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73201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3.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乡村振兴将成 CSR 主阵地第二章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第三章 新蓝海第四章 专家访谈1.温铁军2.刘守英3.邓国胜4.刘文奎5.陆波第五章 乡村振兴优秀案例1.综合案例2.产业振兴类3.科技扶贫类4.金融扶贫类5.健康扶贫类6.人才振兴类7.生态振兴类第六章 乡村振兴企业投入情况统计010411141518192225293034435157626571目 录pOqPoNtRuNzQpQsPpNqOrM7N8Q8OtRpPoMtReRnNpNeRpOqP8OmNrONZsOtQvPsPpM01第一章乡村振兴将成 CSR 主阵地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2在脱贫攻坚战于 2020 年底如

2、期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开始转向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共同富裕作出过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国家领导人今年曾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全社会要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现实意义2021 年,乡村振兴成为一个大

3、众传播频率极高的热门词汇。乡村振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密切相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清晰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在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0 年脱贫攻坚战的

4、重大胜利,意味着我国顺利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去完成第二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要完成这个目标,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乡村发展。虽然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战,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表现在城乡差距明显。尽管我国农民的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2017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32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6396 元,差距明显。发达国家有个共同特征,就是城乡之间基本没有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比如在日本,农民的年收入甚至比城镇居民还高一些;欧美国家

5、的农民,其生活状况也非常优越。相比而言,我国农村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比如,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很不足,如文化、教育、医疗等;农村的人居环境也不好,大多数村落都缺乏规划,显得脏乱差;此外,农村还残存着不少落后的观念和陋习,也严重阻碍着农村的发展。如果到 2050 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国的城乡面貌就不能有大的差别。这意味着,我国的广大乡村必须要在今后 30 年不到的时间之内有巨大的发展,乡村面貌要有巨大的改观。因此,乡村振兴是当下的重大国策,事关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在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我们随即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非常必要的,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要素与脱贫攻坚

6、相比,乡村振兴的任务更为重大,目标也更为宏远。乡村振兴有五个方面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央同时也提出,乡村振兴要实现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以上五个方面的要求和五大振兴,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只有各方面齐头并进,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大幕开启,乡村振兴将成 CSR 主阵地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3兴的总体目标。不过,其中最为关键的要数产业和人才。如果解决好了这两个关键要素,其他几方面的振兴将会水到渠成。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乡村的产业发展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存在着产业结构单

7、一、资源缺乏、发展规划滞后、发展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的乡村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很小,主要还是农业,而农业的生产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单家独户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主,生产成本高,投入产出比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技术、资金、信息、市场、渠道、管理等多种资源要素的投入,而这些资源要素在乡村还很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乡村产业的发展;脱贫攻坚曾极大地促进了一些乡村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体系。但是,大部分此类产业体系都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存在着与市场对接不紧密,甚至是脱离市场需求的现象。未来,我们需要将这些产业推向市场,建立起基于市场需求的乡村

8、产业发展体系。乡村振兴需要有优秀的人才,如果不能吸引到人才,乡村振兴将无从谈起。乡村需要的是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意愿在乡村生活工作干事业的人才。在行政安排或情怀感召之下,一些优秀的人才有可能会来到乡村,但他们能在乡村工作、生活多长时间就很难说了。所以,乡村必须要对优秀的人才有吸引力,使他们乐于前往并长期生活居住。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部分乡村恐怕都不具备这样的吸引力,这是乡村发展面临的一个极大的不利因素。吸引人才需要有多方面的条件,比如说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这些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观;但是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在工资、税收、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向有意愿去乡村创业发展的人才

9、倾斜,从而弥补乡村其他方面吸引力的不足。乡村振兴CSR 的下一个风口过去多年,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之下,精准扶贫一直是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领域。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优势,踊跃投入到精准扶贫大业之中。它们或者独立推动,或者与 NGO 组织合作,发起了形式多样,颇具创意的扶贫公益项目,试图通过商业的方式来助力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摸索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扶贫模式,如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等。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仍将举足轻重。乡村振兴会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阵地,会成为 CSR(企业社会责任

