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位代码10475学 号104754110073分类号F832.5河南大擘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股票市场为例 Analyz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Based on the Stock Market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FinanceByFu ZhengpingSupervisor:Prof.Zhao XinshunDate:May,2013摘要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金融行业能否健 康发展,保证股票市场正常规范的运行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机构一直在努力追寻的目标。但是,在我国的 股票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存在,股票市场交易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诸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内幕交易等都跟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因此使得股票市场 不能依靠自身的调节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没有发挥其作为资源配置的主 要场所本应该具有的功效。基于信息对市场交易活动的重要性,我们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的严重信息不对 称问题加以关注与研究,分析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种种原因。其中比较突出的原因 可以归类为:政企不分,权责不明;公司内部结构混乱,毫无规则可言;经济大环境 的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到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 度,于是我们急需提出一些适当的对策来改善。像加强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加快上 市公司的结构与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都是针 对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有效方案,继而减弱我国股票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中,我们提出了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理方法是市 场监管。因此,找到一种适合我国现状的有效金融监管方式是必要的,即在现有公告 监管及规范监管的基础上,逐步趋向于更为严格的实体监管形式,以此来促进信息不 对称问题的改善,最终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股票市场,金融监管IABSTRACTThe stock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ancial market,its running statu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financial industry healthy development,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normal ope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and even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at the same time,this also is the government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trying to pursue the goal of.However,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henomenon in Chinas stock market has always existed,and its influence is more and more big,become the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ignored.Many problems arise stock market transactions such as moral hazard,adverse selection,insider trading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fact there have all kinds of connections with the relationship,so the stock market can not rely solely on its own regulation mechanism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play it as the main place of resource allocation should be.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market trading activities,we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of sever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problems in our stock market,analyze the reasons to cause this to happen.The reason of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government,indistinct;internal structure confusion,no rules at all;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is not standardized;government regulation is not in place.These problems are exacerbated by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Chinese stock market,so we need to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As to strengthen the stock mark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to speed up the pace of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the listing Corporation to perfect our countrys stock market system,strengthen market supervision and other measures,is the effective scheme is proposed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and then reduce severe information asymmetry phenomena in Chinese stock market.In th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the stock market,we put forward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approach is market regulation.So,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 suitable way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for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Tha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announcement regulation and standard regulation,gradually tend to achieve the more stringent form of entity regulation.I hope this way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symmetry information problem,finally ensure the III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KEY WORDS:asymmetry information,stock market,financial supervisionIV目录摘要.IABSTRACT.Ill绪论.