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651535 上传时间:2025-11-20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28.38KB 下载积分:1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6年备考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单选题(共150题) 1、( )不属于创作中灵感的特征。 A.突发性 B.永久性 C.突破性 D.亢奋性 【答案】 B 2、秦老师在上《浮雕制作》一课时,指导学生在木板上用橡皮泥造型,并刷上金漆,制作成浮雕作品。这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评价 【答案】 B 3、宋代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所体现的色彩关系是(  )。 A.同类色 B.调和色 C.对比色 D.互补色 【答案】 A 4、在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以上都不属于 【答案】 C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法 B.讲授法 C.探究法 D.自主学习法 【答案】 D 6、教师在学生阅读、讨论、作业的时候,对被评测者进行行为观察,并进行记录,由此判断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程度。这属于自主学习评价中哪一种方法?(  ) A.“说出来”评价法 B.作业分析法 C.行为观察法 D.作业评价法 【答案】 C 7、对黄宾虹成熟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最适合的描述是(  )。 A.冷峻萧疏 B.黑密厚重 C.清新简逸 D.豪放奇崛 【答案】 B 8、民间画决“立七坐五盘三”指的是( ) A.成人的人体比例 B.人体四肢比例 C.儿童人体比例 D.五官比例 【答案】 A 9、吕德的雕塑作品《马赛曲》表现了历史上的(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七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法战争 【答案】 A 10、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兴起的(  ),对苏联十月革命具有重要影响。 A.展览画派 B.印象画派 C.巡回画派 D.表现画派 【答案】 C 11、南宋时期,在山水画表现上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的画家是( )。 A.刘松年、李唐 B.王希孟、赵伯驹 C.郭熙、范宽 D.马远、夏圭 【答案】 D 12、下列不是后现代主义美术潮流的是( ) A.未来主义 B.观念艺术 C.波普艺术 D.大地艺术 【答案】 A 13、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种(  )。 A.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B.选择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C.探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D.探究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应用的过程 【答案】 A 14、胡老师在《民间工艺品制作》一课中,用PPT展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并结合音乐和影像向学生展示各民族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演示法 B.示范法 C.情境法 D.讲授法 【答案】 C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标准性质”的是( ) A.追求人文性 B.具有实践性 C.凸显视觉性 D.追求趣味性 【答案】 D 16、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规定,艺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几级学科? A.一级学科 B.二级学科 C.三级学科 D.四级学科 【答案】 A 17、美术教学应注重( ) A.美术术语 B.创设情境 C.社会文化 D.美术理论 【答案】 B 18、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来临的三位佛罗伦萨大师不包括( ) A.布鲁内莱斯基 B.提香 C.多纳太罗 D.马萨乔 【答案】 B 19、在《灯具制作》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利用材料特性,制作不同造型、色彩和质感的灯体现的目标属于( )。 A.技能目标 B.过程目标 C.情感目标 D.态度目标 【答案】 A 20、针对美术教学活动中个别学生的“抵触”行为,不合适的做法是( ) A.通过交流,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B.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抵触的原因 C.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暂时搁置,安排班干部课后处理 【答案】 D 21、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  ),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 A.鉴赏方法 B.鉴赏技巧 C.鉴赏基础 D.鉴赏角度 【答案】 C 22、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缺陷、矛盾和问题。这句话反映了评价的( )。 A.教学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诊断功能 【答案】 D 23、下列选项中,属于腿部肌肉的是( )。 A.斜方肌 B.三角肌 C.股直肌 D.大圆肌 【答案】 C 24、美术的基本特征是( ) 。 A.视觉形象性 B.材料工具性 C.技能性 D.人文性 【答案】 A 25、关于奥托王朝的绘画知识,几乎要全部依靠抄本绘画来学习,最著名的手抄本之一是现藏于特里尔的(  )。 A.《埃格伯特抄本》 B.《凯尔斯书》 C.《查理曼福音书》 D.《哈斯廷之战.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 【答案】 A 26、 提出“素描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观点的艺术家是() A.林风眠 B.张大千 C.齐白石 D.徐悲鸿 【答案】 D 27、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末清初波臣派肖像画家的是(  )。 A.陈洪绶 B.曾鲸 C.董其昌 D.徐渭 【答案】 B 28、某地以民间剪纸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在该地区普通中学推广民间剪纸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 D 29、下列不属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是(  )。 A.造型·表现 B.美术鉴赏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A 30、《链子上一条狗的状态》是未来主义画家( )的代表作品。 A.巴拉 B.毕加索 C.波洛克 D.莱热 【答案】 A 31、《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 )的作品。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提香 【答案】 C 32、清代从摹习古法掌握前人经验与程式人手的绘画教科书是( )。 