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67048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00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前言前言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带给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治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各地围绕数字治理提升进行着多维度、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要地和经济、社会、科技等高度发达的粤港澳大湾区,其数字治理探索不仅直接推动着区域发展,也为全国数字治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在此背景下,普华永道联合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所等多家机构,通过案例征集、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最新探索进行体系化地梳理与总结,旨在全面、客观、准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数字

2、治理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持续关注、研究和推进大湾区的数字化进程。我们将三个多月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完成了这份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理念、技术和管理等的不断创新,持续优化着政府治理能力、营商环境与政务服务,创新了社会治理模式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着以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了数字治理水平并取得良好效果。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要在数字生态构建、跨区域治理协同、政企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改善数字治理能力从而更好地赋能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探索数字治理的“湾区经验”与“湾区模式”。2粤港

3、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第一章第一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背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背景4一、大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政策背景5(一)国家战略支持:加快数字化发展5(二)区域政策推动:打造数字湾区6二、大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建设基础7(一)技术基础:新基建持续率先发展7(二)实践基础:数字治理建设经验丰富8(三)经济社会基础:公众数字素养与技能较高11第二章第二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探索与成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探索与成效12一、大湾区数字治理探索概述13二、数字政府的探索17(一)服务民生:“互联网+”赋能政务服务创新17(二)服务企业:服务监管助

4、力营商环境优化18(三)服务政府治理:机制重塑推动“四个政府”建设18三、数字社会探索20(一)融入社会生活20(二)创新社会治理20(三)构建共治格局22四、数字经济探索23(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23(二)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驱动商业模式跨越发展23(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重构生活新图景24(四)数字金融探索:开放互联夯实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基础24五、数字治理成效25(一)数字政府: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25(二)数字社会:改变生活,打造智能化社会26(三)数字经济:引领变革,加速高质量发展26第三章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问题与不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

5、理的问题与不足27一、治理环境:数字生态缺位28二、治理实践:跨部门协同不充分29三、治理体系:合作机制尚未形成30四、治理主体:政企合作、社会参与有待完善31第四章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水平优化提升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水平优化提升建议32一、强化数字治理理念,完善数字生态33二、建立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机制,打破数字孤岛33三、建立健全粤港澳数字治理合作机制34四、完善政企合作机制,激发社会主体参与34第五章第五章结论结论35附录附录 2022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结果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结果36一、2022“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特邀案例36

6、二、2022“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优秀案例37三、2022“数治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创新案例遴选”入围案例45目录目录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背景第一章4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一、(一)国家战略支持:加快数字化发展(一)国家战略支持:加快数字化发展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并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中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兴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贯穿

7、到各个领域制度体系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中,为应对数字技术创新带来的一系列调整,构建良好的数字生态,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为数字治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持。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特别设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章节,对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策,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做出了详细规划和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12月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国之治”引入新范式、创造新工具、构建新模式,建立健全规范有

8、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信息化规划围绕确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等10项重点任务,明确了5G创新应用工程等17项重点工程为落实任务的抓手,并把基础能力、战略前沿、民生保障等摆在了优先位置,确定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等10项优先行动。大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政策背景5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6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探索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力争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以数字湾区建设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

9、作出明确部署,为数字治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要“优化创新配置,建设培育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另一方面,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在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发展新动能。2022年2月印发的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广东省要推动数字化优化升级,建设“数字湾区”、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

10、化水平。在湾区建设方面,要发挥湾区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2022年4月通过的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标志着在制度层面,广东将数字经济相关、相对成熟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更具有规范性的法律制度,为大湾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积极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构建鼓励数字技术创新的服务生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条例指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网络互联互通、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字产业协同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对