10、)的下一个风口。而与精准扶贫相比,乡村振兴为企业的 CSR 实践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前文所提到的乡村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如何吸引和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些问题纷繁复杂,都是从精准扶贫过渡到乡村振兴之后不容回避的议题,也是企业今后参与乡村振兴时要去“啃”的硬骨头。虽然挑战巨大,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企业能发挥专长,找准切入点,搞好跨界合作,再复杂的难题也可以得到解决。我们也要看到,乡村振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可贵的尝试和经验积累。在过去企业发起的众多扶贫公益项目中,有一些项目并不仅仅只是着眼于扶贫,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立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符合乡村振兴的要求

11、。比如说华润集团发起的“华润希望小镇”项目,集产业帮扶、环境改善、治理提升于一体,意在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宜业的乡村小镇。该项目已经连续运营10多年,在全国各地建设了10多个华润希望小镇,成果丰硕。类似这样的项目还可以举出不少例子,这显示了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远见和创新能力。而刚刚拉开序幕的乡村振兴大舞台,又为中国企业开展 CSR 实践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持续参与,我国的乡村发展将面貌日新,乡村振兴的宏大目标将会顺利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成长为有责任担当、能力卓越的优秀企业公民。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4第二章乡村振兴政策解读中国乡村振

12、兴之路白 皮 书05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 年 5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18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13、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 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2018 2022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 年 2 月 21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 21 世纪以来第 18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 月 25 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2021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

14、重点工作。以下对上述三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做解读。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贯彻实施好规划,对于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重大政策解读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五大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体内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遵循,促进乡村生态宜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

15、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以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重点,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促进乡村生活富裕。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16、书062021 年 1 月 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聚焦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将对于全面脱贫攻坚战之后的农村发展制定新的任务和目标。除 此 之 外,意 见 还 确 定 了 乡 村 振 兴 的2035 年目标,重点集中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意见对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农业农村短板弱项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和远景前瞻。2021 年意见指出,将完成以下目标任务:基础发展、乡村绿色转型等方面,具体远景目标如下:2.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

17、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 年目标任务农村改革目标产业扶持目标农村环境目标农村收入目标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 1.3 万亿斤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2021 年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要求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

1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更加有力,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72021 年 3 月 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

19、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文件指出,未来 15 年将通过 6 大方面共 24 项措施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计划到2035 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文件明确,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 5 年过渡期,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综合来说,文件中的规划方面主要分为政策规划和产业规划,政策规划中主要指出了乡村振兴未来相关帮扶政策制定的方向和重点,产业规划中主要阐明了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规划。3.关于实现

20、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规划政策规划产业规划相关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推动特色种养业等乡村产业发展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以工代赈、稳定就业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82021 年 9 月,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文件,分别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划定未来五年河南省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产业振兴初步建成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到 2025 年,粮食产能稳定在

21、1300 亿斤以上,初步建成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65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5%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6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5 万元以上、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到 2025 年,乡村人才振兴取得重大突破,乡村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生态振兴要走在黄河流域前列到

22、2025 年,乡村生态振兴走在黄河流域前列,农2021 年,河北省乡村振兴局、省农业农村厅等 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新增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 6000 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4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 4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 95%以上;完成国土绿化造林 754 万亩、森林抚育 1920 万亩、退化林修复 267 万亩,湿地保护率达 53.21%,森林覆盖率达 26%。文化振兴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到 2025 年,力争全省具备条件的镇村都成立“乡村文

23、化合作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 60%,建成1000 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乡村文化振兴走在全国前列。组织振兴乡村党组织组织力全面增强河南省乡村组织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年底,乡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增强,创建五好乡镇党委达 50%以上,基层党建示范村达60%以上,“四有四带”村党组织书记达 80%以上,全省所有行政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超过 5 万元的达 80%以上。意见。实施意见提出,统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 15项政策措施集中支持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1.河

24、南省:制定未来五年乡村振兴路线图2.河北省:15 项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本地的推进实施明确了思路,提供了路线图和指引。下文汇编了若干个省市的乡村振兴政策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实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各地的全面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区域政策及措施汇编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09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意见指出,将原 62 个贫困县全部确定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作为“十四五”期间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地区,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区域

25、发展能力。2021 年2023 年,对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原 45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延续执行整合试点政策,原则上纳入整合范围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含提前下达资金)当年安排的资金县均投入规模不低于其他县的县均投入规模。实施意见强调,2020 年及以前发放的扶贫再贷款可按规定展期,现有的再贷款帮扶政策在展期期间保持不变。在优先保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搬迁农户安置用地和农村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用地,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可以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逐步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政策,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防贫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力争生态护林员每年稳定在 5 万人左右。

