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80936 上传时间:2024-04-20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目 录1.1 信息及其特征1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4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82.2.1 搜索引擎102.2.2 搜索技巧132.3.1 文件及其类型16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192.3.3下载效率的提高22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243.1 信息加工概述273.2 信息的编程加工30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33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364.1.2 字处理软件39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424.2.1表格数据的处理45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48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51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545

2、.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55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58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61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636.1 信息集成(1)666.1 信息集成(2)696.2 信息发布716.3 信息交流74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76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79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811.1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重

3、点难点】重点:信息持特征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教学方法】讲解法、分组探究【教学过程】导入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小组合作,提取生活中的“信息”实例。要求至例举四条,组长提交实例,集体评论。什么是信息?学生举手回答。师: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

4、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也就是说,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称为信息。教学活动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情景描述:因计算机房维护无法使用,老师想请你通知班上同学,下周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室里上课,你会怎么做?(口头通知、黑板上写通知、贴纸条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2、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中,“知己知彼”是什么意思?“百战不殆”能说明什么?(价值性)(1

5、)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分组探讨:信息还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填写下表。教学活动三:实践完成教材P4 实践活动(1)填写下表:填写完后,进行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课后练习:教材P4 实践活动(2)【教学反思】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感受到信息技术对生活、学习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趋势及应用难点:合理使用信息

6、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探究、辩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2、阅读资料:2002年10月6日,一艘载有128名中国游客的越南籍游船偏离航道触礁。游船随时可能沉没,船上既没有救生措施,也无法与外界联系。就在这一紧急关头,一名乘客发现自己的手机有微弱的信号,他立刻通过手机向外界发送呼救信息,与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多方救助,128名乘客终于获救。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这部手机成了游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讨论:如果这事发生在古代,这些乘客能获救吗?这说明了什么?引出本节课主题: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一:信息技术的历史1、学生阅读教材P6,完成以下问题:

7、(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2)了解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列表方式展示历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使用从猿到人的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创造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发明知识积累和传播的可靠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通讯传播技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数字化信息时代教学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并通过分别“CMD”命令及“我的电脑”演示查找文件操作,对比DOS、windows

8、系统。 学生尝试使用dir、type命令查找、打开指定txt文件。师:同学们都有同样的一个感受,DOS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而indows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简单,这就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使用更便捷。 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xx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智能代理技术 应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阅读P9资料1-3,小组合作,通过讨论、网络搜索信息,体验产品功能设

9、计的个性化。分组探究,集体点评。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年份CPU主频硬盘内存显示器价格199216MHz40MB1M12寸单显8000元左右1998200MHz4.3GB32M14寸彩显6000元左右20072000MHz160GB1024M19寸液晶5000元左右20112.5GHz双核520GB2G20寸液晶4000元左右20163.0GHz四核2T8G23寸液晶3800元左右出示P10表1-3(补充最近的产品)教学活动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师:我们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那么,它带来影响是好还是坏呢?学生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10、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提问:解释以下三种观点(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教师小结:实践:模拟购买5000元以内个人电脑,要求列出电脑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品牌电脑,也可以是组装电脑。【教学反思】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组合作,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重点难点】重点:信息获取过程

11、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难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信息技术五次革命;信息技术发展趋势2、故事导入提问:这则故事中,杨叔子是怎样获得“猪吃什么”这个信息的?教学活动一: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学生阅读教材P14资料,小组合作,分析、归纳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并使用结构图、流程图等方式列出过程。教师展示各组所列过程。小结:教学活动二: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网络搜集资料,就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分组进行讨论、整理,形成报告。2、小结:定位信息需求:信息的时间范围、信息的地域范围、信息的内容范围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

12、的信息选择信息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问题的现场调查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去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图书分类查找,卡片式的检索方法查找,计算机检索评价信息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实践活动:分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信息需求,填写教材 表2-3。【教学反思】2.2.1 搜索引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因特网的基本功能,认识百度、谷歌等常用搜索引擎。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应用等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

13、观:引导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重点难点】重点: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等搜索引擎使用难点:高效搜索【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比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2、引入:提出问题:1)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请同学们列举一二)2)如何在网络中高效快捷的获得需要的信息?(互联网上提供的搜索引擎)实践: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这种毒素是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查找答案,看谁最先获得正确答案。教学活动一:搜索引擎讲解:1、什么是搜索引擎?所谓搜索引擎,就是在Internet上执行信息搜索的专门站点,它们可以对主页进行分类与搜

