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66387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177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四川省第三批数字乡村建设典型案例选编(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312目目录录一、综合一、综合建设建设类类成都市新津区:引领乡村数字浪潮 探索新津智慧模式.1攀枝花市盐边县:“交商邮供”融合发展 全面构建乡村振兴物流保障体系4绵阳市三台县:“数字村民”赋能乡村振兴.8南充市南部县: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数字化成果全面赋能乡村振兴.11二二、基础设施类基础设施类广元市利州区:强化信息监管 优化乡村交通管理.14达州市宣汉县:“一中心+四大应用系统”智慧交通一体化系统助力乡村振兴.17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农大数据巩固帮扶成效 助力乡村振兴.20三三、智慧农业类智慧农业类成都市蒲江县:深化智慧农业建设 打造数字农业标杆.23自贡市大安区:科技赋能产业 打

2、造高品质肉鸡产业园区.26攀枝花市米易县:推进农资供应链改革 助推米易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29泸州市叙永县:“数字+”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32泸州市纳溪区:聚焦数字化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高水平发展.35德阳市旌阳区:数字引领 促进全域乡村振兴.38绵阳市三台县:数字技术赋能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42广元市朝天区:“朝天云蔬”数字化平台为高山露地蔬菜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46广元市旺苍县:米仓山茶全产业链数据中心平台 助推茶产业高速发展.49内江市东兴区:数字化应用平台 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52南充市顺庆区:智慧种养循环“鱼菜共生”创新发展模式.55宜宾市兴文县:构建现代农业模式 助力数字乡

3、村建设.59宜宾市长宁县:智慧渔业 助力特色水产园区高质量发展.62达州市:部门协同“数智”赋能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乡村服务体系 65巴中市恩阳区: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推进“智慧粮库”建设.68雅安市名山区:科技赋能助力茶产业发展.71内江市隆昌市:“云种养”模式促进稻虾大丰收.74四四、新业态类新业态类成都市大邑县:加快旅游数字化建设 全面赋能文旅产业振兴.77泸州市合江县:做实“网上网下”事 推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80绵阳市盐亭县:善用第一书记直播间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84遂宁市蓬溪县:县域电商 数商兴农.87宜宾市筠连县:电商直播引企聚人 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90巴中市通江县:“

4、双书记”村播助农 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93巴中市巴州区:打造金通工程 助力乡村振兴.97雅安市汉源县:发展农村电商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100眉山市青神县:深耕农村电子商务 助推农民增收致富.103阿坝州松潘县:以“数”为媒 电商兴县.106五五、基层治理类基层治理类自贡市自流井区:强化科技赋能 打造善治乡村.109攀枝花市米易县:“网上党群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基层群众.112泸州市古蔺县:发扬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综合治理 115广元市朝天区:智慧广电 赋能数字乡村.118宜宾市南溪区:“南事通”智慧平台 精准精细服务群众.121达州市开江县:打造“智慧法律服务”平台推动

5、基层治理法治化.125资阳市雁江区:智慧服务平台 构建智慧科技型的现代化社区.128阿坝州小金县:“美兴数字”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131甘孜州康定市:“数字赋能”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134凉山州甘洛县:数智全域治理 多元协同共治 走出乡村治理新模式.137六六、数字文化类数字文化类内江市:搭建数字平台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140乐山市井研县:探索三网融合模式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143达州市渠县:打造汉阙文化博物馆数字创新应用场景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146七七、信息惠民类信息惠民类广元市青川县:“青 e 就业”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149乐山市犍为县:数字化赋能农民工综合服务 打造“暖心驿站”.152

6、宜宾市屏山县:“数智国医”守正创新 智慧化中医造福基层群众 155广安市广安区:本土生活服务平台助力同城融圈.158资阳市雁江区:数字技术助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161八、生态环境类八、生态环境类遂宁市船山区: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164实现以数字化引领绿色化.164达州市开江县:数字赋能 着力建设智慧生态田城.167资阳市:以增强污染防治能力助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170 1 成都市新津区:引领乡村数字浪潮 探索新津智慧模式一、背景介绍新津区位于成都西南部门户,地处岷江流域精华灌区,地负海涵,沃野千里。近年来,新津围绕乡村数字经济产业、乡村数字治理和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构建

