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PT,文档演模板,Office,PPT,31 十月 2025,管理经济学2,经济活动框图,要素市场,产品市 场,家庭,政府,企业,2.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有了市场,,为什么企业还要存在,?,使用市场体系也有成本,即交易成本,,某些经济活动在企业里进行,就会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组织也有内部管理成本,当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等于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停止扩大。,1.2 厂商的目标,3.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合格产品 尊重消费者权益,对国家的责任,:国有企业 有资产增值保值,遵纪守法 照章纳税,对职工负责,:职工的收入和福利,不断的有所提高,对企业自身的责任,: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管理经济学的一个隐含前提是企业的长期经营。,1.2 厂商的目标,要担负起上述四方面的责任,就要取得利润。,利润虽不是唯一的目标,但是,最主要的目标。,管理经济学是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展开来研究。,这个利润不仅是现期的利润,而是长期总利润的现值(PV),1.2 厂商的目标,1.2 厂商的目标,厂商经济模型通常假定厂商所有者的,目标就是,获取最大利润,。这个厂商行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具有极其丰富的决策含义,由此理论推导出来的边际(增量)决策准则为制定一系列广泛的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了有用的指导。,例如,如果,增量成本,定义为由某一决策产生的总成本的变化,,增量收益,定义为由某一决策造成的总收益的变化,那么如果出现下列结果中的任何一种,企业决策就是盈利的。,该决策增加的收益多于增加的成本。,它使某些成本的降低多于其它成本的增加(假定收益保持不变)。,它使某些收益的增加多于其它收益的减少(假定成本保持不变)。,它减少的成本大于收益。,这个简单的厂商利润最大化模型为决策者提供了关于高效率管理和配置资源的有用观点。不过,利润最大化模型也有局限性,因为它不能把决策过程中的时间维度包括进去,而且也没有考虑风险,厂商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型克服了上述局限性。,1.2 厂商的目标,厂商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厂商的价值,V,是以股东要求的收益率r 贴现过的预期未来利润,或现金流量的现值(不包括税收)。,V=,t,/(1+r),t,t=1,现值分析,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一元钱要比未,来得到的一元钱更值钱。,原因:,未来得到一元钱的机会成,本就是能在今天得到一元钱而放弃的利息。,未来得到一个价值的现值(Present Value,PV)就是为形成一定的未来值而今天以通行的利率进行投资的数量,。,计算现值的公式:,PV=FV/(1+i),t,i为无风险利率,t为期数。,因为利率出现在分母中,所以利率越高,未来值的现值越低;反之反是。,要拿未来的货币与今天的货币相比较,可用,现值利息因子(present value interest,factor),对未来的货币进行贴现。式中的,i,为因推迟一定时间得到货币而得到的利息补偿.对于,n,期得到的货币,贴现因子为,PVIF,n,=1/(1+i),n,.,现值的计算,现值概念可扩展到一系列未来支付的情况,流量(stream),P V=,t,/(1+i),t,t=1,1.2 厂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含义:,一般地讲,股东财富最大化表明管理人员应该力求建立一种前瞻性的、动态的和长期的观点;力求预测和驾驱变化;力求抓住战略投资机会;力求在法律和管制约束条件下使所有者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最大化。,公共部门和非盈利组织(NFP)的目标,有人提出若干个组织目标作为NFP组织的目标,其中包括,1、在盈亏平衡预算限制下,谋求产出量和质量的最大化。,2、管理人员的效用最大化。,3、现金流量的最大化。,4、捐献者的效用(满意)的最大化。,尽管公共部门机构和NFP组织都可能追求多种目标,但经济学家的主要关注点放在了组织目标的效率方面,不管组织决定追求的目标是什么,都应以效率最高地资源使用方式来追求。,1.3 利润理论,经济利润,就是总收益与总经济成本(包括所有者提供资源如时间和资本的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之差。,总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即价格乘以销售量。,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就是由于选择一种资源使用方案而必须牺牲的最大值的收益。