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Your site here,LOGO,LOGO,*,社会工作政策法规,人文社科学院 刘凤鸣,Your site here,LOGO,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法规,第五节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五节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要点提示,一、救助对象与工作目标,二、救助程序及救助资源,Your site here,LOGO,第五节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救助对象与工作目标,救助对象具体为:,持有农村五保供养证的未成年人;属于城市“三无”对象的未成年人;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教育救助的对象。,工作目标:,前两类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对第三类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高中阶段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Your site here,LOGO,第五节 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二、救助程序及救助资源,救助程序:,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调查核实,乡镇政府、城市结伴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复核、审批。,救助资源:,各地民政部门在实施生活救助、发放救助金时,要根据家庭实际困难和子女就学情况,适当提高救助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助学工作应当以救助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困难学生为重点。,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与面积,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政府部门与责任:,各个市、县人民政府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明确廉租房保障工作目标,措施,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廉租房保障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廉租房保障管理工作。,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与面积,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货币补贴与实物配租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房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房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与面积,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面积:,1.,货币补贴:补贴额度按照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现住房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每平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确定。,2.,实物配发:配租面积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现住房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实物配租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方式与面积,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资金及房屋来源:,1.,资金来源:年度财政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廉租房租金收入;社会捐则及其他方式。,2.,住房来源:政府新建、收购、腾退的公有住房,社会捐赠住房,其他渠道。,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二、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申请与审核,城市低收入家庭应提供的材料:,家庭收入情况证明材料,,家庭住房状况证明材料,,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薄,,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二、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申请与审核,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申请和审核程序:,1.,户主街道办或镇人民政府书面申请,2.,街道办或镇人民政府初审,张榜公布,材料上交,3.,住建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同级民政部门,4.,民政部门审核,反馈意见住建部门,5.,符合条件的予以公示,书面通知申请人。,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三、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住建部门、市、县级人民政府,市、县级人民政府定期向社会公布廉租房保障情况。已领取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配租廉租房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应按年度向所在地街道办或镇人民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及住房等变动情况。,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三、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城市廉租房的退回:,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不得将所承租住房转借、转租或改变用途。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房: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廉租房居住的,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缴纳廉租房租金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未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房的,住建部门应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三、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城市廉租房申请者与管理的法律责任:,1.,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方的法律责任:,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不予受理,给予警告。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房的,由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三、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保障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城市廉租房申请者与管理的法律责任:,1.,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机构方的法律责任:,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Your site here,LOGO,第六节 城镇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要点提示:,一、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二、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三、法律援助的实施,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所谓,法律援助,是指为了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政府提供给他们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条例,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一、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1.,法律援助的对象,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困难公民。,法律援助条例,(特殊案件的人),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一、法律援助的对象与范围,2.,法律援助的范围,代理,刑事辩护,公诉,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二、法律援助的申请与审查,1.,法律援助的申请,代理:所在地,刑事辩护:审理案件人民法院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相关材料:有效身份、代理人代理权证明;经济困难证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案件材料;书面申请书,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二、法律援助的申请与审查,2.,法律援助的审查,材料补齐、证件证明材料查证,符合条件的及时提供援助,不符合的书面告知理由,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三、法律援助的实施,Your site here,LOGO,第七节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要点提示:,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形式与内容,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形式与内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对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对象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救助管理办法,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形式与内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形式与机构,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机构。,公安、行政机关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或引导其向救助站求助。,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对象、形式与内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内容,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符合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或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Your site here,LOGO,第八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程序,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救助站核实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情况,救助站决定是否实施救助,并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及时安排救助,终止救助,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要点提示,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与程序,三、灾后重建的内容,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自然灾害救助是一种临时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调查灾情,春荒和冬令救助工作实施前,各级民政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全面开展荒情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灾民和特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当年或上年灾害损失情况、灾民自救能力、春夏荒或冬令期间口粮、衣被、住房、治病等方面的困难情况及各级政府实施救助的工作情况,等。,县(市、区)、乡(镇)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需救济人口台帐,和调查档案。