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1页,主题,6,常见酸和碱,第,1,课时 常见酸碱性质,第2页,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浓盐酸与浓硫酸,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物理性质及用途,第3页,二、浓硫酸特征与稀释,辨一辨,1,把盛有浓盐酸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2,浓硫酸溅到皮肤上,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小苏打溶液。,(,),3,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因浓硫酸吸水性,小木棍变黑。,(,),4,浓硫酸稀释时把水加入浓硫酸中。,(,),5,浓硫酸含有很强吸水性,所以可作干燥剂。,(,),第4页,考点,2,酸化学性质,6,年,4,考,一、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辨一辨,1,酸、碱一定含氢,盐一定不含氢。,(,),2,酸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离子。,(,),第5页,二、酸通性,第6页,辨一辨,1,盐酸、硫酸中都含有相同,H,,所以,它们含有相同性质。,(,),2,向白醋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3,光亮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4,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5,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一定是碳酸盐。,(,),6,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物质一定是酸。,(,),7,锌、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第7页,考点,3,常见碱,一、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第8页,辨一辨,1,碱就是有腐蚀性物质。,(,),2,纯碱和烧碱从组成上都属于碱。,(,),3,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显著现象。,(,),4,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不易变质。,(,),5,氧氧化钠需要密封保留是因为它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6,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第9页,二、碱通性,即时总结,(1),稀酸化学性质有,5,条,可伸出人左手,将酸放在手心里,,5,条性质好比人,5,个手指头,如图,1,所表示;,(2),碱溶液化学性质有,4,条,可伸出人右手,将碱放在手心里,,4,条性质好比人,4,个手指头,如图,2,所表示。谐音记忆为:左手酸,右手碱;右手指,虽不全,双手搞定酸和碱。,第10页,辨一辨,1,用酚酞试液能够一次性判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M,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就是碱。,(,),3,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稀硫酸。,(,),4,碱与盐、酸与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反应。,(,),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金属离子。,(,),第11页,第12页,经典例题,分析,类型,1,常见酸性质与用途,【例,1,】,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所以不一样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以下关于盐酸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共同性质是 (,C,),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思绪点拨,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盐酸中存在氯离子,与氢离子无关。,第13页,变式利用,1.,常州中考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颜色改变。以下叙述错误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第14页,C给定物质存在显著颜色改变,所以要抓住颜色特征进行突破。黄色溶液是含有三价铁离子溶液,蓝色溶液是含有二价铜离子溶液,而浅绿色溶液中一定含有二价亚铁离子。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故A正确;若X是稀硫酸,稀硫酸可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显黄色硫酸铁溶液,所以b可能是氧化物,故B正确;若X是稀盐酸,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所以c可能是单质,故C错误;若X是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可能为含铜离子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氧化物或碱,但d不可能是单质,故D正确。,第15页,2.,上海中考能除去铁锈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 D水,B铁锈主要成份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物质而被除掉;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水都不与氧化铁反应。,第16页,类型,2,常见碱性质与用途,检验物质过程普通分为:取被检验物质溶液(如是固体,普通先取少许配制成溶液)各少许;分别加入某试剂充分反应;观察试验现象;依据试验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可归纳为: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例,2,】,吉林中考以下相关NaOH试验方案中,正确是 (,C,),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少许Na,2,CO,3,思绪点拨,干燥气体时,被干燥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区分两种物质要从物质不一样性质入手,要排除物质间相互干扰;进行物质制取时,一要考虑成本,二要考虑生成物是否易分离,还要考虑是否安全、环境保护等;进行物质除杂时,要确保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待提纯物质反应,还不能引入新杂质。,第17页,变式利用,3,.吉林中考依据碱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以下问题:,(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红_,色;,(2)图中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酸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2NaOHH,2,SO,4,=Na,2,SO,4,2H,2,O_,;,(3)碱溶液有相同化学性质原因是都含有,_OH,_,。,第18页,重点试验,突破,试验,9,:氢氧化钠变质探究,1,变质原理与成份分析,变质原理,_,2NaOH,CO,2,=Na,2,CO,3,H,2,O,_,成份分析,没有变质:,NaOH,;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Na,2,CO,3,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方法,第19页,3.