,不同行业的利润为何不同,?,承担风险,利润理论,动态均衡,(或摩擦)利润理论,垄断,利润理论,革新,利润理论,管理效率,利润理论,1.3 利润理论,利润的风险承担理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高于正常收益率的经济利润,对于补偿厂商所有者进行投资时所承担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厂商的股东并没有获取固定比率投资收益的权力(也就是说,他们是厂商资源的剩余索取者),所以他们需要以更高的收益率的形式来对这个风险进行补偿。,利润的风险承担理论是以正常利润的内容来解释的,,正常,是以不同备选投资方案的相对风险来界定的。一个高风险厂商(如一家娱乐场经营者)的正常利润应该高于低风险厂商(如自来水公司)的正常利润。,1.3 利润理论,利润的动态均衡(磨擦)理论,在任一时点上,某一具体行业的一个厂商或若干厂商赚取的利润可能会高于或低于长期均衡下的正常水平的收益率。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因为不同经济部门中的暂时错位(震荡)。,经济体制不能对市场条件的变化立即作出调整就会导致短期利润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比如美国石油厂商在海湾战争时因石油供应短缺而经历了一次利润猛增,收益率大幅度提高。不过,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市场条件导致供给过度,,,这个高额收益随之下降。同样,如果能发现新的、廉价的、易于获取的能源,石油价格将会大幅度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生产者会离开这个亏损日益增大的市场,直至留下的厂商能恢复正常的利润率为止,,1.3 利润理论,利润的垄断理论,在某些行业中,一家厂商若能有效地支配市场,就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赚取高于正常收益率的利润。这种支配市场的能力可以产生于规模经济性(大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成本要低于小厂商),对必要自然资源的控制,对重要专利的控制或政府禁止竞争的限制等因素。,1.3 利润理论,利润的革新理论,利润的革新理论认为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对成功革新的报酬。,开发出独特的高质量产品的厂商(如计算机软件行业中的微软公司),成功地抓住独特市场机会的厂商(如联邦快递公司)所得到的报酬都可能会高于正常利润。专利制度的设置就是为了确保这些高于正常收益的机会为持续的革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1.3 利润理论,利润的边际效率理论,此理论认为,,高于正常水平利润的产生在于管理良好的厂商中的特别的管理技能,。,运用高水准的管理技能赚取高于正常水平利润的能力,它是对经济体制实现更高效率的一种持续性激励,。,1.3 利润理论,股东(委托人),希望得到利润,经理(代理人),希望得到闲暇与安全,1.4 委托-代理问题,1.4 委托,-,代理问题,两权分离,经理人员对于厂商的利润没有或只有有限的所有权。,股东们可能要求利润,但经理们可能希望轻闲、高工资。,股东们是,委托人,而经理们是,代理人,。,这两个集团之间的,目标冲突、信息不对称,就形成,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解决,奖酬,就是激励,。,把股票期权、奖金和股票赠送扩大到全部员工,使员工像厂商所有者那样行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拥有控制权的人应当承担风险(经理控制经营资源和配置);,经理应承担一定的风险,奖酬与长期发展挂钩;,股东是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他们应当拥有选择和监督经理的权威;,所有权适当集中在大股东手里,有足够多的投票权对经理施加压力甚至通过代理人争夺战和收购来罢免经理。,其中前两条重点解决经理激励问题,后两条重点解决经理选择问题。,联想集团的分红权转股票期权,1994年前后,为解决联想集团创业者的工资福利与其创造的价值极度不对称的问题,使企业未来的发展与老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并将年轻一代迅速推上领导岗位,中科院从其拥有的100%的联想集团股权中拿出35%的分红权给联想集团员工持股会。员工持股会所持有的35%分红权分别以35%、20%和45%的份额进行再分配,其中35%分配给公司创业时期有特殊贡献的老员工计15人;20%分配给1984年以后一段时间内较早进入公司的员工约160人;45%根据贡献大小分配给后来有特殊贡献的员工。2000年联想集团着手彻底的股份制改造,其核心便是将35%的员工分红权转变为员工的完整意义上的股权。联想的当家人柳传志透露,联想此次的股份制改造,只不过是对1994年联想分红权的实现和完善。联想员工持股计划,是分掉联想集团的35%的股份。年轻人在这次分配股份中只得到了很少的部分,联想最高决策层6人中,有3人属于第一种人,有1人属于第二种人,而杨元庆和郭为这两位少帅属于第三种人。杨元庆坦言,以前不是我们创业的,但我们有未来,有将来的机会,现在和将来联想创造的财富,属于我们,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的分配中获得自己的股份。,索罗门兄弟公司的奖金刺激计划,1.5,决策模型,经济决策,约束条件,-在时间、能源、能量、资金、生产能力以及管制方面的限制。