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2665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7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云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DB53/T 9122019 地理标志产品 河口香蕉 2019 - 05 - 15 发布 2019 - 08 - 15 实施ICS 67.080.10 B 31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91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口县农业和科技

2、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琨、尹可锁、李燕、陈伟强、张梦、王剑飞、李佳海、权德才、段虎练、陈熙。DB53/T 9122019 1 地理标志产品 河口香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品种、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河口香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

3、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4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0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GB 5009.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827 香蕉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NY/T 357 香蕉 组培苗 NY/T 394 绿色食品

4、 肥料使用准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2637-2014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22 无公害食品 香蕉生产技术规程 DB53/T 819-2017 山地香蕉无伤化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河口香蕉 在第4章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品种和果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香蕉。 3.2 穗蕉 DB53/T 9122019 2 包括果轴在内的整串香蕉果穗,又称条蕉、串蕉。 3.3 梳蕉 穗蕉分割后的梳状果实。 3.4 果指 香蕉的单个果实。 3.5 果指缺陷 香蕉

5、果实受到机械伤、病虫害斑、锈斑、寒害和日灼,导致疤痕明显或出现裂果等现象。 3.6 果指长度 自果柄与果身交界处沿果身外弧线到果顶的长度。 3.7 机械伤 果实采收时或采收前后受外力碰撞或受压迫、摩擦等造成的损伤。如断果、果柄折伤、果皮损伤等肉眼可见的伤害。 3.8 日灼 果实因烈日灼伤,使果皮失去正常的色泽。 3.9 疤痕 果实表皮发生的锈迹或因刮风擦伤、被鸟或昆虫弄伤而留下的疤痕。 4 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河口香蕉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现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的2个镇、4个乡,即河口镇、南溪镇、瑶山乡、莲花滩乡、老

6、范寨乡和桥头苗族壮族乡。保护范围见附录A。 5 品种 河口香蕉主栽品种有巴西蕉、桂蕉6号、红研一号、红研二号、河口龙牙蕉等。 6 环境条件 6.1 地理特征 河口香蕉产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东南部,东经103410417,北纬22302302。地形东南低,西北高,98%以上为山区,产地范围内海拔200 m 800 m区域。 6.2 气候特征 DB53/T 9122019 3 河口香蕉产地年平均日照数1544.5小时,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风速1.0 m/s,日照直射时间占全年的44%。 6.3 降水 河口香蕉产地年均降水量为 1772.8 mm,雨季(5 月10 月)降水

7、量占全年的 80%。 6.4 土壤 河口香蕉产地主要以砖红壤居多,赤红壤次之,土壤pH值在4.56.7,有机质含量为3%5%。 6.5 水源 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要求。 6.6 环境空气 符合国标 GB 3095 中二级规定。 7 生产技术要求 7.1 生产技术流程 育苗种植田间管理果实采收。 7.2 育苗 7.2.1 组培苗质量符合 NY/T 357 的规定。将组培苗假植于装有营养土的特定规格营养袋中,在隔离良好的条件下精心培育。 7.2.2 香蕉组培苗的质量要求分为表 1 中一级和二级,且尽量使用一级。 表1 香蕉组培苗质量要求 指标 项目 一级 二级 假茎高(cm) 25.030

8、.0 18.025.0 茎粗(cm) 0.95 0.75 新出叶片 1416 1013 变异率(%) 3.O 3.05.0 病 虫 无病毒病和检疫性病虫 品种纯度 (%) 99 96 7.3 种植 7.3.1 整地 参照NY/T 5010的要求,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远离污染源的地块进行园地准备。参照NY/T 5022的要求, 种植前, 老园地先将老香蕉球茎和根锄尽, 新地根据情况对土壤进行改良; 深翻土壤40 cm60 cm,曝晒20 d30 d。 7.3.2 挖穴 DB53/T 9122019 4 根据山地蕉园的地形, 沿等高线坡改台, 台面呈一定倾斜度, 外高内低, 再在台面开槽或

