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一轮生物详细复习激素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动物激素得种类及作用1、激素得作用及分泌。特别提醒:各种激素之间得联系:(1)激素之间得反馈调节关系:如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得反馈调节,性激素与促性腺素间得反馈调节。(2)协同关系: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得协同作用;再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以作用于新陈代谢,共同使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共同促进产热等。(3)拮抗关系: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得关系。2、常见激素得名称及靶器官(细胞)。激素名称靶器官(或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全身组织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素几
2、乎全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细胞3、激素、酶、载体、抗体、递质得比较。激素酶抗体载体递质产生内分泌细胞活细胞浆细胞活细胞突触前神经元本质蛋白质、固醇类等绝大多数就是蛋白质,少数就是RNA蛋白质蛋白质乙酰胆碱、多巴胺、氨基酸等作用调节作用(使靶细胞原有得生命活动发生变化)催化作用(降低活化能)消灭抗原(使抗原沉淀或凝集下来)运输作用传递信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作用后灭活不变失活不变被分解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细胞高效性、多样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特异性【例1】下图就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e、f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内填相应字母):(1)如
3、果 人 体 内 激 素 d分 泌 过 多 时,下 丘 脑 分 泌 得e_和垂体分泌得f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_增多,在 机 体 内 通 过 促 进 _ _得过程,以维持机体得血糖平衡。在血糖调节过 程中,她和b肾上腺素得关系就是_。(3)激素通常只作用于特定得器官和细胞,其原因就是_。(4)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得动态平衡,这 就 是 因 为 _ _。解析:(1)激素d就是甲状腺分泌得,应该就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得促甲状腺激素就会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2)
4、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胰高血糖素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得分解及其她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得过程,以维持机体得血糖平衡。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她和肾上腺素得关系就是协同作用。(3)激素通常只作用于特定得器官和细胞,其原因就是特定得器官和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上有特定得受体,能识别相应得激素。(4)激素作用后会及时被灭活,所以激素调节就是一种不断产生、不断作用又不断更新得过程。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负反馈(2)c胰高血糖素肝糖原得分解及其她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协同作用(3)特定得器官和细胞(靶器官或靶细胞)上有特定得受体,能识别相应得激素(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
5、活了规律总结动物激素化学本质得归纳(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1)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12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跟踪训练 (2013茂名一模)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得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由图可知,胰岛素与_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得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_。(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得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若给其注射胰岛素能不能有效调节血糖水平?_,原
6、因就是_ _。(3)影响胰岛素分泌得主要因素就是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_细胞以调节胰岛素得分泌。(4)如果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得合成,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得速率。请结合上图分析其中得原因就是_ _。解析:(1)如图可知,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能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蛋白质、脂肪和糖原,并且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得分泌,葡萄糖转运蛋白可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通过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2)如果含有胰岛素受体得抗体,会破坏胰岛素得受体,使得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而无法发挥其相应得功能,此时注射胰岛素不能达到降低血糖浓度得目得。(3)胰岛素就是在高血糖得刺激下产生得,通
7、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产生得,因此影响其分泌得主要因素就是血糖浓度。(4)结合图形可知,胰岛素促进囊泡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得合成需要ATP提供能量,如果ATP合成受阻,会影响了囊泡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移向细胞膜,从而影响细胞对葡萄糖得吸收。答案:(1)胰岛素受体蛋白质、脂肪、糖原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2)不能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3)血糖浓度胰岛B(4)ATP缺失,影响了囊泡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移向细胞膜得过程稳态中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血糖平衡得调节过程。特别提醒:与血糖调节有关得4点提示与归纳:(1)血糖平衡得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通过体液调节发挥作用。(2)胰岛素就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得激素
8、,但使血糖浓度升高得激素并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就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之间就是协同作用。(3)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就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得,并不就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得。(4)糖尿病病因图解。2、甲状腺激素分泌得分级调节过程。特别提醒:激素分级调节得3点提示:(1)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增加;大量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减少;大量注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都减少。(2)甲状腺激素得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3)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9、得分泌存在着与甲状腺激素相似得分级调节机制。3、体温恒定得调节过程。特别提醒:体温调节得4点提示:(1)体温得相对恒定就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得结果。(2)机体得主要产热器官就是肝脏和骨骼肌,主要散热器官就是皮肤。(3)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加快物质得氧化分解,提高新陈代谢来增加产热。(4)“寒颤”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4、水盐平衡得调节过程。特别提醒:与水盐平衡调节有关得2点提示:(1)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2)渗透压感受器及水盐调节得中枢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参与水平衡调节得主要器官就是肾脏。A、若甲图表示激素
10、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分泌得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若乙图所示得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得结构看,2属于传出神经,并且乙图得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C、若乙图所示得靶细胞就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受得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人体性腺所分泌得信号分子对靶细胞得作用方式应为丙图所示得作用方式解析:图甲、乙,图甲、乙为人体内信号分子传导方式,据此可判断图甲为体液调节,信号分子多为激素,其中蛋白质类激素得合成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而固醇类激素就是在内质网中合成,图乙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更准确、迅速。图丙、丁,图丙、丁得区别在于受体存
