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任务二、应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的设计(教学案例)
教学目的分析
知识目的:
1、一方面要熟悉基本逻辑指令与相关概念,及其PLC的I/O接线;
2、掌握应用PLC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
3、理解并拓展正反转编程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情感目的:
使学生感觉、体验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设计的一般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激起学生设计的欲望,培养学生富于想象、善于批判、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能力目的:
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是PLC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本课程项目把生产实践的真实器件引入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对的工作过程,对整个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践应用有了感性上的结识,并能对一些系统的设计提出个人的想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项目三的内容,整个项目是前面内容的总结,更是进行后续章节内容学习的桥梁,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要提醒学生提前复习前面章节的知识要点,以便顺利进行本项目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分析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和理解进行系统设计的初步工作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
1. PLC的 I/O点的拟定与分派与接线(主回路和I/O接线图)
2. 系统编程分析和实现
3. 理解并拓展正反转编程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难点:
能纯熟掌握典型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思绪,并能将这种设计思绪移植到PLC程序设计中。
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学目的上的规定,我重要采用了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充足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实物案例、学生分析案例、教师点拨、让学生自主思考、亲自动手做题、以及分组讨论,然后形成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点明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重要是通过师生互动与交流来达成。
教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1. 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系统相关知识
3-10
3-11
2. 正、反转PLC控制电路的应用
系统结构:
运用PLC控制一台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输入端直流电源E由PLC内部提供,可直接将PLC电源端子接在开关上。交流电源则是由外部供应。
2.1控制规定: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控制线路如图3-12所示,该电路具有正、反转互锁、过载保护功能,是许多中小型机械的常用控制电路。
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3-12
图3-12
红按钮SB1按下:电机停止
蓝按钮SB2按下:电机反转
黄按钮SB3按下:电机正转
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外部接线图 (如下图)
2.2 PLC的 I/O点的拟定与分派
2.3系统编程分析和实现
当按下红按钮时,无论在此之前电机的转动状态如何,都停止电机的转动。
运用红色按钮同时切断正转和反转的控制通路。
图3-1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PLC控制梯形图
2.4正反转编程方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自动往返控制线路正反转梯形图的应用
自动往返小车顺序控制程序梯形图
二、仪表知识——双重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与接线
三、总结及学生课后自学布置
(一)课程总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能力应达成:
1、可以对一般系统编程进行分析和实现;
2、能对的分派PLC的 I/O点与联接线;
3、能纯熟掌握典型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思绪,并能将这种设计思绪移植到PLC程序设计中
(1).用PLC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的核心在于实现正转与反转互锁,即正转的时候,按下反转按钮无效,同理,反转的时候,按下正转按钮无效,正转要切换到反转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再按下反转按钮方可实现反转。
(2).用PLC实现自动往返控制的核心在于如何使用限位开关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
(二)作业布置
1、PLC控制电机循环正反转:
控制规定:用基本指令编程,控制电动机循环正反转
写出 I/O分派表、I/O接线图、主电路图、梯形图并作注释。
教学反思
1、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发现要设计好本节课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本课内容、案例都较为抽象,较难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
2、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材的重组、优化是顺利、完满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素材必须通过优化和重组,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和运用。
3、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本节课的设计,方向很对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扫描,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直接参与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爱好和积极思维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