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消除职业倦怠-------塑造阳光心态.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73674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19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除职业倦怠-------塑造阳光心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消除职业倦怠-------塑造阳光心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消除职业倦怠,塑造阳光心态,心理咨询师:王 强,什么是职业倦怠期,你职业倦怠了吗,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业倦怠,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情感衰竭 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人格化 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无力感或低个人成就感 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不柔和,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你是否在工作餐时感觉没食欲,嘴巴发苦,对美食也失去兴趣,?,你是否感觉工作负担过重,常常感觉难以承受。或有时感觉喘不过气来,你是否感觉缺乏工作自主性,往往只是领导让做什么才做什么,?,你是否认为自己基本上待遇微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你是否经常在工作时感到困倦疲乏,想睡觉,做什么事儿都无精打采,你有没有觉得待遇不公,常常有受委屈的感觉,?,你是否在以前一直很上进,而现在却一心梦想着去休假,?,你是否会觉得工作上常常发生与上级不和的情况,?,你是否觉得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有各种各样的隔阂存在,?,你是否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麻烦事时急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你是否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无动于衷或者消极抵抗,?,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不断重复而且单调乏味,?,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相关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的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就会引发倦怠,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获取成就感,而产生职业倦怠,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赶紧找到一份工作会漫无目的地四处撒网,最后糊里糊涂进入职场工作,根本没思考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往往等到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好像入错了行,这种严重职业错位的情况,长期延续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自我评价低、凡事追求完美主义、A型性格、外控性格等都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症的折磨。A型性格是一种“工作狂”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情绪急躁,进取心强,在外界看来好像冲劲十足,就像永不断电的长效电池,实际上身心状况超支付出,而易导致身心的倦怠。,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的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与公司的理念不和,员工与工作在以下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工作负荷 如工作过量;,控制 控制中的不匹配与职业倦怠中的无力感有关,通常表明个体对工作中所需的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或者指个体对使用他们认为最有效工作方式上没有足够的权威。,报酬 可以指经济报酬,更多的指生活报酬;,社交 比如员工和周围的同事没有积极的联系(有可能由于工作把个体隔离或者缺乏社会联系,但同时工作中与他人的冲突影响严重);,公平 由工作量或报酬的不公平所引起,评价和升迁的不公平则容易带来情感衰竭,价值观冲突 工作不匹配理论提倡对职业倦怠的干预训练项目,应该放在对工作不匹配的转变上。这就不仅需要对员工个体进行训练,更强调在管理上的训练。管理上的训练,是指改变上述六个工作不匹配中的一个或多个,这就非常需要组织的配合。只有员工个体和组织干预双管齐下,才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该理论对目前组织干预具有指导作用。(企业业绩及战略),虽然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该领域的专家们还是根据已有的研究和自己的经验,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正处于职业倦怠困境中的个体和组织。其中指向个体的干预强调:,认知改变 要求个体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职业倦怠;(我是谁),积极面对问题 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手段,而不是逃避;(市场需要谁),归因训练 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将帮助你成为更加内控的人;,职业倦怠对策详解,首先,改变产生倦怠的应激源:“上级总是不信任我,授权不充分”和“公司预定的工作目标过高”是最痛苦的应激源。