9、挖穴种植,行距2.5 m3.0 m,株距2.0 m2.5 m。可根据栽培品种、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株行距;按每公顷种植1650株1950株,挖定植穴,塘穴面宽 60 cm,穴深 50 cm60 cm,底宽 50 cm。 7.3.3 回穴、施基肥 回穴时施足基肥,基肥为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钙镁磷肥等。一般每穴施用有机肥3 kg5 kg和磷肥200 g250 g。回穴时将基肥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植穴中,回土至畦面平,在穴面以下15 cm20 cm土层内不宜含基肥。植穴宜在定植前一个月准备好。 7.3.4 定植 7.3.4.1 新植蕉定植期:河口香蕉适宜春、夏、秋植。春植于清明

10、前后 15 天内为宜;夏植于立夏至芒种为宜;秋植于处暑至秋分为宜。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 7.3.4.2 宿根蕉留芽期:拟春、夏、秋季宿根栽培的应分别于上年 11 月和当年 2 月、6 月在母株抽蕾后开始留芽。 7.3.5 定植技术 按组培苗的大小分级定植,定植时在植穴中央挖一个小穴,小心除去塑料杯(袋),保持营养土柱完整不松散,将组培苗的营养土柱置于小穴中,分层用细土填入营养土柱周围并用手稍压实。定植深度以超过营养杯上表面2 cm3 cm为宜。植后淋足定根水,以后酌情淋水以保成活。如遇高温干旱天气,用带叶树枝等材料插在蕉苗周围遮荫,加强淋水。 7.4 田间管理 7.4.1 除草 定植后初期

11、主要采用人工除草,在假茎高1.2 m以上后以化学除草为主,宜选择晴天静风时喷洒除草剂,应防止药液喷到蕉叶。 7.4.2 培土 当蕉头(球茎)部分露出地面时,应及时培土,以培土至蕉头不露、根系不露为宜,不宜一次性培土过多。培土通常结合施有机肥和修畦沟进行。 7.5 施肥 7.5.1 施肥原则 应充分满足香蕉植株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微生物肥料相结合。 7.5.2 施肥注意事项 7.5.2.1 农家肥和商品肥料种类的使用按照 NY/T 394 的规定执行。 7.5.2.2 微生物肥料种类与使用按照 NY/T 798 的规定执行。 7.5.2.3 农家肥应

12、堆放,经50 发酵 15 d 以上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沼气肥需经密封储存 30 d以上才能施用。 7.5.2.4 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商品肥料产品。 DB53/T 9122019 5 7.5.2.5 不得使用城镇垃圾和工业垃圾。 7.5.2.6 化肥作追肥应在采收前 30 d 停用;叶面肥应在采收前 20 d 停用。 7.5.3 施肥量及配比 推荐肥料施用比例为氮(N):磷(P2O5):钾(K2O)为=1:(0.30.5):(1.32.2),其中每株每造施用量大约为氮(N)300 g400 g,磷(P2O5)90 g200 g,钾(K2O)390 g880 g。宿根蕉园的施肥量为

13、新植蕉园的80%85%。 7.5.4 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有沟施、淋施、灌溉式施肥等,如条件符合,按NY/T 5022要求执行。其他条件,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7.6 水分管理 7.6.1 排水 应及时排除蕉园积水, 防止根际周围淹水。 山地蕉园中, 做好雨水的引流, 防止冲毁香蕉种植台面。 7.6.2 灌溉 当土壤田间持水量75%时应及时灌溉。营养生长旺盛期、抽蕾期、果实生长期需水量大,通过灌溉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达80%85%; 苗期和果实成熟期需水量较小, 则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5%80%。蕉园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7.7 树体管理 7.7.1 除芽与留芽时间 在蕉株

