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脑卒中康复总论.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557429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7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康复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脑卒中康复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脑卒中康复总论,10/30/2025,1,周围性瘫痪,中枢性瘫痪,0,1,2,3,4,5,I,迟缓期,II,痉挛期,III,共同运动,IV,部分分离运动,V,分离运动,VI,正常,治疗的目标,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根本区别,10/30/2025,2,10/30/2025,3,脑卒中偏瘫的本质,上运动神经原受损,原始的皮层下中枢运动反射释放,运动模式 反射活动的异常,共同运动、不协调,腱反射亢进、肌张力、联合反应,10/30/2025,4,运动控制水平与瘫痪层次的关系,(层次学说),10/30/2025,6,联合反应,用力使身体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引起其他部分肌肉的收缩,并且是定型的。,共同运动,当患者想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出的一种只能按一定模式的运动。,姿势反应,体位改变引起的屈肌伸肌张力按一定模式改变。,异常肌张力,肌紧张是由牵张反射的控制失调所致。,特定的姿势,10/30/2025,7,联合反应,对侧性联合反应:,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患肢屈曲,健肢伸展患肢伸展,下肢(对称性):健肢外展患肢外展,健肢内收患肢内收,(相反性):健肢屈曲 患肢伸展,健肢伸展 患肢屈曲,同侧性联合反应:,患侧上肢屈曲 下肢屈曲,患侧上肢伸展 下肢伸展,10/30/2025,8,共同运动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由于上肢的屈曲共同运动,当肩关节屈曲时伴随着外展、外旋,使手够不着头,因此影响梳头、洗脸、刷牙等动作的完成。,由于上肢的屈肌共同运动,使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所以不能抓握物品。,由于下肢的伸肌共同运动,髋关节伸展时,膝关节不能屈曲,踝关节跖屈、内翻,所以在迈步时,不得不抬高患侧骨盆,患腿划圈,形成异常步态。,10/30/2025,10,紧张性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阳性支撑反射,抓握反射等,10/30/2025,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当头转向患侧时,患侧肢体伸直,僵硬。站立或走路时,患者常常将头转向患侧,这样就加重了下肢的伸肌张力,并妨碍了病人的平衡,使行走更加困难,患侧手不能够头或面,如果想使用患手握勺吃饭,在患侧上肢屈曲时,面部向健侧旋转,使勺不能放入口中,给日常生活活动带来困难,当头转向健侧时,使本来就屈曲的患侧上肢更加紧张。所以站立位尽量使患者头居正中位。,10/30/2025,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当患者半卧位或坐轮椅时,头和躯干处在屈曲位,患腿伸肌张力增加,患侧上肢屈肌张力增强。加重了异常的运动模式。因此应尽量避免半卧位。在坐轮椅时应伸直躯干,眼睛平视。避免由于低头导致患者从轮椅上向下滑,患者走路时常常低头看地,使下肢伸肌张力增高,髋、膝关节无法屈曲,踝关节跖屈,因而不能形成正常步态,走路困难。所以走路时一定要克服低头的毛病,10/30/2025,15,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是由于头在空间的位置改变而触发的,仰卧时全身伸肌张力增高,头后仰,四肢伸展,俯卧时全身屈肌张力增加,10/30/2025,16,阳性支撑反射,阳性支撑反射是脚掌或脚趾受压后所产生的反应,表现为所有的肢体伸肌紧张,屈肌也收缩,导致关节固定,影响活动,10/30/2025,18,阳性支撑反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当患者站立、行走时,足趾着地,受压。下肢僵硬,膝关节过伸,踝关节跖屈、内翻,表现为异常步态并难以完成重心转移,在帮助患者做踝关节背屈时应避免抓握脚趾,仰卧位避免足底垫东西,10/30/2025,19,抓握反射,抓握反射是由于外界刺激了手掌或手指而引起的,表现为手指屈曲内收。脑卒中后该反射复现、夸张,10/30/2025,20,抓握反射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当患者想把手中的物品放松时,往往感到困难。这是由于抓握反射使手的屈肌痉挛加重而致,用捏皮球、橡皮圈等方法增强握力会加重手的屈曲、内收。因此要尽量避免做这类活动,10/30/2025,21,异常的肌张力,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被动活动身体的某部位时所感到的阻力,10/30/2025,22,主要功能障碍,运动感觉障碍,认知障碍,知觉障碍(失行、失认),言语障碍(构音障碍、失语症),心理障碍,ADL障碍,10/30/2025,24,评价,运动,Brunnstrom法 Fugl-Meyer,感觉,肌张力,AS(Ashworth)法,ROM,认知,长谷川老年智力量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T)、Kohs立方体组合检查、韦氏智力量表、瑞文,知觉,(失认、失用),言语,Token-test、构音障碍、西方失语症成套实验(WAB),ADL,Barthel指数评定法,10/30/2025,25,Brunnstrom运动,恢复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弛缓性瘫痪,第二阶段:协同动作和联合反应开始出现,第三阶段:痉挛加重,以共同运动为主,第四阶段:部分分离运动,第五阶段:分离运动为主痉挛明显减轻,第六阶段:恢复至接近正常的活动控制,10/30/2025,26,治疗方法,以神经生理学观念为基础,Bobath,Brunnstrom,Rood,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 rlearning program,MRP),10/30/2025,28,Brunstrom法,由瑞典一名物理治疗师首先提出,在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发病初期,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反射活动,诱导产生肌肉收缩,某种程度的共同运动确立后,用各种方法抑制共同运动,促进其产生分离运动,利用感觉反馈机制,通过刺激特定的肌肉及其表面皮肤上的感受器,以获得对该肌肉的促通作用,评价:将恢复过程分为6个阶段,10/30/2025,29,Rood法,发展于40年代,以感觉刺激为基础,运动的输出依赖于感觉的输入,并以感觉的输入而始动。