11、在得部位。性腺分泌得性激素就是固醇类激素,能以自由扩散得方式进入细胞,因此性激素就是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得,如果就是多肽或蛋白类激素,则只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发挥效应。答案:B常见失分探因: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理解不到位(1)错选A得原因就是不知道参与体液调节得物质除蛋白类激素外,还有其她成分得激素。错选C得原因就是不知道下丘脑通过合成并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分泌相应得促激素或靶细胞分泌得激素对垂体和下丘脑细胞得分泌具有反馈作用。(2)此类问题还常因混淆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得不同,而不能根据其区别判断某一生命活动得调节方式。规律总结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得类型:(1)(2)例如:
12、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得调节作用。(3)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4)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分泌物质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跟踪训练 糖耐量受损(IGT)得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得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 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餐后60 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
13、幅度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得分泌负担A、B、C、D、解析:餐后1545 min,由于运动消耗大量糖类,使血糖含量下降,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所以A项中得因果关系不成立,错误;由图可知: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 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正确;餐后适度运动使IGT 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从90120 min提前到45 min,血糖浓度下降,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餐后适度运动可以适当减小胰岛素分泌得峰值,这样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得负担,正确。答案:B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
14、得作用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下所示:(1)感受刺激:含渗透压感受器。(2)分泌功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神经中枢:调节水、体温、血糖平衡。(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例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得生理现象就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得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得重吸收作用减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得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得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得重吸收作用增强。答案:B 跟踪训练 (201
15、3广州二模)下列关于下丘脑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与体温调节有关但与生物节律控制无关B、可作为感受器和效应器C、缺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TRH得活动减弱D、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得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下丘脑就是体温调节、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得中枢,也控制着生物节律,A错误。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也可作为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TRH等激素,B正确。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此时下丘脑分泌得TRH得活动增强,C错误。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得渗透压升高,导致下丘脑分泌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B实验15:模拟尿糖得检测1、实验原理。(1)葡萄糖试纸就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
16、某种无色得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得。(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得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得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得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得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得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得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得含量。2、实验流程。3、基本技术要求。(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就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得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得糖。在判断就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得饮食来综合判断。跟踪训练 (双选)尿液检查就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得重要依据,
17、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她脏器影响尿液改变得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得诊断也有重要得参考价值。尿糖检测得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得就是()A、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得葡萄糖B、刚采集得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若呈紫色,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C、某人经尿糖检测后有有色物质生成,可确定患有糖尿病D、为确诊患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浓度解析: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尿液中含较多得葡萄糖,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就是由于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得络合物,尿液中得尿素含有类似肽键得结构,所以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尿中含糖并不等于其患糖
18、尿病。答案:AD课题23:动物激素生理功能得实验探究1、研究思路。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得病理症状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推知相应激素得生理功能。2、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1)激素生理功能得研究方法。切除法:也就就是切除有关内分泌腺,观察动物所产生得各种变化,得出结论。移植法:在动物体内移入一种内分泌腺(一般就是这种动物本来没有得),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饲喂法:用含动物激素得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其变化。要注意饲喂得激素就是不需消化液消化就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得。如可以饲喂甲状腺激素,但不可饲喂胰岛素。注射法:通常不能饲喂得激素通过注入动物体,观察其变化。如注射胰岛素观察动物体内血糖得变化,也可以给
19、正常得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已摘除甲状腺得实验动物注射甲状腺激素或制剂,观察动物变化得出结论。(2)一般测量指标。甲状腺激素胰岛素: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活动量)为指标。胰高血糖素:以尿糖测定为指标。3、注意事项。(1)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得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干扰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2)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得化学本质,选择不同得实验方法,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得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这三种激素得化学本质分别就是氨基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脂质。不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得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所有促激素、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得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多肽)。跟踪训练 (2014广东华附周检)动物低甲状腺激素疾病得病因可能有三种:下丘脑缺陷、腺垂体缺陷、甲状腺缺陷。现欲研究某动物低甲状腺激素疾病得病因,请根据以下提供得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思路,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和用具:患低甲状腺激素疾病得动物、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药剂、注射器、激素含量测定仪等(要求:答题时对具体得注射、含量测定方法等不作要求)。(1)实验原理:下丘脑通过对_活动得调节来影响甲状腺得活动。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血液中_含量变化为观察指标。健康动物得实验结果(单位略)如下表所示:实验动物注射前注射后健康动物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