A.《程氏墨苑》 B.《芥子园画传》 C.《顾氏画谱》 D.《十竹斋画谱》 【答案】 B 33、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B.“欣赏·评述” C.“设计·应用” D.“造型.表现” 【答案】 B 34、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初二《漫画》一课的教学内容的是( )。 A.了解漫域的基本知识 B.感受漫画的教育功能 C.认识漫画的娱乐作用 D.学习漫画人物的造型方法 【答案】 D 3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由前言、课程目标、(  )、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组成。 A.内容 B.内容标准 C.标准 D.课程内容 【答案】 D 36、下面有关平行透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B.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C.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D.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答案】 C 37、下列对教学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动态的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任务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B.通过写意花卉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基本技法及运用 C.使学生了解立体构成,初步接受现代艺术的造型手段 D.进一步提高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增强创造性审美能力 【答案】 D 38、“颜筋柳骨”中的“颜”和“柳”分别指的是(  )朝的(  )和(  )两位大书法家。 A.宋颜真卿柳公权 B.唐颜真卿柳公权 C.唐颜真卿欧阳询 D.明颜真卿唐寅 【答案】 B 39、《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提出“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中的感受和理解”这一学习活动建议属于( ) A.造型?表现领域 B.设计?应用领域 C.欣赏?评述领域 D.综合?探索领域 【答案】 C 40、《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中国书画”模块的内容要求指出,中国书画是( )的统称。 A.中国画、书法和篆刻 B.书法、山水画和花鸟画 C.白描、书法和篆刻 D.书法、山水画和篆刻 【答案】 A 4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是(  )。 A.提高学生技能的学习 B.培养学生审美品味的能力 C.注重美术语言和发展规律的学习 D.增加美术课程的多样化 【答案】 C 42、不属于塞尚画作的是(  )。 A.《玩纸牌者》 B.《麦田上的乌鸦》 C.《有苹果和橘子的静物》 D.《圣维克多山》 【答案】 B 4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答案】 B 44、以下关于表现性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A.对学生的作业成绩的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 B.将学习态度纳入评价项目中 C.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美术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D.表现性评价是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案】 A 45、崔老师在上《走进抽象艺术》一课时,提前布置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大家交流探寻答案,鼓励小组发言,最后给予总结。以下哪一个选项不符合崔老师的做法?( ) A.自主学习 B.接受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 B 46、( )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 C.教学设计 D.教学评价 【答案】 A 47、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  )。 A.云南省 B.河南省 C.甘肃省 D.山西省 【答案】 C 48、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  )学习。 A.科学 B.文化 C.人文 D.专业 【答案】 B 4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学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认识与实践经验总结的产物 B.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C.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 D.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一种教学方法 【答案】 D 50、不属于宋代瓷窑体系的是(  )。 A.青瓷窑系 B.青花窑系 C.白瓷窑系 D.黑瓷窑系 【答案】 B 51、有“现代设计之父”之称的艺术家是(  )。 A.莫里斯 B.格罗佩斯 C.米斯-凡·德罗 D.柯布西埃 【答案】 A 52、以下不属于透视规律的是( )。 A.近大远小 B.近长远短 C.近宽远窄 D.近虚远实 【答案】 D 53、在一次雕塑欣赏课上,教师让学生模拟秦始皇陵中将军俑与士兵俑的造型,其目的是( )。 A.强调娱乐 B.进行表演 C.获得体验 D.还原作品 【答案】 C 54、下列选项中,属于腿部骨骼的是( )。 A.腓骨 B.耻骨 C.锁骨 D.桡骨 【答案】 A 55、下列选项中,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是(  )。 A.丢勒 B.鲁本斯 C.扬·凡·埃克 D.老彼得·勃鲁盖尔 【答案】 A 56、下列选项中,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 A.讲授法 B.提问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D 57、“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是( )的艺术思想。 A.苏轼 B.谢赫 C.董其昌 D.赵孟烦 【答案】 A 58、在一次雕塑欣赏课上,教师让学生模拟秦始皇陵中将军俑与士兵俑的造型,其目的是( )。 A.强调娱乐 B.进行表演 C.获得体验 D.还原作品 【答案】 C 59、下列选项中,( )不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拓展校外美术资源 D.关注文化与生活 【答案】 C 60、中国画最早成熟的种类是(  )。 A.人物画 B.花鸟画 C.山水画 D.走兽画 【答案】 A 6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 B.培养学生能力 C.发展学生个性 D.养成学生品德 【答案】 B 6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给学生的修课建议是(  )。 A.专业必修 B.自主选修 C.限定选修 D.自主专修 【答案】 B 63、新课程中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关系是( ) A.被动与主动的关系 B.次要与主要的关系 C.