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基建,新机遇: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白皮书新基建,新机遇: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白皮书(完整完整版)版)目录目录 一、智能经济概述.1(一)基本内涵.1(二)发展趋势.4 二、智能经济对经济社会的重构与影响.6(一)生产方式.6(二)工作方式.8(三)生活方式.9(四)社会治理.10(五)社会文化.12(六)安全格局.14 三、智能经济的典型应用场景.15(一)智慧城市.15(二)智能交通.16(三)智能安防.20(四)智慧医疗.21(五)智慧教育.23(六)智慧金融.24(七)智能制造.25(八)智能家居.28 四、智能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29(一)新基建的内涵和特点.29(二)新基建的七大主要领域
2、.31 (三)从智能经济的角度认识新基建.40(四)中国主要企业在新基建领域的生态布局.44 五、利用智能经济打造现代产业链、供应链.54(一)智能经济对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54(二)智能经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典型模式.58 六、我国智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61 七、推动我国智能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65 1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驱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经济新时代。智能经济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为路径的新型经济形态。智能经济在催生新需
3、求、新业态的同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社会运行及政府治理方式,引领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智能经济基础建设的水平,将决定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驱动的全球格局中,所能占据到的有利位置。一、智能经济概述一、智能经济概述(一)基本内涵(一)基本内涵 何谓智能经济?虽然目前还没有对智能经济的内涵进行统一定义,但综合多方观点可知,智能经济是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驱动力,以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混合现实(MR)、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为支撑,通过智能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智能化变革的经济形态。简言之,智能经济
4、是在数字经济充分发简言之,智能经济是在数字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推动形成和发展的新经济形态。展的基础上,由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推动形成和发展的新经济形态。智能经济与信息网络、知识密不可分,但智能经济与以往提到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有明显区别。智能经济开发利用包括智能感知信息与数字化知识在内的多种资源,可促进技术、知识、经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呈现、交易、传播和复用,并提高人们分析、处理和控制的能力。2019 年 3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要构建数据驱动、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
5、“智能经济形态”。基于此,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智能经济主要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数据驱动一是数据驱动。智能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由“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智能化决策、智能化运行的新经济形态。数据是物理世界在虚拟空间的客观映射,是智能经济的核心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没有数据支撑,智能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智能经济时代,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全面融合,人、事、物都在实时被数据化,真正使得在线成为常态。事实上,只有在线产生的数据,才能够用于量化决策与预测,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数据业务化,创造新2 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二是人机协同二是人机协同。人机协同是经济活动中人与智能的和谐状态体现。人机协
6、同表明在智能经济结构中,人与智能(机器、传感器、信息、人工智能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人机协同是智能经济的“智能化”过程,与过去制造业追求的“自动化”过程有本质区别。“自动化”的本质是机器替代人,强调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机器的柔性生产,强调机器自主配合人的工作,自主适应环境变化。目前,智能经济中“人机协同”有三个典型方向:首先是智能生产,实现生产设备、供应链、价值链的数字化连接和高度协同,使生产系统具备敏捷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等能力,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智能产品,通过云端连接或将训练好的人工智能系统封装到硬件中,赋予产品自动响应外界
7、变化的能力。最后是智能服务,实时监测产品状态并响应用户需求,提供以租代售、按时计费、故障预测、远程诊断、远程维修、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实现制造企业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的转变。三是跨界融合三是跨界融合。智能经济是智能技术与各种要素的融合,通过融合将技术实体化、泛在化,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兼容发展,促进多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多领域的跨界创新。相比以往的经济形态,智能经济具有更强大的跨界整合能力。通过“智能+”方式,跨界、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当前,“智能+”已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并在各行业蓬勃发展。例如,在汽车行业,焊接、搬运、喷涂等各类工业