11、大湾区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二)区域政策推动:打造数字湾区(二)区域政策推动:打造数字湾区二、7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一一)技术基础:新基建持续率先发展技术基础:新基建持续率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在大湾区集群落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5G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2019年发布的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12、(2019-2022年)明确了到2022年底,全省5G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世界领先,形成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和5G融合应用区。2020年11月,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指出:到2022年,全省5G站址达35万个(含储备站址),累计建成5G基站22万个,5G用户数达6000万户。海量的数据和完善的计算基础设施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发展提供了一流的技术支撑条件。在数据汇集方面,大湾区的数据资源极其丰富。据初步测算,目前大湾区“9+2”城市群总数据存储量超过2500EB,约占全国的21.5%,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数据资源基

13、础1。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不断扩容升级,数据中心产业已经形成以穗港深为核心、阶梯式辐射周边的产业布局。湾区内拥有广州、深圳两大国家级超算中心,运算速度和综合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大湾区枢纽将于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2。粤港澳大湾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智能联结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实现内外部信息沟通、数据链接、组织协同等提供了重要支撑。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技术感应物体上植入的芯片来获知其具体信息,实现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的全方位整合,为决策者精准决策提供有力工具。从物联网

14、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广东的物联网产业链条已经比较完善,聚集了如汇顶科技、华为、腾讯等多家物联网代表性企业。根据广东省物联网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2020年,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7400亿元。固定宽带普及率达45%以上,城镇公共区域实现WLAN全覆盖,物联网领域专利受理量和技术标准发布量超过2500项。大湾区数字治理发展的建设基础1.曾坚朋,王建冬,黄倩倩,易成岐,郭巧敏.打造数字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路径建构J.电子政务,2021(06):29-38.DOI:10.16582/ki.dzzw.2021.06.004.2.新浪新闻.投资

15、超50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设立韶关数据中心集群http:/ 20 个主题应用场景;深圳市推出“秒批”、“深圳90”、“全城通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政务服务和数据共享能力全国领先。此外,省内各地级以上市对标先进,积累了丰富的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经验。进入“十四五”时期,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走向数字政府2.0时代。规划明确,“数字政府2.0”建设主要有优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强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方面任务。到2025年,通过全面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广东将打造数字中国创新发展高地,力争实现政务服务水平、省域治理能力、政府运行效能、数

16、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基础支撑能力“五个全国领先”。9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2、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广州市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黄埔鱼珠片区深圳市深圳高新区深圳湾片区和南山园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罗湖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盐田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宝安立新湖智能装备未来产业集聚区坂雪岗科技城龙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坪山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光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深汕湾机器人小镇珠海市华为珠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人才培训实践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和智慧城市展示中心10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

17、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500强、创新公司、研发资源和专利密集区。当前,大湾区拥有20家世界500强企业、约4.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40万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等一大批领军企业,成为了驱动湾区经济增长最强有力的新引擎。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突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推动创新要素边界流动,畅通数字经济发展新通道。一方面,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共建了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等多个高

18、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拓展了经济合作空间,搭建起粤港澳三地空间、市场互联互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正在串联起一个个创新平台和载体,打通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新通道。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串起了广州琶洲、东莞松山湖、深圳南山等数十个创新关键节点,创新产业集群规模显现。作为国家6个试点地之一,2020年广东省正式启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明确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目标:通过3年左右的探索实践,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当前,粤

19、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上的优势,在新动能、新通道等方面展开了有益的探索。5万亿元,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体系5G基站、窄带物联网基站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全省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数据中心集群初步建成。26.98%11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三三)经济社会基础:公众数字素养与技能较高经济社会基础:公众数字素养与技能较高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的2022

20、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了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等8个方面29项重点任务。依托渠道丰富、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公众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达到较高水平,数字领域创新创业活跃,为数字治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土壤”。一方面,大湾区创新要素聚集,数字人才较为集中。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本吸引力强,多个城市从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劳动者较多,创新人才储备数量较高。清华大学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湾区在高水平人才和数字人才两方面均处于净流入状态,湾区人才的平均

