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教材同时复习,第一部分,第九单元溶 液,第1页,1,单元知识,导图,第2页,2,第3页,3,关键点,1,溶液形成,1,溶液,(1),概念:一个或几个物质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2),特征:含有,_,性、,_,性。,(3),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被溶解物质叫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物质叫溶剂。,知识关键点,归纳,均一,稳定,第4页,4,【,注意,】,均一、稳定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等。,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质能够是固体,也能够是液体或气体;水是最惯用溶剂,汽油、酒精等也能够做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第5页,5,2,溶解过程中热现象,(1),吸热:一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2),放热:一些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3),吸放热不显著:多数物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改变不显著,如氯化钠。,【,尤其提醒,】,溶解时吸放热现象通常会引发密闭容器中压强改变。,第6页,6,3,乳化,乳化是指加入乳化剂,(,如洗涤剂,),后,乳浊液,(,如油跟水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较稳定存在,大油滴分散成细小油滴随水流走。,【,尤其提醒,】,乳化与溶解不一样点是分散状态不一样。植物油被洗洁精乳化成细小油滴;植物油在汽油中溶解,分散在汽油中是植物油分子。,第7页,7,关键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溶液叫作这种溶质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溶液,叫作这种溶质不饱和溶液。,2,判断依据,第8页,8,【,尤其提醒,】,在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要注意:,必须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改变温度或溶剂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够相互转化;,必须明确,“,某一物质,”,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第9页,9,第10页,10,【,注意,】,浓溶液和稀溶液,(1),区分:一定量溶液中若含溶质较多,属于浓溶液;若含溶质较少,属于稀溶液。,(2),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第11页,11,4,结晶现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以晶体形式从它水溶液中析出过程叫结晶。,(2),原理:不一样物质溶解度不一样。有些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有些受温度影响较小。,(3),结晶方法,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再继续蒸发溶剂,溶质析出。,适用范围:,_,,比如,NaCl,。,降温结晶,(,或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使溶质析出。,适用范围:,_,,比如,KNO,3,。,溶解度随温度改变不大物质,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较大物质,第12页,12,关键点,3,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固体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质量。,(2),了解溶解度四要素,条件:必须是,_,;,标准:溶剂质量是,_,;,状态:溶液必须到达,_,;,溶解度单位:,_,。,一定温度下,100 g,饱和状态,g,第13页,13,(3),溶解度含义,如,t,时,,A,物质溶解度为,s,g,,表示:,_ _,。,(4),影响固体溶解度原因,内因:溶质性质,(,不一样溶质在同一个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溶剂性质,(,同一个溶质在不一样种溶剂中溶解性不一样,),。,外因:温度。,t,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s,g A,物质,(,或,t,时,,100 g,水中溶解,s,g A,物质恰好到达饱和,),第14页,14,2,气体溶解度,(1),概念:在,_,和,_,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到达饱和状态时气体体积。,(2),影响气体溶解度原因,内因:气体性质、溶剂性质。,外因:温度、压强。普通来说,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_,;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_,。,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小,大,第15页,15,3,溶解度曲线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时溶解度。如图中,a,点表示,_,。,(2),两条曲线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如图中,d,点表示,_,。,t,1,时,,A,物质溶解度为,40 g,t,2,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第16页,16,(3),曲线上点表示溶液是否饱和。如点,a,表示,A,物质在,t,1,_,溶液,点,b,表示,A,物质在,t,3,_,溶液。,(4),曲线倾斜程度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改变情况。如图中,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_,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_,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改变不大。,(5),依据曲线倾斜程度选择适当结晶方法。如从饱和溶液中析出,A,物质惯用,_,方法,析出,B,物质惯用,_,方法,析出,C,物质惯用,_,方法。,【,尤其提醒,】,描述溶解度时必须指明详细温度,溶解溶质量用质量表示。,饱和,不饱和,A,C,B,冷却热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第17页,17,关键点,4,溶液浓度,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适合用于全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适合用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注意,】,溶质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惯用质量百分比表示,一定要,100%,得到分数。,第18页,18,2,关于溶液稀释计算,计算原理:稀释溶液过程中,,_,质量不会发生改变。,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注意,】,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能够相加减,但体积之间不能够相加减。,稀释方法能够是加水稀释,也可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时混合前后有以下相等关系: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混合溶液质量,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时要保持单位一致。,溶质,第19页,19,3,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综累计算,(1),解题关键是经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并求出反应后溶液质量。,(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有两种求法,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剂,水通常包含两种情况:,a.,原溶液中水;,b.,化学反应新生成水。,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反应前全部物质总质量生成沉淀质量生成气体质量杂质质量,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重点试验突破,】,第20页,20,重点试验,突破,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1,所用仪器及各仪器作用,(1),所用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玻璃棒作用是,_,,加紧固体或液体溶质溶解速率;量筒作用是,_,。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体积略大,且越靠近越好。,搅拌,量取液体体积,第21页,21,2,操作步骤,(1),所配制溶液溶质为固体时,第22页,22,计算: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和水体积。,称量与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固体;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水。,溶解:将固体倒入烧杯中,将量取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停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装瓶:将配制好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第23页,23,(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体积和所需水体积。,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靠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和水。,稀释:将量取浓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装瓶。,(3),注意事项:溶质为固体时计算所需物质质量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遵照,“,左物右码,”,标准,且左右两盘上要垫上相同纸片;称量有腐蚀性或易潮解药品时要放在,_,中称量;用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时,计算时要准确利用体积、质量、密度关系式。