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88199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6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导论 1第一章“一带一路”发展学的形成脉络 41.1 因应现实:推动发展合作的新思路 51.2 传承历史:谱写丝路精神的新乐章 71.3 走向未来: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 8第二章“一带一路”发展学的实践成效 112.1突破发展瓶颈:“要致富先修路”122.2培育增长动能:贸易投资双引擎 192.3 深化多元合作:形成聚合效应242.4开拓新兴领域:健康、绿色、数字、创新 30第三章“一带一路”发展学的理论逻辑353.1 CEC发展动力模型 373.2 四大发展要素再优化433.3 一项行动原则与两大价值坐标48第四章“一带

2、一路”发展学的世界意义 514.1 全球发展与治理新愿景524.2 以合致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57结语61“一带一路”发展学导论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有学者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绝妙的创举。随着越来越多合作方积极响应,这一倡议由构想而不断具象,不断演进,如同一棵众人培育下茁壮成长的“生命之树”。10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其中,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重要成果文件。“一带一路”还成为近年来国际学界研究的热词。共建“一

3、带一路”已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具体成就,并对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共同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深入调研“一带一路”建设实践,广泛梳理“一带一路”中外研究,本报告发现,现有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理论,难以对这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足够解释,需要以更大视野,结合经济全球化遇到的系列难题以及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的风险挑战,对共建“一带一1“一带一路”发展学路”给全球发展事业乃至改善全球治理带来的实践新经验、理论新启发作出更加系统、准确的分析、概括、阐发。本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孕育产生一种更具包容性、实效性的发展学“一带一路”发展学。在廓清“一带一路”顶层

4、设计、梳理“一带一路”实践成效的基础上,本报告探讨了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演进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并讨论了其因应时代、面向未来的世界意义。本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发展学是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理念和高质量共建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合作理论。其基本要义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以尊重各国制度、文化多样性为前提,遵循互利共赢、以人为本两大价值坐标,通过对政府、资本、社会、生态四大发展要素定位和功能的再优化,实现发展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助力参与方获得更多进入市场、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的机会。以“联 通”(Connection)、“赋 能”(Enablem

5、ent)、“协同”(Coordination)为动力支撑的发展动力模型(CEC 发展动力模型)是“一带一路”发展学的核心内容,它致力于解决全球发展两大2“一带一路”发展学关键问题增长动力不足与发展持续失衡。本报告认为,CEC发展动力模型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以及政府作用的重视,与经济学家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反思形成了呼应。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带一路”发展学是中国在与世界密切互动中所取得的发展经验共享。它强调的是各合作方发展目标的协同,是“合唱”而不是“独奏”;它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主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寻求通过开放合作创造新机遇,拓展发展新空间。本报告认为,作为广

6、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推动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促建“以合致和”新型国际关系,为推动全球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贡献了新方案。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之下,国际合作面临新挑战。我们认为,此时探讨“一带一路”发展学,思考各国如何实现共同发展,具有很强现实意义。3“一带一路”发展学第一章“一带一路”发展学的形成脉络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习近平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2021年4月20日。4“一带一路”发展学什么是 21 世纪全球最大难题和共同追求?发展,依然是发展。对于

7、这项共识,世界少有异议。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发展的动能、模式、理念和实效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如果说20世纪的发展合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合作,主要是由北向南,由发达国家主导,在21世纪的今天,发展合作变得更加多元化:由北向南,由南向南,甚至由南向北的合作日益增多,这其中,中国无疑是一个关键行为体。过去10年来,随着中国提出倡议并携手各方推动实践、形成可观成效,世界日益关注到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合作新思路我们称之为“一带一路”发展学。1.1 因应现实:推动发展合作的新思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彼时的欧洲,正在因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后的二次衰退烦恼;亚洲主要发达国家日本,焦虑于通货紧5“一带一路”发展学缩和增长停滞;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在后金融危机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淖里挣扎。全球总需求萎缩,经济学家萨默斯悲观预言“大停滞”,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再发展”。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在二战后接受发达国家的发展援助多达数万亿美元,但只有寥寥无几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大量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贫困的考验,在发展的困境中寻路。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外汇储备达3.82万亿美元,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3年前,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9、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此后中国一直保持领航,持续释放增长红利。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上的角色发生历史性改变,在全球发展合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发展奇迹,但长期高速增长之后,发展模式也亟待应变。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始大规模结构调整。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也契合了国际合作的现实需求。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一端连着最广袤6“一带一路”发展学的大陆,一端朝向最广阔的大洋;“世界工厂”依然稳健,“世界市场”冉冉而升。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超大规模经济体,处于全球发展合