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二)主要文献综述.2(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一、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5(一)信息不对称的一般解释.5(二)信息经济学的核心一一信息不对称理论.51、信息经济学的出现.52、信息经济学的价值.63、信息不对称理论.64、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作用.6(三)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问题.71、代理人问题.72、逆向选择.7二、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分析.9(一)我国股票市场主要的信息不对称关系.91、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92、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10(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反面效应.111、容易导致股票市场丧失基本的资源配置功能.112、公司追求短期收益的行为.113、诱发上市公司的“败德”行为.11(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121、股票市场各主体本身的信息差异.122、不正当的内幕交易.133、公司的结构与制度存在问题.134、监管体制与法规建设不健全.15三、削弱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建议.17(一)加强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17(二)加快上市公司的结构与制度改革.17(三)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体系.18(四)加强法规与体制建设促进市场监管力度.18(五)构建信用文化背景.19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监管.21(一)采取金融监管方式的必要性.21(二)金融监管的发展概况.22v(三)施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及目的.231、监管原则.232、监管目的.23(四)金融监管的几种方式.23(五)我国金融市场应采取的监管方式.24结论.25参考文献.27致谢.29VI绪论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些很少被关注过的因素开始对市场交易活动产生影 响,并由于影响程度的加深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信息就是这样的因素之一。在最原 始的市场机制中,人们认为市场是自由的,交易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在公平的条件 下进行自由交易,也就是假设完全竞争的状态、理性的行为以及信息的绝对对称这些 严格的前提条件,然后市场就能够得到均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这些条件几 乎是不可能成立的,其中信息的绝对对称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存在于整个市场。因为 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人都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不能完全控制其参与市场交易中的行为 选择,当人们发现信息优势能够转换为交易活动中的利益时,就会努力的去寻求优势 地位。这种行为的出现就形成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任何环境或时间,信息不对称都有可能存在。人们对事物信息的掌握总是或多 或少,而对于信息的理解及吸收也存在差异,这些都意味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观察现实的市场经济活动,会发现这种不对称已经普遍的出现在各个领域,例如借款 人比贷款人更清楚还款的前景,纳税人比税务局更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等等。其实信 息的不对称对于促进市场的流动性是有益的,但这个益处的存在决定于不对称的程度,如果不对称的程度超过了市场所能自我消化的底线,就会引发一些阻碍市场实现资源 配置的风险,例如道德风险,亦或是市场的逆向选择。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开始,慢慢过渡到了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 济体制最初出现的时候,由于缺乏经验而没有深入的结合国情研究,我国实行的就是 让市场活动依靠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来进行,这个过程不需要政府的协调与干预,最 终导致了经济市场的无序发展,滋生了很多不良现象,造成了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经 济活动参与人的信用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市场经济也需要政府进行参与控制。但是与此同时国家控股的国有企业却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带来 了许多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家的大量控股,使得股改过程不够彻 底,出现政企不分、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国家松懈的市场监管 1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共同导致了股票市场严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又引发了我国 股市的一系列诟病,必须加以重视,对症下药,解决市场机制的变革所遗留的诸多问 题,并采取更为严格的市场监管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才能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 健康发展,实现其资源配置主要场所的价值。观察其他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同样 存在,虽然没有股票市场反映的那么严重,但也不能同样忽视。也就是说,整个金融 市场都需要强有力的市场监管。金融市场在整个经济体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决定着 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能发挥出的最大作用力及决策话语权。所以说,能不能良好 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决定着我国金融市场能否有一 个健康稳定又快速的发展,也决定着在全球金融后危机时代我国能否在世界经济大潮 中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文献综述研究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要了解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作用 及带来的经济效果。