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模拟题附答案解析与考试技巧指导
一、单选题(共20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 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辩证法 D. 唯物史观
2: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A.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本质是:
A. 改变客观世界 B. 反映客观世界 C. 认识客观世界 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C. 哲学与政治经济的统一 D.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
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有被动作用 C. 物质与意识相互独立 D. 物质与意识相互无关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 实践 B. 矛盾 C. 发展 D. 自然
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
A. 矛盾的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B. 矛盾的特殊性是普遍性的基础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独立的
8: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认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 C.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D. 认识是发展的
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B. 真理是主观的反映 C.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 真理是主观的创造
10: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
A.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 历史是主观的反映 D. 历史是发展的
1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 政治和经济 D. 思想和现实
12: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理论:
A.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C.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障碍 D.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14: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A.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 历史是主观的反映 D. 历史是发展的
1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是:
A. 革命 B. 改革 C. 发展 D. 稳定
1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
A.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 历史是主观的反映 D. 历史是发展的
1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经济基础 D. 上层建筑
18: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斗争理论:
A.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C.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障碍 D.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1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本质是:
A. 改变客观世界 B. 反映客观世界 C. 认识客观世界 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20:以下哪个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认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 C.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D. 认识是发展的
答案:1.A 2.C 3.A 4.A 5.A 6.D 7.C 8.B 9.C 10.C 11.A 12.C 13.A 14.C 15.A 16.C 17.A 18.C 19.A 20.D
解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故选A。
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故选C。
3. 实践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故选D。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故选A。
5.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故选A。
6. 自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故选D。
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故选C。
8.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故选A。
9.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故选C。
10.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故选B。
11.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故选A。
1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故选C。
13.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故选A。
14.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故选B。
15.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表现形式是革命,故选A。
16.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故选B。
17.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故选A。
18.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故选C。
19. 实践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故选D。
20.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故选A。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A.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 D.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 E. 哲学与政治经济的统一
2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些观点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
A. 实践是主观的 B. 实践是客观的 C. 实践是社会的 D. 实践是历史的 E.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3: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认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 C.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D. 认识是发展的 E. 认识是有限的
2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A. 革命 B. 改革 C. 发展 D. 稳定 E. 调整
25: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A. 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C. 历史是主观的反映 D. 历史是发展的 E. 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6: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A. 物质决定意识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E.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适应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矛盾 E.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28: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矛盾 E.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
2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以下哪些是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A.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障碍 C.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E.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30:以下哪些选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E.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答案:
21:ABDE
22:BCE
23:ACDE
24:ABCD
25:ABDE
26:ABCD
27:AD
28:ABDE
29:ACDE
30:ACDE
解析: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哲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故选ABDE。
22. 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选BCE。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认识是发展的,故选ACDE。
24. 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包括革命、改革、发展和稳定,故选ABCD。
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是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故选ABDE。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物质决定意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选ABCD。
2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D。
2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矛盾,故选ABDE。
29. 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包括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障碍、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故选ACDE。
3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故选ACDE。
三、判断题(共5题)
3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3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
3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事物得以发展变化。
3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过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日,我国某城市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环境治理措施。以下为相关报道摘要:
1. 该城市对市区内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设绿化带,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2.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减少私家车出行。
3.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4. 加大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5.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打击。
【问题】
1. 分析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
2. 针对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提出以下哪些建议?
A.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B.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C.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D.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答题要点:
-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
- 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效率;
-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
- 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
- 严格执法,维护环境治理秩序。
解析:
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的目的在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效率,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以及严格执法,维护环境治理秩序。
2. 答题要点:
- A.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B.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 C.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 D.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
解析:
针对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建议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这些建议有助于巩固环境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解析】
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首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其次,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再次,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此外,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最后,严格执法,维护环境治理秩序。
针对该城市环境治理措施,以下建议可行:
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环保习惯,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环境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保障环境治理项目所需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环境治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有效。
4. 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治理区域环境污染。通过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