21、数字化程度为26.98%,深圳则超过了30%,远高于其他城市。另一方面,大湾区高校聚集,公众受教育水平较高。在受教育水平方面,报告指出,粤港澳湾区人才的教育背景丰富且受教育水平较高,超过25%的人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30%以上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在高校数量方面,截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超过170所高等院校,其中5所为世界百强大学。目前,大湾区通过在各市布局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创新市场的主体。在校生数量方面,大湾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庞大,数量最多的广州拥有接近156万在校大学生,反映出大湾区具有极大的创新发展潜力。大湾区数字化人才储备大湾区数

22、字化人才储备人才平均数字化程度:人才平均数字化程度:超过25%具有国际教育背景人才:具有国际教育背景人才:170所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其中世界百强大学其中世界百强大学5所所接近156万人广州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广州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的探索与成效第二章12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一、1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不断赋能政府服务、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推动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引发了系统性、全局性的变革,并为促进全国乃至全球数字治理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湾区经验。秉持总结数字治

23、理经验的目的,“数治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优秀案例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大湾区9+2城市征集以数字化推动改革的创新举措。截至3月5日,共精选入库创新案例34件。粤港澳大湾区不同领域、层级的行政单位与企业积极贡献数字治理的最新洞见与经验,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大领域,代表了湾区深化数字创新、推进数字治理的前沿成就。大湾区数字治理探索概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场景应用场景应用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数字经济To G:“四个政府四个政府”建设建设高效政府阳光政府整体政府智慧政府To C:政务服务创新:政务服务创新探索普惠便民新形式指尖轻点+门口办融

24、入社会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互联网+供水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筑牢疫情防线提升管理精度释放数据价值构建共治格局构建共治格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型智慧产业园区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市群建设数字金融探索数字金融探索数字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数字货币和在线支付推广精细服务暖企业精准监管除风险To B: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优化14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在案例来源方面,本次入选的34件案例覆盖了大湾区主要城市,从行政区等

25、级来看,省级、市级、区级层面均有申报案例。政府层面,来源于广东省层面的案例2件;市级的案例共9件,其中广州市8件,东莞市1件;区级的案例共13件,其中佛山市顺德区4件,广州市黄埔区2件,广州市海珠区、南沙区、白云区、深圳市罗湖区、盐田区、佛山市南海区、珠海市横琴新区各1件。企业层面,来源于广东省的案例1件,广州市6件,深圳市、佛山市、江门市各1件。申报案例单位地区分布状况申报案例单位地区分布状况2 8 1 4 2 1 1 1 1 1 1 1 1 6 1 1 1 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黄埔区深圳市盐田区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罗湖区佛山市南海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

26、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江门市省级市级区级行政单位企业案例数量案例数量企业行政单位区级省级市级28142111111111116在案例申报单位方面,申报主体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囊括了省、市级行政单位和以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数字通信企业,其中行政单位申报案例24件,企业申报10件。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作为推进政务信息化的专业部门,积极组织资源,发挥优势,是政府部门中申报案例的主力军。此外,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政务热线运营中心、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河涌监测中心等政府部门亦结合自身业务需求,运用前沿技术,推动流程与机制重塑,改善政府和社会治理。除各级政府部门外,大湾

27、区的企业也积极参与遴选,包括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腾讯云团队、广州云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上海宾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九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通信科技公司。15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案例申报单位名录案例申报单位名录案例申报单位案例申报单位行政单位行政单位省级省级广东省中国电信广东省政务热线运营中心市级市级广州市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开发区行政服务管理中心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广州市河涌监测中心广州市商务局东莞市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级区级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市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广州市

28、海珠区广州市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工作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顺德区国家税务总局佛山市顺德区税务局深圳市盐田区深圳市盐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罗湖区深圳市罗湖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佛山市南海区佛山市南海区政数局珠海市横琴新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税务局企业企业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腾讯云团队广州云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睿帆科技有限公司原仓(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开发署、上海宾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九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鹤山工业城管理委员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工业