7、农业科技示范场景、数字农旅消费场景、数字乡村品牌体系,全面提升新津区域内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水平。2022 年 5 月,新津获批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致力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探索新时代四川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二、具体做法(一)夯实数字乡村底座,建设城乡大脑。一是搭建城乡融合一是搭建城乡融合数智中台数智中台。按照“搭中台、链数据、兴乡村”的思路,推动“城乡大脑”成为乡村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数字支撑平台。完善感知中心、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和技术中台等“一中心三中台”数字底座支撑能力,实现城乡数据全面汇聚、城乡事件全时感知、城乡主体全维在线,形成支撑乡

8、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的全维全场景服务终端。二是开展数字乡村应用示范。二是开展数字乡村应用示范。搭建村(社区)智慧服务微脑,通过“超级绿叶码”智慧新津线上服务端,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链接。营建趣悠悠、医保服务、金融服务等“线上+线下”乡村场景,实现“居民服务一码取”“游客服务一码游”“人才服务一码办”。(二)打造数字乡村场景,发展产业生态。一是构建农业科技一是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场景。示范场景。围绕“农业+科技”,加大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推广。建成新希望智慧养殖、58 现代农业全国总部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10 余个。新希望智慧养殖打造的是“粮进肉出”生猪全 2 产

9、业链;58 现代农业全国总部基地探索的是“新农业+新流量”模式;农博智慧大田应用了农机导航系统等新装备、生物防治等新技术。二是构建数字乡旅消费场景二是构建数字乡旅消费场景。围绕“农业+乡旅”,培育乡村消费新场景,构建农旅数据资源平台。依托“三途一斯”打造“互联网+共享农庄”,该模式已在全省 6 个市州和全国 18 个省市推广。运用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建设集农业科普、亲子教育、美食体验于一体的智慧立体农场。依托 51world,营建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打造可见、可感、可消费、可参与的乡村元宇宙。三是构建数字乡村品牌体系。三是构建数字乡村品牌体系。围绕“农业+食尚”,链接“溯源中国”,形成“区域公

10、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正在完善天府农博品牌管理体系,搭建新华网“溯源中国”川渝农业数字经济平台,构建“一节点+一矩阵+一生态”的品牌管理、认证及溯源服务体系。(三)深化数字乡村治理,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提升乡村数字一是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化治理水平。构建数字乡村可视化系统,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乡村治理“一网办”。推动“农村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公安天网”三网融合,整合公共视频监控 3918 路,联接部门 54 个,年受理民生诉求15 万条,99%以上在基层一线得到及时解决。二是提升农业社会化二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搭建农业智慧化服务平台,建立多方联动、产销协同的

11、现代农业社会化智慧服务“生态圈”。中化 MAP 开展水稻、油菜等全程社会化服务,打造集耕、种、管、收等于一体的农业智慧化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在线提供品种引育、统防统治、烘干仓储、金融信贷等服务。三三是提升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水平。是提升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水平。依托城乡融合数据中台,建立农村数字金融信用平台,向用户提供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普惠金融服务。建成乡村金融惠民服务站 100 个,为群众提供贷款申请、补贴查询、社保查询等服务 1.32 万次。3 三、发展经验和成效(一)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发力。构建“1+2+4+N”数字乡村建设新津模式工作,将数字化建设与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紧密结合。带动基础设施不

12、断完善,建成 5G 通讯基站 1852 个、快递网点 28 个、电商服务站 65 个、镇级供销合作社 11 个,村级供销合作社 7 个、快递站点 33 个、益农信息社 20 余个。(二)数字应用场景纵向延伸。建成智慧大田 3000 亩、建成智慧农业场景 100 余个、智慧农场 100 余个,打造数据管理平台 54 个,推动农业生产由“经验依赖”向“数字赋能”转变。(三)数字治理能力不断凸显。将 70 项法人事项、202 项自然人事项下沉办理,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培育孵化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 10 家,开展数字化服务 6 万余亩。建成“农贷通”试点村站 5 个,2022 年,发放贷款 3