利用各种不同的感觉刺激来抑制或促进运动性反应,借以引出较高级的动作形式,如利用触觉、拍打肌肉、冰刺激、按压关节来促进,用保温、缓慢划动、在肌腱附着点加压来抑制,10/30/2025,31,Bobath 法,英国的Bobath夫妇在40年代根据脑瘫的治疗经验总结出的一种治疗方法。60年代后用于CVA,治疗原则,:,克服病理性活动,,抑制,异常的动作模式,同时,促进,正常的姿势和平衡反应,最终达到自主运动,。,10/30/2025,32,不要让患者勉强用错误模式完成运动。,轻松状态下完成运动。,初期可用被动活动体会正常运动模式。,训练关键点的控制如:躯干、头、肩、髋等,保持身体平衡,在中线内活动。,双侧性训练。,作不引起异常运动模式的选择性活动。,抑制与促进要同时考虑。,10/30/2025,33,反射抑制性体位,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10/30/2025,34,双手十指交叉(Bobath手),保护患肩、患手,中线内活动,防止肩胛骨、躯干后缩,克服患侧上肢的共同运动,对称性活动,增强患侧负重、改善躯干平衡,上臂外旋、前臂旋前,10/30/2025,35,选择性动作,患手搭健肩位,肘关节上举:可克服肩屈曲时诱发的肩外展,双上肢前屈撑墙位,作健手离墙,躯干旋转:克服肩外展时肘屈曲,10/30/2025,36,桥式运动,由健侧带动患侧活动,克服伸髋时膝、踝屈曲,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防止骨盆后缩,克服肩后缩,当臀抬起时增加了肩的压力,迫使肩向前,10/30/2025,37,双侧性活动,患侧上肢支撑健侧活动,提高双侧对称性活动能力,可保持正确姿势,在中线内活动,训练大脑对患肢的控制能力,患侧下肢置球,健腿抬起作内收、外展,健侧下肢置球,患腿抬起作膝关节的屈伸,10/30/2025,38,各期的康复治疗原则,开始康复的时间,WHO推荐:康复的时间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即可开始。我国“九五”课题组关于“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的研究”建议:在发病后14天以内开始。脑梗塞应在发病后3-4天开始。脑出血在发病后10-14天开始。如有并发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开始时间。1个月以内均为早期,10/30/2025,39,急性期,适当的全身管理和原发病治疗,预防继发的合并征(褥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关节疼痛等),促进功能恢复,如保持良肢位、被动关节活动、翻身、坐位保持等,10/30/2025,40,痉挛期,痉挛在急性期已逐渐出现,所以这两期的部分治疗是重叠的。一些床上训练可在坐位或站立时进行,继续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肌张力、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的发展,提高基本动作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10/30/2025,41,恢复期,训练的目标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已掌握的技能,提高活动的熟练程度、灵巧性和实用性,对那些功能水平恢复较低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放弃患侧,继续进行躯干活动性的训练和双侧上肢的运动,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站立平衡的患者,必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站立平衡能力及下肢实用性的训练,对那些确实不能恢复功能的患侧利手,可进行利手的替换训练,对于少数确实不能独立步行的患者应训练他们持杖行走和操纵轮椅,10/30/2025,42,慢性期,继续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避免进行可强化异常运动模式的活动,多使用患手、多做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10/30/2025,43,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技术,物理治疗(各种促进技术),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矫形支具,理疗,传统康复治疗,10/30/2025,44,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正确体位摆放(反射抑制性体位),被动活动,维持正常关节活动范围,给予感觉刺激,感觉正常运动,促进主动活动,缓解肌痉挛,抑制异常运动摸式,促进正常运动,基本动作训练:翻身、坐平衡、卧坐、站平衡、坐站、移乘等,步行训练,10/30/2025,45,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至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进行训练,使其恢复和改善生活、学习及劳动能力,10/30/2025,46,如何进行作业活动分析,选择能改善患者功能的活动(躯体的、精神的、心理的等),保证有很高的成功率,难易适合,不引起异常运动模式,选择患者感兴趣的活动,10/30/2025,47,1,改善患侧上肢功能的训练,10/30/2025,48,2 利手替换训练,3 感觉训练,4 认知觉,5 ADL训练 自理 进食、清洁、穿衣、入厕、洗澡、移乘、控制大小便等,家务 清洁、做饭、理财、照顾家人等,6 肢具、自助具的配备及使用,7 指导家庭环境的改造,10/30/2025,4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