29、互联网事业部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16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在案例分类方面,本次入库案例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个方面,其中,数字政府有18件,数字社会11件,数字经济5件。在数字政府领域,各地在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统一架构和标准规范下,探索推出一系列聚焦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创新应用。案例聚焦政务服务创新,囊括个人与企业两大服务对象。申报单位从个人和企业需求出发,引入大数据、5G、VR等技术,打造自有平台,优化审批、查询、缴费、交税等环节,再造服务流程。对于市民而言,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极大地便利了公众的办事需求,公共服务更易获取;对于企业而言,数字技术助力服务与监管的效能

30、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对于政府治理本身而言,新技术在公共治理中的应用打造了一个高效、阳光、协同、智慧的政府。在数字社会领域,数字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在治安、环保、供水、抗疫等复杂应用场景中发挥着支撑性作用。案例关注数据赋能治理的实际应用场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为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智能交通、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提供支持。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同时不断打磨最小颗粒度,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构建开放、共享、和谐的政民合作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数字经济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就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等前沿领域展开探索,开启

31、“数字湾区”新时代。案例呈现了数字技术嵌入经济活动的最新实践,展示了数字激活经济动能的最新成果。产业转型方面,数字化技术应用于IP授权场景支持文化产业,业务建模和算法分析助力营商建设;基础设施方面,物联全感知赋能新型工业园,溯源机制打造区域数字治理新工具,外部试点推进数字人民币全生态流通体系建设;指标评测方面,大企业营商信心指数吸引企业登录,指引政策调整,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税收指数助力实体经济换挡提速。通过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产融合标杆城市。二、17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粤港澳大湾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

32、支撑探索建设数字政府,优化调整政府内部组织架构、运作程序和管理服务,全面重塑政府行政治理形式,在服务民生(to C,citizen)、服务企业(to B,business)、服务政府治理(to G,government)三大领域引发了重大变革。数字政府探索(一一)服务民生:服务民生:“互联网互联网+”赋能政务服务创新赋能政务服务创新数字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与时俱进,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探索各种类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致力于提供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政务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开展和“互联网+

33、”政务服务创新的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积极探索普惠便民新形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越来越多的政务项目已成为“云服务”,指尖轻点便可办理,同时,智慧设备也深入街头巷尾,证件办理等事宜无需专门去到办事大厅,而是在家门口即可完成。为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联系,使资讯“为民所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了“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为市民获得公共服务提供了统一的入口。自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政府通过“一站通”网站向市民提供了大量的即时数据,不仅包含了感染个案的性别、年龄、出现症状及确诊日期,还包含了所乘搭的火车、航班编号,居住或到访过的建筑物名称,更制作了即时“疫情地图”,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透明度,

34、为民间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3。围绕群众便利办事的需求,顺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行政服务中心与顺德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顺德分行合作推行政务服务“门口办”,至今已有服务网点226个,覆盖顺德十个镇街。顺德区税务局把税务V-Tax系统搭载到“门口办”平台,利用银行网点“网格细、覆盖全”的特点,将涉税服务“前移”至群众家门口,实现办税“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此外,“门口办”铺设的“超级柜员机”还可办理打印社保清单、不动产抵押登记、灵活登记个人就业核定等政务业务,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先河。3.賢聚嶺南電子政府在香港:成果與困境 https:/ 黄伟纶.立法会十题:空间数据共享平台

35、https:/sc.isd.gov.hk/Tuni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7/15/P2020071500505.htm.(三)构建共治格局(三)构建共治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基本形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而广州市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积极推动共治共享社会治水机制的建立。广州市河长办用数据解码民众需求,对公众治水投诉数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在治水实践中,广州市积极拓展治水参与主体、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拓深公众话语权,通过全民“知水、治水、乐水”的治理思路,激发全民能量,打造了广州市全民参与治水品牌。知水:在公众参与的信息端,关联“共筑清水梦

