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地理-第七章-认识大洲——亚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2651387 上传时间:2025-11-2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6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第七章-认识大洲——亚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地理-第七章-认识大洲——亚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模块二世界地理,第七章认识大洲,亚洲,第1页,考纲要求,年份,考查内容,分值,1利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识记),2利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简明分析其相互关系。(了解),亚洲季风对自然灾害影响,1,亚洲与欧洲分界限、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特色农作物,3,自然环境特征,3,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4,命题,趋势,近几年,对亚洲考查主要为大洲分界、地形、河流、气候、人口、农业、工业等知识。亚洲和亚洲内部区域、国家存在重复,对亚洲考查常与亚洲内部区域或国家相结合,综合考查其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中考复习,亚洲自然地理环境依然是重点。,第2页,目 录,CONTENTS,知识梳理,考法探究,题组训练,第3页,知识梳理,1,雄踞东方大洲,(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_、,_。,(2)海陆位置:北、东、南三面围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连欧洲。,位置和范围,考点,1,图,1,亚洲地理位置,北半球,东半球,第4页,(3)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北达81N,南达11S,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跨_最广大洲。,经度位置:约在26E至170W之间,是世界上_距离最长大洲。,(4)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限,西北:以_山脉、_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_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_为界。,东北:以_海峡与北美洲为界。,纬度,东西,乌拉尔,乌拉尔,欧洲,非洲,白令,第5页,2,世界第一大洲,(1)范围:包含亚欧大陆大部分以及周围岛屿。,(2)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大洲。,(3)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这些地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第6页,地域,地域文化特点,自然原因,西亚,沙特阿拉伯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气候酷热干燥,多风沙,北亚,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严寒,冰雪广布,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广,中亚,中亚有一个特色民居称为土拱,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较大,农业以游牧业为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第7页,地域,地域文化特点,自然原因,南亚,恒河三角洲孟加拉人,以打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降水充沛,河网密布,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里,有长屋长达200米,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东亚,日本用轻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火山、地震,第8页,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地形地势,地形以_为主(,约占3/4,),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_ _。,自然环境,考点,2,高原、山地,中部高、,四面低,第9页,利用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地了解沿地形剖面线地势改变。,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展现“低高低”改变。,图,2,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地形剖面图,第10页,亚洲大陆沿80E经线自北向南,地势展现,“,低高低,”,改变。,图,3,亚洲大陆沿,80E经线地形剖面图,第11页,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平原。,第12页,(2)河流,亚洲大河众多;受地形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流向周围海洋;内流区面积广大。,注入北冰洋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等。,注入印度洋河流:恒河、印度河等。,消失在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河流: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放射状,第13页,2,复杂气候,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含有_ _、_和_ _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第14页,(1)气候复杂多样,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4,亚洲气候分布图,第15页,气候类型,分布地域,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整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西亚阿拉伯半岛,南亚印度河流域,整年酷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大部,整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第16页,气候类型,分布地域,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等北部及俄罗斯东部太平洋沿岸,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亚、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域,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严寒干燥,寒带气候,北冰洋沿岸,整年严寒干燥,高原山,地气候,青藏高原地域,气温低,第17页,影响原因,第18页,(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除边缘沿海地域以外,广大内陆地域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二分之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第19页,(3)季风气候显著,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冬季盛行偏北风,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丰沛。,名称,发源地,风向,性质,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东南风、西南风,温暖湿润,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地域,西北风、东北风,严寒干燥,第20页,成因: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对农业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共同特点,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生长。,第21页,不利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降水与夏季风强弱有着亲密关系。普通来说,夏季风强年份,从海洋带来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年份降水就较少。假如降水过多,则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则可能形成旱灾。所以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发生旱涝灾害。,第22页,1,亚洲是温带季风气候唯一分布区。,2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面积最大、最经典地域。,3亚洲缺失两种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3页,考法探究,例,(江西),读亚洲略图,完成13题。,亚洲各地理要素特点及相互关系,考法,第24页,1甲是(),A大分水岭 B阿尔卑斯山脉,C乌拉尔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2乙河流(),A结冰期长 B全流域气候干旱,C属太平洋水系 D由西北流向东南,3丙地域盛产(),A天然橡胶 B青稞,C苹果、葡萄 D羊毛、牛肉,C,D,A,第25页,解析,本题考查亚洲自然环境特征和特色农作物。第1题,由图可知,甲是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限上乌拉尔山脉。第2题,乙河流是恒河,位于低纬度地域,无结冰期;全流域气候湿润,河流大致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属于印度洋水系。第3题,丙地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最大产地。,第26页,(宁津),读甲乙两大洲简图,完成12题。,第27页,1以下关于两大洲叙述,不正确是(),A甲大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最显著,B乙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C甲大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乙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这里有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C,第28页,2年寒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一样地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所见所闻。他们描述不可信是(),A甲:我在阿拉伯半岛踏上沙漠,B乙:我赴日本泡了温泉,C丙:我在马来群岛观赏到了寒带针叶林,D丁:我到了印度德干高原,C,第29页,3,(江西节选),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大陆商贸往来和文明交往之路。21世纪初,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以下问题。,第30页,材料:,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域和中亚、西亚部分地域,称为西域。西域多荒漠、高山、高原。,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域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碰到困难。,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多大风;多荒漠、山地、高原等复杂地形;缺水;(植被稀少),草料不足,第31页,4,(江西节选),亚洲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读亚洲略图,完成以下问题。,第32页,(1)甲河流域整体地势_高_低。,(2)乙国多地震原因是_ _。,(3)简析丙地人口密集原因。,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分;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南,北,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第3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