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ppt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2560144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8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王民小学,杜亚洲,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一带电。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电荷在电路中能够流动起来并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三、教具准备,尺,梳子,气球,毛皮,丝绸,玻璃棒,橡胶棒,实验,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靠近碎纸屑,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起碎纸屑。,实验,2,:用梳过头发的干燥梳子再次靠近头发,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头发飘起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塑料梳子经过摩擦,产生静电,,就把碎纸屑和头发吸起来了,。,拓展、延伸,你还见过那些类似的现象呢?,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文具、书本、头发、桌椅、衣服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的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静电现象不是通过摩擦产生的,比如:电视屏幕带电。,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小 结,不一样的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三)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活动:,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再用经过摩擦的气球的一侧去靠近头发,观察现象。,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跟磁铁的现象类似。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小 结,(四)认识电流的形成,静电虽然是由于电荷转移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静电中,电荷是不能流动的。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流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的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冰箱等才能正常工作。,导线,导线,电 源,课堂练习,【,我会填,】,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靠近头发,会发现头发和梳子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属于()现象。,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和()。,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和,(),。,4.,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和()两个条件。,【,我会答,】,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静电,生物,非生物,正电荷,负电荷,静电,电路,电源,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