8、机器人在生产领域轮番上阵,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在煤炭行业,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矿区、无人矿井建设不断加快,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在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的农业领域,无人机、智能遥感、物联网等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农业农村部在“十三五”期间、全国 9 个省市开展农业物联网工程区域试点,形成 426 项节本增效的技术、软硬件产品和商业模式,广泛覆盖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伴随新一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将进一步降低创业与技术门槛,提升创新速度,助推生产效率,同时将创造大量跨界融合新机会,加速智能社会到来。3 四是
9、共创分享四是共创分享。共创分享是智能经济中资源、信息、知识等重要生产要素配置的体现,是满足智能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共创分享,智能经济的生产要素才能在经济活动中自由地流通,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价值。以数据为例,在现实世界中,任何单一机构,即便强大如当下的互联网巨头,都只能掌握一部分数据,不足以全面、精准地勾画出目标对象的全部特性。智能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与产业链上下游业务伙伴在数据流通、交易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各方可以通过多方数据安全“融合”及建模分析计算,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提升生产效率,推进产业创新。在大数据应用场景下,数据流动是“常态”,数据静止存储才是“非常态”。数据共享
10、将成为刚性业务需求,推动商业流程跨越企业边界,编织全新的生态与价值网络。【专栏 1】智能经济的各种定义 自国家提出加快发展智能经济以来,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和机构围绕智能经济的概念、内涵及外延进行了诸多讨论,主要观点摘要如下:2017 年 10 月,何玉长和宗素娟所撰写的文章人工智能、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价值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认为,“智能经济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为依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以人脑智慧与计算机网络、物理设备相融合,以智能产业和企业为支撑,将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2018 年 9 月,孙守迁发表的智
11、能经济构建未来形态一文认为,“智能经济是以智能感知的信息与数字化的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新一代智能技术为重要推动力,以有限资源和全生产要素的最优化利用为手段,以自主适应、人机协同、共创分享、多元融合为主要特征,以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2019 年 5 月,算力智库研究院发布的智能经济时代初现雏形 数据赋能至上,数据共享先行研究报告指出,“所谓智能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由“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智能化决策、智能化运行的新经济形态。智能经济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大特征。”2019 年 10 月,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在“2019 年
12、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从产业视角结合技术与产品应用整体阐述智能经济概念。李彦宏指出,数字经济在经历了从 PC 的发明和普及,到 PC 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今天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的新阶段。人工4 智能驱动下的智能经济将在人机交互方式、IT 基础设施、传统行业新业态三个层面带来重大的变革和影响。包括交通、医疗、城市安全、教育等各个行业都在快速地实现智能化。智能经济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是拉动全球经济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2020 年 9 月,由李彦宏所著智能经济一书,进一步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如何深入产业持续扩大影响进行了全新梳理,对“澎湃科技创新动能、推进高质量
13、发展”时代脉络进行了首次系统勾勒。2019 年 11 月,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智能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 2019研究报告指出,“智能经济是以数据、算力、算法、网络为支撑,以智能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智能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活动。”(二)发展趋势(二)发展趋势 智能经济将在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变。在人机交互领域,用户正在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和机器、工具进行广泛互动,包括对话式人工智能、手势识别,未来甚至可以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类大脑和机器之间的实时通信。在基础设施领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基建将会大
14、规模落地,包括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相关行业将会迎来高速发展。在商业模式和业态方面,交通、医疗、城市、安全、教育等传统行业正在快速商业创新与智能化。1 1)人类社会加速向智能社会转变)人类社会加速向智能社会转变 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带动人类夯实经济基础,走出低谷,智慧地解决各类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和机器依托互联互通的网络从封闭走向开放,智能产品、智能工厂、供应商协同网络应运而生。智能经济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将在更大范围内催生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促