14、抽蕾前,把吸芽及时挖除,抽蕾后选留个壮芽生长,其余吸芽及时去除。一个单元的蕉园应由一个人来进行留芽工作。 7.7.2 除芽方法 机械除芽:当吸芽长到15 cm30 cm高时,用除芽工具将其切除,破坏其生长点。 化学除芽:当吸芽长到15 cm30 cm高时,在吸芽中心通过喇叭口注入煤油2 mL3 mL或其他有效药剂。 7.7.3 割除枯叶、病叶 当植株上的叶片黄化或干枯占该叶片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或病斑严重时,及时将其割除,并清出蕉园。 7.7.4 校蕾 按NY/T 5022要求执行。 7.7.5 抹花 按DB53/T 819-2017要求执行。 7.7.6 疏果 DB53/T 9122019 6

15、 按DB53/T 819-2017要求执行。 7.7.7 断蕾 按DB53/T 819-2017要求执行。 7.7.8 果穗套袋 7.7.8.1 套袋材料 冬、春蕉宜选用牛皮纸袋或珍珠棉袋等保温性强的套袋材料,夏、秋蕉宜选用透气、透光良好而不透水的无纺布袋(不用打孔)、或打孔的蓝色PE薄膜袋(厚度为0.02 mm0.03 mm)等套袋材料。规格(长宽)一般为(13010) cm(7010) cm,具体依果穗大小选定。 7.7.8.2 套袋时间 断蕾后10 d15 d内完成。 7.7.8.3 套袋方法 套袋前对果穗喷施防治果期病虫害的药剂。套袋时,上袋口应距离头梳果的果柄25 cm以上,用绳子并

16、扎实在果轴上;下袋口可不绑或稍绑,并记录断蕾套袋时间。夏季使用PE薄膜袋时,事先在果穗中上部向阳面加垫双层报纸、牛皮纸、软质包装纸或无黑星病的护叶,将袋子与果实隔开;在冬季温度降至8 以下时,应套双层袋或在袋内加牛皮纸,并扎实下袋口。 7.7.8.4 调整果穗轴方向 对果穗轴不与地面垂直的,宜用绳子绑住果穗的下端,拉往假茎方向并固定在假茎上,使其与地面垂直。 7.7.8.5 拉绳固定果穗 果穗套袋后10 d15 d,用绳子系在果穗轴与香蕉树体连接处的果轴和叶鞘上,两端固定在上一种植行相邻的香蕉树假茎上。 7.8 病虫害防治 7.8.1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蕉园

17、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7.8.2 农业防治 选用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制度。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控制杂草生长。及时清除园内病株,并割除病残老叶,保持蕉园田间卫生。 7.8.3 物理防治 使用诱虫灯诱杀夜间活动的害虫。采用果实套袋技术防止病虫直接危害果穗。 7.8.4 生物防治 DB53/T 9122019 7 优先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选用对捕食螨、食螨瓢虫等天敌杀伤力小的杀虫剂。保护或人工释放捕食螨、蚜茧蜂和食蚜蚁等天敌。 7.8.5 化学

18、防治 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要求执行。 7.9 采收 按照DB53/T 819-2017要求执行。 8 质量要求 8.1 等级 8.1.1 基本要求 根据对每个等级的规定和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a) 必须为相同品种; b) 果实完整、完好,无裂果; c) 果面洁净; d) 外观新鲜,不失水; e) 无冷害、冻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 f) 无腐烂、变质果; g) 无异常气味; h) 允许香蕉进行催熟处理,但要符合表 2 的要求,并且使用方法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8.1.2 等级划分 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果实分为一级果和二级果两个等级,各等级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2

19、香蕉等级 等级 一级果 二级果 果指规格 香蕉单梳果指数20个25个, 单果重122.36 g157.35 g,果指长度 20.2 cm23.2 cm。每批中不合格率10%。 香蕉单梳果指数 17 个19 个或多于 25 个, 单果重 137.25 g191.50 g, 果指长度 22.8 cm26.2 cm。 每批中不合格率10%。 果形 香蕉外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 1.541.59,内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 1.321.34。 每批中不合格率10%。 香蕉外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 1.511.63, 内排果外内弯面长度比 1.341.43。 每批中不合格率10%。 色泽 具备该品种固有色泽,色泽基本