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答案】 C 64、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分为两类,分别是( )。 A.创作与写生 B.借鉴与临摹 C.表现与想象 D.表现与鉴赏 【答案】 D 65、朱耷又号八大山人,关于他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 D 66、高中设计模块教学中,适合作为《校园中的靓丽风景——设计美丽校服》教学重点的是() A.校服的构成、面料和剪裁知识 B.服装设计的要素和功能性体现 C.校服创意与学校文化的关联性 D.辨识校服和其他服装的异同 【答案】 B 67、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人物写生——表现对象的动态》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制作动态结构小木偶 B.认知人物头像的结构 C.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D.熟练掌握人物白描技法 【答案】 C 68、 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是以(  )为核心。 A.评价理论和目的 B.评价对象 C.教学目的 D.教学对象 【答案】 A 69、在学习“风筝制作”内容时,下列选项中,符合探究式学习的是( )。 A.学生听老师讲解风筝的制作原理 B.参照民间艺人示范,学生分组完成风筝制作 C.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方法 D.学生课外放风筝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答案】 C 70、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取集中授课,或分组讨论、集中讨论等不同组织形式进行”,这属于美术教学的哪种组织形式( ) A.室内授课 B.室外授课 C.多媒体授课 D.参观活动 【答案】 A 71、下列选项中适合篆刻技法学习的直观方法是(  )。 A.讨论 B.记忆 C.讲述 D.示范 【答案】 D 7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建议在每一模块中,相关的美术鉴赏内容不应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百分比是( )。 A.5% B.10% C.15% D.20% 【答案】 D 73、在平面构成中,为了打破不断重复的单调,达到突出焦点、转移规律的效果,采用的构成方式是(  )。 A.发射 B.打散 C.变异 D.渐变 【答案】 C 74、美术新课程评价建议指出要建立以下哪种评价制度 (  ) A.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B.以学生互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C.以教师学生共评为主,教师、家长、学生、校长等共同参与 D.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 【答案】 A 75、在《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伙伴》一课中,“了解人体比例和动态线并掌握表现方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体验与创造” 【答案】 A 76、“学生只有通过动手,亲身体验,才能把自己的设想变为作品”,这凸显了美术教学实施原则中的(  )。 A.审美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视觉性原则 【答案】 B 7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倡导“成就性成长记录”,其性质属于(  )。 A.质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绝对评价 D.横向评价 【答案】 A 78、中国画家中,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 A.刘海粟 B.徐悲鸿 C.林风眠 D.丰子恺 【答案】 B 79、“悬针”与“垂露”两种笔画形态常见于下列哪种字体( )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草书 【答案】 B 80、常以仕女和瓶花入画的近现代画家是( )。 A.张大千 B.林风眠 C.李可染 D.傅抱石 【答案】 B 81、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人才 D.修满学分 【答案】 A 82、下列选项中,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设计学习 D.探究学习 【答案】 D 83、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体现了美术课程的( )。 A.视觉性 B.实践性 C.人文性 D.愉悦性 【答案】 C 84、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二学段 B.第三学段 C.第四学段 D.第五学段 【答案】 C 85、王老师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鉴赏课中,发现学生对画家作品风格感兴趣,因势利导,将启发学生识别作品风格作为教学目的,此教学行为的目标取向属于(  )。 A.生成性目标 B.预设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行为目标 【答案】 A 86、李老师在素描课程上讲解素描线条的分类和画法,每讲完一种类别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进行评价。李老师的评价方法属于( )。 A.相对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C 8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评价目的的是( )。 A.完善教学管理 B.促进学生学习 C.改进教学方法 D.提高教师地位 【答案】 D 88、山水画皴法之一“披麻皴”技法的创始人是( ): A.荆浩 B.董源 C.马远 D.巨然 【答案】 B 89、普通高中新课标改革选择和编制课程内容的原则是(  )。 A.多样性、时代性、选择性 B.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C.时代性、综合性、选择性 D.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 【答案】 D 90、美术鉴赏课上,徐老师将十几幅民间木版画分给每个学习小组,要求大家在认真观察和分析画面细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集体讨论并尝试回答。这一学习方式主要是(  )。 A.接受性学习 B.技能性学习 C.社会性学习 D.探究性学习 【答案】 D 91、绘画作品《记忆的永恒》的作者是(  )。 A.达利 B.勃拉克 C.毕加索 D.杜尚 【答案】 A 92、王老师在《画自己》鉴赏课中,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并且展示了美术家的自画像,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这一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参观法 C.情境法 D.比较法 【答案】 C 93、比萨大教堂属于( )建筑。 A.巴西利卡式 B.哥特式 C.拜占庭式 D.罗马式 【答案】 D 94、关于讲述法的运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讲述法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传播信息的教学法 B.如果运用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 C.在整堂课中可以单纯地使用讲述法并且不加以其他方法配合 D.