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理论卷附答案解析与教学实践
一、单选题(共20题)
1: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学习动机的分类?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间接动机 D. 直接动机
2:在自我效能有关于学习动机理论中,以下哪个概念指的是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信念?
A. 学习目标 B. 自我效能感 C. 学习态度 D. 学习策略
3:根据德西和瑞恩的“自我决定论”,以下哪项不是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
A. 自由选择 B. 情感体验 C. 有能力行动 D. 归属感
4:在成就目标理论中,以下哪种目标取向被认为与学业成功关系最为密切?
A. 任务取向 B. 成就取向 C. 防御取向 D. 避免失败取向
5:以下哪个理论认为,人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内在的兴趣和好奇心?
A.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 B. 认知主义动机理论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D. 精神分析动机理论
6:在自我决定论中,哪个心理状态是指个体感到他们所做的选择是自由和自主的?
A. 自由选择感 B. 自主感 C. 独立感 D. 自信感
7: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以下哪种因素对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最为重要?
A. 个人成功经验 B. 他人评价 C. 需要感 D. 兴趣感
8:在自我决定论中,哪个概念是指个体对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A. 自主性 B. 自由感 C. 价值感 D. 感激感
9:在目标设置理论中,哪种类型的任务目标被认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A. 明确目标 B. 具体目标 C. 挑战性目标 D. 可达性目标
10:根据自我决定论,以下哪种因素对于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最为关键?
A. 教师的期望 B. 学生的兴趣 C. 家长的支持 D. 同伴的鼓励
11:在德西和瑞恩的自我决定论中,以下哪个原则指的是个体需要感觉到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A. 自由选择原则 B. 自主性原则 C. 个人能力原则 D. 环境适应性原则
12:在自我效能感理论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A.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B. 教师的表扬 C. 学生对成功的期待 D. 学校的教育资源
13:根据自我决定论,以下哪种行为被认为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
A. 为考试而学习 B. 为获得奖励而学习 C. 为个人兴趣而学习 D. 为他人期望而学习
14:在自我决定论中,哪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A. 自我效能感 B. 自主性 C. 自由感 D. 自信感
15:在目标设置理论中,哪种目标设置策略被认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A. 设定高难度的目标 B. 设定容易达成的目标 C. 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D. 设定与个人兴趣一致的目标
16: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
A.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 B. 认知主义动机理论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D. 精神分析动机理论
17:在自我效能感理论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
A. 学生对失败的恐惧 B.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C.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D. 学校的教育制度
18:根据自我决定论,以下哪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A. 自主性 B. 自由感 C. 价值感 D. 感激感
19:在目标设置理论中,哪种类型的任务目标被认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A. 明确目标 B. 具体目标 C. 挑战性目标 D. 可达性目标
20: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
A. 行为主义动机理论 B. 认知主义动机理论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 D. 精神分析动机理论
答案:
1. C 2. B 3. D 4. B 5. C 6. B 7. A 8. C 9. D 10. B
11. B 12. B 13. C 14. A 15. C 16. C 17. B 18. C 19. C 20. C
解析:
1. C 间接动机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标准学习动机分类。
2. B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 D 自我决定理论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不包括需要感。
4. B 成就取向目标取向与学业成功关系最为密切。
5.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认为人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内在的兴趣和好奇心。
6. B 自主性指的是个体感到他们的选择是自由和自主的。
7. A 个人成功经验对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最为重要。
8. C 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9. C 挑战性目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10. B 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最为关键。
11. B 自主性原则指出个体需要感觉到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12. B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13. C 为个人兴趣而学习的行为被认为是由内在动机驱动的。
14. A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
15. C 挑战性目标设置策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16.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
17. B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影响。
18. C 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活动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19. C 挑战性目标被认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20. C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学生的内在兴趣和好奇心。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 个人的兴趣和需要 B. 教师的教学方法 C. 学校的规章制度 D. 家庭的教育环境 E. 同伴的影响
答案:ABDE
解析:
A. 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影响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因素,因为当学习内容与个人的兴趣和需要相符合时,更容易激发学习动机。
B. 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适当的挑战,并且鼓励学生的参与,则能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C. 学校的规章制度:虽然规章制度本身可能不直接影响学习动机,但它们可以间接影响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动机。
D. 家庭的教育环境:家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重要影响,包括父母的期望、家庭的学习氛围等。
E. 同伴的影响:同伴群体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学习动机。
22: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理论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 E.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
E.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虽然构建主义也关注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它的核心是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直接关注动机。
23:以下哪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A. 提供成功的先例 B. 设定合理的目标 C. 强化积极反馈 D. 分析失败的原因 E. 降低任务的难度
答案:ABCD
解析:
A. 提供成功的先例:通过展示成功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信念。
B. 设定合理的目标:合理的目标可以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但又是可实现的,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C. 强化积极反馈: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D. 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失败的原因,可以促进他们从失败中学习,提高自我效能感。
