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氧气的实验室制取(,2,),学习目的,理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学会分析与选择仪器;,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制取常见气体的某些基本操作;,体验和观赏化学实验之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制取氧气要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反映原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办法,3.实验操作环节,2.实验用装置,反映原理,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KMnO,4,K,2,MnO,4,+MnO,2,+,O,2,观察图2-13,互相讨论交流,下列问题:,使用了哪些仪器?,哪一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一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用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A,B,C,D,E,F,试 管,铁架台,酒精灯,导 管,集气瓶,水槽,固体加热型装置,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环节,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药品到试管中),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5、,收,(收集气体),6、,离,(把导管移出水槽),7、,熄,(灭酒精灯),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思考题,1、装置气密性如何检查?,2、装药品到试管中应如何操作?,3、试管在铁架台上如何固定?,4、加热药品时要注意什么问题?,5、排水法收集气体,什么时候开始收集?,6、什么现象证明已收满?,7、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环节中6与7步能颠倒吗?,第一步,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平铺在管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装药品,第三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仪器装配原则:,先下后上,先左后右,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处应放一团棉花。(为什么?),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1/3处。,避免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污染制取的气体,第四步,物质加热原则:,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加热时先要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药品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持续不停、均匀放出地放出时再收集。(为什么?),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验满办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瓶口处,盖上玻璃片。,放置办法:,第六、七步,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水倒吸到试管,造成试管炸裂,收集完毕,先把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集气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靠近,集气瓶底部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阐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验满办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牛刀小试,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2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A)加热固体药品前,(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D)气泡持续并均匀放出时,略向下倾斜,3:指出下图中的几处错误,4、(2010常州中考)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窗的实验过程以下:,选择适宜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刻用集气瓶进行收集;,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调节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2)环节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因素是 ;,(3)上述实验环节中,可能造成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序号),(4)环节中的操作,可能引发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