在讲述中,要尽量做到“精讲多练” 【答案】 C 95、下面选项中对美国佐治亚大学费德门提出的欣赏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 A.叙述—解释—形式分析—评价 B.评价—解释—形式分析—叙述 C.形式分析—叙述—解释—评价 D.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 【答案】 D 96、佛罗伦萨洗礼堂第三道门“天堂之门”上青铜浮雕的雕刻作者是( )。 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答案】 B 97、白老师在“收集与交流一标志设计”一课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是(  )。 A.知识目标 B.技能目标 C.过程目标 D.方法目标 【答案】 B 98、考夫曼住宅又称“流水别墅”,它的作者是(  )。 A.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B.密斯·凡·德罗 C.格罗佩斯 D.柯布西埃 【答案】 A 99、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美术·鉴赏” D.“综合·探索” 【答案】 B 100、艺术作品的(  )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A.色彩和画面 B.表现和形式 C.表现和内容 D.内容和形式 【答案】 D 101、下列学者中,不是从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是( )。 A.赫伯亚德 B.艾斯纳 C.罗恩菲德 D.丹纳 【答案】 D 102、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一定方法手段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环节被称为( )。 A.演示技能 B.传授新知 C.展示评价 D.导入新课 【答案】 D 103、流水别墅(又称落水山庄)是( )设计的。 A.赖特 B.格罗皮乌斯 C.贝聿铭 D.柯布西耶 【答案】 A 104、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精神的学习氛围不包括(  )。 A.设置问题情境 B.提供原型启发 C.指定操作方法 D.营造宽松氛围 【答案】 C 105、曾老师在中国画鉴赏课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帮助学生体验中国画的精神内涵。曾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 )。 A.范例教学 B.讲授教学 C.引导教学 D.发现教学 【答案】 B 106、王老师将当地的草编工艺引入课堂,开发了“魅力草编”课程,引导高中生运用各种材料创造出多种形式的编织作品。该课程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107、美术教学评价可分为(  )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答案】 A 108、义务教育阶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B 109、美术演示教学的目的是( )。 A.直观讲解美术知识 B.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 C.引导学生技法实验 D.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答案】 A 110、对于信息化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与体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定位是() A.充分而理性 B.全面而具体 C.专业而深入 D.系统而完整 【答案】 A 111、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  )。 A.造型能力 B.动手能力 C.创新能力 D.探索能力 【答案】 B 112、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下列选项中对教学评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表现 B.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C.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完全依靠对其考试成绩的评价 D.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答案】 C 11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在绘画技法理论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 A.透视学与色彩学 B.解剖学与透视学 C.建筑学与解剖学 D.色彩学与建筑学 【答案】 B 114、在《“旧书义卖”招贴设计》教学中,涉及招贴作品的“经典性”时,教师讲授的重点应放在哪个方面?() A.招贴设计的构成要素 B.招贴设计的创意表达 C.招贴设计中的变体字 D.招贴设计的色彩构成 【答案】 B 115、通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艺流程完成的工艺美术品是(  )。 A.唐三彩 B.青铜器 C.粉彩 D.景泰蓝 【答案】 D 116、《文具设计》一课,展示实物并利用教具呈现设计过程所用的教法是( ) A.演示 B.示范 C.实验 D.讨论 【答案】 A 117、(  )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A.课前准备 B.授课方法 C.课堂评价 D.学生作业 【答案】 C 118、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 A 119、保持和体现色彩的透明效果是(  )调色的核心问题。 A.水彩画 B.水粉画 C.国画 D.油画 【答案】 A 120、下列选项中,属于对学生美术学习表现进行评价的是( )。 A.以学生美术作业表现效果作为主要评分标准 B.把学生学习态度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评分标准 C.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 D.要求学生期末举办美术展览 【答案】 B 121、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答案】 C 122、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又有“海上( )之路”之称。 A.青铜器 B.陶瓷 C.漆器 D.金银器 【答案】 B 123、在今天。一个需要交流和分享的社会里,(  )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成功的品质。 A.合作 B.独立 C.自学 D.研究 【答案】 A 124、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是( )人。 A.英国 B.荷兰 C.丹麦 D.日本 【答案】 C 125、库尔贝是19世纪法国()绘画的代表人物。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答案】 B 126、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 A.集体评价方式发展民主意识及积极参与意识 B.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作用 C.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D.单向评价,发挥自主能力,促进创意能力 【答案】 B 127、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技法时,不合适的做法是( )。 A.清晰地呈现技法的程序和要点 B.