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样式,单击此处编辑幻灯片母版样式,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口腔病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掌握:定义,儿童心理的共性特点,医,患,监的三边关系,诊疗行为诱导的方法,熟悉: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各年龄段儿童的行为诱导方法,了解:全身麻醉法,11/13/2025,1,口腔病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一、,定 义,二、,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的特点,四、,诊疗行为诱导的方法,五、,各年龄段的诱导方法,六、,参考书籍与思考题,11/13/2025,2,定义:,儿童有害怕,甚至拒绝口腔疾病诊,疗的行为,这是由于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消除这些不利的诊疗行为,达到完成,诊疗目标的方法就称为诊疗行为诱导。,返回,11/13/2025,3,儿 童 的 心 理 特 点,(,一)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二),儿童心理的共性特点,1、,婴儿期,2、,幼儿期,3、,学龄前期,4、,学龄期,主菜单,11/13/2025,4,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婴儿期(1岁以内),:,兴奋性,活跃情绪,有意识活动增强,突发的大声音,新事物,或生人均可使婴儿产生恐惧感。,返 回,11/13/2025,5,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幼儿期(13岁):,以自我为中心,情感外露而不稳定,以听觉性和视觉,性的恐惧为主。,返 回,11/13/2025,6,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学龄期(7岁以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得到增强和发展。心理特点是在自,我肯定和自卑间徘徊。情绪更加稳定。,返 回,11/13/2025,8,儿童心理的共性特点,1恐惧心理:疼痛是主要因素,2依赖心理,3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以自,我为中心,4 情绪表现形式:一时性,爆发性,,兴趣性,真实性,返 回,11/13/2025,9,儿童口腔科医患关系的特点,(,一)、医(护人员),患(儿),监(护人)构成三,边关系,(二)、患儿的合作程度低,(三)、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一忍”,“二换”,“三,勤”,“四互”,“五心”,1.忍耐,忍让,2.换位思考,3.嘴勤,眼勤,手勤,4.互学,互利,互尊,互愿,5.责任心,虚心,耐心和爱心,童心,11/13/2025,10,诊 疗 行 为 诱 导 的 方 法,一般患儿,不合作患儿,1.,言语,交流法,2.鼓励为主法,3.示范法(TSD),8.捂嘴止哭法(HOM),7.,家长,陪伴法,9.观摩交流法,6.短时操作法,4.,适应法,5.无痛法,10.,环境感化法:,1.,固定法,2.,药物镇静法,3.,笑气吸入镇静法,4.全身麻醉法(极少用),返 回,11/13/2025,11,不合作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固定法(,开口器固定法,):,定义:,用,器械和装置,控制患儿的口腔和身体,的活动度,达到口腔安全诊疗目的的方法。,适应证:,经一般的诊疗行为诱导后仍闭嘴拒治的患儿,身体乱动,难以确保口腔诊疗安全的患儿,智力低下,自闭症和脑瘫等弱智,残疾患儿,注意事项:,事先需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和支持,放开口器时不要误伤舌,唇和粘膜,一旦抵抗消除,能配合治疗,应及时,解除固定,返 回,11/13/2025,12,不合作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药物镇静法:,定 义,适 应 证,常用药物,用药方法,注意事项,返 回,11/13/2025,13,各年龄段的诱导方法,1.3岁以下儿童,2.37岁患儿,3.7 岁以上儿童,11/13/2025,14,参考书籍与思考题,参考书籍:现代口腔医学,临床儿童口腔医学,思考题:,1.从医,患,监关系分析,你认为应,当如何调整家长的心里行为?,2.应当从哪些方便努力快速取得儿,童的信任?,结 束,11/13/2025,15,语言交流法,返 回,11/13/2025,16,适应法,返 回,11/13/2025,17,家长陪伴法,返 回,11/13/2025,18,环境感化法,营造适合,儿童特点,的诊疗环境,可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诊室布置趋向,家庭化,和乐园化,候诊室应,宽敞,舒适,口腔卫生宣教,图片,的使用,返 回,11/13/2025,19,儿童特点的诊疗环境,返 回,11/13/2025,20,家庭化和乐园化,返 回,11/13/2025,21,候诊室应宽敞,舒适,返 回,11/13/2025,22,口腔卫生宣教图片的使用,返 回,11/13/2025,23,开口器固定法,返 回,11/13/2025,24,器械和装置,返 回,11/13/2025,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