15、进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与服务方式全面向智能化方向转变。量大面广的数据资源作为新一代生产要素,也将推动形成一批数据驱动型企业。对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的能力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分水岭。2 2)“跨界融合”趋势将更加显著)“跨界融合”趋势将更加显著 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人人互联”向“人机互联”迈进,进而实现“万5 物智能”,产业互联网呼之欲出。同时,大量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迭代不断加快,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转变,产业边界进一步被打破,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融合。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供需端的平台型组织成为产业网络的关键环节。平台化、生态化等新的企业生
16、产组织方式不断兴起,垄断型平台与依托型群体的社会关系不断演化,形成新的组织关系。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润滑剂,科技招商、平台招商、新业态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成为新产业生成的重要手段,共同促进智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智能经济作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的全新经济形态,充分体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由智能技术到智能应用,再到智能产业化发展,最终形成智能生态圈。3 3)“新基建”将加速智能经济发展)“新基建”将加速智能经济发展 未来十年,全球智能经济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基础设施的重构、切换与迁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商业生态,形成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历史上,铁路、公路、电力
17、、水利、电信等均在不同阶段轮番支撑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可称之为传统基础设施。当前,人类社会加速由工业经济时代向智能经济时代转变,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术为新一轮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经济性的技术底座,可称之为经济社会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新基建”计划,是人类在进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前最大的基础设施扩张工程。“新基建”有机会在中国率先掀起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潮流 疫情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此轮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投资性举措,更承担了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使命。应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期,将 A
18、I、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向纵深发展,持续为复产复工注入强劲的动力,为我国经济长久发展提供稳定且持续的智能引擎,助力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基建”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智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等服务的核心驱动力。例如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新基建”将大大提升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能够提升 15%至 30%的通行效率,从而userid:497168,docid:143060,date:2023-10-17,6 为 GDP 贡献 2.4%至 4.
19、8%的绝对增长。因此,新基建将加速智能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在未来引领智能经济时代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BATH)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率先开始从科技基础设施层面布局新基建。图图1:BATH“新基建”核心品牌“新基建”核心品牌 4 4)产业创新将成为核心内容)产业创新将成为核心内容 智能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提高与发展,具有“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三维形态,其核心依托是科技创新。智能经济创新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而是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通过创意、模式、品牌、业态等带动全产业、全领域的创新,实现从微观企业到中观产业,再到宏观经济的拓展。二、智能经济对经济
20、社会的重构与影响二、智能经济对经济社会的重构与影响 人类社会每一次技术和产业的变革都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创新与重构。当前,智能经济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方式,将人类社会引入智能社会。伴随着感知和联接能力全面提升,智能设备将占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与物将在数据构筑的智能环境中进行交互,人与智能设备的协作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场景。(一)生产方式(一)生产方式 人类在工业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被简要概括为研发、制造、流通、销售几个环节。在数次工业革命中,人类生产方式经历了重大升级,主要体现在实现规7 模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在智能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升级将不再局限
21、于制造环节,产业链上下游也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智能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智能变革主要体现在产品研发、工业制造、供应链管理与营销方式等方面,在不同的环节上,以工业机器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正参与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提高工业制造水平,促使社会生产方式走向智能化。图图2: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环节:智能技术赋能生产环节 第一,在产品研发领域提高效率。第一,在产品研发领域提高效率。在工业品研发和设计上,VR(虚拟现实)和 AR(增强现实)作为新一代辅助设计工具正逐渐普及。设计者可以在虚拟的三维立体环境中,直观地编辑与操控可视化设计方案,解决了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