,玻璃器皿,第24页,24,3,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1),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质量时固体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且移动了游码,造成称得固体药品实际质量,_,。,(2),量取水体积时仰视读数,造成配制溶液中水实际体积,_,。,(3),烧杯内原来有少许水,造成配制溶液中水质量,_,。,(4),将固体药品倒入烧杯中时撒在外面,造成溶液中溶质质量,_,。,(5),固体药品倒入烧杯中,称量纸上残留少许固体药品,造成配制溶液中溶质质量,_,。,(6),固体药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造成配制溶液中溶质质量,_,。,偏小,偏大,偏大,偏小,偏小,偏小,第25页,25,4,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原因,量取水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配制溶液中水实际体积偏小。,【,注意,】,溶液配制完成后,在转移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改变。,第26页,26,【,例,】,某试验小组利用图,1,所表示仪器进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试验:,图,1,图,2,图,3,第27页,27,(1),图,1,中仪器,a,名称是,_,。,(2),完成此试验正确操作次序是,_,(,填序号,),。,溶解把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称量计算,(3),按试验要求,图,1,中还缺乏玻璃仪器是,_,(,填名称,),。,(4),小茸按图,2,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晔发觉小茸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茸操作中错误是,_,;她称取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g,。,(5),小晔所取蒸馏水体积如图,3,所表示,则该试验小组原计划配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水密度约为,1 g/cm,3,),。,烧杯,玻璃棒,砝码和氯化钠位置放反了,12,18%,第28页,28,第29页,29,【,变式训练,】,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溶液试验操作示意图:,第30页,30,(1),图一中,有一个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状态如图一所表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一所表示,则称取,NaCl,质量为,_g,。,(3),依据计算需要量取水体积是,_mL(,水密度为,1 g/mL),。,药匙,18.2,163.8,第31页,31,(4),量取水体积时,图二中视线角度正确是,_,(,填字母,),。,(5),称量,NaCl,质量完成放回砝码时,发觉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它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D,小于,第32页,32,三年中考,讲练,请点击此处进入,WORD,文档,第33页,33,一、溶液形成,(,易错点,),【,例,1】,关于溶液,以下说法正确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液体,B,均一、稳定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一个固体溶于水形成混合物,D,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D,第34页,34,【,易错分析,】,对溶液概念了解不透、把握不准其内涵和外延,造成错误判断。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混合物,但不一定只含有两种物质,溶质能够是各种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惯用溶剂,但不是唯一溶剂。溶液含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一定是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液态纯净物不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第35页,35,【,针对训练,1】,1,以下物质溶于水所形成溶液中,溶质与所加入物质是同一个物质是,(),A,生石灰,B,胆矾,(CuSO,4,5H,2,O),C,二氧化碳,D,氯化钠,2,以下操作中没有形成溶液是,(),A,用汽油去除衣物上油渍,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油污,C,用酒精去除瓶壁上碘,D,用稀盐酸除锈,D,B,第36页,36,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易错点,),【,例,2】,以下说法正确是,(),A,饱和溶液一定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任何物质,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浓度一定变大,D,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间转化能够在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情况下实现,D,第37页,37,【,易错分析,】,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了解不透和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跟浓溶液与稀溶液间关系把握不准,造成错误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是依据不一样标准对溶液进行分类,二者间没有必定联络。如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而,90%,酒精溶液仍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依据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对溶液进行划分,二者间转化能够经过改变温度、溶质或溶剂量实现。若经过改变温度方法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溶质和溶剂质量可能保持不变。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溶液。外界条件不变情况下,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原溶质,但能够继续溶解其它物质。,第38页,38,【,针对训练,2】,1,要将一瓶靠近饱和某溶液,(,溶质是,M),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方法一定可行是,(),A,加入适量,M,B,加适量水,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A,第39页,39,2,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量水,在,t,时,向,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5 g,、,15 g,、,5 g,甲物质,向,D,烧杯中加入,25 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一所表示。,(1),在图一四个烧杯溶液中:,_,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_,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_,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最大,,_,烧杯中溶液溶质质量最小。,C,A,D,C,第40页,40,(2),图二中可表示甲物质溶解度曲线是,_(,填“,a”,或“,b”),,要使,A,烧杯中剩下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方法是,_,。,b,向,A,烧杯中加溶剂,(,或升温,),图二,第41页,41,三、溶液中,“,变,”,与,“,不变,”,(,重点,),1,溶液稀释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2,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3,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再降温至原来温度,则溶质、溶剂会按照一定百分比降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使其恰好饱和,则溶剂质量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第42页,42,【,例,3】,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表示。以下说法正确是,(),A,增加溶剂量能增大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B,将,t,1,质量分数相同甲、乙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甲大于乙,C,t,1,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t,2,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C,第43页,43,第44页,44,【,针对训练,3】,1,如图是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B,第45页,45,2,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表示,以下叙述中正确是,(),B,A,t,1,时,a,物质溶解度大于,b,物质溶解度,B,将,t,2,质量分数相同,a,、,b,溶液分别冷却到,t,1,,所得溶液质量分数,a,不可能大于,b,C,t,2,时将,30 g a,物质加入,50 g,水中得到,80 g,溶液,D,t,2,时将等质量,a,、,b,、,c,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个未到达饱和,该物质是,_,a,第46页,46,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表示,以下说法正确是,(),A,若甲固体中含有少许乙,可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B,25,时,甲、乙、丙三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C,将,35,时丙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25,时,将,20 g,甲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g,B,65,第47页,第48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