14、索。如果输入一个特定的搜索词,搜索引擎就会自动进入索引清单,将所有与搜索词相匹配的内容找出,并显示一个指向存放这些信息的连接清单。2、搜索引擎的历史最早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7月。当时MichaelMauldin创建了大家现在熟知的Lycos。同年4月,斯坦福(Stanford)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GerryYang)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目前,互联网上有名有姓的搜索引擎已达数百家,其检索的信息量也与从前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最近风头正劲的Google,其数据库中存放的网页

15、已达30亿之巨。3、搜索引擎分类1)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其使用方法被称为“关键词查询”。使用方法:确定信息主题内容 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 单击“搜索”按钮代表网站:百度、谷歌、天网等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常被称为“分类搜索”,通过收取各个网站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使用方法:打开分类索引网站 点击分类树查找信息 浏览目标网站代表网站:hao123、新浪、搜狐等。3)元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整合了多个搜索引擎数据,用户查询时,可得到多个搜索引擎返回的信息。教学活动二:实践1、出示任务: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上述任务。要求先小组交流

16、讨论如何搜索,再确定目标,分工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执行情况及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3、总结:分组汇报完成情况,汇总网络信息搜索方法:1)直接访问网页2)使用搜索引擎3)查询在线数据库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搜索引擎的各自的优势,懂得根据所搜索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搜索引擎。课后练习:1、本节课所了解的三类信息搜索引擎,哪种用得最多?为什么?2、搜集搜索网站。【教学反思】2.2.2 搜索技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通过网络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因特网搜索技巧难点:针对所需信息合理选择

17、搜索引擎(搜索网站)【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展示问题:在因特网中搜索信息时,哪种搜索引擎用得最多?为什么? 你收集了哪些搜索网站,它们属于哪类搜索引擎?2、小组汇报,教师收集常用搜索网站并展示教学活动一:谁最快1、比赛:教师给出问题,各小组通过网络搜索答案,搜索到结果的立即举手示意,经同意后提交答案,对的加分,错的减分。最终分数最高的为优胜组。2、分析:各组分析在比赛中的搜索过程,看看哪次搜索的速度最快,最快的原因是什么,并派代表总结发言。3、小结:小组总结搜索引擎使用心得教学活动二:练一练1、出示任务:阅读教材P22,了解搜索技巧。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在百度、360搜索、

18、搜狗中分析输入同样的关键词,浏览、对比搜索结果。分别使用“祝福”、“祝福 鲁迅”、“祝福 鲁迅 原文”三组关键词,到百度搜索鲁迅作品祝福,对比搜索结果。2、学生独立完成任务。3、组内交流总结教学活动三:搜索引擎的秘密1、高级模式搜索引擎一般都提供了“高级搜索”模式,提供多种限定参数,让我们能更加精确、迅速地找到所需信息。2、搜索分类大部分搜索引擎除了提供关键词搜索方式外,为更精准地提供搜索结果,还会提供诸如音乐、图片、地图、学术等分类搜索。3、搜索技巧通过上述搜索引擎功能的体验,及课堂中实际的搜索操作,总结搜索技巧:提炼关键词。缩小搜索范围的简单方法就是添加搜索词,只要在关键词中间留空格就行了

19、。用好高级模式或逻辑命令。使用多个关键词:【+/空格、and】排除搜索的方法:【逻辑符:非(-)】强制搜索的方法:【“”或者】高级搜索的方法:【filetype、site、intitle、inurl】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遇到困难,可以求助于帮助系统。课堂练习:1.属于搜索引擎网址的有( D )A. B.http:/.cctv.C. D.http:/.baidu.2.一名同学要搜索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他访问百度搜索引擎后,输入下列( C )关键词进行搜索更为有效。A “Yesterday” B “Once”C “Yesterday

20、Once More” D “Mor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蜘蛛程序和机器人B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C 全文搜索方式又被称为分类搜索D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关键词查询”【教学反思】2.3.1 文件及其类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文件的类型及属性,对文件名及文件类型有一个整体认识过程与方法:掌握文件的类型划分,能通过扩展名判断文件类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文件整理的意识,合理管理信息资源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文件保存的具体益,认识不同的文件类型。难点:通过扩展名认识文件类