,其次,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运用心理策略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寄希望于应激源的改变。这是告别倦怠的根本。这非常有效。,认识自我,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1、运用心理暗示的策略,2、学会适应的策略,认识自我:就是要认清自我价值,掌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倦怠的征兆,了解自己的主观情绪是否影响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无做好应激的积极准备?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才能正视应激情境的客观存在;才能勇于面对各种现象、准确地对待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人和事,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控制并尽量与周围环境保持积极的平衡,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人,从而避免遭受应激给自己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才能对可预见的应激,进行自我调整,主动设置,缓冲区,,提高自己的心理应付水平。因此,只有从自我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确地认识自己及周围环境,才能把变化视为正常的事,不断接受变化的刺激,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走出倦怠。(我是谁),寻求积极的应付方式:应付是指成功地对付环境挑战或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积极的应付方式可以使自己有效地面对心理应激、重新恢复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水平状态;消极的应付则往往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继续消耗自身潜在的能量,产生倦怠,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市场需要谁),1、运用心理暗示的策略,暗示,指的是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每个人可把自我暗示作为提高自己应付应激能力的策略。当千头万绪、不知所措时,绝不要抱怨、退缩、自怨自艾,否则人就很容易陷入倦怠,不可自拔。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一次一件事,我一定能做完所有的事”,“走过去就是个天”,“工作着就是快乐的”,“与其痛苦地做,不如快乐地做”,“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会为你做些什么,你只有靠自己”,,坚信“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因为我觉得快乐,所以我快乐”学会随时对自己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即使是阴天也是别样的美好”,“积极的生活态度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当面对孤独、寂寞的、缺乏成就感的工作环境时,要学会奖励自己、为自己喝彩,哪怕是自己的一丁点的进步,都不要忘记对自己说一声:“哦,我做得真不错,明天继续努力哦!”。在经常的这样的言语的自我暗示下,个体就会由急躁、泄气、灰心变为情绪稳定、有条不紊、信心十足,自信有能力控制各种应激。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调节,心理活动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苦难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2、学会适应的策略,听过NBC,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足球名人堂”最佳播音员之一查理?,琼斯,故事的人往往会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因为害怕而拒绝变化,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如果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带来的应激,能积极应付、迅捷灵活地作出反应,必然会在迷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也许它会让你付出很多的艰辛和代价,但它会帮助你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所以在各种应激事件和压力面前,自己一定不要一味地抱怨,要及时调整心态、学会适应,换一种角度看压力。学会对让我们曾经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感激,因为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并积极地投入到变化之中,这样才不致于感觉受到极大的伤害。应激研究泰斗塞里曾说:“很多人停滞在一个阶段感到失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改变现状”。随着应激而改变,这是适应的最关键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要改变,那就行动吧!,1.换个角度,多元思考: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遇挫折时,要善于多元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适时自我安慰,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2.休个假,喘口气:如果是因为工作太久缺少休息,就赶快休个假,只要能暂时放空自己,都可以为接下来的战役充电、补元气。,3.适时进修,加强实力:职业倦怠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4.适时运动:减压绝佳方法,运动能让体内血清素增加,不仅助眠,也易引发好心情,运动有“333”原则,就是1周3天,每天30分钟,心跳达130下,例如快走、游泳是好运动。