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6年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记忆规律应用卷附答案解析与教学策略
一、单选题(共20题)
1:心理学中,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和什么?
A. 复习 B. 运用与遗忘 C. 分析 D. 创造
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速度是?
A. 恒定的 B. 先快后慢 C. 先慢后快 D. 呈正态分布
3: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A.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B. 先有经验再学习新知识 C. 学习者的先验知识 D.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记忆的因素?
A. 认知负荷 B. 情绪状态 C. 生理条件 D. 教学方法
5:在心理学中,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什么过程转化为长时记忆?
A. 复习 B. 重复 C. 复述 D. 组织
6: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学习层次理论中,哪一层级属于高级认知过程?
A. 知识 B. 技能 C. 问题解决 D. 观念
7:以下哪种学习策略不属于记忆策略?
A. 划分信息 B. 联想记忆 C. 理解记忆 D. 机械记忆
8:根据艾斯克勒尔和特里普的研究,记忆中的“提取失败”理论指的是?
A. 信息丢失 B. 信息编码错误 C. 信息检索失败 D. 信息遗忘
9:在心理学中,记忆的保持阶段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 认知负荷 B. 注意力 C. 生理条件 D. 学习环境
10: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哪种学习属于接受学习?
A. 发现学习 B. 主动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反复学习
11: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遗忘的原因?
A. 神经元死亡 B. 信息过载 C. 情绪干扰 D. 缺乏复习
12: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中的“前摄抑制”是指?
A. 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B. 旧信息干扰新信息 C. 信息遗忘 D. 信息编码错误
13:在心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增强记忆?
A. 重复练习 B. 短时记忆训练 C. 长时记忆训练 D. 主动遗忘
14: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指?
A. 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B. 旧信息干扰新信息 C. 信息遗忘 D. 信息编码错误
15:心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改善记忆?
A. 划分信息 B. 机械记忆 C. 联想记忆 D. 忽略干扰
16:在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记忆的因素?
A. 认知负荷 B. 情绪状态 C. 生理条件 D. 教学方法
17: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中的“提取失败”理论指的是?
A. 信息丢失 B. 信息编码错误 C. 信息检索失败 D. 信息遗忘
18:心理学中,以下哪种学习策略不属于记忆策略?
A. 划分信息 B. 联想记忆 C. 理解记忆 D. 机械记忆
19:在心理学中,记忆的保持阶段主要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 认知负荷 B. 注意力 C. 生理条件 D. 学习环境
20: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指?
A. 新信息干扰旧信息 B. 旧信息干扰新信息 C. 信息遗忘 D. 信息编码错误
答案:
1. B 2. B 3. C 4. D 5. A 6. C 7. D 8. C 9. C 10. C 11. A 12. B 13. A 14. B 15. A 16. D 17. C 18. D 19. C 20. B
解析:
1.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和运用与遗忘。正确选项B。
2.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正确选项B。
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正确选项C。
4. 生理条件、情绪状态和教学方法都是影响记忆的因素,而信息过载不是。正确选项D。
5.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习过程转化为长时记忆。正确选项A。
6. 问题解决属于高级认知过程。正确选项C。
7. 机械记忆不属于记忆策略,而是记忆的一种方法。正确选项D。
8. 提取失败是指信息检索失败。正确选项C。
9. 记忆的保持阶段主要受到生理条件的影响。正确选项C。
10. 接受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接受外界信息来获取知识。正确选项C。
11. 神经元死亡不是遗忘的原因,而是大脑功能衰退的表现。正确选项A。
12. 前摄抑制是指新信息干扰旧信息。正确选项B。
13. 重复练习可以增强记忆。正确选项A。
14. 倒摄抑制是指旧信息干扰新信息。正确选项B。
15. 划分信息可以改善记忆。正确选项A。
16. 教学方法不是影响记忆的因素。正确选项D。
17. 提取失败是指信息检索失败。正确选项C。
18. 机械记忆不属于记忆策略。正确选项D。
19. 记忆的保持阶段主要受到生理条件的影响。正确选项C。
20. 倒摄抑制是指旧信息干扰新信息。正确选项B。
二、多选题(共10题)
2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记忆力?