26、2021 年 9 月 27 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并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根据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天津市实施了五大振兴推动方案以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发展效果显著,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乡村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厕所等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治理和解决,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而制定条例,就是把这些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条例 根据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和“大城市、小农

27、村”特点,对乡村振兴促进法原则规定进行细化和补充,形成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上下衔接配套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完备的法治保障。在壮大乡村产业方面,条例明确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依托乡村优势特色资源,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产业。同时,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家庭农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全产业链经营。此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明确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28、度,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支持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条例强调突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首先是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开展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建立健全政府、村级组织、企业、农民等各方面参与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此外,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绿色建材,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宜居住房。3.天津市:立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2021 年 10 月 12 日,四川省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

29、类考评激励办法正式印发。根据办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开展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和示范村考评激励的同时,新设置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考评激励。办法适用于全省 176 个涉农县(市、区),及4.四川省:为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分类考评激励办法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0所辖乡镇、行政村,所有 176 个涉农县(市、区)将分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三大类进行考核。办法明确,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所辖乡镇统一纳入乡村振兴先进乡镇考评;全省涉农县(市、区)行政村则分乡

30、村振兴示范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两大类进行考核。四川省将每年考评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10 个、成效显著县(市、区)15 个、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10 个、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5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500 个、重点帮扶优秀村 200 个,并给予正向激励的“真金白银”。其中,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将一次性给予600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成效显著县(市、区)将一次性给予 400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重点帮扶优秀县将一次性给予 400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将一次性给予 50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乡村振兴示范村一次性给予 6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重点帮扶优秀村一次性给予

31、60 万元财政资金补助。2021 年 11 月,广东省举行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座谈会,对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及 2022 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推动。会议指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科学规划。一是要切实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不能重表轻里,不能搞虚假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等无效实施,更不能不作为、虚报数据、编造案例;二是要切实解决政府干、农民看的问题。在财政资金使用上,要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支出;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效管护上,要探索农户合理付费机制;三是要切实解决系统规划不好的问题。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建设、逐步提升;四是要切实解决照抄照搬城市

32、建设模式的问题;五是要切实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做到设施与运维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六是要切实解决重典型示范、轻全面推进的问题。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地市要成立市委副书记或市委常委担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领导小组,有力推进工作落实;二要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持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投入,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管护等经费。同时,要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乡贤等,通过“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630”活动支持乡村建设;三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实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哪

33、里,长效管护机制就覆盖到哪里,做到管护有制度、有经费、有人员、有监督。会议提出,从 2021 年开始,没有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县(市、区)在乡村振兴考核中一律不能评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广东省乡村振兴考核的主要内容,省乡村振兴局将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按照“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定期评估督查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省已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日常监督工作机制,每季度委托第三方对 21 个地市各抽取 1个县(市、区)进行暗访,掌握基层真实情况,日常监督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各地要同步建立乡村振兴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绩考核和日常监督机制。5、广东省:未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34、,在乡村振兴考核中一律不能评优11第三章新蓝海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22021 年 11 月 17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到 2025 年,我国将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干”贯通产加销、以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径”融合农文旅、以新农村电商为“网”对接科工贸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意见提到的发展目标显示,到 2025 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2.8:1,加工转化率达到80%;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 40 亿人次,年营业收入 1.2 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35、到 1 万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 1 万亿元。农村产业空间巨大的确,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特别是对较高质量农产品有旺盛的需求。我国的GDP 约有一半来自消费,而消费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食品消费。中国的食品消费每年高达 10 多万亿元,由于食品的生产和供应现在不可能脱离农民和土地,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主要是由农村产业提供。而且,目前的国内食品需求中,有一部分是依赖进口,由于远程运输不利于保鲜,而新冠疫情从国外冷链输入的事实也在提醒我们,这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超长远程冷冻储存的食品供应模式未来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人们会转而寻求更靠近消费地、更容易保鲜的食品来源,这种

36、方式也更符合低碳绿色发展的理念。这样的转变也会扩展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农村过去发展不好,是因为为别人提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够,所以就相对贫困。乡村发展最根本的出路,是要能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获得财富。农业虽是传统行业,但并不意味着农业与高新技术毫无关联。高新技术可以在乡村找到很多应用场景。有了高科技的加持,农业发展一定会更加高效,呈现出新的面貌。相比之下,大城市周围的农村更有机会形成高效农业。中国有 700 多个城市,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要都市圈,围绕这些都市圈,乡村产业的发展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乡村消费未来的 10 万亿级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 7 月