10、作的特殊时空交汇点。1.2 传承历史:谱写丝路精神的新乐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现实的投射,也是历史的回响。有学者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中国西部就形成了一条连通东西方的古老商路。当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一名词会在21世纪成为擘画全球发展蓝图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地球上东西方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破解当今全球发展面临的多重障碍,共建“一带一路”倡

11、议传承丝路精神,致力于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共建国7“一带一路”发展学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五通”建设和“三共”原则是共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两大重要支柱。“五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政策沟通是重要保障,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民心相通是人文基础。“三共”原则,即共商、共建、共享,体现了相互尊重、开放协商、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观,回答了全球发展合作中“谁来干”“怎样干”“为谁干”的重大问题。2016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第2274号决议首次纳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内容。2017年9月,第7

12、1届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纳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一种新的国际合作未来轮廓初显,并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支持和响应。1.3 走向未来: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崇尚实干,已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其建设理念也不断与时偕行、8“一带一路”发展学不断完善。2018年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次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就此达成共识,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后共建“一带

13、一路”的主题和基本方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面对新冠疫情等新挑战,2020年6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四个新方向: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新华社,20

14、18年8月27日。胡必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系统论述,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10期,第102页。9“一带一路”发展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作为一项宏大的创新型国际合作安排,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建设更美好世界的新可能。在捷克前总理伊日帕鲁贝克看来,一个全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一带一路”将是促成这种秩序的因素之一。习近平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强调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华社,2021年11月19日。互学互鉴的沃土合作对接的桥梁互利共赢的纽带来自“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的报

15、告,新华社,2019年4月29日。10“一带一路”发展学第二章“一带一路”发展学的实践成效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习近平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6日。11“一带一路”发展学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不懈地将各种相关的理论创意与解决人类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在短短 10 年时间里,共建“一带一路”究竟做成了哪些事?2.1突破发展瓶颈

16、:“要致富先修路”自人类开启工业化进程以来,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工业化先行者还是追赶者,如今仍面临不同程度的“基建赤字”,交通设施、电力能源、通信网络等基建供给严重不足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共建“一带一路”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Martin Albrow,Chinas Role in a Shared Human Future To-wards Theory for Global Leadership,New World Press and Glob-al China Press,p.35.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1月的一份报告预

17、计,新兴经济体在2030 年前需获得66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2017年估算,到204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12“一带一路”发展学方向。“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成型,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填补交通设施缺口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安泽兹沃尔经常乘坐蒙内铁路调研沿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她发现,蒙内铁路不仅盘活了沿线中小企业,还带动了相关就业,提升了地区经济活力。科达陶瓷厂行政经理艾利克斯杰里舒姆告诉沃尔,依靠蒙内铁路,工厂货物运输时间减少了一半。“六廊”是指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

18、济合作走廊。“六路”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多国”是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是指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13“一带一路”发展学专栏:蒙内铁路、亚吉铁路与“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作为东非地区另一条交通动脉,亚吉铁路同样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它使货物从埃塞俄比亚内地运至吉布提港的时间从7天缩短至12小时,在沿线“催生”了多个产业园区,形成了一条通达红海的经济走廊。2022年1月,“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应运而生。这一构想提出,以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为主轴,加快红海沿岸和东非沿岸开发,形成“两轴+两岸”发展框架,提高非洲之角自主发展能力

19、和次区域一体化水平。该构想提出至今,首届非洲之角和平会议已经成功举办,广泛凝聚各方和平共识,积极推动地区热点问题降温。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顺利落地,开展了粮食和农业技术援助、打井供水、抗旱减灾等合作,地区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韧性得到切实提高。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帮助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480公里的蒙内铁路解决了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区间运输“肠梗阻”,并使乌干达、南苏丹、卢旺达等东非内陆国家经由肯尼亚的进出海货运更顺畅。肯尼亚还在蒙内铁路和西向延长线内马铁路I期沿线建设和规划了多个产业园和新型城镇。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2021年底发布的报告