阿克尔洛夫(1970)在哈弗大学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就从 二手车市场入手,首次提出了了“信息市场”的概念,拉开了对信息不对称在商品市 场应用的序幕,此后斯蒂格利茨分析了保险市场、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相应 地提出了缺乏信息的交易方应当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而斯彭斯则对人才市场存在用 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这三人对于不同经济市场 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作的研究使信息不对称理论从此确立。而我国早在上世纪九十 年代也有人开始研究信息经济学这一领域,何洁、王则柯(1999)曾在其著作中分析 了经济学中存在的一些信息不对称现象和可能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其次,着重分析我国的金融市场,发现股票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李建刚、郭立 夫、刘清恩(2003)就提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股票市场丧失资源配置功能,使上市公 司追求短期收益造成逆向选择。分析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除了市场参与 者本身的信息差异外,我们可以注意到之前任冷(1999)对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所 作出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结构与制度不健全也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此外赵 振全、宋玉臣(2003)提出了市场监管对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性,监管力度不够 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发生,而通过完善监管体制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则可以有效改 2绪论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提出金融监管是削弱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快速而且 有效的方法。钟德涛(2008)曾对于金融监管的发展、原则等问题进行过详细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这些分析金融监管应该如何改进及完善,找到可能适用于我国金融市场 的监管方式。(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信息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并得出经济活动中信息是不可能 实现完全对称的条件的结论,然后引出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具体 内容。在此过程中简单支出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在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些具体表现,找出导致这一现 象的种种原因,并提出可能有效的建议以减弱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最后一部分提出金融监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指出监管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金融监管应该遵守的原则及最终的监管目的,类比不同 的金融监管方式找出其中最有效的一种,并结合我国的现状总结出有益于我国金融市 场发展的监管方式。3一、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一、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的一般解释信息不对称通俗来讲指的就是每个人在交易中拥有的信息量不同。在大多的政治、社会、经济活动中,有些成员拥有的信息是其他成员无法得到的,因此造成了信息的 不对称。具体到市场经济的活动中,不同的人对信息的了解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信息 掌握的比较充分的人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那些信息较少的人员,就会处于 不利的地位。(-)信息经济学的核心信息不对称理论1信息经济学的出现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还没有出现在市场活动中被人们所普遍认知的时候,亚当斯 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主宰着整个市场的自由活动,即认为市场并没有那么多缺 陷,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完全的市场信息,交换双方免费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 通过自由竞争实现交易,这样在市场的自由调节下就可达到市场的均衡,不需要对市 场有所干预。可是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由市场假设的完全信息 条件几乎不可能存在。例如选取一种市场中的普通产品,会存在着不同的质量和不同 的价格,其具有的特点和品种类别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只有把市场上该类的所有产品 采取一些方法使其拥有一个统一的价格,并在此价格基础上罗列出其质量特点等级等 所有信息,才能提供给买卖双方有易其做出合理的交易选择,这样才意味着所有市场 的参与者都是完全信息的状态,市场信息是对称分布在买卖双方的。但是,实现这样 的完全信息需要花费不计其数的时间精力财力,如此巨大的代价并不是每个市场参与 者都能承受的。由此发现在市场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也 导致了市场无法通过自由交易过程实现均衡。因此,人们意识到了信息在经济学中扮 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信息经济学也由此出现在大众视野。如今,信息经济学逐渐的成为了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在信息经济学的认知中,5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商品交易里卖东西的一方因为具有信息优势能获得多余商品本身价值的利益,而买东 西的一方因为缺乏信息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交易的实质就是双方进行信息博弈的 过程。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从而影响社会 的公平公正原则,也影响了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2、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信息经济学的价值在于提出了信息是经济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核算因素,信息的 多寡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分配走向,对信息的占有优势就如同其他任何一种资源一样 可以带来一定数量的利益。止匕外,更使人们开始发现各种经济市场中都存在不同程度 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既能保持市场流动性促进交易发生,也能因为不对称程 度的过于严重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所以,研究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原因,找到有 效的方法来遏制过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使信息因素能够适当的巧妙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以实现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3、信息不对称理论在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迈 克尔斯宾塞以及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获奖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分别在商品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三个不同领域对信息不对称进行的深入研究。