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水泥物理性能检验,二、水泥,和熟料化学成份检验原因分析,一、水泥物理性能检验,1,、密度,1.1,密度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a,、密度瓶进行检定和校准时,标称的刻度值造成负误差,造成测出样品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高。标准规定密度瓶的各,标称刻度误差不超过,0.05ml,;,b,、天平精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实际称量质量低于天平示值;,c,、排气泡时有液体飞溅出瓶外,导致样品体积的测量值降低,测定结果偏高;,d,、读数错误或人为读书误差。,1.2,密度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a,、排气泡时排气不彻底,水泥颗粒间含有气泡,实际读取的体积高于样品实际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低;,b,、,密度瓶进行检定和校准的标称刻度值成正误差;,c,、天平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实际称量质量大于天平示值;,d,、,读数错误或人为读书误差。,2,、比表面积,2.1,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a,、没有使用细度标准样品进行校正仪器;,b,、试验前勃氏仪,U,型压力计的液面高度高于标线,造成,U,型管内压差变小,测定时间变长,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偏高;,c,、试验时使用两片滤纸;,d,、被测物料温度偏高,造成相同质量的物料体积增大,密实度增高,,比表面积测定偏高。,2.2,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a,、,没有使用细度标准样品进行校正仪器;,b,、,试验前勃氏仪,U,型压力计的液面高度低于标线,造成,U,型管内压差变大,测定时间变短,比表面积测定结果偏低;,c,、测定的水泥密度值偏小,称量质量减少,,表面积结果偏低;,d,、捣器没有捣到规定的位置,料层不密实,测定时间偏短,比表面积结果偏低。,3,、细度,3.1,细度,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a,、筛网没有清洗,部分筛孔堵塞;,b,、,没有使用细度标准样品进行校正试验筛;,c,、负压筛负压值偏低,达不到标准要求负压,4000Pa,,吸附力减弱,导致筛余细度结果偏高;,d,、当试验筛校正系数小于,1,时,检验所测得的细度数值没有乘以校正系数。,5,、凝结时间,5.1,凝结时间,测定结果偏长的原因:,a,、养护箱温度低,减缓水化硬化,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长;,b,、,养护箱湿度大,甚至存在滴水现象,养护过程中浆体表面有凝结水,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长;,c,、,凝结时间测定仪滑动部分总重量偏轻,滑动杆滑动不顺畅,,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长;,d,、试针长时间磨损,横截面成圆弧状,截面面积减少。,5.2,凝结时间测定结果偏短的原因:,a,、养护箱温度高,加速水化硬化,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短;,b,、,养护箱湿度小,浆体表面水份挥发迅速,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短;,c,、凝结时间测定仪滑动部分总重量偏重,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短;,d,、试针弯曲变形,试针表面不光滑,使凝结时间检验结果偏短。,6,、胶砂强度,6.1,胶砂强度,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a,、试验用材料、养护箱或养护水池的温度偏高,提高水化速率,导致,强度结果偏高;,b,、,养护箱湿度偏小,浆体表面水份挥发迅速,造成,强度结果偏高;,c,、试模模腔内尺寸偏大,,造成强度结果偏高;,6.2,胶砂强度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a,、,试验用材料、养护箱或养护水池的温度偏低,降低水化速率,导致,强度结果偏低;,b,、,养护箱湿度过大,箱体有结露滴水现象,破坏胶砂浆体表面,造成强度结果偏高;,c,、,试模模腔内尺寸偏小,,造成强度结果偏低;,d,、脱模过程中试体受到磕碰、撞击、剧烈振动,,造成强度结果偏低甚至试体受损。,二、水泥和熟料化学成份分析,1.,烧失量,在测定烧失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方面,1,、开过封的样品瓶应盖好盖放在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否则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使检测结果偏高;,2,、测定,烧失量用的瓷坩埚,应洗净后预先在,950-1000,下灼烧至恒重;,3,、加热时应从低温升起(低于,400,),以免试料飞溅造成结果偏高;,4,、加热时应使用电阻丝马弗炉,不应使用硅碳棒电炉;应将坩埚放在,马弗炉的恒温区;,5,、应定期计量马弗炉上的温度控制器,以确保温度的准确性。,2.,不溶物,在测定,不溶物时应当注意如下方面,1,、用盐酸溶解试料时,需先加入,25ml,水,并立即搅拌,使试样完全分散;再在搅拌下加入盐酸,以避免二氧化硅呈胶体析出,使测定结果偏高;,2,、加热时间必须严格控制为,15min,;,3,、加热方式尤为重要,应在沸水蒸气浴重中加热;,4,、洗涤沉淀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洗涤次数进行操作。,3.,三氧化硫,硫酸钡重量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SO,3,的注意事项如下:,1,、样品应置于干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后应搅拌使样品完全分散,防止样品结块;,2,、沉淀时,控制溶液酸度在,0.2-0.4mol/L;,3,、应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用微沸代替搅拌;,4,、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5,、在加入氯化钡溶液后,应煮沸数分钟后,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h-24h,或温热处静置,4h,以上;,6,、过滤硫酸钡沉淀时,将硫酸钡沉淀全部转移到滤纸上;,7,、在灰化滤纸和灼烧硫酸钡沉淀过程中,一定要待滤纸灰化完全再灼烧。,4,氧化镁,1,、原子吸收光谱法(基准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氧化镁注意事项如下:,2,、,EDTA,配位滴定法(代用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氧化镁注意事项如下:,5,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钙检测结果技术分析:,6,二氧化硅(,SiO,2,),1,、氯化铵重量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SiO,2,注意事项如下,:,2,、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SiO,2,注意事项如下,:,7,三氧化二铁,1,、,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Fe,2,O,3,注意事项如下:,8,三氧化二铝(,Al,2,O,3,),1,、直接滴定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Al,2,O,3,注意事项如下:,2,、硫酸铜返滴定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Al,2,O,3,注意事项如下:,9,氧化钙(,CaO,),基准法和代用法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0,碱含量(氧化钾、氧化钠),1,、火焰光度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K,2,O,和,Na,2,O,注意事项如下:,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K,2,O,和,Na,2,O,注意事项如下:,11,氯离子(,Cl,-,),1,、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Cl,-,注意事项如下:,2,、硫氰酸铵容量法,测定水泥和熟料中,Cl,-,注意事项如下:,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