20、共享繁荣:“一带一路”倡议在肯尼亚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深刻拓展肯尼亚的发展空间。非洲之角的发展故事是一个缩影。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交通之变”正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空间,带来强劲、均衡、联动发展的新希望。白沙瓦-14“一带一路”发展学卡拉奇高速公路打通巴基斯坦中部南北交通大动脉。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截至2023年9月,中老铁路已安全稳定运营21个月,发送旅客超209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2536万吨,并实现与中欧班列的联线贯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让克罗地亚分隔多年的南北领土实现连通。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与中东地区产业园形成“园港互联”。在不远的将来,匈塞铁

21、路将全线通车,把布达佩斯至贝尔格莱德的旅行时间缩短至3个小时,东海岸铁路将成为马来西亚东西海岸“陆上桥梁”。“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朴素的中国经验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世界银行报告预测,至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交通设施建设将使沿线经济体的贸易增加2.8%至9.7%,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流入增加4.97%,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至3.4%;并将使世界贸易增加1.7%至6.2%,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7%至2.9%。构建陆海空大通道在夯实交通设施基础上,共建“一带一路”致力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联世界银行:“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

22、中文版,第5257页,2019年6月18日。15“一带一路”发展学动,使生产端和消费市场的时空距离不断压缩,贸易流通更有质量和效率,更多国家分享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的红利。专栏: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原名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通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是中国西部地区实现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区域联动合作、有机衔接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为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中国西南山城重庆为运营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国际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新捷径。以前

23、,老挝的商品运到重庆、四川等西部内陆腹地,至少需要20 多天。如今货物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中老班列,从老挝到重庆只需4天。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推动陆海联动发展,帮助内陆腹地打破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束缚,摆脱“发展洼地”的宿命。一批内陆城市乘势成为开放新前沿、商贸新枢纽,重庆便是其中的代表。穿梭于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与连接中国西部腹地和东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这里无缝衔接,将欧洲、中亚、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中欧班列,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重庆以比海运节约20多天的时间将产品运抵欧洲市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16“一带一路”发展学道+中欧班列”模式,东南亚生产的无纺布、打印机送达欧

24、洲的物流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为全球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以中国郑州为节点的“空中丝绸之路”,意大利服装、智利车厘子、菲律宾黄鳝分发至全国各地,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机械设备被运往世界各国。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已超过7.3万列,发送货物近700万标准箱。超过100个国内出发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为世界经贸往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完善能源互联网络目前,全球仍有12亿无电人口。在巴基斯坦这样饱受电力短缺之苦的国家,即便是大城市,每天停电时间也曾长达10小时。为确保能源这一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生命线

25、,17“一带一路”发展学中巴经济走廊规划了21个能源项目,涵盖水电、风电、煤电、核电、太阳能,将为巴基斯坦提供1.24万兆瓦的发电能力。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基斯坦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之一。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工程为实现这一愿景提供助力。智利蓬塔谢拉风电场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投产后满足了1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还能减少15.7万吨碳排放。柬埔寨菩萨省格罗戈区光伏离网供电系统建设,结束了当地山区100多个村庄

26、不通电的历史,明亮的灯光和散发米香的电饭煲,让挤在狭小铁皮房里的村民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能源基础设施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另一重要方面。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中缅原油管道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国与周边7国的电力联网工程,为能源资源互补协作和互惠贸易创造了条件。根据巴基斯坦计划、发展和改革部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官网http:/cpec.gov.pk/energy公布的项目数据计算,21个能源项目中包含20个发电项目(合计1.24万兆瓦发电能力)和1个输电项目(4000兆瓦输电能力)。18“一带一路”发展学2.2培育增长动能:贸易投资双引擎2008年国际金融