至此信息不对称 理论开始广泛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人员掌握的信息和对信息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拥有更多信息量的人员通常就 会处于优势地位,而相对的信息量较少的人只能处于劣势地位。然后处于优势地位的 人把信息传递给劣势地位的人就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利益。能够反映竞争对手动机及意 图的市场信号,通常能够弥补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想要更为有效的减弱信息 不对称给经济带来的危害,就需要政府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出强大的功效。信息不对称 理论的出现很好的解释了许多市场现象,例如商品促销的形成、信贷的配给、股票市 场的动荡等等,这一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能够广泛的运用在各个领 域。4、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作用6一、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1)该理论指出了信息对市场经济的重要影响。随着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 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并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作 用。(2)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 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3)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 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三)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问题1、代理人问题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参与人总是在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效用,同时会做出不利于他 人的行为。这就是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道德风险概念。正是由于道德风险的 存在,委托人在能力或是精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代理人替代其进行一些经济活动时,代理人会从自身角度追求最大的利益,这样就会与委托人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论其 直接原因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尽管委托人仍然拥有实际的所有权,但是代理人 参与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却不是总为了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代理人问题的本质就是由 于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多的一方处于有利位置,所以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代 理人会做出优先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行为。2、逆向选择在市场交易中,如果其中一方可以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获得利益却使对 方受损时,拥有的信息较少而处于劣势的一方就不能轻易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 就会随之扭曲,同时失去了达到供求平衡促成交易的功效,最终导致了市场效率的降 低。这种由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价格降低,进而劣质品驱逐优质品使整 个市场的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就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如果按常规理解,提高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需求量则会减少;商品的价格降低,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供给量则会减少。但是事实 7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上,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人们追求机会主义的行为,有时候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 者也不会选择增加购买,同时相应的提高价格的时候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8二、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分析二、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分析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市场自身能够优化配置资源,但其却是以严格的条件为 前提,即完全的信息对称、完全竞争的模式与人们完全理性的行为。可是作为资源配置 的重要场所,股票市场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理论上来讲,这种信息不对称是 由于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所处的地位不同而造成的。上市公司作 为代理人,自然能准确的了解自身的真实状况,而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却不完全具有 有关代理人真实状况的信息。所以,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着的,这也是世界股票市场 存在的普遍特征,我国的股票市场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经历了由计划经济阶段向市场经济阶段转换这一特殊过程,以及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所以其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更加的明显,股市存在的风险也更大一些,中小投资者 的利益容易受损,进而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实现最为有效的配置。(一)我国股票市场主要的信息不对称关系1、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1)股票的发行人是股票的出售者,也是市场的信息源头,只有他们才能真实的 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前景、投资方向以及预期收益等等信息,而这些正是最能够 直观反应一只股票质量的信息,同时他们还能控制对外公告的信息数量或者延迟披露信 息。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只能根据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的信息与资料,来判断股票的质量 然后做出决策,但是他们被动接收的信息却并一定具有真实性,很可能是上市公司为了 显示绩优经营状况而修改过的虚假信息。上市公司作为股票的发行者,还经常会在中介 机构的配合下,避重就轻的忽略投资风险等重要信息,诱导投资者做出过于乐观的预期 从而决定投资。