13、90 笔、放款金额 5.01 亿元、兑现贴息金额 97.54 万元。(四)数字乡村做法逐步铺开。新津智慧耕保、智慧大田等 17项案例入选四川省第三批新型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典型应用案例及技术创新产品;“报表通”入选成都市智慧社区首批示范应用场景,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4 攀枝花市盐边县:“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全面构建乡村振兴物流保障体系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盐边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县、乡村振兴等工作重要论述,以现有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物流、运输等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产业、项目、潜力、保障等优势,统筹发改、财政、经信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和电商行业、金融机构、邮政公司、物流

14、公司等企业单位,拟投入资金 236.878 亿元,分年实施完成“一品牌两中心”基础设施、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合作、北部片区“交商邮”商贸物流中心、攀盐高速公路等 14 个项目,推动“交商邮供”深入融合发展,全面构建乡村振兴物流保障体系。二、具体做法(一)实施畅通盐边攻坚行动,夯实物流“底部基础”。持续铺就群众“致富路”。一是建设一是建设“网络化网络化”便捷交通便捷交通。深入推进交通路网建设,整合资金1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77公里,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力构建县域“369”交通圈(县城到市区 30 分钟生活圈、村组到乡镇 60 分钟服务圈、边远乡镇到县城 90 分钟工作圈

15、)。二二是打造是打造“数字化数字化”安全交通。安全交通。投入资金近 350 万元,优化调整农村客运线路 8 条,新(改)建招呼站(牌)261 个,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运输服务体系,完成金通工程“四统一”。建成“智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客运车辆营运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管理,乡村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三是倡导三是倡导“低碳化低碳化”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在攀西地区率先推出农村客运新能源试点,投入新能源农村客运车辆、公交车、出租车 63 辆,全面完成县城公交、出租车电动化替代,计 5 划三年内实现营运客车电动化率 80%以上。(二)推进交商邮深度融合发展,注入平台“源头活水”。坚持“

16、请邮进站、站邮合一”“线路融合、业务融合”,不断做强乡村振兴交通支撑。一是搭建一是搭建“客货同网客货同网”新平台。新平台。引导邮政、快递、客运三方合作,整合 20 条城乡客运线路、69 辆客运车辆,采取“客运带件”模式,开展寄递、乘坐、运输于一体的客货邮综合服务,有效破解农村客运车辆运行效率低、快递物流企业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快递企业运输成本下降 40%以上,边远乡村“最后配送环节”时长缩短 24 小时以上,群众单次单件寄递成本平均降低 3 元左右,为解决边远乡村尤其是脱贫村农产品进城“堵点”找到了“金钥匙”。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物流体系。在客运站及乡镇农村客运站加载寄

17、递物流服务功能,强化乡村物流配送中心(站)建设,累计建成县级物流配送场站、乡镇物流配送中心、村组物流配送站点 88 个,实现“县有站,乡设所,村通邮”,物流配送加快向乡村延伸。在全县 20 条城乡客运线路和 6段水运线路全面开展交邮合作,通过 69 辆金通客车、65 艘客运船舶、40 辆邮政投递车、82 辆快递车开展交邮快服务,已实现 12 个乡镇88 个村(社区)网点全覆盖。完成进出港邮件总量 1000 余万件,其中农村地区人均寄收达 40 件、增长 65%。三是推行三是推行“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农村农村客运客运”新模式新模式。建立“人员、车辆、物流件三集中,仓储、分拣、配送三到位”的运营体系

18、,有效串联乡村客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子商务、特色产业,进一步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前一公里”,城产品下行“最后一公里”。与京东公司合作建成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拟孵化 50 家创业企业,培育 15 家电商标杆企业;完成招引新增注册 50家生态合作企业,在“淘宝、拼多多、抖音小店、云背篓、邮乐网+”等多个平台线上馆搭建盐边县农产品网店,形成线上线下双平台消费趋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市场结构、拉动社会消费,促 6 进经济发展。(三)完善便民利民服务功能,提升群众“满意指数”。全面提升“金通工程”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乡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一是靠前创一是靠前创造服务条件。造服务条件。严格落实农村

