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57466 上传时间:2025-11-20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6.92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库及答案下载 单选题(共150题) 1、据学者统计,截至 1938 年底,全国有 1001 座城市沦陷,中东部地区就有 755 座被占;全国集中于中东部地区 92%的工厂除了少量迁出(上海也只迁出 12.3%)外,其余均沦入敌手。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的观点是( )。 A.日寇侵略迟滞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B.汪伪政府的成立造成国土沦丧 C.上海一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翘楚 D.中东部地区工业基础被彻底摧毁 【答案】 A 2、有一张官方发行的“兴文教育彩票”,上面写着“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初五日开彩”。其发行目的是( )。 A.纪念屈原 B.中体西用 C.实业救国 D.兴办新学 【答案】 D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是( )。 A.《资治通鉴》 B.《汉书·艺文志》 C.《玉海》 D.《隋书·经籍志》 【答案】 B 4、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下列有利于对学生历史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评价的方法是(  )。 A.开展历史调查 B.撰写历史论文 C.进行历史制作 D.建立历史学习档案 【答案】 D 5、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 B 6、下列教学方法中,适于讲授历史上重要条约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7、明清时期,晋商既经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经营金融业。当时出现了山西商人经营的早期金融资本形式——依靠自有资本放债的典当行和在经营存放款业务中起中介作用的钱庄。这反映了当时(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商业资本进入到生产领域 C.商品经济在全国领先 D.金融业从商业中逐步分离 【答案】 D 8、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海牙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联合国大会 【答案】 C 9、19世纪初提出“用进废退”的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家是()。 A.胡克 B.施莱登 C.达尔文 D.拉马克 【答案】 D 10、揭露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奥秘,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从而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的著作是(  )。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神圣家族》 D.《法兰西内战》 【答案】 A 11、下列人物中,其思想主张被顽固派指责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是(  )。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李鸿章 【答案】 B 12、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 A 13、下列对西欧农奴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B.农奴可被买卖或转让 C.农奴有私人财产 D.农奴没有自己的份地 【答案】 D 14、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15、有史书写道:“人口和动物的迁移导致了传染病大流行。据统计,近代早期300年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l7次,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这一记载相关联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基督教传播 C.工业污染扩散 D.印第安人口增长 【答案】 A 16、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三国际成立 C.魏玛共和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D 1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A.革命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 【答案】 B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西方所起的作用和希腊人在中东所起的作用相似。”这种相似的作用指的是(  )。 A.军事征服 B.外交往来 C.制度建设 D.文化传播 【答案】 D 19、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 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 B.刺激生产与消费 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B 2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徐骧 D.刘永福 【答案】 B 21、抗战时期,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中国人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对侵略之卓越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给予最充分的支援。他所说的“贡献”是指( )。 A.粉碎了日军“西进南下”的计划 B.阻止了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攻势 C.提供了亚太战场所需的战备物资 D.牵制了日军在亚太战场的相当力量 【答案】 D 22、美国将军李奇微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国的安全应放在集体行动的基础之上……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第一次了解到‘有限’战争的概念。”文中“有限”战争指的是( )。 A.海湾战争 B.波黑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答案】 C 2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答案】 A 24、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 )。 A.明经、进士 B.秀才、进士 C.明经、明法 D.明法、明书 【答案】 A 25、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中国倾销,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大多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答案】 A 26、《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 A.所有的汉族人 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 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答案】 D 27、有学者提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治国家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 C 28、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领戍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反抗秦朝暴政的义旗。下列有关这次起义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提出“均田免粮”的主张 B.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C.直接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D.是农民战争史上的顶峰 【答案】 B 29、蔡锷将军在1916年1月31日的家书中写道:“我军士气为倍,无不以一当十,逆军虽顽强,必能操胜算”,这里的“逆军”指的是(  )。 A.袁世凯的北洋军 B.张作霖的奉军 C.张勋的“辫子军” D.陈炯明的粤军 【答案】 A 30、1958年,有报道说:“过去每亩(山药)两千棵秧子的耕作法发展到这里的每亩一万五千棵,计划产量从每亩二十万斤直到一百万斤。”这段报道反映的史事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B 31、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 D.推丁入亩 【答案】 C 32、历史学者曾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活动,是以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思想为基础的。”凯恩斯的思想运用到罗斯福新政中最明显的表现是()。 A.整顿银行和金融 B.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C.国家干预经济 D.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案》 【答案】 C 33、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答案】 C 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35、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写道:“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这说明( )。 A.毛泽东对于革命的朋友和敌人尚未有清晰认识 B.毛泽东反对我党在革命中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 C.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得到了所有革命阶级支持 D.毛泽东初步阐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答案】 B 36、要了解“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可查阅()。 A.①⑦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37、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3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 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 B 39、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期,墨子思想中与这一时代趋势相关的主张是(  )。 A.兼爱 B.非攻 C.节用 D.尚贤 【答案】 D 40、 三根中属机体阳或热能基物的是 A.赫依 B.希日 C.巴达干 D.血 E.黄水 【答案】 B 41、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 B.晁错 C.董仲舒 D.