(2)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案例银广夏于1994年6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上市。如同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 一样,银广夏在首次公开发行中发行的股份比例较低,只占总股本的36.5%。此后几年 银广夏每年公布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0%以上,顺利获得了配股资格发行新股。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其每股盈利在当年前所未有的达到0.51元,相应的其股 9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价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 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 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 位上涨440%。之后在2000年年报中银广夏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 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于是,在这种优厚的回报之下,投资者纷纷买进银 广夏股票,甚至被称为最理性投资者的基金也参与其中,整个市场掀起抢购狂潮。然而,在2001年8月,股价飞涨的银广夏却因为制造虚假财务信息受到指控而被 迫暂停交易。审查发现银广夏公司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 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 亿元,其中,1999年为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此后,在2006年银广夏股票 连续15个跌停,并遭到八百多股民高达1.8亿的民事诉讼赔偿,虽然投资银广夏的大 批投资者最后赢得了官司,却没有赢得利益。由此案例可见,上市公司作为股票的发行者,具有很大的信息优势,可以通过控制 自身信息的披露情况,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侵占投资者的利益。2、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1)机构投资者拥有雄厚的实力,可以付出巨大的成本来搜集信息,而个人投资 者根本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并且他们通常持股数量巨大,可以依靠与发行人的紧密 联系来获取股票发行者的真实信息,甚至与之合谋实现双赢。例如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 实现非公开增发目标,就会极力想把公司股价压下去,想要以较少的资产注入份额获得 非公开增发后更多的公司股份,机构投资者与其合作同样也可以低价获得更多的增发股 份。但是,这种通过压低公司股价的“合谋”方式必然会给个人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投资 利益损害。另一方面,当上市公司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出现利益分歧,上市公司处于优 势地位可以左右公司命运,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采取打压公司股价的方式与之抗争,在这 种利益博弈过程中,个人投资者的处境很被动,往往成为了最大的受害人。(2)在股票市场,拥有信息优势就意味着获取利益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机构投资 者通常会选择隐藏自身搜集到的信息甚至在市场放出虚假信息。既没有能力得到真实信 息,又可能受到机构投资者的二次信息欺瞒,个人投资者通常获得的信息都是无效的或 者延迟的,即使他们与机构投资者有机会同时获得某些信息,也会因为缺乏对信息的专 业处理水平而仍旧处于信息劣势地位。10二、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分析(-)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反面效应1、容易导致股票市场丧失基本的资源配置功能我国的股票市场现有的投资者有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散户投资者这两种类型,他们之 间的博弈就是市场资源的配置过程。信息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尤其重要,然而投资者却 不能在同一时间获得同等质量的信息,同时那些有效信息即真正能够带来投资收益的信 息也往往没有公开。这样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付出一般散户根本无法负担的信 息成本,利用各种渠道来获得有效信息,然后利用自己与中小散户投资者在信息上的不 对称性,制造一些有利于自己炒作的虚假消息并散布出去,而大批的散户却没有这样的 能力去获得真实信息,从而就将股市风险转嫁给了处于信息劣势的散户投资者,自己就 能够从中牟取暴利。市场参与者的这种不公平竞争会引发证券流通过程中的逆向选择效 应,使得一些因为效益不好本应该资本流出的企业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反而受到 投资者的追捧,股票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倒上升;而另外一些经营业绩较好应该资本 流入的企业证券,价格却没有上涨,甚至有时反而会下降。股票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的 存在,导致了股价扭曲,投资风险增加,市场丧失了对证券品种的优选机制,也就不能 及时顺利的将资金流从劣质股票引向绩优股票。2、公司追求短期收益的行为在有秩序的市场经济中,一个公司的投资项目所能带来的期望利润决定着公司市场 价值的增加,而公司股东未来的期望收益正是跟公司的市场价值休戚相关的。在公司的 操控过程中,经营者往往更看重眼前的短期成绩,有时甚至宁愿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和 发展前景来实现短期的快速收益。在风险厌恶的前提假设下,企业经营者追求短期利 益时往往喜欢选择投资风险较低的项目,以确保可以获得期望收益。对于那些期望收益 较高的项目,因为其同时具有很大的风险,所以选择放弃,这样最终可能会造成股东收 益的减少。3、诱发上市公司的“败德”行为(1)在股份制公司中,股息、红利的派发通常是对经营者的一种激励机制,可以 诱导其努力经营,但是由于受制于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经营者自身能够获得的利润分成 却是有限的,因而这种激励机制容易失效。于是在道德风险的作用下,上市公司经营者 常常会不顾股东的利益,然后利用自身拥有的信息优势做出一些隐蔽行动,如大幅的提 11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高员工薪酬和福利水平,公费旅游或者住房奖励这样的过度消费,都肆意的侵占了利润,进而减少了股息和红利的派发。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委托人的意愿和目标,损害了广大股 东的利益。(2)为了美化公司的财务报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有时会通过采取减 少计提成本,虚假提高利润,或者采取关联交易这些手段来实现目的,甚至有时还会伪 造一些会计凭证及单据来更改会计资料。然后,上市公司就可以通过发放和散步一些虚 假信息,从而实现欺骗和误导投资者的意图。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给上市公司带来了这 种修改财务报表的便利,但同时这种行为却也加重了股票市场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 象。(3)上市公司需要募集大量资金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增发股票、向原股东配 股或者发放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实现资金的筹集,但是有些公司却常常在募集资金完成 后,因为之前的立项不够成熟谨慎,或者项目可行性不足,就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的投资 方向。例如有些公司会擅自委托第三方来管理募集到的巨额资金,却并没有经过股东大 会同意或者向外公告。