36、”小程序和“广州水务”公众号,以“多端口”“多对象”的前台信息化媒介,面向普通群众、民间河长、志愿者等社会公众,深入开展全民巡河的宣传、培训、科普工作。治水:在公众参与的处理端,关联“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台,使公众上报的问题得以在系统内流转,并将问题处理情况与河长履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联,实现公众投诉的问题得以落实并同步反馈。乐水:在公众参与的互动端,关联“广州治水有奖举报”“广州治水投诉”微信公众号,只要在公众号上“我要投诉”的列表中使用“现场拍照”功能,即可完成河湖投诉问题的提交,系统后台推送到负责河长的移动端“广州河长”APP中,实现 了政 社互 动 的便 捷化、高效化。自全民治水

37、倡议深入实施以来,广州市公众参与、社会监督、政府履职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水机制逐渐生成,“共筑清水梦”成为了美丽广州的重要窗口。2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粤港澳三地开放互联,同步推进大湾区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推动湾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培育激励新兴产业发展。四、数字经济探索(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实体经济转型

38、升级(一)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推动湾区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着重部署湾区制造业转型,以国际先进标准推动湾区内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将新兴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推动湾区产业走向“数智化”时代。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发展中,大湾区多地在传统工业园区中引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湾区内打造多个“大数据智慧园区”,提升园区内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园区集约化、智能化发展。江门鹤山工业城联手中国移动建成广东省

39、首个“5G+智慧园区”,满足关键数据承载、L3自动驾驶、AGV工业控制等行业需求,园区引入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运用大数据分析,集成照明控制、治安防范、交通监控和排污监测4项园区智能管理应用,数字技术在产业各场景中“多点发力”,助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以优化政府企业服务为先导,政企良性互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政府与科技企业合作将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结合,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科学性、精准性与专业性,提升湾区内营商环境质量,赋能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腾讯云产业经济智能分析与决策平台依托全国2.4亿商事主体数据库、超过60类企业行为数据等产业数据,

40、得出客观营商环境评估结果,实现区域产业链图谱进行全景透视分析,提升湾区各地政府招商能力与企业服务精准性,赋能大湾区产业数字化转型。(二)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驱动商业模式跨越发展(二)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驱动商业模式跨越发展大湾区积极促进地区间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数字创意产业合作,数字技术为数字时代新兴商业创造新的可能。数字版权保护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原仓科技积极构建IP文化产业全链条价值服务体系,提供确权、维权、用权一体化的数字治理服务,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升级。原仓科技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出“区块链+版权保护”服务,在技术加持下,数字版权申请只需3分钟,数字备案证书出台仅

41、需24小时,极大提高了版权保护效率,降低了版权认证成本,数字技术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更多的突破与可能性。24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智慧金融发展,成为数字金融探索示范区。在数字人民币探索中,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引领地位,数字人民币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香港于2021年提出“金融科技2025”发展战略,并于同年启动“数码港币”(e-HKD)的推行政策与技术研究。香港已把握先机,与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下的香港中心进行合作,研究批发层面上的数字货币,以解决长期以来跨境支付的痛点。香港金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合作,探索提升央行数字货币在推动跨境支付、便利国际贸易结算

42、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香港正在快速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测试和数字人民币与香港“转速快”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等合作测试。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之一,深圳市罗湖区通过有效的探索和总结经验,为全国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深圳方案”。深圳罗湖数字人民币试点发挥了政府主导先行先试作用,率先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在一系列财政资金拨付场景,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与财政资金收支良性互动,打造出“数字人民币+”的财政拨付体系。其中“春之礼”活动拉动以数字人民币作为介质的消费超过7000万,“礼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成为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法定数字货币面向社会公众的规模化外部可控试点。(四)数字金融探索:开放互

43、联夯实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四)数字金融探索:开放互联夯实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重构生活新图景(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重构生活新图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建设需要数字化时代公共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广州市南沙区打造全球溯源体系,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秀范本。广州南沙全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全国首个全球溯源中心落户本地,打造了全国首创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全球溯源体系。全球溯源中心依托全球溯源体系规则标准,积极搭建全球溯源公共技术,面向区域内与行业用户实现溯源应用开放。全球溯源体系具有“商品价值真实传递”“商品数据化”等功能,制定体系