22、D)局限于二维平面的展示难点。在药物研发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对现有化合物信息进行整合和提取,并通过机器学习大幅提高化合物筛选的成功率,最终降低研发成本和工作量。新兴技术市场调研公司 Tech Emergence 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 12%提高到 14%,每年为生物制药行业节省数十亿美元。此外,在产品的多样化与定制化方面,智能工业机器人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柔性生产的技术支撑,尤其在服装、箱包与工艺品制造行业,可有效降低定制化生产的成本。例如,阿迪达斯、耐克等企业能够按照顾客的喜好选择配料和设计,利用库卡机器人手臂、电脑针织和人工辅助共同完成定制化产品的生产。第二,在生产制
23、造环节优化工艺、生产调度与质量管控。第二,在生产制造环节优化工艺、生产调度与质量管控。在工业物联网的支8 撑下,生产设备能够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工艺各关键节点的数据进行智慧管理,协助企业达成产量与成本消耗的最佳平衡。另外,基于视觉的工业质检设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导航搬运车(AGV)、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与装备,正在日益深度参与工厂内部生产调度与管理,减少企业对人工的依赖,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基于视觉的工业质检设备能够智能化有效识别产品表面缺陷,代替人工,协助企业提升品控质量,降低成本,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3C 电子、家电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第三,智能技术助力供应链管理。第三
24、,智能技术助力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在库存管理、仓储作业、运输配送等关键环节,大数据和 AI 深度学习技术正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科学管理仓储,提高库存管理安全性,优化供应链管理,并推动物流行业升级。例如,G7 物联网公司利用传感器与 AI 算法,对舱内货物进行高精度扫描与三维图像建模,最终自动计算出货舱容积占用百分比,实现精准装载。第四,颠覆企业的市场营销行第四,颠覆企业的市场营销行手段手段。营销是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末端环节,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的传统营销手段正在基于大数据技术升级换代。一方面,企业通过搜集市场数据,能够更全面、直接地了解产品、
25、价格、渠道与促销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智能终端采集的用户数据画像,企业可以精准地对潜在客户进行广告投放,并应用 AI 客服与客户互动,促进销售转化。总体看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社会生产实现全局性、正向性发展,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管理方式的智能化是最显著成果。在此过程中,因为各行业生产要求与流程不同,人工智能各类技术发展程度不均,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存在差异性。在政务、金融、制造、医疗和电商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走在前列;但在其它传统行业,由于缺乏较好的信息化基础,部分企业尚未引入智能基础设施,暂未实现生产经营的智能化管理。(二)工作方式(二)工作方式 智能经济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
26、时,也在迅速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从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至技能达到岗位要求,智能技术正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9 角色。第一,第一,人员招聘人员招聘。在人力资源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企业筛选简历、管理面试、协助背景调查,助力企业依据需求更精准的招募到理想人才。同时,对求职者来说,智能化人才评估方式的引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面试官的“主观偏见”与“隐私”问题。第二,员工培训。第二,员工培训。在新员工入职阶段,AI 聊天机器人可以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规章制度,以便快速进入工作角色。跨国日用消费品生产商联合利华使用聊天机器人Unabot帮助新员工入职。该聊天机器人基于微软自然语言Bot框架开发,可以
27、理解员工需求,并回答相关问题,如班车时间、工资发放等。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挖掘有价值的成功经验和知识,并在公司内部员工间分享。知名科技企业霍尼韦尔(Honeywell)曾利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工具,记录高级工程师的操作经验,并作为课程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第三,第三,任务任务协作与团队管理。协作与团队管理。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技术难度低、重复性高、危险的工作,从而解放企业人力,让员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此外,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如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应用(如智能应用程序),能够重塑工作流程,优化团队管理,提升企业人效。第四,办公场所智能化升级。第四,办公场所智能化
28、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了办公空间的智能化升级,建设赋能型平台。一方面,通过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能力,快速实现办公产品的智能升级;另一方面,通过 SaaS 智慧解决方案,全面实现办公场景的智能联动。(三)生活方式(三)生活方式 智能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覆盖日常生活吃穿住行的智能服务到知识共享,人们的生活开始步入“智能+”时代。第一,医疗领域。第一,医疗领域。国内很多医院已开启线上线下智能机器人客服,提供挂号、病情咨询等服务,方便患者就诊。不同于人类大脑有限容量和精力,“机器人医生”可以持续通过专业书籍、医学论文及医院的电子病历,不断更新医学知识。“