,5.寻找,人际网络,:除了同事,人要有其他可谈心的人际网络,否则容易持续陷入同样思维模式,一旦有压力反而很难纾解。,6.说出困难:工作、生活、感情碰到困难要说出来,倾听者不一定能帮你解套,但这是抒发情绪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很多忧郁症患者因碰到困难不肯跟旁人说,自己闷闷、默默地做事,最后闷出忧郁症。,7.正面思考:把工作难关当作挑战,不要轻视自己,要多自我鼓励。不懂就问人,或寻求外援,唯有实际解决困难,才不会累积压力。“加油,我一定办得到”跟“唉,我只要不被老板骂就好”的两种心情做出的工作绩效绝对不同,正面思考并非天生本能,可经过后天练习养成。,8.幽默感:别把老板、主管、同事的玩笑想得太严肃,职场和谐很需要幽默感。,自我认识,对自己形象,身体,个性,角色的自我评价。,认识自我是规划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基础。,自我概念:,物质我:衣服及颜色、亲人、所有物、躯体。身体语言,下巴还是脸颊?敏感和通情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推销自己的能力,建立自我形象。,社会我:人际关系、社会地位、沟通的方式、他人眼中的我,如何看他人,名望、角色、义务和责任。决定社会适应性、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心理我:自我沟通及情绪反应,思维、智力、人格、兴趣、态度、欲望、做事的方式、学习方法、目标管理、知识结构等。决定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领导能力、高情商和逆商。,从工作价值观中认识自我:喜欢的工作、工资福利高、有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企业有发展;公平开放的体制;有充分的个人时间,使用外语的机会,海外工作的机会,解决户口,提供住房,离家近;工作条件优越;团队气氛等。,自我认识决定你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职业生涯。,是影响就业心态的最主要的原因。,自我认识不成熟的表现形式,自卑:过多地否定自己,对自我评价过低,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怕别人笑话。抑郁:忧虑,冷漠,悲观,消极。,焦虑:紧张,恐惧,羞涩,头痛,失眠,多梦,既依赖又独立,情绪不好,烦躁。考研还是不考研?,孤独:不善于与人相处,都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没有人关心自己。,偏执: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敌对:容易发怒,顶撞。,强迫:不该做的总是做,不该想的总想。,自我控制能力极差。,部分表现:不敢面试,不知道怎么找工作,不知道该做什么,等待,观望,倚赖,抱怨,两难选择。,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我认识水平,沟通是自我概念完善的途径。,学会观察自己及他人:身体语言。自我沟通系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认识他人即认识自己,欣赏他人即欣赏自己。,人际投射。,六觉的统合:唱歌,说话,触摸等。,快速阅读: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应该发展哪些职业素质?,素质体现能力。职业需要的能力取决于素质。,职业素质决定职业发展。,企业看重哪些职业素质:,感激与分享态度:对老板心存感激。感激逆境。感激你不喜欢的人。分享经历即财富。决定你的自我概念,逆商和决定社会适应性。,勤奋,坦诚,守信,奉献。陶萍的故事。,悦纳自己和社会:气泡与空间。雀斑。矮个。,自我认识的能力:人有许多资源,缺陷也是。,怎样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没尝试之前不要说“不”。,握手:握拳,换方式握拳。有没有不自在?为什么?是否认为“人都不喜欢改变”这个说法?,为什么?改变了习惯,常常使我们不习惯。人并不是不喜欢改变,而是不习惯改变。,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真诚赞美,悦纳,投射),观察与分析非语言,训练身体语言。站、坐、走、笑触摸等。,强调:职业素质决定职业规划发展。,员工职业生涯四个阶段,探索期:正式工作前。大学职业规划等。,职业前期:工作后35年。,职业中期:3050岁。,职业晚期:5065岁甚至更晚。,(萌芽期:1215岁。甚至更早。国外小学开始职业体验和设计),职业前期(立业)和职业中期,前期:,描述:学会自己做事,与人相处,体验成功和失败。,任务:迎接挑战,形成技能,开发和创造,职业素质提升,知识,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学会面对失败,处理混乱和竞争,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学习自主。,中期:,描述:一般在3050岁之间,个人绩效可能提高,也可能不变或降低。,任务:技术更新,态度改变,培训和指导的能力,开发新的工作兴趣和能力,跨业学习。,要求:表达中年的感受,重新思考自我与工作、家庭、社会的关系,职业晚期,描述:中期继续发展者可以安然处之,生涯开发停滞或衰退者将面临困境。,任务:了解新信息,更新观念,计划退休,确认和培养继承人,改变生活方式和角色。,要求:有自我价值感,在工作以外的活动中找到新的自我统一。,传统与新型职业生涯的比较,维度,传统职业生涯,新型职业生涯,目标,晋升、加薪,心理成就感,心理,工作安全感,灵活的受聘能力,责任,公司承担,员工承担,方式,直线性、专家型,短暂性、螺旋型,专业知识,知道怎么做,学习怎么做,发展,依赖于正式培训,人际互动和在职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与现实妥协式,自我实现史,统合式,在人生理想指引下,宜采取“积小成功为大成功”做法,先采用结合现实的生涯规划模式,将个人理想与组织远景相配合并使双方受益,逐步实现可行性目标,累积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在渐渐采取自我实现的生涯规划模式,在中、长期致力于实现自我目标,最终达成理想。,关键:,机遇与目标要专一。目标要准。,基础要牢。,知识与技能积累。能力要到。,心理学能帮您做什么,性格测试,帮您认识自己,职业价值观测试,帮您定位自己目标企业,职业兴趣测试,帮您找到能安心的职业,职业技能测试,帮您找到自己用心的技能,心理咨询,陪伴您重新定位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