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栏目导引,新知导学,思维启动,课堂互动,史料研析,核心归纳,要点突破,知能演练,轻松闯关,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三 中国古典文学时代特色,专题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页,情境导入,江流 千古说旧事,龙舟飞桨悼屈公。,5月30日早晨,由国家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传统龙舟赛在秭,归举行,来自两岸三地嘉宾、屈氏,后代和当地民众一起,聚集长江边祭屈原、吟诗作、观龙舟。,本届端午文化节由文化部非遗司、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文化厅、省台办、宜昌市人民政府承接,共有开幕式、端午龙舟赛、端午习俗展、屈氏后代祭拜屈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展示等12项主体活动。屈原为何受到如此大尊重和纪念?,专题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页,课标导航,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一样时期文学特色。,学习导航,1.了解中国古代主要文学体裁及格调特征。,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代表作品,了解文学作品与时代特征之间关系。,专题二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页,一、诗经典,诗经,1.,主要内容:,收录了自,_,初年 至春秋 中叶 约五百年间三百多首诗歌,由,风,、,雅,、,颂,三部 分组成,,_,是其中精粹。,2.,艺术格调:,句式以,_,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友好,艺术感染力强。,3.,地位及影响,(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一部诗歌总集。,西周,风,四言,第4页,(2),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_,传统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二、楚辞魅力,1.,创建:,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_,产生一个新诗歌体裁。,2.,格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3.,代表人物及作品:,屈原,代表作是,_,,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现实主义,楚国,离骚,第5页,三、汉赋风采,1.,特点:,从骚体诗演变而来散文和韵文并用文体,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特色。,2.,代表人物及著作,(1),西汉早期:,_,吊屈原赋,、,鸟赋,。,(2),汉武帝时代:,_,子虚赋,和,上林赋,,其特点是篇幅较长,气势恢弘,辞藻华美。,(3),西汉后期:最著名赋作家是扬雄。,(4),东汉时期:最著名赋作家是,_,和张衡,东汉后期小赋兴起,其意境更为清新活泼。,贾谊,司马相如,班固,第6页,四、,“,李杜诗篇万口传,”,1.,地位:,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鼎盛时期。,2.,出色代表及格调,(1),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有,“,_,”,美誉,是屈原之后中国最出色,_,诗人。,(2),杜甫:可称做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尽沧桑时代歌,手,杜甫诗被后人称做,“,_,”,,杜甫则有,“,诗圣,”,美誉,,“,三吏,”,、,“,三别,”,是其代表作。,五、宋代词苑,1.,词产生:,词是由民间流行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一个新文学体裁,产生于唐代。早期词人有白居易、韦庄、李煜等。,诗仙,浪漫主义,诗史,第7页,2.,特点:,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号为,“,_,”,。,3.,代表成就,(1),北宋:出现婉约派词人,_,和豪放派词人,_,。,(2),南宋:李清照和,_,分别是当初婉约派和豪放派代表人物。,六、元曲和市民社会,1.,元散曲,(1),包含篇幅短小,_,和多支曲子连缀而成套数两种主要形式。,曲子词,柳永,苏轼,辛弃疾,小令,第8页,(2),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能够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初新词,含有灵活性和通俗性。,(3),题材辽阔,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描绘生,动,手法多样。,2.,元杂剧,(1),融合宋金以来各种演出艺术而形成一个完整戏剧形,式。,(2),用中国北方流行散曲曲调演唱,又被称为北曲或,_,。,(3),代表人物:关汉卿,其名作是,_,。,(4),市民阶层壮大,城市里有演出杂剧和各种技艺固定场所,“,瓦肆,”,或,“,勾栏,”,。,北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第9页,七、明清小说人情世界,1.,概况:,元末明初,在宋元话本体裁基础上发展而来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主要形式。,2.,代表作品,(1),元末明初:罗贯中,_,和施耐庵,水浒传,两部划时代作品,为以后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榜样。,(2),明朝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尤其是吴承恩,西游记,影响深远。,三国演义,第10页,短篇白话小说有,_,“,三言,”,和凌濛初,“,二拍,”,。,(3),清代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_,、蒲松龄,聊斋志异,。,晚清四大训斥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实状况,、,_,、,孽海花,。,冯梦龙,红楼梦,老残游记,第11页,易错提醒,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并不是产生于该朝代,,,而是代表这一朝代主流文学形式及最高成就。,思维启迪,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是指什么?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什么样,地位?,提醒:,“,风,”,、,“,骚,”,分别指,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楚辞。