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方法,尤其提醒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易与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其是否变质通常只需检验碳酸钠是否存在,碳酸钠检验可用稀盐酸或可溶性钙盐或钡盐。至于检验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还要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存在对氢氧化钠判定会造成干扰,所以判定氢氧化钠前要完全除去碳酸钠,同时不能引入其它碱性物质。,第20页,试验,10,:氢氧化钙变质探究,1,变质原理与成份分析,2.,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方法,变质原因,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_,_,CO,2,Ca(OH),2,=CaCO,3,H,2,O,_,_,成份分析,没有变质:,Ca(OH),2,;部分变质:,Ca(OH),2,和,CaCO,3,;全部变质:,CaCO,3,第21页,3.探究氢氧化钙是否完全变质方法,联想与启示,目标,操作或原因,除去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在溶液中滴入,_,氢氧化钙,_,_,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密封保留原因,能与空气中_二氧化碳_发生反应,第22页,典例分析,【,例,】,某同学发觉,上个月试验用过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试验。,【猜测与假设】,猜测(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测(2):该溶液全部变质;,猜测(3):该溶液部分变质。,【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测(2)或猜测(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以下方案:,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测(3)成立,不然猜测(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_,。,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再滴入酚酞,依据现象不一样来判断猜测(2)或猜测(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可行,原因是,_过量Ba(OH),2,和生成NaOH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NaOH_,。,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再滴入酚酞。依据现象不一样来判断猜测(2)或猜测(3)成立。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第23页,【试验验证】,试验步骤,试验现象,结论及解释,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_稀盐酸_,有气泡产生,猜测_(1)_不成立,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有,_,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清液不变红,_,猜测_(2)_成立,【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氢氧化钠溶液轻易变质,所以要,_,密封,_,保留。,第24页,分析,【方案讨论】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作出判断;乙:加入过量Ba(OH),2,和生成NaOH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NaOH;【试验验证】取少许待测液,加入足量稀盐酸,试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变质产生了碳酸钠,所以猜测(1)不成立;另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除去了显碱性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全部变质为碳酸钠,故猜测(2)成立;若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猜测(3)成立;【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留。,第25页,命题挖掘,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们一起对其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怎样?,【作出猜测】小丽猜测: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小明猜测: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你猜测:部分变质,含有,_碳酸钠和氢氧化钠_,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化学方程式是,_2NaOHCO,2,=Na,2,CO,3,H,2,O_,。,【试验探究】小丽取少许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显著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变质,小明认为她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滴加盐酸量少,和氢氧化钠反应了_,。,第26页,请你补全试验设计,填写表格中,证实固体酒精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怎样。,试验操作,试验现象,试验结论,_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_,有气泡产生,小丽猜测不成立,_再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_,_,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成红色,_,你猜测成立,【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杂质,方法是,_Na,2,CO,3,Ca(OH),2,=CaCO,3,2NaOH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27页,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常见碱,1,青岛以下物质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是,(),A汞水银,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碳酸氢钠小苏打,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B,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氢氧化钙俗名是熟石灰、消石灰。