20、一致。 黄熟果实果顶、果柄梢绿。 具备该品种固有色泽,允许稍有异色。 黄熟果实果顶、果柄无绿色。 成熟度 采收时的成熟度为 75%85%。 采收时的成熟度为 75%以下或 85%以上。 等级 一级果 二级果 DB53/T 9122019 8 果柄 果柄不得折损,不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黄熟果实果柄轻摇摆不脱柄,果柄变型。 果柄不得有明显的折损,不过分软弱,指座尚坚实。 黄熟果实果柄轻摇摆有脱柄现象。 果指缺陷 无病虫害、药害斑点;允许轻微机械伤,每梳蕉轻伤面积1 cm2;每梳蕉有疤痕的果指不超过 5%;允许轻微的日灼伤,每梳蕉中有轻微灼伤的果指不超过 3%。以上任何缺陷都不影响果肉。 允许轻微

21、病虫害、药害斑点;允许轻微机械伤,每梳蕉轻伤面积2 cm2;每梳蕉有疤痕的果指不超过 10%;允许轻微的日灼伤,每梳蕉中有轻微灼伤的果指不超过 5%。 以上任何缺陷都不影响果肉。 8.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河口香蕉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可食率(%) 6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折光率) 18 总酸含量 (%) (以苹果酸计) 0.6 钾(mg/100g) 360 总糖(%) (以葡萄糖计) 16 8.3 安全要求 产品安全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要求规定。 9 检验方法 9.1 外观检验 将样品置于自然光线下用目视、鼻嗅检验产品的外观。 9.2 单果重 取

22、代表穗蕉,从穗蕉的上、中、下部位取梳蕉5梳,从每梳蕉中间部位取2个(共10个),用精度为0.1 g的电子称分别称取重量,计算单果重量,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 9.3 果指长度 称量单果重后,用卷尺测量每一个果指的长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9.4 香蕉损伤面积 用游标卡尺测量损伤面的直径,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重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面积,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 2rs 式中: DB53/T 9122019 9 S香蕉损伤的面积,单位cm2,; 3.14; r香蕉损伤的面的半径,单位cm。 9.5 可食率 按GB 9827规定的方法进行。 9.6 总糖 按GB 5009.8规定的方法进行。

23、9.7 总酸含量 按GB/T 12456规定的方法进行。 9.8 钾含量 按GB 5009.91规定的方法进行。 9.9 可溶性固形物 按NY/T 2637-2014规定的方法进行。 10 检验规则 10.1 组批 同一生产基地、同一品种、同一成熟度、同一采收日期的香蕉为一批次。 10.1.1 抽样方法 抽样数量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抽样数量 批量箱数 100 101300 301500 5011000 1000 抽样箱数 5 7 9 10 15 10.2 交收检验 10.2.1 每批次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 10.2.2 检验项目为外观等级、感官、包装、标志。 10.

24、3 型式检验 10.3.1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 a) 每年采摘初期; b) 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c) 其它需要型式检验时。 10.3.2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DB53/T 9122019 10 10.4 判定规则 检验指标检验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理化指标合格,感官要求总不合格率超过10%,允许降级或重新分级。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1.1 标志 11.1.1 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专用标志。 11.1.2 外包装应符合按 GB/T 19

25、1 的规定外,还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号、包装日期、产地、生产单位名称等。 11.2 包装 11.2.1 同一批产品包装应为同一产地、品种、等级的产品。 11.2.2 外包装物应符合 GB/T 6543 的规定,其它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装应牢固,包装内应放产品合格证。 11.3 运输 11.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11.3.2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11.3.3 运输过程应防暴晒、雨淋、受潮。 11.4 贮存 产品的贮存温度一般为13 15 。库房应无异味。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和可释放乙烯的水果混合存放。 DB53/T 9122019 1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河口香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 河口香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见图A.1。 图A.1 河口香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_ DB53/T 9122019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 (0871)63215572 (0871)632155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