主父偃 【答案】 C 42、某历史著作写道:“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电报、铁路以及蒸汽轮船航线的建立把地方和区域市场连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经济网络。”这句论述体现了明治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土地改革 【答案】 B 43、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A.中央权力加强 B.地方势力坐大 C.州郡割据混战 D.尊崇皇帝诏书 【答案】 B 44、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答案】 D 45、有史学家说:“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这一观念认为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B.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导致东方落后于西方 D.推动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答案】 B 4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科学解释。下列不属于该体系内容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以阶级斗争为纲” 【答案】 D 47、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 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C.否定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 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 【答案】 A 48、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欧洲之所以能在中国之上,不是政治哲学,完全是物质文明,但由于中国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新文化势力横行中国,甚至有的人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这表明孙中山( )。 A.主张践行中体西用的思想 B.能批判性地吸收西方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 D.思想保守反对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49、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成功塑造“智绝”“义绝”“奸绝”人物形象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水浒传 【答案】 B 50、19世纪初期,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  )。 A.玻利瓦尔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加富尔 【答案】 A 5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答案】 A 52、《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53、1967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游行民众反对的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 B 5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标志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斯大林格勒战争胜利 【答案】 C 55、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 )。 A.制瓷业的盛行 B.大运河的开通 C.造船业的进步 D.丝织业的发达 【答案】 B 5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顺口溜流传的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60年代初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答案】 C 57、患者表现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 A.肾阴虚 B.肾精不足 C.肾阳虚 D.肾气不固 E.肾不纳气 【答案】 A 58、元仁宗于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 A.控制天下学子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提倡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有用人才 【答案】 A 5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答案】 A 60、下列我国外交方针中,最能体现“君子和而不同”理念的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求同存异 D.联美遏苏 【答案】 C 61、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1674年之后叫纽约。这样变化是因为(  )。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 B 62、“乙未,中日战罢,公车数上书言事,声誉巍然冠其曹,且赞其师立保国会,后又与同志共于上海经营《时务报》。”材料中的“其”指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B 63、关于《澶渊之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宋辽间势均力敌条件下相互妥协的产物 B.有利于双方相对稳定的和平关系的形成 C.两国的民间贸易有利于中原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D.《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北宋没有益处 【答案】 D 64、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一书中写道:“在向西北前进的路上,毛泽东于1935年初重新被推举上了中共领导地位,自那以后再没有更换。”下列与这一论述相关的史事是( )。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 D 65、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 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 【答案】 D 66、下面资料出自于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67、汉代耧车的功能是(  )。 A.垦荒 B.播种 C.脱粒 D.运输 【答案】 B 68、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D 69、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70、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新课程不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式 B.理解式 C.自主式 D.合作与探究式 【答案】 A 71、下列史家名句中,出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的是( )。 A.“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不仅是过去,而且是有意义的过去” D.“历史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 【答案】 B 72、张謇指出:“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A.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 D.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 【答案】 A 73、 《素问》 A.原书9卷,81篇 B.全书10卷,22篇 C.全书3卷,25篇 D.全书8卷,73篇 E.全书10卷 【答案】 A 74、“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反映了诸侯有勤王的义务,与其相关联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王位世袭制 【答案】 A 75、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答案】 B 76、有史学家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以“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提出这一观点的史学家是( )。 A.顾颉刚 B.陈寅恪 C.王国维 D.郭沫若 【答案】 A 77、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吸食鸦片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不包括( )。 A.大量白银流入英国,中国由贸易入超变为出超 B.白银外流,银价上涨,税收困难,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危机 C.对国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D.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 【答案】 A 78、“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答案】 B 7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祖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列侯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汉武帝贪婪暴虐 B.列侯所献酎金的成色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答案】 C 80、唐诗句:“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句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农村的民间集市 B.城镇的商业市场 C.买卖柴草的市场 D.都城的花草市场 【答案】 A 81、汉代的“文景之治”开创我国历史上的一代盛世。汉文帝为恢复、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减轻民众负担而采取许多措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些措施的是()。 A.“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B.减免土地租税 C.颁布诏令,鼓励农业生产 D.废除肉刑 【答案】 A 82、卢梭认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句话所反映的政治理念是( )。 A.自由平等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人民主权 【答案】 D 83、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 )。 A.制瓷业的盛行 B.大运河的开通 C.造船业的进步 D.