,第28页,2,青岛双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惯用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A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不一定是碱,C化合物是由不一样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由不一样种元素组成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不一定是碱,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化合物是由不一样种元素组成纯净物,由不一样种元素组成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命题点,2,酸化学性质,第29页,3,青岛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惯用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是(),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可作保护气一定是稀有气体,B单质是由一个元素组成物质,由一个元素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C性质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轻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D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不一定是酸,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也能够作保护气,A错误;由一个元素组成纯净物才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物质不是单质,B错误;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被深入氧化,所以耐腐蚀,C错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不一定是酸,D正确。,第30页,4,青岛稀盐酸和稀硫酸含有相同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C 不一样酸中含有相同离子氢离子,故不一样酸含有相同化学性质。,第31页,5,青岛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主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相关知识总结,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_,并列,_关系。,(2)转化关系:下列图表示几个化合物能经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镁化合物M。,第32页,图中物质M属于_,盐,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从表示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_,MgZnSO,4,=ZnMgSO,4,(或MgOH,2,SO,4,=H,2,OMgSO,4,或MgH,2,SO,4,=H,2,MgSO,4,),_。,(1)无机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故酸和盐属于并列关系。(2)因为M是镁化合物,故先排除“单质”和“酸”;因为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所以M不是“氧化物”和“碱”,故M为盐。,第33页,猜押预测,1.,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惯用思维方法。以下归纳推理正确是(),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一定是稀有气体,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二氧化碳气体属于酸性气体,氧气属于中性气体,都能用浓H,2,SO,4,干燥,故A正确;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NaNO,3,溶液不能,故B错误;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但可作保护气不一定是稀有气体,故C错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第34页,2.,下列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1)A不可能是_,c,_(填标号)。,aMg bFe cAg dZn,(2)若B为铁锈主要成份Fe,2,O,3,,B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Fe,2,O,3,6HCl=2FeCl,3,3H,2,O,_。,(3)若C为碳酸钠,C与D反应属于_,复分解反应,_(填基本反应类型)。,D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2HClCa(OH),2,=CaCl,2,2H,2,O或2HClBa(OH),2,=BaCl,2,2H,2,O,_(写一个)。,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反应物有_,3,_种。,第35页,(1),依据金属活动性次序,排在氢前边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Ag,位于氢之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3),若,C,为碳酸钠,,D,可能是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NaHCO,3,中有四种元素,二氧化碳、碳酸钠中均不含氢元素,故反应物有水。,第36页,命题点,3 碱化学性质,6青岛双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惯用思维方法。以下说法正确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溶液一定呈碱性,B燃烧都伴伴随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就是燃烧,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粒子,但不显电性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A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只要呈碱性,酚酞就会变红;电灯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性质和金属阳离子类似,故硝酸铵属于盐;不显电性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外,还有中子。,第37页,7,青岛除去以下各物质中少许杂质方法,不合理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方法,A,CO,2,CO,经过足量灼热氧化铜,B,N,2,O,2,经过足量灼热铜网,C,H,2,水蒸气,经过盛有足量浓硫酸洗气瓶,D,CO,2,HCl,经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杂质同时没有引入新杂质;氧气能与灼热铜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故经过足量灼热铜网能除去氮气中氧气;浓硫酸有吸水性,能除去,H,2,中水蒸气;,CO,2,和,HCl,都是酸性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杂质同时将原物质也除去了。,第38页,猜押预测,3.以下各组物质判别方案描述,正确是,(),AH,2,、CO、CH,4,三种气体,直接点燃气体就能够判别,BFe,2,O,3,、CuO、Zn、Cu四种固体,加一个试剂无法判别,CMgCl,2,、K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能够判别,DNaOH、KOH、NaCl、H,2,SO,4,四种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就能够判别,C氢气燃烧时火焰是淡蓝色,一氧化碳、甲烷燃烧时火焰都是蓝色,火焰颜色不易区分,故A错误;Fe,2,O,3,、CuO、Zn、Cu四种固体中加入盐酸后出现不一样现象:氧化铁会变成黄色溶液,氧化铜会变成蓝色溶液,锌表面有气泡,铜表面没有显著现象,加一个试剂可行,故B错误;氢氧化钾和氯化镁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盐酸会将氢氧化镁沉淀溶解,能够判别出盐酸和硫酸钠;再用盐酸判别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因为中和反应放热,故C正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能使酚酞变红色,硫酸能使红色褪去,判别出氯化钠和硫酸,不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无法判别,故D错误。,第39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