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和肿瘤)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含病原体和肿瘤),的作用,主要阐明药物与细胞靶位结合后引起的生理或生化反应及其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兴奋与抑制,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选择性作用与一般原生质毒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作用 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药物作用引起的机体原有机能水平的变化,通常对上述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并不严格区分,统称为药物效应。,选择作用与一般原生质毒作用,选择作用,Selectivity,药物只对少数组织器官或病原体产生明显的作用。,一般原生质毒作用(非选择作用),药物干涉细胞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使原生质(蛋白质)变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即Untoward reaction,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患病机体带来不适或痛苦的作用,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难以恢复的伤害,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治疗作用,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是治本。,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是治标,不能根除疾病。病因未明时是必要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副作用,Side effect,在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毒性作用,Toxic effect,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急性毒性 Acute toxicity,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如三致反应(致癌 Carcinogenesis、致畸胎 Teratogenesis、致突变 Mutagenesis),不良反应-变态反应,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即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异常的免疫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不可预测。,与动物种属和个体状况相关。,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也可以是药物中的杂质。,不良反应-耐受性与耐药性,耐受性,Tolerance,长时间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增加剂量可达到原有的药理效应。,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短时间反复用药后药效递减直至消失。,耐药性,Drug Resistance,也成为,抗药性,,指反复用药后导致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继发效应与依赖性,继发效应 Secondary effect,药物治疗后引起的不良后果,即治疗矛盾。,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微生态平衡的破坏,真菌继发性感染(又称二重感染),依赖性Dependence,包括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药物滥用Drug Abuse:无病情根据地大量、长期使用精神活性药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简称,量-效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Dose-effect relationships,指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或,血药浓度,成一定比例。,也称为,浓度-效应关系,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hips,第二节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的概念(1),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即,阈剂量,Threshold dose,指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最大治疗量,Maximal dose,即,极量,,指引起最大药理效应的剂量,是药典规定的药品最大允许用量。,治疗量,Therapeutic dose,即,常用量,,指对多数患体安全而有效的剂量,一般大于阈剂量小于极量。,剂量的概念(2),中毒量,Toxic dose,超过极量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中毒量,。,致死量,Lethal dose,引起中毒致死的剂量。,剂量的概念,剂量,无效量,效应,常用量,中毒量,致死量,阈剂量,极量,最小中毒量,最小致死量,量-效曲线,药物的量-效关系用量-效曲线表示。,量-效曲线:,以药理效应强度(E)为纵坐标,药物剂量(D)或浓度(C)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可用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又称全或无反应,只能以阳性或阴性来表示的药理效应。,E(%),50,100,E,max,量反应量-效曲线,剂量 Dose,效应,Effect,最大效应,E,max,ED,50,质反应量-效曲线,半数有效量或半数有效浓度,半数有效量,ED,50,median effective dose,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半数有效浓度,EC,50,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效能、效价强度与斜率,效能,(,Efficacy,,,E,max,),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效价强度,(简称,效价,,,potency,),引起一定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常用,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数有效浓度,EC,50,表示。,斜率,(,slope),量-效曲线效应量的16%至84%区段大致成直线,该段曲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即为,斜率,。,芬太尼类药物的量-效关系图,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死亡,LD,50,对数剂量,50%,100%,效应,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LD,50,与ED,50,之比,治疗指数越大,越安全,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95%有效量ED,95,与 5%致死量LD,5,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越安全,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1%致死量LD,1,与 99%有效量ED,99,之比,系数,1,不安全(有效量与致死量有重叠),ED,50,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死亡,%,LD,50,安全,范围,ED,95,LD,5,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drug action,研究药物如何与靶细胞结合(药物的靶位),及其对靶细胞生理及生化过程的影响。,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简单的理化反应,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作用于受体,构效关系,structure-effect relationship,大多数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立体构型、活性基团和侧链长短等)决定其药效。,基本骨架决定药物作用的性质,侧链长短不同或取代基团的不同,往往影响药效的强弱、快慢和久暂。,通常左旋异构体药理作用强,右旋体作用弱或无作用。,磺胺药物的构效关系,NH,2,SO,2,N,H,R,NH,2,COOH,磺胺药,对氨基安息香酸,常见的磺胺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R,1,F,R,2,R,4-喹诺酮环,交叉耐药与轮换用药,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指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根据程度的不同,又有完全交叉耐药和部分交叉耐药之分。,受体理论,药物与,受体 Receptor,结合的特点,高度特异性、高度敏感性,、,可逆性、饱和性、耐受性,占领学说、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二态学说、能动受体学说等。,药物与受体结合可产生激动或拮抗双向作用。,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化疗药物是指(),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专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寄生虫病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防治病原体引起感染的化学药物,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最佳选择题,2.,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药物治疗,仅指对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仅指对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以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治疗,内科疾病的药物治疗,最佳选择题,3.同一座标上两药的S形量效曲线,B药在A药的右侧且高出20%,下述评价正确的是(),A,药的效应强度和效能均较大,A,药的效应强度和效能均较小,A,药的效应强度较小而效能较大,A,药的效应强度较大而效能较小,A,药和,B,药的效应强度和效能相等,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1-2,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治疗作用,D.不良反应 E.药理作用,1.药物所引起的符合用药目的作用(),2.药物所引起的与用药目的不符的作用(),配伍选择题,3-5,A.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B.安全用药的最大剂量,C.引起50%最大效应的剂量,D.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E.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3.半数有效量是(),4.最小有效量是()5.剂量是(),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继发反应,耐药反应,变态反应,多项选择题,2.符合药物副作用的描述是(),由于药物的毒性过大所引起,由于药物的选择性过高所引起,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不高所引起,由于药物的剂量过大所引起,在治疗量即可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