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3.4,东亚气旋与反气旋,3.4.1,东亚气旋源地、移动路径和移速,3.4.2,东亚反气旋源地、移动路径和移速,3.4.3,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一,.,源地,3.4.1,东亚气旋源地、移动路径和移速,源地:东亚气旋在,30,-35,N,、,45,-50,N,两个地带中,生成的频数最高,两个发生频率最大地带东亚地区气旋主要发生地区:,(,25,-35,N,)南方气旋: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45,-55,N,)北方气旋:蒙古气旋 东北气旋,黄河气旋 黄海气旋,冬半年这两个地带中气旋发生的百分比接近,,夏半年北方气旋发生的百分比明显大于南方气旋。,二,.,移动路径与移速,a,b,c,日本以东或东南方的洋面上,东北地区,朝鲜、日本北部一带,移速:平均,30-40km/h,,慢,15km/h,,快,100km/h,3.4.2,东亚,反气旋,的活动地区、路径和移速,活动地区:,蒙古西部到我国河套地区,呈西北,-,东南向,路径:,亚洲大陆西北,-,西伯利亚,-,蒙古,-,我国,亚洲大陆北方自北向南或自东北向西南,转向东南,-,西伯利亚,-,蒙古,-,我国,亚洲大陆西方由西向东直接进入我国或折向东北由蒙古进入我国,蒙古,-,我国,1,2,2,2,3,4,3.4.3,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一,.,分类,北方气旋:活动于黄河以北、,贝加尔湖,以南的广大地区的锋面气旋。包括,蒙古气旋、,东北低压,、黄河气旋、黄海气旋。,南方气旋:发生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和湘赣地区的,称,江淮气旋,;发生在东海地区的,称,东海气旋,。,1.,蒙古气旋,2.,黄河气旋,3.,东北低压,4.,东北冷涡,二,.,北方气旋,1.,蒙古气旋,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春秋季最多。,(,1,)蒙古气旋的形成,按气旋后部冷空气主要影响地区的地面形势的特点,可分为,暖区新生气旋,冷锋进入倒槽形成气旋,蒙古副气旋,a.,暖区新生气旋过程示意图,当,中亚或西伯利亚气旋移到蒙古西北或西部,时,,受萨彦岭和阿尔泰山等山脉影响,,往往,减弱,,一部分,过山后,在蒙古重新发展,形成蒙古气旋。,有的则移向中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区后,其中心常和南边的暖区脱离向东北移去。冷锋南段受地形阻挡移动缓慢,在其前方,暖区内形成一个新的低压中心,发展成蒙古气旋。,之初,低压内没有锋面,,冷空气进入低压产生冷锋。,高空槽移入蒙古时,在,槽前暖平流的作用下形成暖锋,蒙古气旋形成的高空温压场特征,实线为,500hPa,等高线,虚线为等厚度线,辐散槽,疏散等高线,槽前有正涡度平流,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冷暖平流均强烈,b.,冷锋进入倒槽生成气旋示意图,c.,蒙古副气旋生成过程的示意图,c.,向东南经过中国华北、渤海、绕长白山经朝鲜移去,b.,向东略偏南经过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部沿东北平原、松花江下游移动。此条路径最为常见。,a.,向东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呼伦贝尔盟移去,(2),蒙古气旋的移动,(3),蒙古气旋的天气,蒙古气旋对中国北方地区天气影响很,大,当它发展东移时,对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常造成大范围的大风、风沙、降,水及雷暴等天气。,2.,黄河气旋,在黄河流域发生的气旋称黄河气旋,,介于蒙古气旋和江淮气旋之间。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以夏季最多。是影响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一类重要的天气系统。,(1),黄河气旋的发生发展过程,按照生成地区的不同,a.,产生在河套北部的气旋,在北纬4045度高空有一纬向锋区,锋区上有一,小槽,自新疆,移到河套北部地区,导致地面准静止锋上产生气旋。,b.,产生在黄河下游的气旋(倒槽锋生),在中国东部近海为副热带高压控制,淮河以南处在高压南,部;中国西部也是一高压,而西南、河套、华北和东北为,低压或倒槽控制。,(2),黄河气旋的移动,产生于河套北部的气旋,大部分向东北或偏东方向移到华,北北部就减弱消失。,产生在黄河下游的气旋,视引导气流方向的不同:,a.,东移入黄海,气旋不大发展。,b.,向东北方向从山东半岛入海,气旋也不大发展。,c.,向东北方向沿黄河北岸经渤海进入东北地区,气旋往往,得到发展。,(3),黄河气旋的,天气,产生在河套北部的气旋,由于无多大发展,,维持时间也不长,只影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天气。,盛夏由黄河气旋引发的暴雨,必须有热带天,气系统的参与。,3.,东北低压,指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锋面气旋,是中国气旋中发,展最为强大的,发展最盛时的直径可达10002000,km,,中,心气压一般在990,hPa,左右,个别强的可达965,hPa,,,其闭合,环流可伸展到500,hPa,,,甚至更高。,(1),东北低压的天气,主要是大风、风沙、降水和雷阵雨。,其中表现最强烈、最持久的是大风。