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2508412 上传时间:2025-10-22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82.46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主讲:秭归试验小学 姜勇,1/29,第一节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怎样学”而进行策划。,2/29,“生本教育”设计理念就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索,着眼于学生发展,以关注学生道德生命成长为主旋律。教师要借助设计,精心营造环境和条件,以激发、支持和推进学生内在学习过程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达成。而不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着重处理“教什么”和“怎么教”。,3/29,二、教学设计前准备,1、思想观念准备,树立新教材观、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知道该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方式等。“合作学习”、“主体性学习”、“体验学习”、“实践性学习”、“互动交流式学习”、“关注学生课堂生命成长”等,都是新课程改革一些基本理念。详细设计某一课教学方案时,应依据这一课教学内容、结合本班学生认知点和实际学情,思索在教学中应重点表达哪一基本理念,使之作为某一课教学设计理论支撑。,4/29,2、分析教材,分析教科书和教师指导用书每册、每单元和每个主题活动,搞清课程设计意图和思绪,为自己活动设计建立理论框架。在总体把握中进行教学设计。假如教材主题内容不符合本班学生学习实际,要更换或借助其它活动帮助学生学习。,5/29,3、分析儿童情况,分析学生身心特点、生活经验;分析每个学生兴趣兴趣、经验、家庭情况及小区基本情况,理清本年级学生成长历程中可能碰到含有普遍意义各种生活与品德发展问题,搞清儿童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所欲所求。并进行一些对应学情预测,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应”,“出现意外学情反应时教师该怎样应对”,“怎样科学调控和处理、驾驭课堂”等等,使教学设计更加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6/29,4、课程资源准备,相关文字音像资料搜集、课桌椅摆放、活动材料等与人、财、物相关准备工作。要尤其思索怎样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利用,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与教材资源互补作用。,7/29,5、方法准备,在设计某一课教案时,要依据这一课教学内容,认真思索选择什么样教学方法为最宜。如模拟演出法,换位体验法,故事分析法,情景感化法,实例评析法等,不论用什么样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性和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健康发展。,8/29,三、教学设计基本项目,教学设计基本项目包含三项:活动目标、设计思绪、活动流程。,1、活动目标设计,9/29,三、教学设计基本项目,设计活动目标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表达多维目标原因整合,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目标原因整合上去考虑、去设计。二是目标取向要定位于学生“最近发展期”,所提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所列目标原因要实在、详细、可操作、可检验。三是要采取学生主体性陈说方式,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例略),10/29,2、设计思绪,设计思绪是教学设计中理性描述部分,主要是分析设定主题活动教育要求和学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表示其设计创意。(课例略),11/29,3、活动流程,新课程活动流程有三大看点,即课首、课中、课尾,课首-活动引入:活动引入关键是要有磁性。有了磁性才能调动情感,满足好奇心,点燃学习愿望,使学生主动主动参加活动。组成磁性原因有:新奇性,奇异性、趣味性、动情性、悬念性、幽默性、亲合性、参加性、审美性。(课例略),12/29,课中,课中-主题活动展开与键接:一是要把一个主题活动几个子活动键接好,组组成活动教学整体。二是设计活动要重视活动本身所附着意义,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热闹,预防形式化。三是要注意各子活动之间联络,表达活动之间连续性和发展性,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重视活动有序性、讲求活动意义性、表达活动发民展性。(课例略),13/29,课尾,课尾-活动意义延伸:一是围绕课内活动内容,延伸到课外去寻访、搜索相关信息,以扩大视野。二是由学生课内表现扩展到让学生在课外去表现。三是将课内处理问题兴趣,取得成功喜悦,延伸至课外继续探究相关新问题。四是把课内掌握相关生活和社会性方面知识,学会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利用,去确证。(课例略),14/29,第二讲 教学活动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活动型综合课程,主题活动是教和学主要形式。不一样主题应该采取不一样活动形式。教师在选取活动形式时要依据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学校、家庭、小区和自然条件实际等原因。,一、教学活动详细形式,15/29,1、讨论,讨论能够是小组,也能够是全班;能够是随机,也能够是专门安排。