27、危机后,加速国际贸易与投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成为国际社会的紧迫任务。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搭建新的贸易投资框架,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贸易和直接投资与产业合作的融合互动,为全球增长繁荣不断做增量。建设开放共享的市场作为首个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成章的自贸协定,中柬自贸协定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柬埔寨的香蕉、芒果、大米、木薯粉等农产品更便捷、更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成为柬埔寨大米、香蕉最大出口目的国。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柬各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缔结贸易协定和扩大市场准入能够有效提振贸易。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创新贸易方式、搭建贸

28、易平台,打通贸易堵点,激活共建国家贸易潜能,为全球贸易大环流注入新动力。这些努力包括:打造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引领的矩阵式商品展会,同世界19“一带一路”发展学共享中国市场机遇;签署或升级自由贸易协定,共同建设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为拓展贸易增长空间提供新可能;深化海关贸易安全和通关便利化合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专栏:“丝路电商”扩大贸易增长空间发展“丝路电商”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构架“互联网+”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减少贸易投资壁垒,降低融入全球价值链条分工体系门槛,扩大贸易增长空间。面对新冠疫情下的人员、物资流动受限,“丝路电商”提供了一个拉

29、近距离、降低成本、加深推动国与国之间贸易流动的新契机。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已与五大洲30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同各方共享电子商务发展红利,为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动能。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 1.04 万亿美元扩大到 2.07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未来共建“一带一路”通过降低关税,带动交易成本、跨境物流成本以及制度成本的降低,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规则、法规对接,打造“大通关体制”,从而有望实现“软联通”。截至2023年5月,中国已经与26个经济体52个国家(地区)签署AEO互认协议,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加至35个。张茉楠:

30、“一带一路”:凸显新型国际合作框架五个重要特征,全球商业经典,2019年第6期,第84页。20“一带一路”发展学探索产业升级的新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区域贸易结构中,中间品贸易占比高达 61%左右。这反映了生产网络和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逐渐有机会走出依靠单一资源出口或锁定于低端产业的困境,通过建立自身工业基础,获得制造能力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合作,推动并强化了这一趋势。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帮助当地从棉花种植向棉纺织全产业链跨越。印度尼西亚摩洛哇丽县的青山工业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BRTII),2019年5月7日。21

31、“一带一路”发展学区,将曾经偏僻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球重要的镍矿开采冶炼和不锈钢产业基地,助力印尼“从卖30美元/吨镍原矿到卖2300美元/吨不锈钢”。在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巨石玻璃纤维公司建成年产2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令埃及成为全球第四大玻纤生产和贸易国,吸引大量上下游企业赴埃投资。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企业超过1.1万家,约占中国境外企业总量的1/4。2021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4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全年对外投资流量总额的13.5%;年末存量 2138.4 亿美元,占存量总额的7.7%。改善民生与履行社会责任进入中策橡胶(泰国)有限

32、公司工作以来,拉拉佟从一名保养工成长为资深设备检修班长。一家人贷款购买了住房,添置了汽车。中策橡胶所在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已吸引了 180 家中国制造企业、30多家配套企业在泰投资,为当地创造超过4.5万个就业岗位。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商务部网站,2022年11月7日。22“一带一路”发展学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项目不但帮助共建国家立业兴业,还改善民生,与当地社会建立更紧密的情感纽带。在斯里兰卡,中斯水中心肾病追因研究和卡塔纳供水项目助力当地居民摆脱肾病困扰,缓解饮水困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巴新友谊学校布图卡学园为3000多

33、个孩童解决上学难题。专栏:中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是工业化的典型标志。经贸合作区、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各类产业园区,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空间载体、产业落地生根的公共平台、技术知识扩散的学习土壤。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境外经贸合作区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埃及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持续加强践行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

34、G)理念,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实23“一带一路”发展学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共建各方合作共赢。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制定了“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原则,保留老厂5000多个工作岗位,坚持设备、原材料以欧洲采购为主,投入上百万美元为当地捐资助学、修路供水。紫金矿业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项目打造花园式矿山,定期邀请民众和媒体代表参观,倾听当地心声。专栏:共建“一带一路”上的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就是通过不断搭建与共建国家的友好桥梁,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如果没有民心相通,没有共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发自内心的认同,跨地域、跨时空的国际发展合作很难落地。随着共建“一带一