,信息,-各种变量、关系、预期结果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可能关系等。,约束条件,信息,企业目标,1.5 决策模型,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决策,管理者要能预测和估算各种关系,需要,预测需求,应用于以盈利为目标的公司,也应用于非盈利组织,医院管理-病人数量,大学管理-学生注册人数,需要使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定量预测方法,1.5 决策模型,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企业通过制定决策而实现厂商的目标,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最好的结果。,企业面对的,最优化问题,:,一家超市为减少商店偷盗,应雇用多少保安?,企业的生产量应该是多少?是不是越多越好?,生产经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使用什么样的劳动、机器和原材料组合,成本最低?,广告经理如何在电视、广播、报告等媒体上分配一定数量的广告预算,使产品的销量最大?,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几个重要的概念:,目标函数,:,决策者力求使其最大和最小的函数,。,如:企业利润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消费者的目标函数是效用最大。目标函数若是成本,就是要求实现最小化。,活动(或选择)变量,:,决定目标函数值的事物,。如利润取决于生产量或销售量。管理者就是通过选择活动变量的水平而控制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可能是多种活动变量的函数,如生产一种商品的成本C是投入要素L和K的函数,,C=f(L,K),=wL+rK (w,r分别是L和K的单价),活动变量有,离散,和,连续,之分,前者只取具体的整数值,后者可在两点间取任意值。对于这两种变量所使用的最优化方法稍有不同。,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决策者可选择任意(无限制)的活动水平。在管理决策中,最重要的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是:一种活动形成收益和成本,决策者必须使活动的净收益最大,净收益就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例:选择企业的销售量或广告数量使其利润最大,。,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决策者只能从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活动变量的值,即在存在约束条件下选择活动变量达到目标函数,。,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有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形式,经济问题要求我们作出取舍,这是由货币、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造成的。,最优化问题包括,目标函数,以及一个或多个,约束条件,:,Maximize,y=f(x,1,x,2,.,x,n,),Subject to g(x,1,x,2,.,x,n,),b,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Marginal analysis,边际分析,解决最优化问题的工具。,是通过使选择变量发生微小变动而改变选择变量的数值时,看目标函数是否能进一步增加(最大化问题),或进一步减少(最小化问题)。,无约束最大化问题,离散选择变量情况,活动水平 活动的总效益 活动的总成本 活动的净效益 边际效益 边际成本,(A)(TB)(TC)(NB)(MB)(MC),0 0元 0元 0元 -,1 16 2 14 16 2,2 30 6 24 14 4,3 40 11 29 10 5,4 48 20 28 8 9,5 54 30 24 6 10,6 58 45 13 4 15,7 61 61 0 3 16,8 63 80 -17 2 19,NB=TB,TC,制定资源-配置决策的边际分析需要对某项活动水平变化的边际(或增量)效益和此变化的边际(或增量)成本进行比较。,边际效益(MB),可定义为当某种活动水平(A)的一个微小数量变动给总效益(TB)带来的变化。,边际成本(MC),可定义为当某种活动水平(A)的一个微小数量变动给总成本(TC)带来的变化。,MB=,TB/A,MC=TC/A,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边际原则,:如果某活动水平的微小增加或减少,导致净效益(NB)的增加,那么此活动水平就不是最优。提高或降低活动水平就可以得到最高净效益。如果活动水平的任何变化都不会使净效益增加,那么此活动就达到了最优水平。,边际原则,:当决策者面对一个无约束最大化问题、而且必须选择离散数值时,如果MBMC,活动水平就应该提高;如果MBMC MBMC,提高活动水平 NB上升 NB下降,降低活动水平 NB下降 NB上升,100,45 100 170,16,12,9,7,300,元,元,MC,MB,NB,活动水平,活动水平,边际原则,:当决策者要使某一活动(连续变量)的净效益最大时,应使该活动达到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MB=MC)的水平。