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8479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3号(青海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39 备案号:55129-201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5582017 青海蕨麻 3 号 2017 - 06 - 20 发布 2017 - 09 - 20 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3/T 155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民族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乔、韦梅琴、白世俊、包锦渊、富贵、刘贺贺、张锦、刘欣、马斌、王聪、 切吉卓玛。 DB63/T 15582017 1 青海蕨麻 3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海

2、蕨麻3号的品种来源,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征及经济性状。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8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 GB/T 5009.9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T 5009.10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DB63/T 1016 蕨麻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3、 基株 指蕨麻块根萌发后产生的植株。 3.2 匍匐茎 指从植株基部沿水平方向生长的茎。 3.3 分株 匍匐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匍匐茎的节上生根出芽,由此形成的植株就是分株。 3.4 间隔子 指克隆植物蕨麻子代分株间的距离,即相邻两个匍匐茎间的距离。 DB63/T 15582017 2 4 品种来源 利用囊谦野生蕨麻生态种通过系统选育筛选出青海蕨麻3号。 原代号为YNQ-7-4, 种名为Potentilla anserina L.。2015年12月28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青海蕨麻3号,品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2015002号(青审蕨麻2015002)。 5

4、植物学性状 5.1 植株形态 按照DB63/T 1016观察,基株株高16.83厘米1.01厘米;每基株的叶片数8.80片0.43片,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复叶的叶柄长3.20厘米0.22厘米, 复叶长10.80厘米0.72厘米,复叶宽3.20厘米0.10厘米,每复叶的小叶数为13.80片1.14片;小叶着生不规则,互生或对生,小叶长椭圆形,其腹面具绒毛,背面密被绒毛,呈灰白色,小叶长1.62厘米0.07厘米,小叶宽1.23厘米0.07厘米,两小叶之间杂有不规则的小叶瓣,小叶片边缘浅裂,小裂片大小不规则,小裂片平均长0.45厘米0.03厘米;一级匍匐茎7.20条0.63条,茎长70.40厘米3.

5、28厘米,茎上有分株7.70株0.82株,平均间隔子7.03厘米0.41厘米,匍匐茎紫红色,匍匐茎茎粗0.32厘米0.03厘米;二级匍匐茎2.30条0.48条,茎长16.67厘米0.51厘米,分株3.50株0.71株,平均间隔子4.27厘米0.39厘米。 5.2 花果形状 花单生叶腋; 小花直径1.92厘米0.18厘米; 花瓣5片, 偶见4片, 黄色; 花梗弯曲, 长4.86厘米0.47厘米;雄蕊为20个1个,花药黄色;雌蕊24个1个;子房1室,具1个胚珠;花柱侧生;花托凸起,密被长绒毛。 瘦果,卵圆形,深褐色,平滑。 6 生物学特性 6.1 生育期 播种至出苗期55天5天,期间0的积温570

6、.1010.00;出苗至匍匐期15天5天,期间0的积温670.107.00;匍匐期至膨大期90天3天,期间0的积温1130.505.00;膨大期至秋季采收期50天5天,期间0的积温226.907.00;全生育期为210天10天。 6.2 抗逆性 植株耐旱、耐寒、耐湿、耐盐碱。 7 经济性状 7.1 块根形状 块根形状有球状和线结状2种,其中棒状为92.852.28,线结状为7.150.72;浅褐色,块根直径为0.74厘米0.08厘米,百粒重(鲜)为67.50克1.82克。 DB63/T 15582017 3 7.2 品质性状 依据GB/T 5009.5测得蛋白质9.15%0.01%;依据GB/T 5009.8测得可溶性总糖27.46%0.08%;依据GB/T 5009.9测得淀粉33.00%0.03%;依据GB/T 5009.10测得粗纤维2.52%0.02%;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XB鞣质测定法测得鞣质1.11%0.01%;借鉴大豆皂苷GB/T 22464-2008测得皂苷3.32%0.01%,药食两用。多糖1.52%0.01%。 7.3 生产能力 产量(鲜)每公顷为4.500吨9.000吨(每亩300.00千克600.00千克)。 8 适宜地区 适应于中位和高位山旱地。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