35、路”的推进,在文化、教育、旅游、智库合作等多个领域,一系列贴近民众精神和物质需求的民心相通合作项目亮点纷呈,增进了相互理解和认同,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中国与中东欧、东盟、俄罗斯、尼泊尔、希腊、埃及、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共同举办文化年活动,形成了10余个文化交流品牌,打造了一批文化节会,成为推进民间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2.3 深化多元合作:形成聚合效应“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10年来,从政府部门到国际组织,从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5 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3月28日。24“一带一路”发展学私营部门到民间力量,从多边开发机构到机构投

36、资者,共建“一带一路”参与方日益多元,合作方式更加丰富,合作网络不断拓展,聚合效应正在显现。双多边沟通机制共建“一带一路”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之间加强政策沟通、开展紧密合作尤为重要。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2015年11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项目框架协议,推动中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新加坡参与中国地方发展对接。双方联合编制了项目总体发展规划和多领域专项规划,建立了联合协调理事会、联合工作委员会、联合实施委员会三级合作机制。截至2023年3月底,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落地各类跨境融资项目总金额196亿美元,辐射中国重庆、广西、四川、

37、贵州、云南等10余个省区市,综合融资成本比中国国内低约1个百分点。目前,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已形成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引领、以多双边合作机制为支撑的复合型国际合作架构,共建国家在发展规划、机制平台、合作项目对接中,谋求共识,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在沙特阿拉伯“2030 愿25“一带一路”发展学景”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框架下,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吉赞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助力沙特实现能源和经济多元化。在中老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指导下,中老铁路建成通车,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专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

38、层级最高、涵盖领域最全面、影响力最广泛的合作平台,各伙伴国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此平台上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行动指南。首届高峰论坛吸引了 29 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 140 多个国家和 80 多个国际组织的 1600 多名代表参加,达成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第二届高峰论坛吸引了 38 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 150 多个国家和 92 个国际组织的 6000 余名代表参加,达成 6 大类 283 项具体成果,签署640多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对接各区域和全球层面的发展规划和倡议,其中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

39、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2025、非盟2063年议程等。特别在南南合作领域,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各机构合作卓有成效,展开了“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发展中国家青年领袖培养等对接项目。26“一带一路”发展学多层次投融资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在健康、教育、道路、电力等方面的资金缺口每年约为2.6万亿美元。新冠疫情令发展中国家融资难题更加凸显。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拓多元化、多层次融资渠道,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输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金融机构,与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以及国际

40、和本地金融机构积极合作,形成透27“一带一路”发展学明、高效、互利的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朋友圈。专栏: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服务于“一带一路”的中长期投资基金。截至2022年底,丝路基金累计签约项目70余个,承诺投资金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有18个项目纳入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现已全部落地。丝路基金还与欧洲投资基金等比例出资设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专项扶持对中欧合作具有促进作用、商业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丝路基金成立后投资的首个项目卡洛特水电站已投入运营,将解决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数百万人用电难题,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要项目。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长达30年,在传统国际融资体系内获

41、得稳定融资难度很大,正是共建“一带一路”,让卡洛特水电站建设成为可能。专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业的亚投行,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截至2023年6月,亚投行成员已达106个,分布在六大洲,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为孟加拉国配电系统升级改造提供独立融资贷款,助力格鲁吉亚巴统修建绕城公路,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震风险缓解和应急准备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亚投行累计批准了227个项目,融资总额超过436亿美元。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皆给予亚投行3A级的最高信用评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也给予亚投行零风险权重。在印尼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看来,“没有政

42、治色彩”是亚投行的一大魅力所在。“贷款无附加条件、资金来自各个成员,亚投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富帮穷、强助弱,降低地区内不同国家的发展差距。”在西非规模最大商港加纳特马港扩建项目中,世界银行集团下属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中国银行密切合作。中国银行汲取了IFC深耕西非市场多年的经验,同时也为银团筹组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支28“一带一路”发展学撑。加纳政府也在不加重财政负担的条件下获得项目建设资金,推动了经济增长。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综合效益持续显现,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加入其中。汇丰、花旗、渣打银行专门设立“一带一路”工作组,并加入了“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英