其形式有:两人,四人,个体对集体交流、争论、辩论等。教师指导讨论时应该创设出良好心理气氛,勉励儿童多讲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讲话,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发表自己意见,不要急于纠正孩子表示,要教育学生注意倾听同伴讲话,尊重他人,相互支持和勉励。,16/29,2、搜集资料,在成人指导下,经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路径搜集资料。教师在组织资料调查活动时应该向学生交代清楚搜集资料内容、范围、路径、目标,指导学生对搜集资料按要求或自己兴趣进行整理,充分利用资料开展交流和分享活动。,17/29,3、现场调查,经过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学生对所关注问题,经过亲身体验取得直观印象和愈加深入了解。在现场调查之前,教师要先熟悉现场,了解现场环境和内容,对学生在调查中应注意问题心中有数,早有准备。,18/29,4、情景模拟、角色饰演,为了让学生取得一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标地创设某种情景让学生去经历仿真性演练活动。利用这一活动形式,一是要有较强针对性、主题性,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二是要力争形式新奇,内容健康有益。三是创设情景要有吸引力、有起伏。四是重视情与理结合,以品德教育为关键。五是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制造适当不确定状态,引发探索欲望。,19/29,5、实践活动,指小试验、小制作、喂养种植、制成长资料袋、粘贴画等。教师要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明确活动中要注意问题,掌握活动方式方法。要指导和勉励学生活动实践,随时观察,及时评价和表彰,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喜悦,以坚定自己行为方式。要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劳开工具,训练和掌握简单生活劳动技能,并保留自己劳动结果。,20/29,6、游戏活动,游戏详细形式有:猜谜游戏、击鼓游戏、竞赛游戏、体育游戏、情景游戏等。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游戏角度,使学生既玩得开心,又能受到锻炼和教育。,21/29,7、参观访问,教师利用学校内外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学习、访问,以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扩展兴趣,发展实践能力。组织这类活动要尤其注意安全,并要搞好参观访问后交流和分享,提升活动实效性。,22/29,8、观赏活动,经过视、听、说形式,让学生观赏到精美人文作品、自然美景、名人榜样及生活中经典事例。观赏材料可来自教科书,报纸、杂志、课件、网络、电影、电视、绘画、照片、录像、自然景观,榜样事迹,同伴优点和自己成长等。,23/29,9、讲故事,以故事情节或主人公形象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活动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能让学生激发情感,领悟道理。教师要善于以丰富感情和生动讲述创设特定教学情境和气氛,把道理寓于形象化叙述之中。,24/29,10、练习与训练,依据某一项或几项教育目标,进行有针对性课堂练习或课前课后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方法,形成良好习惯。教师首先勉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行为规范,另首先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评价和监控。它包含课前行为练习、课堂行为练习、活动之后练习与训练。,25/29,二、组织指导教学活动应注意问题,1、教师角色定位:学生活动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是主持人、导演、教练,学生是活动主角。,26/29,2、强调学生参加主体性、全体性、全程性,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都以不一样方式亲身感受体验,参加活动。教师要“眼观六格,耳听八方”,关注全班每个学生,尤其要给“弱势群体”一些特殊活动机会。,3、追求活动有效性,“效”是指是否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有效性就要强调活动针对性,学生兴趣和主体性、参加性,以及活动过程最优化。,27/29,4、注意活动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机智,教师不可能完全设计好活动每一个细节,更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言语、行为、活动结果和会产生问题,使课程实施过程含有了不确定性,需要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更加好地发挥教学机智。,28/29,5、创设良好心理气氛 到达师生心理相容,本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把“情感与态度”放在了第一位,要到达师生心理相容,教师一是要多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二是要尊重学生人格,形成平等、民主、互动师生关系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张扬个性。三是要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去感化学生。,29/2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