19、客运车辆优惠政策,启动“边远农村客运单车补助”机制,对边远线路金通客车按每车每年 3.8 万元兑付营运补助,与盐边邮储银行合作,对每辆金通客车给予 8 万元无担保抵押贷款,保障农村客运线路“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二是积极拓二是积极拓展服务方式。展服务方式。延伸金通工程服务链条,针对寄宿学生往返乘车难、不安全等问题,组织“金通小黄车”为寄宿学生提供校门到家门的闭环式接送服务。累计安全接送学生超 20 万人次,成为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暖心校车”。三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三是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实施金通“送药进村”工程,引导药房、农村客运企业、村组三方合作,群众有常规用药需求时向村组进行登记,农村

20、客运车辆次日便将指定药品送达,累计为乡村送药 1200 余班次,惠及群众 1800 余人次,有效缓解边远山村特别是脱贫地区群众“买药远”难题。三、发展经验和成效(一)聚焦“一城一市一区”,实施重大交通攻坚。围绕构建县域“369”交通圈,立足全市“一城一市一区”发展格局,举全县之力打响一场大抓交通、大上项目、大赶进度的交通攻坚战。(二)聚焦“一品牌两中心”,实施乡村振兴攻坚。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宜居、农民富裕目标,推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农村多元化优美化、农民职业化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县。打造知名“攀果”农产品品牌、区域农产品加工中心、区域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盐边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

21、、盐边县北部片区交商邮融合发展商贸物流中心、盐边县“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乡镇商贸物流配送中心。7(三)聚焦“县乡村三级物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围绕“交商邮”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钒钛产品和钢材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一是积极对接引入物流企业。一是积极对接引入物流企业。以京东(盐边)乡村振兴示范园合作项目为吸引点,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盐边注册登记成立公司、配送中心,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二是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 G5、G4216 高速和成昆复线为依托,永兴农贸市场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建成聚集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集散地。三是搭建三是搭建“

22、交商邮交商邮”信息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切实强化交通、商务、供销、农业农村、邮政等信息互通,畅通供销渠道,共享商品上下行信息,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8 绵阳市三台县:“数字村民”赋能乡村振兴一、背景介绍宋观庙村位于三台县景福镇东南部,与射洪市武安镇、金家镇接壤,由原宋武沟村、王家堰村、宋观庙村、王太沟村合并而成,距离县城 51 公里,总户数 1702 户,总人口 5425 人,辖 21 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宋观庙村积极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模式,发展“数字村民”项目,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力争把宋观庙村打造成“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的示

23、范村。二、具体做法(一)搭建数字平台,推动数字村民入驻。构建“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联合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四川工作站、四川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专项基金等单位,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打造集农产品销售、产业互动、文旅宣传、乡村治理、文化挖掘、数字营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千里云乡”数字化营销平台,开发网上商城、项目基地等功能,明确在平台消费达到一定额度即可成为“数字村民”,并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的唯一性认证。“千里云乡数字村民”平台以先进数字技术为底座,让获得“数字村民”身份的个人参与到当地产业发展中,形成数字资产予以保护和变现,实现“消费+土地+产业”深度融合互动。自数字平台上线以来,用户通过数字

24、村民身份参与宋观庙村产业发展,他们不仅是宋观庙村农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农业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数字基地”到“直播带货”“绵品出川”宋观庙村数字乡村建设的“新路子”越走越宽,越来越多的“数字村民”活跃在了“网上村庄”。9(二)创新发展模式,助力集体经济增收。探索农产品的订单农业新型路径,通过“数字村民网上下单、本地农民代耕代种、村集体组织代管代收”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村集体和“数字村民”以 1:9的比例共同分配土地收成,每销售 1 份数字村民身份,村集体分 10元,数字村民到村产生的线下消费场景,每一亩数字村民共享农田10%的收益归村集体,形成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农民就近就业增收、“数字

