊至待浇筑位置入模,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超过2m则布置串筒。应避免串筒出料处混凝土接触钢筋,发生分离、离析。 4.2.4.3 混凝土浇筑振捣 (1)、浇注混凝土前,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2)、混凝土浇

28、注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应根 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3)、当允许间歇时间已经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留置施工缝。 (4)、混凝土浇筑采用吊车吊放料斗入模,通过串筒浇筑. (5)、浇筑混凝土应使用振捣器捣实,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而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 B、表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捣部分的边缘。 C、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D、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再沉落,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离析

29、。 4.2.4.4 台身砼浇筑注意事项 (1)、台身大体积砼施工温控措施 A、采用合理选材降低砼内部水化热温度的指导思想; B、合理选择砼原材料,选择级配优良的砂、石料,降低水泥用量,选择优质砼外掺剂,控制砼水灰比,合理减少水泥用量,是降低砼内部水化热温升的重要环节。 C、水泥:采用大厂生产的水泥,散装或袋装入场,其使用时温度不得超过50,袋装水泥入场应按品种、标号及批号分别存放,同时采取防潮措施,水泥应分批检验其质量稳定性。 D、砂:选用优质河砂,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F、碎石: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均须符合规范要求,其来源应稳定,必须冲洗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G、外掺

30、剂:砼外掺剂采用高效缓凝型外加剂,外加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必须稳定且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 H、加强后期养护。 (2)、对砼施工的一般要求 A、为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提高砼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对砼各个环节的施工控制,要求现场人员必须对砼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到养护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B、砼施工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进行,浇筑前检查计量器具等;砼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上 层砼,砼分层厚度控制在3040cm。 4.2.4.5 施工缝处理 (1)、在灌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砼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2

31、)、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闭,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砼砂浆,再灌注砼。 4.2.4.6 混凝土养护、拆模 (1)、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采用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在任意养护期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 (3)、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湿土工布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应在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过低时,可采取蒸气覆盖养生。 (4)、不承

32、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进行拆除,混凝土强度不小于2.5MPa。 (5)、桥台内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混凝土强度的100%。 (6)、拆模工作应至上而下进行,不应使混凝土受振损伤,并减少模板损伤;拆除模板时,不应影响混凝土的继续养护。 4.2.4.7 确保混凝土工程结构外观质量的措施 (1)、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颜色色泽均匀、一致,同一种结构使用同一种水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 (2)、增强模板加工和安装精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线型顺适、圆滑。 (3)、混凝土结构表面尽量不留预埋件,设置预埋件时,预埋件外观尺寸一致。修复时保证新老混凝土外观一致。 (4)、脱模剂涂抹均匀,确保混凝土外观颜色美观。 (5)、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对拉拉杆安全可靠,防止变形。模板要求板面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