29、机器人医生”能够学以致用,迅速给出“意见”,协助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决10 策,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第二,住行领域。第二,住行领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快速普及。在家庭生活场景中,集合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家居,与消费者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提高生活的舒适性与安全感。在社区与城市的智慧建设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 等技术助推交通、安防和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升级。在个人出行领域,汽车将成为新的智能终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在没有人类操作的情况下,自主安全可控行驶,方便人们出行。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正在逐步从“辅助驾驶、人机共驾”迈入“高度自动驾驶”阶段
30、。第三,零售领域。第三,零售领域。无人超市已成为人们日常购买生活用品的渠道之一。在无人超市,人工智能系统实时掌控所有商品信息,允许顾客自主选购和支付商品,显著提高了消费者购物的便捷性,削减人工成本。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无人配送和无人柜的价值高度凸显。例如,为了保障杭州未来科技城 5G 创新园复工人员按时用餐,浙江移动联合得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 5G 无人配送车,具备扫码开门、自动消毒等功能,且配有保温箱,可实现无接触、安全取餐。该无人配送车一次可送 30 至 40 份餐食,午间用餐高峰就可配送 160 份。第四,教育领域。第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重塑教育形态,改变了教育模式与评估体
31、系。教育机器人、教学助理、高等教育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教学方法与场景,提高了教育的自适应和个性化水平。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勾勒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自动调整教学内容、方式和节奏,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另外,教育的评估体系正因技术的参与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语音测评、自动批改、拍照搜题等场景都给评测环节带来了重大改变。(四)社会治理(四)社会治理 智能经济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减少干扰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一方面,动态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分析,有利于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治理方法,
32、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便捷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为公众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方11 式参与社会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社会的信任度。图图3:中国科技公司:中国科技公司AI助力疫情防控生态助力疫情防控生态图谱图谱 随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社会与私人家庭中已经存在各种智能设备,居民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享受到了智能科技带来的诸多进步。例如,城市综合服务机器人部署在虚拟政务服务大厅,可方便快捷地办理房地产过户、公积金、水电费等一系列流程化政务;战“疫”期间,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地区部署的 AI 无接触测温应用,能够精准快速筛查疑似患者和未
33、按规定佩戴口罩的违规人员;AI+预警系统可以模拟公共安全事件及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轨迹和动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内置智能传感器,动态监测井内水位满溢、井盖倾斜移位等状态,并可在监控后台自动报警。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智能经济更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抗疫作用,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援“前线”。一是援“前线”。抗疫前线是最危险、最艰苦的攻坚阵地,也是智能技术和产品发挥作用、支撑保障的重点。上海市政府主动对接援鄂医疗队及防疫一线场景需求,首批推动东方医院(含援助武汉医疗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两家单位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建立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并为武汉防疫前线提供了 CT辅
34、助诊疗、智能消杀机器人、药品配送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推想科技、依图科技等企业推出的医疗影像辅助系统,可快速分析病情、定量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已部署在多家医院。深圳北科瑞声开发了面向隔离区的非接触语音医疗信息系统,已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部署。医护人员在穿戴防护服和多层口罩的情况下,可12 以通过语音录入病历信息。优必选为“建国”系列警用机器人升级了体温检测、疫情防控语音播报等功能,已在高速公路检查站上岗。二是强“筛查”。二是强“筛查”。战“疫”期间,在火车站、地铁站等人流密集地区部署 AI无接触测温应用,实现疑似患者和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等违规人员的精准快速筛查。北京市政府选用百度研发的 AI 测温系
35、统,部署在清河火车站、数字北京大厦等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楼宇社区及学校类公共场所,通过非接触、可靠、高效和无感知方式,实现快速检测体温。百度推出的智能外呼平台应用于基层社区居民情况排查和通知回访等场景,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打电话,一秒可直呼 1500 路电话,比人工电话效率提高数百倍,已在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宝山区、陕西省延安市、浙江省瑞安市、福州市仓山区等十几个地区投入使用。广州佳都科技针对疫情排查研发的微登记小程序,打通群防群控“最后一公里”,已覆盖全国 10 个省、27 个地区,注册场所两千余个,累计登记超 115 万人次。智能经济于社会治理而言,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思路,将新一代智
