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演示稿.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26737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25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演示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技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演示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主要内容,1、,部分感染事件回顾,2、,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3、,标准预防,4、,医疗废物的管理,5、,手卫生,6、,医技科室的相关规范,警钟长鸣,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放,医院感染暴发,安徽宿州眼球事件回放:,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2008,年,9,月,,西安交大附属医院严重医院感染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亡。,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估算,3000,万!,2009,年广东汕头一医院,18,名剖宫产术后感染事件:,2009,年,12,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华侨医院,(,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调查发现,,院内感染防控,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原因:,1.,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存在严重医疗安全隐患。,2.,忽视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3.,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控意识淡薄,防控知识欠缺。,卫生部:对疏于监管导致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要追责,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增强医疗安全意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医疗安全。,1,、加强组织管理,实施责任追究。,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执业行为。,3,、进行专项检查,加大整改力度。,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001.1.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3.4.1,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003.6.1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10.15,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4.4.1,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5.27,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6.1,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8.2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5.5.1,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8.11,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6.9.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009.2.25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4.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10.1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10.1.1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2010.1.13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已颁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010.2.8 ,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2010.3.23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5.13,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2010.5.22,卫生部“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工作”的通知,2010.8.20,卫生部“关于做好,超级细菌,应对工作”的通知,2010.11.29,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卫生部“关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2,、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5、,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对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环境卫生学监测,二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ICU,空气,4cfu/9,皿,.15min,,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物品和环境表面,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三类,儿科病房、妇检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普通病房和房间,空气,4cfu/9,皿,.5min,,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物品和环境表面,10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个人防护用品(,PPE,):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标准预防是成功的、有效的、经济的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策略。,*,预防是最节省成本的健康投资。,穿,戴,常用的防护用品(一),常用的防护用品(二),口罩的正确佩戴(一),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於头顶後及颈後。,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锐器伤的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不能松开,防止血液回吸,再用肥皂液和流水冲洗至不流血为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避免使用漂白剂(含氯消毒剂)及其他对皮肤有刺激性的洗剂。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针刺伤处置五步法,第一步:挤血,第二步:冲洗,第三步:消毒,第四步:包扎,第五步:上报,医疗废物分类,2003,年(,5,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专人负责;,*,分类收集,禁混;禁漏;禁污;,*,利器 利器收集盒;,*,非利器 包装袋;,*,包装物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统一标识;,*,收集中发生泄漏,及时消毒清理;,*,破损的包装物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包装容器(物),*,实行分类包装,共,三类,。,*,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包装物的要求:,黄色,;有统一标识;无污染;无破损;符合装量要求。,“,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手卫生必备的设施,*,洗手用水:流动水,*,水龙头:非接触式(重点部门,),*,清洁剂:肥皂、皂液(最理想),*,手消毒剂:醇类、葡萄糖酸盐氯己定、碘和碘伏等,*,干手设施:纸巾、干手机、小毛巾等,WHO,: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态度决定一切,*,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什么情况下洗手,洗手六步法,:,打湿 取液 揉搓六步 冲洗 干燥 护肤,揉搓六步法,(,1,)掌心对 (,2,)手指交叉 (,3,)手指交叉,掌心搓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掌心对掌心搓揉,(,4,)双手互握 (,5,)拇指在 (,6,)指尖在,搓揉手指 掌中搓揉 掌心中搓揉,卫生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按照洗手揉搓六步方法相互揉搓双手,保证溶液充分接触到手的各个表面,直到干燥。,(20-30s),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适用于:,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等传染病。,适用于:,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病历夹警示粘贴图,医技科室,包括检验、放射、,B,超、彩超、心电图等科室。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或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和处理,带有传染性检验标本,不仅使病人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Devine et al.,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1;43;72-75,Lemmen et al,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4;56:191-197,Trick et al.,Arch Phy Med Rehabil,Vol 83,July 2002,Walther et al.,Biol Review,2004:849-869,接受检查的患者,存在各种隐性和显性的传染病,有很大的传染隐患;无传染病的患者,也会因病人各种不卫生因素,而使病原菌对诊疗环境和器械的污染。所以,疏忽管理,病原微生物会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受污染的环境与物品、诊疗器械与病人、医务人员与病人、病人与病人之间等链条,造成扩散、蔓延,导致医院内感染或流行。,根据医技部门复杂的院感因素与传播特点,制定相关院感管理制度,采取针对性院感防控措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制度,根据医技部门的特点,建立院感管理小组,制定院感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措施,强化常规执行。,知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6,学时),同时进行问卷考试,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和预防院感的积极性。,配备设施,每个部门按需要配备洗手设施,灭菌、消毒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净化机,隔离和防护用品等。,规范管理,接诊病人时,室内保持通风状态,以减少菌尘污染。每天在检查前、后室内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净化机作空气消毒各一次。科室因技术操作需要不能打开门窗,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动态消毒。接诊结束,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诊查床单、枕套每天更换,传染病患者用一次性床单。水池、水龙头、桌椅、门把手,每天清洗或擦拭。遇病人特别是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时,洒上有效氯,1000/L,消毒液及时清除。地面或物表沾有血液、体液污染用消毒液抹擦,。,规范管理,检查仪器,非病人接触部位用清水抹擦,病人接触部位用酒精擦拭,遇传染病患者,,B,超探头套用保护隔膜,做到一用一更换,不能套用薄膜的部件及时消毒,未消毒不能用于下一个病人。,检验科采血脉压带和纸手垫一人一用一更换,静脉和微量采血一人一针一管或一片;对疑似爱滋病、性病、传染病患者的各类标本严加防范,进入生物安全柜操作,工作人员穿隔离衣、帽子、眼罩、口罩、隔离鞋等;检测操作完后,按规范程序脱隔离衣物,并严格洗手和进行手的消毒。,规范管理,病人咳嗽、打喷嚏等引起空气污染;检验标本离心操作造成气溶胶,标本外溢致台面和地面污染;诊查器具用于各类病人染上许多病原微生物;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用后的采血器具和一次性用具等,均是病原菌繁殖和栖息的良好条件。如不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疗废物,会直接污染医院环境,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不注意消毒隔离和手的卫生,直接污染自己和病人。,规范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用后的棉签、手套一次性用品等医疗废物,收集于黄色塑料袋;检验标本收集于防渗漏的医疗废物容器,用后的一次性锐利器具放入锐器盒,微生物培养皿和血标本,先高压灭菌后,再放入医用垃圾袋。,当前存在的问题,医技科室是当前各家医院院感管理的薄弱部门。原因一是,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等部门,而忽视医技部门的严格管理;原因二是,科室医务人员院感意识普遍淡漠,认为大多做诊断性检查,不侵入无菌组织,消毒隔离不重要,故存在疏忽大意。如,B,超和放射科检查操作时又不宜打开门窗,病人多时室内空气混浊,菌尘密度增加;医技人员对病人连续操作不洗手或进行手消毒;进行标本离心和检验时不戴口罩帽子;为了单纯保护自己,某些检验采血人员戴着手套操作,从上班到下班不更换,将血液交叉污染于病人;,B,超探头、心电检测器具等不消毒,床单不每天更换。,医德要求与职责,医务人员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义务,,为了病人和自己的安全必须做到:按,规范,执行院感防控工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做好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每项诊疗操作既保证患者也注意自己的安全。用严格、科学的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安全的就诊、检查环境,使病人免受医院感染因素的侵袭,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和医德要求。,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