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何思彤,法律硕士、心理学博士,【,工作对象,】,1.,进入高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都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2.一线教职员工(辅导员、教工、学生朋辈、班级干部等)如果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与之沟通交流,必要时要做好观察记录。如果学生中间出现“心理异常现象”,就需要向与之联系较密切的学生进行询问、记录、签名。送学生就医、住院等等,在这些工作流程中,我们自己要懂法,执法,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防止“好心办坏事”。,心理健康教育会涉及到的几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法律 -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的立法目的和主要保护主体,立法目的:发展精神卫生事业,规范精神卫生服务,保护主体: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精神卫生的广义和狭义之分,重性精神疾病(也称重性精神病):是个管理概念,是一组特殊疾病的统称,属于本法的“严重精神障碍”的范畴,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妄想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等,6,种疾病国家救助项目。,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心境障碍(抑郁和躁狂状态)物质滥用(酒精、毒品、麻古)导致的精神障碍幻觉妄想的比较多,精神分裂症,自己对症状的识别能力,严重程度的表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VS,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损害赔偿谁负责?,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高院民法通则若干意见解释,涉及的法律问题,学生民事责任能力认定,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至,14,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正常大学生民事行为能力:,精神障碍学生的民事责任能力:,第一章第九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高校精神障碍学生监护人的确定以及监护人职责,1.监护人范围,P,18,2.监护时间开始时限P16,3.监护权限职责P24,【,精神卫生法章节条款的总体概括,】,共,7,章,85,条,第一章总则(,1,12,条,,12,条),第二章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13,24,条,,12,条),第三章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25,53,条,,29,条),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54,59,条,,6,条),第五章保障措施(,60,71,条,,12,条),第六章法律责任(,72,82,条,,11,条),第七章附则(,83,85,条,,3,条),【,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条款,】,不能剥夺学习权利,第一章 第四条,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和高校密切相关条款,】,第一章第五条,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第二章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职业规范限制条款,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现全国首例心理咨询师成被告案,2013,年,12,月,05,日 姑苏晚报,11,月,26,日,张国华,(,化名,),在西安寄出诉状,状告昆山一心理咨询师,一审被驳回后,他向苏州中院提起上诉。张国华之子患有躯体障碍症,去年,12,月通过网络与昆山某心理咨询师签订一份内训课程协议书,接受为期,9,个月的系统训练。,今年,5,月,12,日,已被保研的在校大学生小张跳楼身亡,张国华认为心理咨询师侵权,索赔,70,余万元。这也是,精神卫生法,今年,5,月,1,日实施后,全国首名心理咨询师成被告。,不得违背本人意愿进行精神诊断,第三章第二十七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第三章第二十八条,(一)除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医疗机构接到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不得拒绝为其作出诊断。,重要条款:送治权、强制送治权、送治主体,第三章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接到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应当将其留院,立即指派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并及时出具诊断结论。,重要条款,第三章第三十条,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一)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二)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第三章第三十一条,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的,经其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不同意的,医疗机构不得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应当对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护管理。,第三章第三十二条,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第三十五条 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不能确定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者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得对其实施住院治疗。,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在相关机构出具再次诊断结论、鉴定报告前,收治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规范的要求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第三十六条 诊断结论表明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本人没有能力办理住院手续的,由其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属于查找不到监护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由送诊的有关部门办理住院手续。,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其监护人不办理住院手续的,由患者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住院手续,并由医疗机构在患者病历中予以记录。,第四十四条 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对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监护人可以随时要求患者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医疗机构认为前两款规定的精神障碍患者不宜出院的,应当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患者或者其监护人仍要求出院的,执业医师应当在病历资料中详细记录告知的过程,同时提出出院后的医学建议,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签字确认。,对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的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医疗机构认为患者可以出院的,应当立即告知患者及其监护人。,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及时组织精神科执业医师对依照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检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患者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通知患者及其监护人。,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精神障碍患者出院,本人没有能力办理出院手续的,监护人应当为其办理出院手续。,第三章第四十九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患者所在单位等应当依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三章第五十一条,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四章第五十九条,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第五章第六十七条,师范院校应当为学生开设精神卫生课程;医学院校应当为非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精神卫生课程。,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培训,应当有精神卫生的内容,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第五章第六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第五章第七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责令有关医务人员暂停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执业活动:,(一)拒绝对送诊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作出诊断的;(二)对依照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患者未及时进行检查评估或者未根据评估结果作出处理的。,第五章第七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二)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四)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六章第七十七条,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给精神障碍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第六章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给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他公民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一)将非精神障碍患者故意作为精神障碍患者送入医疗机构治疗的;(二)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遗弃患者,或者有不履行监护职责的其他情形的;(三)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侵害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的;(四)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人身自由的;(五)其他侵害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情形。,第六章第七十九条,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案例:河南上访农妇“被精神病”,第七章第八十二条,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认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案例:,高考状元为何成为杀人凶手?,曾世杰,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来自四川凉山州的农村家庭。,2010,年,3,月,30,日晚,9,:,10,左右在江安校区明远湖边制造凶杀案,造成一死二伤。,2010,年,12,月,29,日,成都中院对川大学生曾世杰“因丑杀人案”做出一审判决: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曾世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判决中重申了一审复审采纳的司法鉴定意见,认为曾世杰在作案时无精神障碍,并且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对其行为负责。,2011,年,02,月,16,日,在向省高院提起上诉后,姚飞律师已经和高院联系,准备为曾世杰做第二次精神鉴定。,【,法律责任,11,条,】,第,72,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精神卫生工作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行政责任 第,72,条,民事责任,第,79,条,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77,条、,78,条,其中还有民事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章,刑事责任,第81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侮辱罪、遗弃罪、非法拘禁罪、侵犯通信自由罪.,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