36、能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是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减少干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加以解决。从智能经济发展大势中挖掘巨大的价值,引领社会治理进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成为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智能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重构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促进党和政府的公共权力与社会组织、公民权力之间的协调合作与发展,使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更加智能化。(五)社会文化(五)社会文化 在传统的精神文化领域,无论文化生产还是文化消费,都在快速的信息化、智能化。智能经济对人类社会文化的
37、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改善人类语言。第一,改善人类语言。根据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思维规律可用语言学方法加以研究,但人的下意识和潜意识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由于采用以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语法、语义和形式知识表示方法,我们有可能在改善知识的自然语言表示的同时,把知识阐述为适用的人工智能形式。随着人工智能原理日益广泛传播,人们可能应用人工智能13 概念来描述他们生活中的日常状态和求解各种问题的过程。智能经济能够扩大人们交流知识的概念集合,为我们提供一定状况下可供选择的概念,描述我们所见所闻的方法以及描述我们信念的新方法。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相继在
38、诗歌、小说、书法、绘画等领域取得突破,也为社会生活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第二,改善文化生活。第二,改善文化生活。智能经济为人类文化生活打开了许多新的窗口。例如,图像处理技术必将对图形艺术、广告和社会教育部门产生深远的影响;现有的智力游戏机将发展为具有更高智能的文化娱乐手段;移动互联网已建构起一个时时在线的互动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将使得人们可以“宅在家,知万事”。人工智能也让更多普通人可以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捷,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比如,陕西汉中扶贫办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从 20 万贫困家庭中准确识别出最急需帮助的 2000 个家庭。又如位于北京大栅栏社区的
39、独居老人,家里装上了电动窗帘滑轨、智能插座、智能灯等,通过与智能音箱互动,就可以开关电灯窗帘、调节空调温度。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未来都将能更为平等便捷地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美好生活。过去人们苦于长辈父母不适应上网打字,现在这些数字鸿沟不能再变成“智能鸿沟”,小度智能音箱、小度在家这样的智能设备完全可以让老人和它们无障碍语音沟通,并获得完美体验。图图4:Canalys2020上半年上半年全球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智能音箱出货量 第三,触发人文反思。第三,触发人文反思。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各阶层进一步反思未来科技时代的伦理与哲学问题,包括人的自我认知、行为规则和社会互动方式等等,从而
40、触发了大量关于这些议题的学术讨论与文艺创作。智能技术普及的可见前景,使14 人类开始批判、反思与预测未来智能世界的图景,且常带有悲观色彩,促使政策设计者考虑科技治理议题。然而关于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社会挑战还多集中在超级人工智能这样相对遥远的议题上,严肃的公共政策讨论仍十分缺乏。另外,社会期待智能技术能够与公益活动连接,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事实上,人工智能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从 2016 年开始,百度与民政部、宝贝回家等专业机构展开寻人合作,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更多的人回家对于千千万万个寻亲者而言,他们通过民政部全国救助寻亲网、AI 寻人小程序等上传家人走失前的照片,即可一键
41、与全国各地救助站救助的数万名走失人员实现实时对比,快速锁定相似度较高的照片。截至 2020 年 7 月 6 日,百度 AI 寻人平台共计收到 414653 次人脸识别比对需求,帮助了 11538 个家庭重新团聚,其中有的人已经失踪 20 多年。(六)安全格局(六)安全格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提供强大发展动力和平台的同时,也将给国家安全治理带来一系列挑战。因而,如何维护智能经济时代下的国家安全格局,把控技术研发方向和解决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等衍生问题,将成为未来智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智能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经济或将打破传统的国
42、际战略对抗模式,重塑国家安全格局。2018 年 9 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2020-2040 年军事技术变化预测,该报告认为未来战争的革命性技术变化可能只发生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部分领域,智能经济将从机器人、自主化和网络安全三方面形成新的军事优势。实际上,智能经济的军事化应用或将形成新的军事能力和战略博弈模式,进而实现战争形态的转变。同时,战争形态的转变也将导致原有的战略博弈结构失衡,并且因技术而产生的失衡,很难通过战术博弈或数量叠层进行中和或弥补。显然,缺少智能技术辅助的国家将在战略判断、策略选择与执行效率等多方面处于绝对劣势,拥有方则将具有全面超越传统军事力量的能力,进而在对抗中占据新的
43、制高点,国际主体间的力量鸿沟将更加难以跨越。此外,随着智能技术的成熟,智能科技军事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将不断下降,其技术扩散所带来的风险也将随之上升,进而将对全球安全体系基础造成巨大挑战。15 三、智能经济的典型应用场景三、智能经济的典型应用场景 随着使能技术的发展,大量科技企业从特定的行业或场景出发,推动智能技术与行业加速融合,提供差异化的新产品、新服务和解决方案,形成了丰富的“智能+”应用场景,成为智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商品服务到各类解决方案,智能经济已经在交通、金融、零售、制造、能源、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生根。就制造业而言,智能经济的应用已“显山露水”。首先是提高制造效率,例
