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两首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蒹葭 ( ) 涘 ( ) 湄 ( ) 跻 ( ) 参差 ( ) 琴瑟 ( ) 芼 ( ) 沚( ) 2填空题。(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4)本诗以 (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5)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2、。(6)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7)诗中写因思恋而痛苦失眠的诗句是:( )(8) 主旨:本诗围绕一个“ ”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9)全诗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念,感情发展由 ,到 ,再到 。(10)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 , 。”(1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12)诗中的“ ”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 ,现今已成成语。(13)“ ”、“ ”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
3、良好愿望。(14)这首诗是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这首诗中的“他物”是 “所咏之词”指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
4、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周南。5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6“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B 诗中第二章中重叠“悠哉”,形容小伙子心情舒畅,洋洋得意。C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D “琴瑟”和“钟鼓”并非写实,是想像之词。8蒹葭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
5、2分)9.蒹葭以( )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2分)10.蒹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1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13对蒹葭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C “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
6、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D 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14蒹葭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 。15蒹葭抒发了一种 的思想感情。16蒹葭中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17蒹葭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18蒹葭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 ,“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 心情。19蒹葭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20. 蒹葭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能力提高2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25、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