21、型。【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讲练结合、实践练习【教学过程】导入在学生进入机房时播放管弦乐版国歌上课后提问:上课前老师播放的是什么歌?学生回答后,出示任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因特网查找信息的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到网上下载不同版本的国歌,5分钟内看看能下载到多少种。教学活动一:文件及其类型1、学生汇报国歌下载情况,教师展示学生机中下载到的文件。师:这个就国歌,在计算机中,我们把它称作一个文件。文件用文件名来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任何程序与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上。文件是数字化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管理计算机信息的重要方式。文件名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2、文件的重要属性:

22、文件名:文件的名称,由主名和扩展名组成。主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隔开,文件名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主名可以由用户自行确定,扩展名用来标明文件的类别。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位置,有三种表示方式:本机路径、UNC路径、URL路径。计算机中的文件本机路径c:windowsnotepad.exe网络中的文件UNC路径计算机01共享资源期中考试.xlsURL路径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3、文件的类型:文件的类型由扩展名来标明,计算机会根据扩展名使用同一种图标来表示某类型的文件。从使用目的来看,可分为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两大类。可执行文件:内容主要是一条一条可以被计算机理

23、解和执行的指令,它可以指挥计算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这种文件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通常以exe做为文件的扩展名。数据文件:内容是可以被计算机加工处理展示的各种数字化信息。4、实践:学生查看计算机中文件,通过扩展名了解文件的类型。要求学生记住常用的文档、音频、视频、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教学活动二:练一练1、小练习文件的主名应是( )个字符,扩展名是( )个字符。在书写文件名时,中间一个标点符号,应该是( )。A.中文的小圆点 B.英文的小圆点在更改文件名时,( )符号不能使用。A; B:(英文) C/ D? E:(中文) F.判断:下面2个文件内容是不是相同的?c:hello.docc:mydocu

24、menthello.doc2、实践:通过操作查看文件和分析文件的其他属性,并填写P26表2-7。3、课后练习:列举出常用文件的格式及其特点,填写P27表2-8【教学反思】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选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有效的下载、存储和管理文件资源。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初步归纳利用网络查找和下载文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多种下载方法,并能灵活运用难点:通过要求分析,采用合适的途径快速搜寻

25、正确的文件,并高效率地下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演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通过下载国歌,我们了解了文件及其类型,也尝试过下载歌曲,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你们都是通过什么途径下载到国歌的?点名回答。教学活动一:明确下载需求1、在实际下载前,我们需要明确需求师:现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手机、智能电视等设备功能越来越多,初次接触很可能会无所适从。要想顺利使用,我们可能需要产品手册、驱动程序等。没有的话,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任务:有一台尼康D5300数码摄像机,有很多功能不会用,使用手册不在身边,怎么办?小组讨论,并提交结论。(从因特网下载使用手册)2、教师演示:下载D5300

26、使用手册百度输入关键词“尼康D5300 手册”,点击“百度一下”,从搜索结果选择一条下载。学生练习,独立下载D5300手册。3、小结:下载的操作步骤是什么?需求分析 搜索文件 下载文件 评价文件教学活动二:多途径下载文件1、不同的下载途径师:刚才是怎么下载D5300手册的?下载中遇到过什么问题吗?(通过百度搜索下载,搜索结果中有些并不能下载到原始手册)师:通过全文搜索引擎找到的资料,并不一定是合适的。像下载D5300之类的设备使用手册或驱动程序,我们可以直接去厂商网站查询,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权威的资料。演示从尼康官方网站下载使用手册。厂商网站的页面简洁明了,下载方便且资料权威。而全文搜索引擎搜索

27、出来的下载页面,大多数都充斥着不相关信息,下载链接一般都比较隐蔽,且下载到的资料良莠不齐。2、归纳下载途径师:从上面的下载可以看出,想要下载到满意的资料,除了需要自己去甄别外,还得从找准对应类型的网站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常见的下载网站有哪几类呢?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厂商网站:发布的资料针对性强、更新及时。专题网站:收录的文件比较丰富,分类一般比较严谨,多提供关键词查找等便利的检索方式。FTP站点:提供文件传输服务,尤其擅长多个文件及大文件的下载,提供文件上传功能,便于文件的交流。3、文件的整理下载的时候要做初步整理:保存到合适的文件夹;检查文件的完整性,评价文件质量如果文件名不合适则重新命名。课