44、如通过 COSMOPlat 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生产制造家电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 60%,订单交付周期下降 50%,产品迭代周期仅为 10 天。其次是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原料配比优化、工艺参数优化、装备装置健康管理等。此外,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提高售后运维价值等方面也前景广阔。通常而言,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是智能经济形态体现的主要方式,即智能经济的典型应用领域。首先是智能产业化。智能产业化是指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装备,实现硬件终端的智能化升级,从而形成以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为代表的智能经济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汽车是传统产业的代表,对传统汽车赋予现代人工智能与通信技术,发展
45、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业智能化,则是以创新应用为切入点,推动智能技术和智能终端在多元化场景落地,改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形成以智慧城市、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典型应用。以交通行业为例,在智能经济时代,智慧交通建设,集中体现了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综合应用,实现车车、车路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有效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迎来车、路、网协同的快速发展期。(一一)智慧城市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理念,助力提升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据 Statista 估算,2019 年全球智
46、慧城市建设开支达到 1040 亿美元1。到 2023年,该数字将上升至近 1890 亿美元。2欧盟国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21 世纪初,英国、瑞典等国已经相继展开了智慧城市实践。早在 2009 年 6 月,英国 1 数据来源:https:/ 数据来源:https:/ 就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并在宽带、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行动规划,旨在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推广全民数字应用,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2017 年 3 月,英国政府又正式发布了“数字英国战略”,涵盖数字化连接、数字化技能、数字化商业、宏观经济、网络空间、数字化政府和数据七大方面。在智能+时代背景
47、下,中国启动了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咨询机构 IDC 发布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预测到 2020 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支出规模将达到 266 亿美元。其中,投资规模前三的领域依次为智能电网、固定智能视频安防和联网后台系统,三项叠加占比超过支出总额的 40%。3另外,5G 和云计算作为新基建的核心任务,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一方面,固网宽带和 4G网络难以支撑万物互联下的海量数据传输,以 5G 为引领的泛在传感通信网络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4另一方面,云计算能够满足智慧城市快速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以新基建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将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 模式。在当前 75
48、00 多个 PPP 模式的智慧城市项目中,80%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引导资金,社会资本配资建设。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关键技术和核心软、硬件产品上,对国外企业依赖度较高。此外,国内城市基础数据未能连通、共享,无法发挥信息融合的综合价值。最后,数据传输与储存的安全防御能力也有待强化。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亦将会持续扩大。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中国城市化 2.0:超级都市圈预计,到 2030 年,中国的五大超级都市圈的平均规模将达到 1.2 亿人,城际通勤铁路里程较目前增长 8.5 倍,万物互联和数据市场将达到 1 万亿美元。5(二)二)智能交通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人工
49、智能、信息通讯、传感与控制等技术有效地应用在地面交通管理系统中,实现大范围、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管理。公开数据显示,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交通堵塞约 60%,提高现有 3 IDC 发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2020 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 266 亿美元,IDC,2020 年 2 月 13 日 4 5G 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德勤,2020 年 3 月 5 中国城市化 2.0:超级都市圈,摩根士丹利,2019 年 10 月 31 日 17 道路通行能力 2-3 倍。车辆在智能交通管控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减少 30%,行车时间减少 15%-45%,车辆使用效率提高 50%以上。图图
50、5:IHS智能网联平台搭载量预测智能网联平台搭载量预测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大量城市正面临人口与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道路拥挤和污染排放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智能交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智能交通市场将达到 2621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8.686。2019 年我国智能交通市场蓬勃发展,初步估算规模达到 800 多亿元,并且有望在 2023 年达到 1590 亿元7。国内经营智能交通业务的企业有 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在智能交通起步和培育阶段,系统集成商响应政策引导,作为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