,无约束最大化问题,离散选择变量情况,1.6 边际分析,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水平变化的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那么该活动就是可取的,这也就等于说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了总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在涉及扩大某一,经济活动的决策中,,最优水平出现在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如果我们把,净边际收益,定义为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之,差,,那么同样的最优化条件就是应该把,该活动水平提高到净边际收益为零的那一点。,综上所述,边际分析指导决策者确定某个拟议行动,相联系的增加(边际)成本和增加(边际)效益,,只要,边际效益超过边际成本,(即,如果净边际效益为正值),,该行动就应该进行。,严格地讲,如果一项行动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此行动也可实施。,此时管理者将一样,采取行动。,TB(Q)选择变量在Q水平上的总效益。,TC(Q)选择变量在Q水平上的总成本。,NB(Q)在Q水平上的总效益与总成本之差。,MB(Q)增加一个单位的选择变量而产生的效益增加量。,MC(Q)增加一个单位的选择变量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MNB(Q)决策变量变化一个单位而产生的净效益的变化。,MNB(Q)=MB(Q)-MC(Q),1.6 企业经营决策的最优化,总利润,、,边际利润,和,平均利润,的关系,(1)(2)(3)(4),单位时间的,总利润,边际利润,(Q),=,平均利润,单位,产量数,T,(Q),T,(Q),-,T,(Q-1),T,(Q-1),=,T,(Q)/Q,Q,(美元)(美元/单位)(美元/单位),0 -200 0 -,1 -150 50 -150.00,2 -25 125 -12.50,3 200 225 66.67,4 475 275 118.75,5 775 300 155.00,6 1075 300 179.17,7 1325 250 189.29,8 1475 150 184.38,9 1500 25 166.67,10 1350 -150 135.00,利润的边际分析,拐点,总利润最大点,边际利润最大点,平均利润最大点,盈亏,平衡点,利润公式,利润=f(数量)或,=f(Q),自变量&因变量,平均利润=,Q,边际利润=,/,Q,PROFIT,平均利润,=,总利润,/,产量,从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利润,利润/Q=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最大时并不是,总利润,最大,.,MAX,C,B,Q,利润,产量,边际利润,=,/,Q,最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产生的利润,最大的边际利润出现在总利润曲线的拐点上,(A),决策规则,:,在边际利润=0的产量上生产。,r利润,max,A,边际利润,Q,Q,平均利润,B,C,总利润,使最优化问题复杂的因素,一、研究的问题中存在,多个活动变量,。,二、活动变量与其相关结果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质。,三、活动变量存在一种或多种复杂的,约束条件,。,最优可能是最大,也可能是最小,找出隐形飞机的最大航程就是一个最优化问题。,数学老师讲的是,当一阶导数为零时,解为最优。,最初的隐形飞机研究表明,一种有争议的V形翼设计可使航程达到最优,但没有找到他们的解,事实上是最小航程。,最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制定的决策是使潜在利润达到最大,而不是最小。,无约束条件最优化问题的微分解法,无约束的最优化是比较简单的微分问题,可用微分来求解,比如,找出下列方程中能使利润最大的产量是多少:,(Q)=16Q-Q,2,答案是 Q=8。,1.7 最优化方法,1.7 最优化方法,微分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最大化问题,:,一个利润函数看起来象一个拱型:先是上升达到最高点,产量再增加后利润下降。一家厂商以很低的价格出售产品,可能获得很大的销售量,但会发现利润很低甚至为负值。,利润函数在最大点上,其斜率为零。最大点的,一阶条件:,此点上的导数为零。如果,=50Q-Q,2,那么,d,/dQ=50-2Q。,所以,当Q=25时将使利润最大。,最小化问题:,成本最低化假设存在一个生产的最低成本点。一条平均成本曲线可能具有一个“U”状。在最低成本点上,成本函数的斜率为零。,最小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就是此点处的导数为零。若,C=5Q,2,-60Q,那么,dC/dQ=10Q-60,.,因此,产量为Q=6时将获得最低成本。,微分在管理经济学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