28、后实践:下载一款数字化家电的相关文件,填写好第29页 表2-9。【教学反思】2.3.3下载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批量下载工具,学会批量下载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不同下载工具从不同类网站上批量下载文件,体验网络下载的便携性及合法获取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习惯,尊重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几种批量下载工具的使用方法难点:针对不同资料,合理选择批量下载工具。【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演示、实践【教学过程】演示导入:使用迅雷批量下载文档教学活动一:批量下载1、提问:刚才的下载与前面几次下载有什么不

29、同?(以前是一个一个文件下载,这次是多个文件同时下载)师:最简单的下载方法是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当需要从同一个地址或不同地址大批量下载文件的时候,这种方式效率就太低了。演示网页方式下载:目标另存为、图片另存为、点击下载按钮2、高效的下载方式相对于一个一下地下载,前面用迅雷同时下载多个文件的方式无疑会快很多,这种方式就是“批量下载”。3、认识下载工具批量下载,都需要用到下载工具。教学活动二:下载工具的使用1、阅读教材P31常用下载工具简介,从网络上下载表2-11中所列的下载工具,尝试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小组成员分别尝试使用迅雷(旋风)、Flashfxp(CuteFTP)、维棠(硕鼠)、千千静听

30、(酷狗音乐)批量下载软件、文档、视频、音乐。2、教师演示迅雷、Flashfxp、维棠、千千静听批量下载课后实践:组成协作小组,选择一个多媒体素材网站,借助相应的软件工具合法地下载一批某一类别的素材文件,并将活动情况填入P32表2-12【教学反思】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数据库,加深对文件类型的认识,进一步熟悉下载工具的使用。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需要的信息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生对网络数据库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网络数据库的概念、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教学方法】讲授、任

31、务驱动【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文件下载途径及高效率下载方法。2、出示任务:查找火山图片通过调查同学们的下载方式,引出本节课题。教学活动一:认识网络数据库教师讲解: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按一定的结构和规则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网络: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地方和空间位置、操作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一定的系统和应用软件,在原本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那么这个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数据库:数据和资源共享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即成为在今天广泛应用的网络数据库(也叫WEB数据库)。它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

32、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教学活动二:体验网络数据库1、出示任务:1)什么是网络数据库?2)网络数据库有什么特点?3)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4)访问教育类的网络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cbe21.),查找和你的学习有关的资料。5)列举一个你知道的网络数据库。2、学生通过教材、网络,小组合作完成上述任务3、评价教学活动三:使用网络数据库1、记住几个网络数据库1)教育资源库:内容丰富,提供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中国基础教育网 http:/.cbe21.中国科普博览 K12教育资源库 2)学术类网络数据库:种类齐全,资源质量总体高;数据库管理难度大,管理员大多数是专业

33、技术人员;开发成本高,因此收费也高;访问专业网络数据库时,数据库需取得合法的用户名与口令,方可进入系统。中国期刊网:中国大百科全书:3)在线图书馆:便于广大读者在不同的地点、时间查询各种资料便于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便于管理复杂的图书系统。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4)娱乐欣赏:内容丰富,有音乐、电影等;门类齐全,查找方便;可以在线欣赏,可以下载。优酷 http:/.youku./百度音乐网站:http:/mp3.baidu.5)网上商场:网上购物的优点:方便人们在异地购物;商家相当重视网络信息的建设和发布;商品信息更换及时,服务全面,界面也比较引人注目。网上购物的缺点:有个别网上购物网站

34、的商业信誉极差,客户有时会上当受骗;有不少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悄悄地使用类似这样网站的服务器淘宝 http:/.taobao.天猫:http:/.tmall.京东:实践:网络数据库评价1、阅读教材P38,自主学习评价标准。2、尝试访问网络数据库,并对照标准进行评价,填写下表:【教学反思】3.1 信息加工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把握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应范围。过程与方法:知道信息加工的重要性,能够利用信息加工的知识分析生活和学习中的信息资源及其处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效地加工所获取的信息,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