44、标准并将制度成果成为长期的数字资产。广州南沙全球溯源体系建设探索价值为导向的数字贸易生态,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湾区数字经济发展优秀范本。25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022随着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资源、新要素、新动能,并驱动了一系列的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日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打造数字湾区,推动湾区数字治理发展,是发挥大湾区数字产业优势,实现打造世界级湾区的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字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实践中,湾区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大领域的探索凸显出重要的成效与价值。五、数字治理成效在三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

45、数字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通过政企合作等多种形式推进各类智能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实现政府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现代化。在政府内部,数字治理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组织架构的革新。通过政务数据收集、存储、清理、共享、开放、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破了数据孤岛,使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成为可能。在公共云端服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政府云端基础设施平台的基础上,香港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公开,截至2021年11月底,香港政府已开放150多个数据集。在政府外部,数字治理突破了科层制边界,向社会和市场领域延伸,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指尖办理”

46、,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惠民惠企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粤省事”实名注册用户达到1.15亿人,“粤商通”注册企业超过1000万。在上线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粤省心”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共处理群众诉求5118万件,日均受理量14万件,相当于广东省每万人日均产生11件诉求,总体服务满意率达98.4%,高效为民办好“暖心事”。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推行的“云窗口”智慧政务新模式已可办理9省21市5351个事项,其中包含1655个粤港澳大湾区事项,累计服务企业和群众达16500人次。(一)数字政府: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数字政府: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26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研究报告2

47、022(二)数字社会:改变生活,(二)数字社会:改变生活,打造智能化社会打造智能化社会随着现代技术与日常生活联系日益紧密,日常生活变得愈发智慧、聪明。在科技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各种智能化创新应用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多市民得以共享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红利。在湾区规划纲要等战略背景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动新兴通信技术与社会治理场景相融合,以数字化推动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治理模式的重塑、治理体系的重构。一方面,数字治理推动治理更高效。通过拓展数字化公共服务,智能化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深度开发社会治理数字化场景,实现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住房等多领域发展,最终实现以数字服务增添民生红利。腾讯云

48、团队为广州孕妇打造的“穗好孕”平台一上线就出现登记井喷的情况,截止2021年6月底,平台已将146家医院、230个社区卫生组织、500多名医院管理员、6.2万孕妇纳入管理,有效保障了广州全市母婴的安全。另一方面,数字治理推动决策更科学。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丰富了信息和数据的获取来源与方式,有助于相关部门感知社会环境态势,做出精准回应。以数字孪生为技术基础搭建的广州塔景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将景区细化成上千项指标和数据,使管理者能多维度、全方位掌握景区情况。自2021年9月30日上线以来,平台共上报事件1186起,其中智能算法识别事件1047起,在总上报事件中的占比接近90%,数字化

49、全面赋能了景区的治理,实现由传统经验驱动向数字驱动转变。(三)(三)数字经济:引领变革,数字经济:引领变革,加速高质量发展加速高质量发展智能技术的变革创新和智能产业的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推动着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的变革。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双轮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高地,粤港澳三地数字经济规模为中国第一。2019年,仅广东省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88万亿元,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13.6%,同比增长13.2

50、%。同时,数字经济已成为大湾区内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广州、深圳等湾区核心城市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城市GDP的一半以上。在数字金融、数字基建等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也取得了示范性建设成果。深圳罗湖初步构建起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对于引导社会清晰认知数字人民币、形成积极正面舆论氛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香港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央行数字货币探索,普华永道2021年发布的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报告显示,香港在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开发项目成熟度上排名全球第一。鹤山工业城与中国移动合作,引入5G等信息通信技术,建立智慧照明控制系统、智慧治安防范系统等智慧系统。其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引入为园区节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