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C.展示高难度技法让学生模仿 D.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答案】 C 128、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建筑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承德避暑山庄 D.拙政园 【答案】 B 129、《编结艺术》一课对编结艺术从功能分类,正确的是( )。 A.实用结和装饰结 B.平结与双结 C.同心结与平结 D.同心结和中国结 【答案】 A 130、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以示范法进行教学的美术学习活动是( )。 A.静物写生 B.美术创作 C.艺术考察 D.美术欣赏 【答案】 A 131、对宋代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个性化趋向明显 C.倡导有意无法 D.重视法度,忽视个性 【答案】 D 132、下列选项中,属于下肢部骨骼的是( ) A.桡骨 B.胫骨 C.锁骨 D.尺骨 【答案】 B 133、艺术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 A.风格 B.形式 C.色调 D.门类 【答案】 A 134、吴老师上书法课,组织学生临写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先让学生读帖,其主要目的是()。 A.认识颜体的结构 B.理解书帖的内容 C.学习文字表达技巧 D.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 【答案】 A 135、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学实施描述错误的是( )。 A.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教学阶段 B.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保障 C.教学设计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D.教学实施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 B 136、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下列不属于目标的三大特征的是(  )。 A.艺术性 B.整体性 C.可操作性 D.适切性 【答案】 A 137、《编结艺术》一课对编结艺术从功能分类,正确的是( )。 A.实用结和装饰结 B.平结与双结 C.同心结与平结 D.同心结和中国结 【答案】 A 138、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A.通过质疑 B.发现问题 C.调查研究 D.合作探究 【答案】 D 139、《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给学生的修课建议是(  )。 A.专业必修 B.自主选修 C.限定选修 D.自主专修 【答案】 B 140、下列哪幅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的作品 (  ) A.《蒙娜丽莎》 B.《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C.《农民的婚礼》 D.《根特祭坛画》 【答案】 D 1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拍摄一组节日照片 B.进行版画创作 C.色彩风景画写生 D.设计传统纹样 【答案】 D 14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处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  )和(  )的学习领域。 A.设计意识实践能力 B.设计意识动手能力 C.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D.创新意识动手能力 【答案】 A 143、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称作(  )。 A.美术表现 B.美术创作 C.美术批评 D.美术行为 【答案】 C 14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检查重金属限量的药材是 A.地龙 B.蜂蜜 C.牛黄 D.鸡内金 E.蛤蚧 【答案】 A 145、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开设中国画课程,该课程属于( )内容系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书法·篆刻 D.造型·表现 【答案】 B 146、登上浪漫主义绘画顶峰的画家是(  )。 A.毕加索 B.德拉克罗瓦 C.热里科 D.塞尚 【答案】 B 147、张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习美术作品审美构成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用于分析、理解和解释美术作品。张老师进行的是( )模块的教学。 A.绘画 B.雕塑 C.美术鉴赏 D.设计 【答案】 C 148、在美术的教学评价中,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评 B.互评 C.档案袋评价 D.各主体评价 【答案】 D 149、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花部分习称槐花,花蕾部分习称槐米。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A.18.0% B.20.0% C.15.0% D.10.0% E.8.0% 【答案】 B 150、流水别墅(又称落水山庄)是( )设计的。 A.赖特 B.格罗皮乌斯 C.贝聿铭 D.柯布西耶 【答案】 A 大题(共20题) 一、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呈现的四条要求的具体内容。通过读教材,确定本节课是“设计工艺”学习领域的一课。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规定了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至少要提问三个课堂问题以及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二、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让其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教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教学活动?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利弊的分析,以及对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固此题目分为两方面作答,答题时一定要区分开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三、案例:小刘是一名初中老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总是认为越有难度的作业,越能提高学生的水平。因此,每次布置作业时,他总是布置中等难度以上的习题,这使得一些差生完成起来总是很吃力.学习积极性也日渐下降。请针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 【答案】通过课外作业,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技能技巧。现代教学观认为,作业内容只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