丝织业的发达 【答案】 B 84、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 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答案】 A 85、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 A.曾国藩 B.张之洞 C.李鸿章 D.左宗棠 【答案】 B 8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取得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下列选项不属于此次会议取得成果的是(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发展 D.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 D 87、某人从市场上买回冬虫夏草服用后,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经专家鉴别为亚香棒虫草,被不法商贩假冒为药用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是一种治蛇伤的药料,有毒副作用,人服食此“虫草”后会出现头晕、呕吐、抽搐等中毒症状。 A.《中华本草》 B.《中国常用药品集》 C.《全国中草药汇编》 D.中国知网 E.《临床用药须知》 【答案】 D 8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歌词折射的历史情境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国民革命的风起云涌 C.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D.抗日战争的烽火狼烟 【答案】 D 89、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中兼具文献和口传两种属性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银雀山竹简 【答案】 B 90、“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D 91、李大钊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理论著作是( ). A.《史学要论》 B.《研究历史的任务》 C.(庶民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 A 92、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唯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清朝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93、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答案】 D 94、马丁.路德认为.只有虔诚的信仰,每个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播有关上帝的道理。这说法实质是( )。 A.宣扬人人平等观念 B.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C.主张限制教皇的权力 D.反对教会垄断教义的解释权 【答案】 D 95、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 A.对犯罪的惩处力度 B.法律规定的立足点 C.立法的完整全面性 D.打击犯罪的效果 【答案】 B 96、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他所指的“时代”是指(  )。 A.新航路的开辟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文艺复兴时期 D.第一次工业革命 【答案】 C 97、有史书写道:“人口和动物的迁移导致了传染病大流行。据统计,近代早期300年间.美洲有记载的传染病大爆发就有l7次,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这一记载相关联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基督教传播 C.工业污染扩散 D.印第安人口增长 【答案】 A 98、下列外交活动发生在21世纪初的是( )。 A.戈尔巴乔夫访华 B.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举办APEC会议 【答案】 D 99、张謇指出:“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营业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他倡导立法的真正目的在于()。 A.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B.建立中外合资企业 C.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 D.呼吁大力发展工商业 【答案】 A 100、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C 10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望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答案】 B 102、1917 年初,《新青年》载文:“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日,须讲求文法。四日,不作无病 之呻吟。五日,务去滥调套语。六日,不用典。七日,不讲对仗。八日,不避俗字俗语。”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敬告青年》 C.《庶民的胜利》 D.《文学革命论》 【答案】 A 103、清朝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史书载“徽州富甲江南,然人众地狭,故服贾四方者半土著”。江苏吴江“人浮 于田,计一家所耕,不能五亩,以是仰贸易工作为生”。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商业繁荣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B.农业和手工业繁盛 C.工商皆本观念影响 D.地少而人口众多 【答案】 D 104、抗战时期,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称:“中国人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对侵略之卓越抵抗.以及他们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给予最充分的支援。”他所说的“贡献”是指() A.粉碎了日军的“西讲南下”的计划 B.阻止了日军对东南亚地区的攻势 C.提供了亚太战场所需的战略物资 D.牵制了日军在亚太战场的相当力量 【答案】 D 105、在历史上,自率部曲百余家,冶铸兵器,渡江作战,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事件是()。 A.祖逖北伐 B.桓温北伐 C.张浚北伐 D.岳飞北伐 【答案】 A 106、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时,为了扩大赋税征收的来源而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法律,制定连坐法 B.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C.建立军功爵制度 D.统一度量衡 【答案】 B 107、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 C 108、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省委要求中央给予当地一定的权力,以便借助华侨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展经济,中央同意给予政策支持。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 )。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C.国有企业市场化的开始 D.外向型经济特区的兴办 【答案】 D 109、下列选项,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 ①耦耕的推广 ②《九章算术》成书 ③党锢之祸 ④始设西域都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110、1967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游行民众反对的是(  )。 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阿富汗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 B 111、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指出:“它对封建主义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它对知识青年摆脱旧思想的束缚起了巨大的作用,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文中的“它”指的是(  )。 A.护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护法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答案】 B 112、《资治通鉴》采用的体裁是()。 A.经传体 B.政书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一 【答案】 C 113、为统治庞大的国家,处理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罗马帝国最早形成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答案】 C 114、1929年,中国对美国的生丝出15量下降了80%,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的内战影响外贸出口 B.美国发生经济危机 C.中国丝织品产量急剧下降 D.美国实行贸易壁垒 【答案】 D 115、下列属于史学理论著作的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通典》 D.《文史通义》 【答案】 D 116、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 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 D.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B 117、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 )。 A.白银 B.香料 C.瓷器 D.呢绒 【答案】 A 118、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各种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开展这些外交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 D.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答案】 C 119、魏源提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的历史背景是( )。 A.西学开始传人中国 B.英国使者觐见乾隆帝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D.外国使者获得驻京权 【答案】 C 120、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标志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斯大林格勒战争胜利 【答案】 C 121、1776年初,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大地流行,其中写道“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