25、村民”获利的共赢局面。同时,由村干部、土专家等组建产业服务“小分队”,聚焦生态大米、泥鳅等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课堂讲解”开展管理、技术等方面理论培训,针对种、养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并提供土地协调、用工、用水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三)提供特色服务,激发文旅产业活力。宋观庙村通过“数字村民”建设为本地乡村“引资”“引智”“引技”“引市场”,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产业发展及群众生活,为农民返乡和城镇居民下乡提供“互联网+农业”就业创业场景,让其直接深度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并挖掘农耕文化等农旅资源,打造农事体验区,通过开发花卉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研学旅游产品,提供农家餐饮、乡村民宿

26、等特色服务,提升完善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为“数字村民”打造提供“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为一体的旅游、研学基地。筹备“数字村民”文化节、啤酒节等集体活动,给予餐饮住宿 7 折、部分景区免费等优惠,带动“数字村民”融入乡村、留住乡情。在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的同时,也整合更多外部人力和资源来促进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更多城乡人员、资源、信息的双向流动,切实给农村发展带来新活力,赋能更多乡村振兴发展。三、发展经验和成效 10 为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深度融合,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的“景福样板”,宋观庙村坚持“党建引领、村企聚力、社会参与”,建立以村第一书记为

27、组长、村党组织书记和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工作专班。结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新模式,搭建“千里云乡”数字乡村营销平台,发展“数字村民”项目,培养“懂技术、精运营、能策划、会直播”的直播电商人才,以数字技术为支点,以数字村民为媒介,实现“消费+土地+产业”的有效融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新模式、新路径。宋观庙村依托“千里云乡”数字乡村营销平台、“绵阳造”产销对接会,打造“电商+直播+短视频”等线上营销新模式,通过农旅结合、短视频、网红直播带货等各种电商营销手段,将当地农家新米、泥鳅酱等特色农产品销售至湖北、广东等地,直播带货销售的农产品价值已超 60

28、0 万元。2023 年 5 月至今,宋观庙村已招引“数字村民”3000 余名,共有 100 余名“数字村民”到村进行观光、旅游、研学等活动,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30 余万元。11 南充市南部县:数字惠农 智慧兴村数字化成果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一、背景介绍八尔湖镇是南部县重点乡镇之一,位于南部县西南边陲,地处南部县、西充县交界处,距南充市区 50 公里,幅员面积 46.8 平方公里,辖 8 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 2.1 万人。近年来,南部县立足实际,抢抓数字乡村发展机遇,坚持需求导向,统筹推进、有序建设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借助新一

29、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字乡村顶层规划设计,着力打造“云网一体”“一个中台、五大乡村”“一屏两端”的数字乡村信息化体系,为打造八尔湖数字乡村夯实信息化基础。二、具体做法(一)夯实设施基础,展示乡村综合运行态势。八尔湖镇建设有 300 个 AI 高清摄像机、2000 余个传感器终端、20 个应用系统,对八尔湖20平方公里8个行政村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5G+边缘计算,进行实时渲染,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实时连接,全方位展示八尔湖综合运行态势,为产业招商引资、旅游宣传推广、政府间交流学习等提供平台。(二)筑牢数字底座,构建“云网一体”信息基础。加快 5G 网络、专线网络、物联

30、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联通云计算信息化主流技术,将八尔湖镇自建信息系统全部迁移上云,共享虚拟计算、网络安全等资源,实现“数据上云、服务下沉”。推广使用 5G 互动课堂、5G 远程医疗、5G 未来健康屋、5G 电商直播、5G 无人船等数字乡村 12 应用,借助 5G 虚拟专网建设,赋能更多数字乡村应用,提升乡村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性、前瞻性。(三)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据融合融通。自主建设物联网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景区平台、旅游大数据平台、乡村治理钉钉平台、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等信息系统,接入天网、雪亮、景区等 300 多路监控摄像头、两千余路传感器以及 20 余个应用系统数据,通过数据平台进行融合融通,实