,(2),东北低压的,发生发展过程,绝大多数是从外地移来的,原地产生的次数不多。,按其来源可分为:,a.,气旋在贝加尔湖、蒙古和中国内蒙古一带生成后移入,东北成为东北低压。该类占东北低压的大部分,其发生,发展过程和蒙古气旋完全一致。,b.,黄河气旋北上进入东北成为东北低压。,c.,东北当地产生的低压。,4.,东北冷涡,指活动在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一定强度(有23条闭合,等高线)的,高空冷性涡旋,。,(1),东北冷涡的,形成过程,a.,黄河气旋北上与东北低压合并,高空槽不断加深形成冷涡,。这种冷涡只有在夏季才会出现。黄河气旋北上要成为冷涡,地面上必须有两个或更多个低压配合活动,单有黄河气旋北上,不能形成冷涡。,b.,西风槽加深切断形成冷涡,在冷涡形成之前,高空槽后北部有暖平流切入,而在槽线后部有较强的冷平流。在冷暖平流的作用下使槽加深;同时槽的北部有加压作用(图,b,),形成,切断低压,。,(2),东北冷涡的,移动和天气,(i),移动,冷涡的移向受周围系统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受两旁高,压脊区气流的牵引更为明显。,(,ii),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冬季,,有很大的阵雪,能见度忽好忽坏。阵雪天气可影响,到内蒙古、河北北部及山东半岛。,夏季,,常造成东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的雷阵雨天气及东,北的冷害。,1.,江淮气旋,2.,东海气旋,三,.,南方气旋,Question:,东亚气旋的发展?与大气环流、急流有关,四、爆发性气旋,24,小时内气压下降在,24hPa,以上,天气变化激烈,辐合很强,可生成灾难性天气。,1.,江淮气旋,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以春夏两季出现较多,特别是6月份是江淮气旋活动的最盛时期。,(1),江淮气旋的形成过程,(,地面形势),静止锋上产生波动形成气旋;,冷锋进入倒槽,暖锋锋生形成气旋。,静止锋上产生波动,虚线 地面等压线,实线,5,0,0hPa,等高线,倒槽形成阶段,暖锋锋生阶段,地面气旋形成阶段,倒槽锋生气旋,北支锋区,南支锋区,江淮气旋的倒槽锋生型,南支槽前西南风输送暖湿气流,暖平流作用下地面减压形成倒槽,北支槽配合地面冷锋和高压向东南移动,南支槽前暖平流增强,暖锋锋生,热力因子影响下冷锋逐渐接近倒槽,南北两支锋区在江淮叠加,冷锋进入倒槽与暖锋相接,形成江淮气旋,(2),江淮气旋的移动与天气,移动,主要受,高空槽前气流,的引导,路径和锋区走向一致。,天气,江淮气旋生成之后,在长江、淮河及黄河下游广大,地区都会出现降水,,降水区主要出现在700,hPa,槽线或,切变线与地面锋线之间,。,2.,东海气旋,(,1,)概述,东海气旋对中国东海、东部沿海、台湾省及朝鲜、日本的天气影响很大,常给这些地区带来大风和降水。,东海气旋在,春季发生最多,,冬季次之,夏秋两季最少。,(,2,)东海气旋,生成的形势及天气特征,a.,当大陆上,变性冷高压,由华中转向东南而逐渐入海时,原先位于高压前缘的冷锋常在南海附近静止或表现为极不明显的冷锋,此时,在高压的后部常形成低压区,,在低压区内往往有东海气旋生成。,b.,产生于,鞍形场,内。地面图上,冷高压主体在蒙古中部,或西部,其脊或分裂高压伸到长江以南地区,日本以,南为太平洋高压脊控制,两者势力相当。中国东北地,区有一低压逐渐加深,当其移到朝鲜附近加深时,东,海地区正好处在鞍形场内。,当有小槽从西伯利亚东移,并在沿海地区加深时,,可引导新的冷空气南下,在鞍,形场内产生气旋。,c.,产生于,“,北涡南槽,”,形势下。850,hPa,和700,hPa,图上华,东沿海有低涡,低涡南部常有一低压槽,构成,“,北涡南,槽,”,形势。槽线近似南北向,且有明显的温度槽配合,,槽前的台湾、东海至日本海一带的西南风可大于20,m/s,有明显的暖平流,,东海气旋即产生在低涡东南部的下,方,。当低涡东移时,地面图上对应有大片雨区东移;当,低涡东移到华东沿海时,原来控制东海地区的太平洋高,压脊明显东退,在东海地区先有明显的三小时负变压中,心出现,接着东海气旋即产生。,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气旋,/,反气旋?其流场特征在南北半球有何不同?,2.,什么是正压大气和斜压大气?,3.,高、低压系统的空间配置有哪些类型?,4.,温带气旋,的经典模型,?,5.,解释气旋入海后为什么会加强?,6.,涡度方程、,方程、位势倾向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7.,绝对涡度、位势涡度守恒条件是什么?,8.,在位势倾向方程讨论中,对于波长,L3000Km,及波长,L,3000Km,的波动中要求会用相对涡度平流输送,地转涡度平流输送定性判断槽脊移动情况。,9.,用位势倾向方程解释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10.,用,方程解释地面气旋、反气旋及它们之间上升、下沉运动情况。,11.,动力因子、热力因子指的是什么?说明它们对天气系统各起什么作用?,12.,温带气旋发展分哪几个阶段?其温压场特征是什么?,13.,气旋再生、气旋族含义是什么?,14.,北方气旋、南方气旋活动范围在什么地方?在我国境内它们各包括哪些气旋?,15.,东北冷涡的形成?,16.,地形对气旋发生发展的影响。,17.,东亚气旋的发展中,为什么爆发性气旋主要形成在海上且多形成在日本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又以冬春季为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