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 言 文 翻 译,1/27,学习目标:1、分析往年文言文中考考查内容,尤其是翻译题2、了解文言文翻译重点:实词、虚词、句式 3、明确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4、掌握几个惯用翻译方法:,中考复习,2/27,考查重点:,1、实词:(来自书本)(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词(3)词类活用(4)通假字,2、虚词:(惯用)之 也 者 其 而 乎 焉 为,3、句式:,(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倒装句(主谓倒置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语后置句、),3/27,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杀人用棍棒和刀,有什么不一样吗,?,2、子将安之?,你将到哪里去?,3、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太厉害了,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当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一、判断题,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用棍棒和刀,杀人,有什么不一样吗,?,你,太不聪明了。,我拿了一双白璧,想把它献给项王。,4/27,二、翻译题(一),1、一鼓作气,再而衰。,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起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衰减下去了,加,对句中省略成份,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2、能够一战,能够凭,这一点,打一仗。,3、便舍船,从口入,(,渔人,)就丢弃船,从洞口进入。,5/27,1、夫战,勇气也。,打仗靠是勇气,。,减,句中无实在意义虚词,可舍去不译。,翻译题(二),2、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他)停下活计,走到田埂上,懊恼了老半天。,夫,之,6/27,1、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就擅长偷盗吗?,2、子又生孙,孙又生子,你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三、改错题,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儿女来到这走投无路地方。,齐国人,原来,就擅长偷盗吗?,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率领妻子儿女来到这,与世隔绝,地方。,7/27,4、但手熟尔。,只是手熟练。,5、左右欲刃相如。,秦王左右人想把刀给相如。,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布衣交往尚且不相互坑骗。,选,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义,,通假字,宜体会作者原意,慎重挑选。,只是手熟练,罢了。,秦王左右人,想用刀杀死,相如。,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相互坑骗。,8/27,1、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乃太公兵法也。,原来,是,太公兵法这本书。,3、吾属皆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将要,被,俘虏了。,套,固定结构,有其固定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固定翻译格式,能够照套。,四、探究题(一),9/27,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欧阳修。,2、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藤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郡守。,3、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庆历年间,,有个贫民叫毕升。,搬,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探究题(二),10/27,古汉语常见固定结构虚词,1、表疑问:奈何、若何、怎样、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等)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例:其如土石何,2、表反问: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例:不亦乐乎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例:何陋之有,3、表设问:何者、何则、何哉(可译为“为何呢”)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1/27,5、表比喻:若然、如然(译为“象一样(似)”)例:若听茶声然,6、助词“所”结构:所以(译为“原因”“用来凭借”),例: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7、表推测:得无(可译为“没有、能不、莫不是”),例:(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2/27,文言文翻译普通方法,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不用翻译。,对句中省略成份,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加,句中无实在意义虚词,可舍去不译,。,减,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比喻 义,通假字,应慎重挑选。,选,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当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调,固定结构,有其固定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固定翻译格式,能够照套。,套,搬,13/27,文言文翻译标准,一、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三、做到“信”、“达”,“雅”,信,:,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达:,通顺。即合乎当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雅:,对一些句子要 译出原文格调,。,14/27,文言文翻译基本思绪,7、润语色,1、读全文,2、看注释,3、找疑词,5、选词意,4、忆词意,6、调语序,15/27,练习:,翻译下文 (一),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注:京高大。孽ni 通“蘖”,这里兼有“病”和“孤独”两义。陨yn从高处掉下来。,16/27,更羸与魏王在高台下面,抬头看见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替你虚拉弓不放箭就射下鸟来。”魏王说:既然这么那么射箭本事能够到达如此地步吗?”更羸说:“能够。”,一小会儿,雁从东方飞来,更羸就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就落下来了。魏王惊叹地说:“射箭本事能够到达这么地步吗?”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了伤失群孤雁哪!”魏王说:“先生怎么知道呢?”更羸回答说:“它飞 迟缓而叫得悲惨飞慢呢,是旧伤疼痛;叫得惨呢,是长久失群;旧伤没有长好而害怕心情又没有去掉,听见弓弦一响,急忙展翅高飞,所以引发伤口破裂而从高处掉落下来。,17/27,(二)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8/27,【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不过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何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和君主开玩笑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太阳一样;中年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太阳一样;晚年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19/27,(三)问说孟涂文集,【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译文】,一个有见识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他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觉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他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人。即使你道理知道了,可能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东西,可能你还不了解它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他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处理呢?,20/27,(四)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高尚志向,不做到平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平静焉,才能起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分就不能挂历精神,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谢,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21/27,(一)李生论善学者,1、给以下句中加点离注音并释义。,吾悉能,志,之 音:义:李生,说,之曰 音:义:,不应而,还,音:义:迨年事,蹉跎,音:义:,zh;同“识”记 shu;劝说,xun;同“旋”,转身 cu tu光阴消逝,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使用方法不一样一项是(),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那些善于学习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意思相同一项(),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学贵善思 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D,C,22/27,(二),7以下句中“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以”意义和使用方法相同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策之不以其道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8以下对人物分析评价有错误一项是(2分),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些人格魅力。,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有意在军队中过着简单生活。,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9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4分),客谢之 谢:监试者异之 异:,窃为郡内忧之 窃:以病去 去:,谢:道歉。异:认为奇特(奇异)。,窃:私下。去:离职,离开。,10翻译以下句子。(4分),(1),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2分),我即使年幼弱小,没有高风亮节,不过减小年纪来求得过早长大,绝对不是我所为。,(2)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2分),沿山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被强盗掠夺(抢掠),A,C,23/27,(三),白侯之贤,2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3分),(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3)白侯之贤信己,(1)擅长,善于(2)回头(3)确实,真实,22.用当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2分),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白侯明察富豪奸诈,依据田地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23.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字,概括白侯之贤。,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1),,驭吏,(2),,天子嘉之。,(1)清(约)(2)严,24/27,(四),戴胄犯颜执法,9对下面句子朗诵节奏划分正确一项是()(2分),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忿()狱(),1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卿欲遵法而使朕失信乎?,你是想只管恪遵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12对弄虚作假者处理,戴胄意见与唐太宗意见有何不一样?戴胄理由是什么?请简明概括。(2分),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告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喜怒来决断事情。,13结合文意简明分析戴胄品质。(2分),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一样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人,正直无畏,秉公遵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人。,A,愤恨、案件,25/27,(五)钴鉧潭西小丘记,10.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2分),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而,烈火,而焚之,烈火,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虽,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却点燃大火即使认为鄙陋 看不上,11.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利用比喻描写丘“石”语句并在下面翻译出来。,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那高耸石头相拥着向下倾斜,好像成群牛马在小溪里饮水一样;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着、倾斜着向上石头,好像熊罴在向山上攀登。,12.下面写“坐潭上”和“卧丘上”观感文字,分别反应了作者怎样心境?,“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枕席而卧渊然而静者与心谋。”,孤寂、凄苦、悲凉 心神愉悦、陶醉自得,13.结合小石潭记写作背景,谈谈本文写“弃地”小丘际遇,寄寓了作者怎样情感和愿望。(2分),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遭遇不幸苦闷抑郁不平情感和重被重用愿望,。,26/27,问渠那得清如许,27/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