43、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认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运作方式没有固定模式,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这一点在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中得到生动体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共建“一带一路”首创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为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搭建合作平台,致力于实现“1+1+13”的合作效果。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起步于2015年,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项目是其中的代表案例。中国港湾、法国博洛雷集团、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和喀麦隆当地企业共同组建克里比集装箱码头运营公司,联合运营港口一期。深水港关税收入从2019年约126万美元飙升至2021年约2.5亿 Kerry Brown,Looking for theChina

44、 Model,in CommonProsperity:Global Views o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ompiled byChina Watch,Beijing:Wuzhou Communication Press,2019,p.47.29“一带一路”发展学美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喀麦隆53%的集装箱运输经由克里比集装箱码头。2022年2月,中法达成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包括基础设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7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7亿美元,合作区域涉及非洲、中东欧等地。第三方市场合作并不拘泥于“三方”。中缅天然气管道项目由中国石油、韩国浦项制铁

45、大宇公司、印度石油海外公司、缅甸油气公司、韩国燃气公司、印度燃气公司“四国六方”共同出资建设,各方实现互补增益。目前,我国与法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2.4开拓新兴领域:健康、绿色、数字、创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愈发严峻的环境压力、日益澎湃的新工业革命浪潮,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调整丰富合作内容,将建设“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作为重点开拓的新领域。健康合作,守护生命安全中国积极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2023年30“一带一路”发展学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中国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出了3万人次中国医疗队队

46、员,诊治患者超过2.9亿人次。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推动中医药中心建设,开展草药种植及加工合作,守护人民“健康”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多次呼吁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同31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危机面前,共建“一带一路”呈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为各国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改善民生注入宝贵力量。绿色转型,迈向“碳中和”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大幅提升近40%,超过化石能源投资。31“一带一路”发展学近年来,

47、共建“一带一路”将生态因素纳入贸易和投资战略,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助力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地中海之心”马耳他的能源结构曾以重油为主。矗立在马萨施洛克海滨的德利马拉电站排出浓浓黑烟,在附近的柠檬上落下斑斑黑点。上海电力加入后,将重油机组改造成天然气和轻油双燃料机组。中方还与马耳他政府合作,在戈佐岛打造欧盟第一个试点“零碳岛”。双方还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在黑山共和国建设莫祖拉风电站,每年可提供1.12亿度清洁电能,减少9.5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一方面聚焦可再生能源项目,助力共建国家能源供应向高效、清洁、多样化方向转型;另一方面推动基础设施建

48、设和产能合作绿色化,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注重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肯尼亚内马铁路专门建设6.5公里大桥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阿联酋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聘请专业珊瑚移植团队将施工区近2.9万株珊瑚移植至邻近水域,据阿联酋海洋环境组织主席阿里萨格尔介绍,珊瑚目前“很安全”,海滩上鹰嘴海龟数量也在增长。数字赋能,拥抱新工业革命数字丝绸之路在世界不断延展,为广大发展中32“一带一路”发展学国家创造了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新机遇。中菲4G/5G通信基站项目使菲律宾成为东南亚首个开通 5G 网络的国家;中非合作建设的无线站点及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帮助非洲600万家庭实现宽带上网

49、。从巴基斯坦的港口运营到缅甸的土地规划再到文莱的智慧旅游,北斗卫星系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赋能。专栏:“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涵盖数字基建、数字经济、数字教育、数字包容性、数字安全、搭建数字合作平台6个方面。中国企业参建多条连接非洲和欧、亚、美洲的海缆工程;与非洲主流运营商合作基本实现非洲电信服务全覆盖;建设了非洲一半以上无线站点及高速移动宽带网络,累计铺设光纤超过20万公里,帮助600万家庭实现宽带上网,服务超过9亿非洲人民。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中非携手打造数字非洲、共同制定并实施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等,将帮助非洲在网络信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50、。”从数字基建到数字产业化,再到产业数字化,“数字丝绸之路”推动共建国家搭上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快车。2017年,中国与6国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33“一带一路”发展学创新驱动,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创新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不但孕育着健康、绿色、数字等新兴经济,也贯穿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17年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