37、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4925 亿元,同比增长 8.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8.8%,乡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乡村市场恢复自2021 年 3 月开始明显改善。2021 年第二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4.3%。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消费市场加速崛起。乡村消费由于基数小、增速快,未来增长空间巨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36.11%。2020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9.2 万亿元,其中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5.3 万亿元,占比约为13.52%

38、,很有增长潜力。近年来,乡村消费保持强劲增长动能,增速连续 8 年快于城镇。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等因素,也为乡村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奠定了基础。2020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31 元,比上年增长3.8%,快于城镇居民 2.6%。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快速增长,从 2013 年的 6079 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2588 元,年均增长 11.6%。在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农民消费潜力得到释放,新蓝海极具增长潜力的乡村市场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3农村将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7 月 14 日召开的

39、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了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措施,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会议指出,加快发展农村寄递物流,进一步便利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内需潜力的重要举措。7 月 30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多重利好下,我国乡村消费市场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消费绿皮书指出,近年来,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在 11%左右。2020 年疫情影响下,这一数据同比下降 3.2%,同期全国社零总额为下降 3.9%。考虑到我国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农村消

40、费水平恢复较快,未来 10 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年均 7%左右增速是有可能的。据估算,2030 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有望达到 105724 亿元。14第四章专家访谈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5作为政策官员出身的学者,温铁军青年时期下乡为知青,经历过工、农、商、学、兵,后来考入人大新闻系,学生时代就有国际视野,之后历经解放军总政治部研究室、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人大农发院院长等职直至退休。温铁军以在国内最早提出“三农”问题而声名远扬,他是一个对农民获得公平待遇抱有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对激进现代化持警惕态度的学者。9 月

41、 12 日,温铁军在北京接受了 21 世纪经济报道慧见栏目的独家专访,作为长期做政策研究的学者,他的思考已经成为了国家政策,他如何看待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任由贫富差别拉大可能造成社会撕裂慧见:你是国内最早提出三农问题的学者,新世纪之初三农问题就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经过 20 年的发展,现在你如何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温铁军:其实说我是国内最早提出三农问题的学者,不太合适,我不外乎就是把上世纪 90 年代那种比较偏重于农业生产的政策讨论,增加了两个维度:认为应该强调农民利益维护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比较高的国家,如果不讲农村发展只讲农业生产,政策是有偏差的。

42、党的十九大确立乡村振兴是国家还需 20 年才能完成的重大战略。根据小平同志的说法,一方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鼓励部分人先富;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最终造成的是两极分化,那我们就失败了。小平同志 40年前就定了这个目标,在 2000 年进入新世纪之前要实现全面小康,上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带动农村百业兴旺,也确实展现出共同富裕的前景;只不过因为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要应对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同期乡镇企业大面积歇业与国企改革带来的一部分劳动群体收入下降,使整个上世纪 90 年代用财政做二次分配的方式来缓解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能力严重不足,虽然 199

43、3 年确立过“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但缺乏财力就做不到。现阶段再度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党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我们面临的全球化挑战恐怕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如果不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任由贫富差别拉大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撕裂,拿什么应对严峻的全球化挑战?慧见:你所指的全球化挑战是疫情以来这种逆全球化趋势吗?温铁军:其实不是。中国的发展一直是充满挑战的,为什么现在讲历史上前所未有,因为美国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近这两届政府都在大规模地制造流动性过剩,向全球转嫁美国金融资本虚拟化扩张泡沫崩溃的代价。对我们来说意味着越多进口、越多为世界生产,就越多吃进通胀,简单说叫输入型通胀,有谁愿意继续这样吃人

44、家的代价吗?这是全球化挑战的第一大问题。接着 2014 年美国停止量化宽松了,那些靠着价格飞涨受益的国家已经把收益都花掉了,当价格陡然降下来,比如石油价格从 148 美元又降回到 30 美元的时候,这些得了原材料涨价好处的国家突然没好处了,消费突然萎缩,就导致全球通缩。从全球通胀到全球通缩,客观上是那个所谓主导全球化的国家一手造成的,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个吃进代价的方式走吗?为什么我们要调整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战略,因为一会儿全球通胀,一会儿全球通缩,进口通胀和进口通缩对我国来说都是承担了美欧日连续出台量化宽松的成本转嫁。加之近年温铁军:知名“三农”问题专家乡村振兴是应对内忧外患的压舱石