35、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难点: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教学过程】故事导入展示P42页故事师:从这个简单的加密解密故事可以看出,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免不了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学活动一: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信息加工”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提问: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小组交流讨论,列举要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原因并提交。教师总结:避免真假混杂、有效地使用、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出示任务:信息加工是一个相对完

36、整的工作流程,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次演讲比赛,如果要你撰写一篇演讲稿,你会如何做?集体讨论,确定流程根据流程,分析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提问:平时接触过哪些信息加工方式?人工方式:优势: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节约大量时间,提高信息加工精度。教学活动二: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1、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归纳总结:阅读教材P43-44,总结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实践:以撰写演讲稿为例,讨论其加工过程中哪些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填写表3

37、-1.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学生尝试归纳、列举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各种类型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类型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实例课外实践:选择一种计算机信息加工实际应用场景,并与这种场景以前的手工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两种加工方式的异同。【教学反思】3.2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识程序代码,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及算法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了解编程加工的内在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编程实现信息的加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成就感。【重点难点】重点:体验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信息

38、加工的过程难点: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教学过程】实例导入教师演示,调整变量值,瞬间绘制出不同的函数图像,以吸引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一:分析问题1、师:要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进行信息加工,首先要借鉴手工加工信息的步骤,来确定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过程。2、小组探讨分析手工绘制函数图像的一般过程,并列出步骤。教师汇总,师生共同归纳。3、对照手工,规划计算机编辑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小组合作探究第一步,选择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第二步,绘制坐标系;第三步,根据函数表达式计算所要描点的坐标;第三步,在坐标系中描点成像。教学活动二:认识代码与调试运行1、认识代码师演示:运行VB6.0,打开

39、教材中的实例“绘制函数图像.frm”。在“查看代码”窗口中查看代码执行“运行启动”命令,运行程序点击“绘图”按钮执行程序查看结果2、分析代码老师逐行介绍代码功能,并进行演示。阅读教材P47页资料,理解代码中各语句的功能。小组交流讨论,进一步理解代码含义。3、调试运行 体验:学生可将程序代码拷入编程环境,借助注释文字了解代码的作用,并尝试运行程序,检查程序运行结果。尝试修改参数,查看运行结果。尝试修改代码,查看运行结果,并分析原因。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4、总结信息编程加工的步骤需求分析(算法分析):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即要计算机“做什么”设计算法:对特定的问题设计一组求解步骤或方法。编

40、写程序:把人工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代码上机调试与维护:刚写好的程序不一定正确,必须在计算机上实际运行,排除错误,测试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课后实践34人组成一个小组,尝试利用VB编写程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教学反思】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过程与方法: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重点难点】重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难点: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并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教学方法】展示、讲授、演示【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图片提问:这幅图片描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41、阅读柯洁与AlphaGo围棋大战的新闻教学活动一: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1、提问:在前面的新闻中,AlphaGo凭什么战服了柯洁?学生交流讨论,分析AlphaGo战胜柯洁的原因阅读P50资料“更深的蓝”战胜了什么,了解机器战胜人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2、 “人工智能”概念。AlphaGo拥有1920个CPU加280个GPU,计算能力超强。更重要的是它的背后有一个由围棋大师、人工智能专家组成顶尖的团队,为它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并赋予它学习能力一套结合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与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系统。说到底,它的“聪明”实质上还是由人创造

42、的。引出“人工智能概念”:人造的智能,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教学活动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1、典型人工智能技术提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2、常见智能技术模式识别对于没练过打字的人来说,用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专家们为此开发了“手写输入”法,这就是模式识别的一种。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机器翻译师: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常见的两种机器翻译形式:a. 在线翻译出示网址:http:/fanyi.baidu./学生体验“百度翻译”b. 专用软件学生自主启动学生机上的金山快译,试将一段中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讨论:翻译结果与原文有没有区别?准确度有多高?出现错误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觉得,要怎样才能提高翻译的质量?以小组为单位归纳一下具体的工作过程,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其他应用资料展示:a. 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中的机器人比赛项目b. 棋类学生机安装有五子棋、中国象棋等,要求学生从其中选择一款棋类游戏,体验计算机中棋力水平。c. 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微软小冰、淘宝天猫上的聊天机器人课后实践:【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