31、现数据有效整合,为城镇精细化管理、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四)打造智慧应用,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先行先试,发挥八尔湖旅游、农业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前端物联采集设备、遥感、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农业数据采集“空、天、地”一体化应用,实现“数字农业一张图”。整合运用智慧河湖长、智慧环境监测、智慧垃圾治理、数字乡镇等数字应用平台,促进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大力孵化、扶持、培育乡村“网红”,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有效提升本土产品线上销售能力。三、发展经验和成效(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建成“实力乡村”。依托 5G、大数据、AI 智能等技术,对植物生长过程中养分

32、、病虫害等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助力农产品生命周期、农业投入品追溯管理。策划打造“八尔龟”数字文化 IP,传播八尔湖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通过旅游大数据、一码游宣传,吸引大量游客走进八尔湖智慧景区,2022 年实现旅游产业景区年接待游客 78 万人次,年旅游收入约 4.1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900 元,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县前列。(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建成“美丽乡村”。建成 5G 无人船+4 个固定传感器为一体的巡湖系统,实时监控湖面悬浮物,实现湖 13 水质实时监测,不断提升水质监测管控能力。设置智慧垃圾站,实现垃圾智能化治理。建成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平台,监管效率显著提高,污

33、水治理长效平稳运行,营造美丽宜居新环境。(三)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建成“和谐乡村”。融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诚信体系,创新“法治、自治、德治”三治共建,实现“善治”的和谐乡村。截至目前,共整合政务办理应用 21 个,便民服务功能应用 17 个,线上使用累计达 31921 人次,办理各类村务工作 216 件、线上会议 47 场,处理纠纷调解等民生服务案件 75 件。(四)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建成“文明乡村”。围绕“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主题,充分发挥数字乡村展览馆、乡村振兴学院以及远程教育站点阵地优势,结合农民夜校学习园地、宣传栏等形式,开启“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开展针对性培训,

34、年培训人数达 3000余人次。(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建成“幸福乡村”。开展 5G 远程会诊,让乡镇卫生院医生与县医院专家面对面交流,提升八尔湖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普惠性和通达性。运用 5G 远程课堂,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现状,孩子们不用离乡就能和城区的同学们共享一堂课。14 广元市利州区:强化信息监管 优化乡村交通管理一、背景介绍利州区地处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幅员 1538 平方公里,辖 5 镇 3 乡 10 街道,187 个村(社区)。全区总人口 62.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4.8 万人。2023 年上半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065 元,较

35、去年同期增加 549 元、同比增长 7.3%;集体经济村均收入 5.42 万元,全市第一。利州是成都、西安、重庆、兰州四大中心城市的交汇节点,拥有京昆、兰海、恩广等 3 条高速,G108、G212、G542 等 3 条国道,兰渝、宝成、广巴铁路和西成高铁 4 条铁路在此交汇,广元机场开通 15 条航线,广元港千吨级轮船可直达上海。站在新的关键节点,把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发挥好,发展乡村智慧化动态监控管理,将更有力的优化乡村管理,推动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局面。二、具体做法(一)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有序运转。组建综合指挥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1+1+N”联合办公机制,由区级

36、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牵头,以平台运维部门为支撑,公路管理、公路养护、营运管理等业务部门为主力,确保信息平台规范有序、高效运转。与传统管理手段充分有机结合,落实“发现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优势互补,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二)强化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整合交通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数据资源,将区域内主要道路、站场枢纽、渡口码头、客货运输、营运车船等纳入智慧化动态监控管理,加强与应 15 急管理、水务、规划、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搭建交通运输全行业综合管理平台,构建“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监管”的现代化监管模式,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37、代化。三是加强数字运用,提升管理效能。针对各类营运车辆超速等违规行为系统自动提示提醒,并将情况实时通报至管理部门及企业,督促车辆安全、规范运行;同时,对道路情况通过巡查进行实时反馈,帮助管理人员高效开展应急处置,按应急风险评估、智能报警、指令下达、资源调配的公路应急保障管理体系,确保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巡查监督实时化、公路资产数字化、考核评估精准化、安全监控融合共享化。三、发展经验和成效(一)高效助力农村道路安全监管。借助物联网手段,建立路产数据平台,实现了公路资产的数字化和可视化,实现“一物一档”公路资产信息数据管理。共纳入监管国道 3 条 160.589 公里,省道 2条

