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279145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较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第一章 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

2、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

3、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

4、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

5、,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四、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

6、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五、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

7、、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4、消费类型: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

8、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

9、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本章整合 第二章 生产、劳动和经营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

10、(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经济: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体地位的表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非公有制经济

11、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三、公司的经营1、企业: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

12、典型的组织形式。2、公司: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3、公司的经营直接目的:利润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4、企业的兼并、联合或破产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

13、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意义: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联合:“强强联合”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四、劳动1、就业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

14、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解决途径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2、劳动者的权利: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劳动者权利的维

15、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2、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3、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4、商业银行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其它业务:债券买卖

16、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作用:“纽带”、“依据”、“监管”六、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性质:入股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收益: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债券:稳健的投资性质:债务证书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3、保险:规避风险的途径性质:风险保障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本章整合 第三章 收入与

17、分配一、分配制度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然性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

18、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4、按生产要素分配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意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

19、、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1、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三、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

20、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2、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4、财政收支关系收入支出,财政盈余收入支出,财政赤字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四、财政的作用1、财政是促进社

21、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收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五、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3、税收的种类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

22、源税、财产税、行为税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六、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

23、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本章整合 第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即必须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

24、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7、规范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

25、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根本目标:共同富裕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必要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增

26、长(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经济手段:财政政策(税收、国债等)、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信贷等)法律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行政手段: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 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 实现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即:六个“更加”)3、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 国内生产总值 到202

27、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福足的生活。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四、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的增加,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3、

2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发展(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五、面对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目的: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作用: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

29、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国际世贸组织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

30、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2、国际世贸组织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3、国际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4、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的利弊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弊:经济风险显著增加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6、要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基本战略)。在更大范围

31、、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7、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本章整合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第一章 公民的政治生活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3、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

32、益充分的实现。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入手;实现人权的根

33、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二、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适用法律。5、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是什么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力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

34、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力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怎样坚持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6、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什么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一致的。怎样坚持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是公民爱国的表现。三、民主选举 1、四种选举方式比较 2、影响选举方式、选举制度的因素

35、 3、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影响因素4、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为什么选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选民应怎样行使选举权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

36、的一票 四、民主决策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五、民主管理1、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37、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3、实行基层民主管理的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六、民主监督1、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合法渠道(注:每种渠道的意义)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其他

38、方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3、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七、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与无序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本章整合 第二章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一、我国政府是人民的

39、政府1、我国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我国政府的宗旨与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3、我国政府的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4、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5、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们公民要了解、相信、支持政府,寻求政府

40、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民可以通过政府设立的热线xx、信访部门、电子政务、依法建立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等求助或投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1、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怎样提高政

41、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具体举措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4、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必要性+意义)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殆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正清正廉洁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5、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依据宪法和法律,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行政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