二者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与,_,两大传统渊源。,浪漫主义,第12页,尤其提醒,李白是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造成两位诗人格调迥异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社会环境不一样。李白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家繁荣兴盛;杜甫则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代,,经历了,太多战乱,其生活经历对其诗歌创作格调产生了主要影,响。,尤其提醒,唐诗繁荣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文化政策开明。,(2),农工商业活跃,,,经济繁荣。,(3),唐朝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繁荣。,第13页,尤其提醒,诗、词、曲三者之间区分,(1),诗:主要是指绝句和律诗,,,考究严格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2),词:句子长短参差,,,更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3),曲: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4),词、曲都是从诗发展而来新诗歌体裁。,轻巧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第14页,思维启迪,右图分别是宋词著名作家苏轼和辛弃疾。概,述二人词作特点。,提醒:,(1),苏轼是宋词中,_,派开创者,,,他以豪迈奔放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生命力。,(2),辛弃疾作品以豪放为主,,,表示了渴望恢复中原雄心和壮志未酬悲愤。,易错提醒,正确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传奇小说、宋代话本小说,,,还有短篇小说。比如,,,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等,,,蒲松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广受人们喜爱文言短篇小说集。,豪放,第15页,轻巧识记,数字提炼法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第16页,探究中国古典文学体裁艺术特点,第17页,第18页,第19页,第20页,中国古代文学世俗化趋势,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A,第26页,C,第27页,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时代特征之间关系,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美辞藻描绘气势恢弘时代。,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田园诗表示了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理想生活向往。,4,唐朝繁盛与科举制度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阶层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第28页,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他们愁苦、反抗、逃避现实,经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示。,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使得反封建小说、戏剧走向繁盛。,第29页,A,第30页,第31页,D,第32页,第33页,一、学习思索,1.,屈原所说众芳,有什么象征意义?,(,教材,P,38,),提醒,:象征着和他一样有理想、有理想、致力于社会革,新,,,能使国家振兴人。,2.,赋是一个时间延续相当久远文体。你读过哪一时期哪位作家赋?,(,教材,P,38,),提醒,:开放性问题,,,依据个人情况作答。如,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洛神赋,等等。,第34页,3.,杜甫吟诗说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想一想其中深意。,(,教材,P,39,),提醒,:李白一生不畏权贵、常被小人诬陷、命途多舛、道路坎坷。作者这两句话表示了对李白高尚评价和深厚同,情。,第35页,4.,查询上面三句引用词出处,思索其中蕴涵哲理。,(,教材,P,40,),提醒,:三句词分别出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辛弃疾,青玉案,。人欲成就大事业,,,必定经过彷徨、执着、成功三部曲。必须先有所思索确立方向,,,再经过锲而不舍努力,,,才能在不经意间取得成功。前二者是成功基础。也能够了解为,,,第一境界是指做学问要专心专,一,,,耐得住寂寞,,,也有居高临下之意;第二境界是指做学问要坚毅执着、无怨无悔;第三境界是指只要付出心血,,,就会有成功喜悦。,第36页,5.,元杂剧兴盛原因有哪些?,(,教材,P,42,),提醒,:元朝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内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发展,,,中西交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形成及其强烈文化需求;适应统治阶级燕乐需要。,二、自我测评,(,教材,P,44,),你能够分别举出唐诗、宋词、元曲中三组含有代表性名家名作吗?,提醒,: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能够依据自己了解回答,,,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兵车行,,,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苏轼,蝶恋花,,,李清照,如梦,令,;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第37页,三、材料阅读与思索,(,教材,P,44,),这几段话都指出了会诗能文主要性。你对这些说法有什么感想?,提醒,:提升文学素养,,,有利于其它学科学习;有利于个人素质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民族素质。,第38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