45、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6来全球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连续进攻,即使我们想走老路,人家也不让了。所以我们遭遇的全球化挑战不仅仅是全球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破坏,实际上疫情之前已经有 10 年左右时间,我国一直面临着大起大落变化无常的全球化成本转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慧见:农民其实是弱势群体,你出身书香门第,大学毕业就先后进入了总政治部研究室、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是什么让你注意到被转嫁了成本的弱势群体?温铁军:我们那一代人都经历了基层的锻炼,老三届都有十几年在基层的工农兵生活,高考恢复上大学的“新三届”在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国家机

46、关要更新换代,需要人,于是,这些有过基层实践的人就参与了国家政策研究,就会比较贴近底层。三农是党一直以来的政策,但特别关注三农就是那个阶段开始的,以农民利益为主要出发点,以农村的发展作为政策主要考虑的目标。这在上世纪 80 年代是主要方向。到上世纪 90 年代,主管部门开始比较倾向于把美国那套教科书理论体系搬过来,有人就爱说美国农民如何,其实概念错了,应该是说美国农场主如何,然后把西方那一套农业现代化当做赶超目标。这种情况下我才不得不斗胆多提了几句质疑,请注意美国农场主和中国农民,这种基本概念的内涵不同,也许应该归因于翻译有误。三农问题亟待制度体系破题慧见:你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三农问题的文

47、章中总结了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你觉得现在这两个基本矛盾还存在吗?温铁军:两个基本矛盾应该说有很大的变化,第一个基本国情矛盾是“人地高度紧张”,还没有根本扭转,所以才大量进口外国的能源、原材料、粮食、饲料等等属于“土地密集型”的资源和农产品,我们现在进口的农产品折抵中国的耕地总量已经占到了30%以上。第二个基本体制矛盾是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已经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从 2005 年确立新农村建设战略到 2017 年确立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各部门已经向农村投资了几百万亿的设施性资产;因为,农民无力自主形成资本投资能力,农业无力完成资本积累,只好由政府投资来完成,这就已经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乡村基础

48、设施不足的问题,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但我们在原来二元结构体制下形成的全部制度、法律、政策乃至于政策操作的部门都还没改。慧见:你觉得制度层面未来可能最先破题的会是哪里?温铁军:我在 1988 年土地管理法出台之际就提出应以城乡土地“同权同利”为原则,现在看有所改进。首先改的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但外部开发必须保留 50%以上的土地用于本村或收益返还本村,这是一个重要调整。再有就是现有的农村资源性资产价值化,例如闲置物业、土地、山林、水面等都开始在不改变性质的条件下票证化交易,意味着从实体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化。慧见:之前你通过实验和调研下过结论“东亚农业模式就应该是小农村社模式”,而不是建成“

49、像美国大农场那样的现代化农业模式”,这是当时的国情。现在你认为这种国情改变了吗?温铁军:我一直强调世界三类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中一类是盎格鲁萨克逊模式的野蛮资本主义,最大的野蛮在于把南北美洲和澳洲等大陆的原住民基本上消灭光了,外来殖民者把土地和资源占为己有,移民就有了大农场。但中国人是原住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中国的农业模式只能学习东亚模式,不妨多向旁边看一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比我们先进入现代化,但他们仍然是小农村社制,这就叫东亚模式。这两种异质性很强的模式之外,就是欧洲那些大量移出人口的殖民地宗主国形成了“莱茵模式”,也叫“温和资本主义”。我国多年改革,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但基

50、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白 皮 书17本国情还是如此。虽然高速发展过程中确实推动了一些群体获益,但带来了复杂严峻的成本,主要是发展的代价被弱势群体和资源环境承载,造成了严重破坏。资源环境承担了代价却无声,说不出来,只有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条件下才会爆发式地演变成危机。比如现在全球气候灾变,就是人类社会不得不承受的灾难性后果,如果我们不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式,只是听任那些“技术至上”的专家们去处理,往往事倍功半,恐怕主要就是因为思想没调过来。慧见:你曾提到过农村是稳定器,因为农村本来就百业兴旺而不只是农业生产,这和工业化为主体的现代化并不矛盾。现在中国的农村已经越来越具备扁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比如珠三角和长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