38、 17.45 公里,县道 26 条 523.062 公里,乡镇道路 85 条 743.508 公里;监控客运车 234 辆、货运车 5672 辆、危货车 117 辆、公交车 349辆、出租车 627 辆、网约车 510 辆,码头 5 处,航道 1 条,船舶 22艘,共计 7500 余个监控点位。(二)精准助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监控等综合采集、实时传送和智能分析,为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动态监管,保障农村客运安全稳定。同时利用系统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形成评价结果,为营运企业考核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强化市场化监管,助力农村客运市场有序发展。(三)常态助力农村道路管养维护。通过

39、系统落实各级路长分级管理责任,实现县、乡、村道专管员网格化管理,同时开启“掌上 16 养护”,通过路长巡查实现快速定位、隐患排查及日常养护。通过手持终端将巡路人员在巡查过程中采集的数据、照片等信息反馈,通过系统对事件进行上报,智能协调处置,实时跟踪处理进度。17 达州市宣汉县:“一中心+四大应用系统”智慧交通一体化系统助力乡村振兴一、背景介绍宣汉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 4271 平方公里,是全国革命老区县、达州卫星城市。由于地处山区,乡村道路情况复杂,道路养护、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等问题解决难度大,按照县委深改委“微改革微创新”工作要求,县农业和农村

40、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主动思考研究、谋划相关改革,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县级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配合协作,实施了“宣汉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微改革项目。二、具体做法(一)抓好设施建设,筑牢数字基础。县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围绕“构建普通公路大数据资源体系”的目标,有针对性探索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微改革微创新”,具体以数据分析模型为基础,以建设全县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为牵引,打造了可以多渠道采集、跨部门共享的“一中心+四大应用系统”智慧交通体系,即交通大数据共享与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交通应急服务调度系统、四好农村公路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实现交通管理可

41、视化、交通运行有序化、交通应急一体化、交通组织科学化、交通出行信息化,有效破解“交通运输行业数据资源分散、交通运行监测手段单一、交通应急能力不够、交通数据服务科学决策能力不足”等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全县交通运输发展质量。(二)注重人员培养,打造专业队伍。一是健全选拔机制一是健全选拔机制。从 18 县、乡、村三级挑选责任心强、主动担当、有能力的人员,组建全县智慧交通工作队伍。二是健全培训机制二是健全培训机制。每年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线上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突发事件网上反应速度和现场调度能力,努力打造交通运输数字化铁军。三是健全考核机制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制定智慧

42、交通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年终给予通报表扬,对履行职责主动性不够、工作效率低的人员予以动态调整。同时进一步落实路长巡查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使各级路长处理养护管理事件能够闭环管理。(三)坚持循序渐进,持续巩固升级。建设前期就考虑长久发展需要,后期可以不断拓展升级应用模块,不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覆盖领域。目前“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交通应急服务调度系统、四好农村公路管理系统、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四大系统已正式上线运行,“道路养护、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等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下一步,将继续拓展接入点位和应用模块,不断

43、收集、优化数据基础,为智慧交通指挥中心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三、发展经验和成效目前,宣汉智慧交通指挥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等 4 大系统开始发挥作用。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系统上线后,辅助交通执法 2000 人次、检查车辆 1800 台次、处置暂扣车辆 10 台,实现了交通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公路路网交通流量、突发事件、绕行线路和出行具体服务等信息 1000 条,服务群众 10 余万人次。四好农村公路管理系统已投入使用,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路长名录 1860 个,路长巡路 2.2 万人次,上报道路灾毁养护信息 4000 余条,实现了全县 6066 公里农村

44、 19 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后期将持续加快智慧交通各板块的“落地”,推动农村公路道路养护、交通执法系统的信息化运用,真正意义上发挥相关职责能效,为交通强县出力。20 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农大数据巩固帮扶成效 助力乡村振兴一、背景介绍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幅员 6.04 万平方公里,辖 15 县 2 市,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 14 个世居民族,总人口 529.94 万。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社会发育进程滞后、落后发展基础与特殊社会问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等叠加交织,“多因一果”,是全国典型的区域性整体深度贫困样本。凉山州作为全国典型的深