E. 降低任务的难度:虽然降低难度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性,但过度降低难度可能导致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反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24:在教育实践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使用多媒体教学 B.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C. 采用合作学习 D.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E. 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案:ABCDE
解析:
A. 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B.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做什么,从而提高动机。
C. 采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D.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多样化的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E. 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5: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
A. 学习成绩不佳 B. 教师的不当评价 C. 同伴的负面评价 D. 家庭问题 E. 学校环境不佳
答案:ABCDE
解析:
A. 学习成绩不佳:连续的失败可能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B. 教师的不当评价:负面的评价可能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C. 同伴的负面评价:同伴的负面评价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形象,降低学习动机。
D.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E. 学校环境不佳:不利的学校环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安,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26: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理论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 E.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2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选择?
A. 学习目标 B. 学习风格 C. 学习任务 D. 教学方法 E. 学习环境
答案:ABCDE
解析:
A. 学习目标:目标会影响学生选择哪些策略来实现目标。
B. 学习风格:不同的学习风格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策略。
C. 学习任务:任务的特点会影响学生选择哪种策略。
D. 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会限制或促进学生的策略选择。
E. 学习环境:环境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如何应用学习策略。
28: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理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 E.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解析: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实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29: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持久性?
A. 学习兴趣 B. 成就感 C. 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D. 学习环境的稳定性 E. 教师的支持
答案:ABCDE
解析:
A. 学习兴趣:持续的兴趣可以维持学习动机。
B. 成就感:获得成就感可以增强学习动机。
C. 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保持动机的持久性。
D. 学习环境的稳定性:稳定的环境有助于维持学习动机。
E. 教师的支持:教师的支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30:在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理论关注学生的社会互动?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 E. 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E
解析:
E. 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关注学生的社会互动,特别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的过程。
三、判断题(共5题)
31:学习动机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由外部奖励驱动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学习动机理论并不认为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由外部奖励驱动的。例如,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内在的兴趣和好奇心来驱动学习行为。
32: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功经验与其自我效能感无关。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的成功经验与其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当个体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时,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增强,反之亦然。
33: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个体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减少认知上的不一致。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认知失调理论实际上认为,个体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例如,通过合理化)来减少认知上的不一致,而不是改变行为。
34: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于追求成功目标。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成就目标理论指出,学生追求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并非所有学生都倾向于追求成功目标,有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避免失败。
35: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模仿来学习。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观察学习理论,也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确实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并模仿来学习,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交通压力,如建设地铁、优化公交线路、实施交通管制等。然而,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如高峰时段拥堵严重、交通拥堵范围扩大等。
【问题】
1. 分析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2.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答案与解析】
-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密度增加,导致交通需求量增大。
- 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如道路、桥梁、地铁等。
- 交通规划不合理,如公共交通线路覆盖不足、交通流量分布不均等。
- 交通秩序混乱,如违章停车、违规行驶等。
- 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导致交通需求与供给矛盾加剧。
2. 【答案与解析】
- 优化交通规划,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如限制车辆通行、实行错峰出行等。
-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私家车使用。
- 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习惯。
【参考解析】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交通需求量增大。其次,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如道路、桥梁、地铁等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此外,交通规划不合理,公共交通线路覆盖不足,交通流量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区域交通拥堵严重。同时,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停车、违规行驶等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针对当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1. 优化交通规划,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吸引力,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通过限制车辆通行、实行错峰出行等措施,合理调控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
3. 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规范交通行为,维护交通秩序。
4.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市民选择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压力。
5. 加强交通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习惯,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