A. 睡眠质量 B. 心理压力 C. 学习环境 D. 生理年龄 E. 学习方法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影响学生记忆力的因素。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记忆的巩固;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干扰记忆过程;学习环境如果嘈杂或干扰多,可能会降低记忆效果;生理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影响记忆力;合适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22:根据教育心理学,以下哪些是学习动机的类型?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责任动机 D. 义务动机 E. 习惯动机
答案:AB
解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学习动机的基本类型。内部动机源于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内在的满足感,外部动机则来源于外部奖励或惩罚。责任动机、义务动机和习惯动机并不是学习动机的基本分类。
23:以下哪些是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中的认知领域?
A. 知识 B. 理解 C. 应用 D. 分析 E. 创造
答案:ABCDE
解析: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的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所有选项都属于认知领域。
24: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哪些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A. 提供丰富的反馈 B. 使用多媒体教学 C.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D. 采用分层次教学 E. 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促进学生学习有效的策略。提供丰富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采用分层次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则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5:以下哪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A. 学习理论 B. 情绪心理学 C. 认知心理学 D. 社会心理学 E. 生理心理学
答案:ACD
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虽然与教育相关,但它们更多地属于心理学分支的范畴。
26:在教育活动中,以下哪些教学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A. 重复原则 B. 适当过度学习 C. 简化信息 D. 理解性学习 E. 遗忘曲线原则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教学原则。重复原则和适当过度学习可以帮助信息更好地编码和巩固;简化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理解性学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A. 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 B. 教师的教学方法 C. 学校的教育资源 D. 家庭环境 E. 社会文化背景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直接关系到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
28:以下哪些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A. 课程设计 B. 教学方法研究 C. 学生心理辅导 D. 教育政策制定 E. 教育评估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政策制定和教育评估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9:以下哪些是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关键点?
A. 学习材料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联系 B.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C. 学习应该是有目的的 D. 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 E. 学习应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关键点。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相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应该是有目的的,与学生的需求相关;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与学生的理解相关。
30:以下哪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案例研究法 D. 行动研究法 E. 访谈法
答案:ABCDE
解析:所有选项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研究心理现象;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通过深入分析个别案例来理解心理现象;行动研究法结合实践与研究,以改进实际问题;访谈法通过直接与个体交谈来收集信息。
三、判断题(共5题)
31:心理学中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速度是恒定的。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但遗忘速度并不是恒定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逐渐减慢。这种遗忘曲线的规律反映了记忆的动态变化过程。
32: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风格”是指学生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学习风格确实是指学生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方式。不同的学习风格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好和效果不同,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风格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33: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正确( ) 错误( )
答案:正确
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34: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外部奖励和惩罚。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来源于外部奖励和惩罚,还包括内部动机,如好奇心、兴趣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35:在记忆过程中,复述是一种比组织更有效的记忆策略。
正确( ) 错误( )
答案:错误
解析:在记忆过程中,组织是一种比复述更有效的记忆策略。组织信息有助于构建有意义的信息网络,促进记忆的长期保持。复述虽然有助于短期记忆,但长期记忆效果不如组织策略。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
【给定材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缓解这一难题,各地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份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政务材料。
材料一: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还加剧了环境污染。据调查,城市拥堵时段,汽车尾气排放量是正常时段的2倍。因此,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刻不容缓。
材料二:
为缓解交通拥堵,某市政府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交车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二是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市民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是加强交通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停车、占用公交专用道等行为。
材料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上述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有所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有所增加,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然而,市民对交通拥堵问题的满意度仍然不高。
【问题】
1. 根据给定材料,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
2. 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某市政府采取的措施,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答案要点及解析:
1.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
a.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交通需求增加;
b. 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导致公共交通工具运力不足;
c. 市民绿色出行意识淡薄,对私家车的依赖度高;
d. 交通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
2. 改进建议:
a. 加大公共交通设施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
b.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鼓励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强化交通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停车、占用公交专用道等行为;
d. 完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e.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参考解析】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交通需求迅速增加,而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公共交通工具运力不足。其次,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淡薄,对私家车的依赖度高,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此外,交通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针对上述问题,某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理效果,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加大公共交通设施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鼓励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3. 强化交通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停车、占用公交专用道等行为,维护交通秩序。
4. 完善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5.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