45、度贫困地区,为将巩固帮扶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社区工作者常常不辞辛劳,多次往返贫苦农户,对每一户老乡进行走访,保障相关困难情况能被及时了解并开展相关帮扶工作,但工作量大、任务重,给驻村监测帮扶的同事带来了较大负担。二、具体做法凉山州政府通过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农大数据平台汇聚国家平台、省级平台、州级行业部门数据,解决了三农数据四处分散、不便利用的问题。通过对数据的清洗和治理,自动生成预警风险线索。通过有针对性地监测预警,分级帮扶,全面提升政府在防返贫监测上的综合管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能力,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工作闭环,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一)梳理业务流程,为搭

46、建大数据平台奠定基础。根据工作需求,梳理出“六步走”业务应用流程,一是一是通过行业预警、关联预警、自主申报、日常摸排、集中摸排等五种方式及时发现疑似返贫致贫风险线索。二是二是收集汇总各类风险线索,形成清单,并利用手机 APP推送至基层工作人员,及时预警。三是三是基层工作人员接收相关风险 21 线索后,入户核实相关情况,同步要求农户签订授权承诺书,获取农户授权查询有无车辆、房产等数据信息。四是四是严格标准和程序,对监测对象进行识别认定,并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五是五是对监测对象有针对性的落实帮扶措施,直至风险稳定销除,并进行系统销号。六是六是对风险稳定销除半年的监测对象进行一次回访,若新出

47、现致贫返贫风险,及时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避免“漏测失帮”。(二)搭建三农数字底座,整合碎片化数据。搭建云平台,为系统提供统一的云化的计算、存储、安全、运维和管控等基础设施服务。搭建数据平台,通过对内外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与共享,实现各行业部门数据的汇聚,实现行业部门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搭建智能平台,将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业务价值利用 AI 技术充分挖掘出来,为防返贫监测业务应用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搭建区块链平台,利用数据防篡改、数据可追溯等数据安全能力,保障防返贫监测数据使用链路的安全可靠。(三)开发三农 APP,助力一线信息采集。一线人员通过移动端 APP,随时可以进行村数据

48、指标更新、采集,家庭户数据指标更新、采集,人员数据指标更新、采集,对村、家庭户、人员数据完整度进行计算,解决了纸质采集信息和统计效率低的问题。(四)打造一村一码一户一码,保障精准施策。创新在每户农户及每个村落设置防返贫监测二维码进行精准监测精准施策。一个村生成一个二维码,一户生成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小程序扫码进行数据登记及查看,包括:村:基本情况、检测户统计情况,防返贫工作开展情况;户: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收支情况、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风险情况等。22(五)建设指挥中心,实现统筹指挥调度。建立指挥调度中心,可视化展示“监测对象规模”“预警规模”“返贫致贫风险”“安置

49、点情况”“收入数据”“帮扶情况”等动态指标。通过点选地图,可实现州、县、乡、村四级防返贫监测数据下钻,点击不同模块,支持联动及下钻功能,可细化展示到每户监测对象的人员画像,便于主管部门实时动态掌握相关情况。三、发展经验和成效三农大数据平台既可以盘活数据资源,减少政府部门信息重复采集建设、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和时效性,又可以通过对外服务事项、跨部门业务、内部管理等业务流程梳理及协调,优化管理业务程序,强化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有力地促进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了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打通行业部门数据。平台在 2022 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中累计支撑排查 17 县(市)105 万户

50、428 万农业农村人口。排查涉及脱贫户和监测户,新识别申请低保、残疾等农户以及一般农户。落实 14 类帮扶措施 8 万余条,核实问题数据 2.8 万条。平台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精准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并及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实行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有效巩固帮扶成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3 成都市蒲江县:深化智慧农业建设 打造数字农业标杆一、背景介绍铜鼓村位于成都市蒲江县西北面,紧邻西来古镇、距成蒲高铁西来客运站 1 公里、成都经济环线(三绕)出(入)口 2 公里。全村幅员面积 6.96 平方公里,下辖 1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