皿尽管上市公司常常会寻找各种理由来辩解,想要为自己随意变 更募集资金使用途径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说辞,可是究其原因有很多的上市公司就是 因为急功近利,想快速的募集到尽量多的资金,就临时拼凑一些项目才导致了后来的结 果。这种行为源于公司和投资者相比处于信息优势的地位,却带给了股票市场巨大的风 险。(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事实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带来了很多 负面效应,而这些负面效应又加剧着股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所以只有详细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现其中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弱化信息不对称这 一问题的建议,并逐步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现状。1股票市场各主体本身的信息差异(1)不同的投资者获取能力不同市场活动中每个投资者都会付出一定的成本去获取信息,而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却影 响着信息的传递,所以优先获取有效信息对投资者来说就意味着利益。现实情况中,因 为每个投资者具有的实力差别很大,所以不能实现所有经济主体同时获得同等质量的信 12二、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原因分析息,这样就为那些拥有较强实力的投资者创造了可以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条件。同时,许多实力较弱的参与者出于“搭便车”的心理,不愿意花费成本去获取信息,他们觉得 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的少量信息并不一定能转换为好处,所以通常会等待着无偿利用他 人信息的机会。止匕外,考虑到每个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对于信息的分析理解以及做出适当 决策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即使给予他们相同的信息量,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出 现。(2)上市公司本身的信息优势通过上市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可以募集到所需资金,可是对于公司筹集的这笔资金,其具体的投资方向、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的多寡这些内在信息,只有上市公司自身 才真正的了解。而专业的证券机构也只能针对上市公司公告的财务报表做出分析,并不 能真正了解上市公司募集自己的意图及公司战略走向。止匕外,证券机构通常还有着很强 的能力搜集信息,但是花费大量成本所获得的信息也并不一定具有真实性或者有效性,更何况是中小投资者这种实力不够强大的散户。2、不正当的内幕交易在市场的交易活动中,还有一种人为的因素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 是不正当的内幕交易。首先,我国特殊的体制使得不能实现完全的政企分割,所以上市 公司就能从政府部门获取有效信息。例如在之前提到的银广夏事件中,虽然银广厦公司 股票没有被任何政府机构直接持有,但是多数董事会成员与自治区政府保持密切关系。董事会成员中有四人,包括董事长都曾在宁夏自治区政府任职。由于与地方政府的密切 关系,使得银广厦公司容易获得优惠政策或当地特许经营权,进而具有了信息优势。其 次,政府部门也可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内幕信息,于是有一部分交易人利用与这两者的密 切关系可以提前得到有效消息,而这些消息一般的投资者却很难提前获知。继而拥有内 幕消息的交易人就能公开信息,并在这些信息引起的证券价格异常波动中牟取巨额利 润。这样的行为违背了信息原本的正常传递方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带坏了整 个股票市场的风气,使得更多的投资者尝试去打探消息试图获取一些内幕来赚取利益,这样的不正当行为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3、公司的结构与制度存在问题(1)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指的是在股份公司的总股本中,性质不同的股份分别占有的比例及其相互 13浅析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一以股票市场为例关系。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其治理结构的基础,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公司组 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影响着公司的管理投资方向和能够获得 的收益。在我国的资本市场最初建立的时候,主要的上市对象都是国有企业,即控股股 东为国家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股份 始终占有足够的控制比重,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的一共有953 家,占中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38.5%,但是其总市值合计13.71万亿元人民 币,却在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中占有51.4%的比例。在公司的日常治理中,公司的最高 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而从股东中产生的董事会就是公司的决策组织,并代表所有股东 行使权力,所以我国大量的国有控股导致很多股东权力是由政府的各个部门甚至地方政 府自身所掌握的。但是由于政府部门除了经济目标还要兼顾考虑政治因素,这样就拉长 了整个信息传递链条,加剧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差距。此外,国家或政府派驻 具体的个人到公司充当董事(长)或者谈判签约者来行使股东权力,这样削弱了委托人 的权利,容易出现代理人违背终极委托人的意愿而有意无意的以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益 的问题。所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不合理,以及政企难分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之一。(2)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公司的内部治理指的是合理的在公司的董事会、出资者和管理者之间分配控制权,以保障公司的投资收益。在我国的公司制改造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出现了公 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失衡。首先,股东大会作为一个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经常都是形同 虚设,权力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规范的行使每个股东的表决权,对公司的经营者缺乏实 际的约束能力。其次,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其成员构成不够合理,国有股代表、法人代表或者管理经营者占有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名额,而且董事会与公司经营管理层经 常是由一些人员兼任,这样减少了公司董事会的监督制约作用。最后,应该设立监事会 作为公司的监督机构,可是在我国很多公司监事会缺乏严格的监督能力,其成员多是由 董事会或者公司管理层直接委任缺少职工代表,并且往往缺乏专业的法律、审计、财务 知识,不能对董事会形成有效监督。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够健全使得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完全及时的公告信息,有 时甚至隐藏真实信息,影响了公开披露信息的可信度,而且一般公告的信息也仅有财务 报表,久而久之财务报告成了影响公司股价的一大因素。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