民政部和省级、地(市)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抽样调查,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上报需救助情况,县级民政部门:,春荒:根据调查,每年,1,月,10,日,前填报,(,冬令每年,10,月,10,日,前上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并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地级民政部门:,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民政部门的春荒、冬令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报省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级民政部门的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分别于,1,月,20,日(春荒)和,10,月,20,日(冬令)前将,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含分市、分县数据)上报民政部。,民政部:,在接到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数据。民政部掌握到分县的需救助的人口数量。,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核查、评估分析调查摸底情况,并制定救助计划,县级民政部门:,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灾民生活救助计划,于每年,10,月,15,日(冬令)前和,1,月,15,日(春荒)前报地级民政部门备案。,地级民政部门:,1,、根据县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县级调查的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3,、根据统计、核查、评估的结果和县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制定地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的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10,月,20,日(冬令)和,1,月,20,日(春荒)前报省级民政部门备案。,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核查、评估分析调查摸底情况,并制定救助计划,省级民政部门:,1,、对地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县级调查的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3,、根据统计、核查、评估的结果和地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制定省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的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10,月,25,日(冬令)和,1,月,25,日(春荒)前报省级民政部门备案。,县级、地(市)级、省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人口、财政收入、当年(春荒为上一年)自然灾害等情况;,灾民需生活救助情况及分析;,计划通过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社会捐助、开仓借粮及采取其他措施分别可解决多少灾民的生活问题;,本级地方财政投入及可解决的问题;,存在的资金缺口及对上一级政府的补助请求。,民政部:,1,、对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全国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3,、根据统计上报、核查、评估的结果和省级灾民救助计划,制定全国灾民生活救助计划,于,11,月,25,日(冬令)和,2,月,5,日(春荒)前报部领导审批。,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申请、办理和拨付救灾资金,1,、救灾资金的申请,县级、地级民政部门:,县级、地级民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春荒、冬令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后,如完成灾民救助任务确有困难的,可向上级政府或上级民政部门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省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春荒、冬令灾民需政府救助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后,如完成灾民救助任务确有困难的,可向国务院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省级政府春荒请款报告在每年,1,月底向国务院报告,冬令请款报告在每年,10,月底之前向国务院报告。,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农作物受灾情况、需口粮救济人口数量、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数量、需治病救济人口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计划安排的救济资金数量。,2,、救灾资金的办理,民政部:,民政部接到省级政府的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后,根据全国灾情评估结果和全国春荒、冬令救助计划,按照中央救灾资金的补助标准,结合各地自然灾害情况、财力状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测算,制定救灾资金分配方案于,11,月,10,日,(,冬令,),和,2,月,10,日,(,春荒,),前商财政部办理。,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申请、办理和拨付救灾资金,3,、救灾资金的拔付和使用,民政部:,在与财政部确定拨款方案后,3,个工作日内,由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文将中央救灾资金下达有关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同时报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国家审计署、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和财政部驻该省,(,市、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春荒救济资金在,2,月中旬前下拔,冬令救济资金在,11,月中旬以前下拨。,省级和地级民政部门:,接上一级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拨款文件后,由民政部门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后,由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下文拨付,同时将拨款文件报上一级财政和民政部门备案。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须在,30,日内下达到县级。,县级民政部门:,接到上级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拨款文件后,由民政部门提出拨款计划,并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在中央救灾资金下拨到位之前,省、地、县级要先安排本级财政资金,解决灾区群众春荒冬令期间的生活困难。,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县级民政部门:,(1),根据上级下拨的实际救灾资金补助数量和本级配套资金情况等因素,在,15,个工作日内,,对原灾民救助计划进行修改,确定实际的政府救助对象和救助款物。其,程序,是:由灾民所在行政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评议的结果报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核,再报县级民政局审批、备案;经过救助对象所在村或村民小组进行公示;最后形成灾民救助方案。,(2),将确定的政府救助对象的救助情况制成,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见附表,),,连同灾民救助方案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灾民救助花名册,是在对,需救济人口台帐,上的救助对象的排查基础上建立的,是对需政府救助对象实施救助的主要依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建档,其主要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救济款物发放情况。,灾民救助花名册,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印制,填报时一式两份,由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存档。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将,灾民救助花名册,制成,Excel,电子表格,报上一级民政部门直至民政部,以备监督检查。,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3),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救助卡,是针对在特定的救助时段内,对需政府救助的灾民实施生活救助时向救助对象发放的凭证。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实际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等。,灾民救助卡,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统一印制,由县级民政部门盖章后发放到户。,(4),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和救助时段向救助对象发放救灾款物。灾民生活救助实行实物救济时,要对采购的物资统一标识,以便监督检查。救助对象持,灾民救助卡,领取救灾款物。救助对象在领取救灾款物时,需在,灾民救助花名册,上签字捺印,民政部门需在救助对象持有的,灾民救助卡,上盖章。,省级和地级民政部门:,根据下级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和灾民救助实施方案,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汇总,形成本级灾民实际救助方案,连同本级,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上报民政部的数据和情况要具体到县,(,市、区,),。,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监督、检查,民政部:,(1),中央的救灾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向媒体公布。,(2),汇总分县的全国救灾资金分配情况。,(3),春荒灾民生活救济资金下拨,25,天后,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下拨,20,天后,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开始每隔,7,天向社会公布各地中央救灾资金的下拨进度,直至县级民政部门全部下拨。,(4),会同财政部对各地中央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及时下拨中央救灾资金的省份进行通报批评,并可酌情在下次中央下拨救灾补助资金时减少补助数额。,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监督、检查,省、地、县级民政部门:,(1),地方各级救灾资金下拨分配方案确定后都要向社会公布。省、地级民政部门配合民政部和财政部在本行政区域内会同财政部门对救灾资金的下拨进度每隔,7,天向社会通报一次,直至资金全部下拨。,(2),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县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对救助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监督检查救济款物分配、落实情况。同时接受社会、新闻媒体及专家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一、灾民生活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效果评估,在灾民救助时段内或救助时段结束后,各级民政部门组织力量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的灾民生活实际救助效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本级政府无力解决的困难及时报上一级政府;对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各地评估结果报上一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负责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评估情况报民政部。,实行省管县的省份,县级的统计数据、计划、方案等情况上报时,可直接报至省级,同时报地级民政部门备案;省级向县级下拨资金时,同时通报地级民政部门,。,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收集、掌握和上报灾情,1,、县级民政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向地级民政部门报告。因灾造成死亡人口(含失踪人口),10,人以上的,其他方面造成严重损失或灾情发生重大变化时,可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2,、地级:,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上报,3,、省级:,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上报,4,、民政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编发,重要灾情,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必要时,,中国灾情信息,向国际社会通报,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灾害应急响应,县级:,启动灾害救助预案,转移安置,确保基本生活,24,小时内向上报告并提出需求,5,日内将救灾应急资金落实到灾民手中,,10,日内以文件形式报告使用情况,地级:,启动应急预案,并督促检查县级,派出工作组,了解灾情指导工作,及时拨应急资金和物资,及时向省级汇报,并提出需求,应急救灾资金的作用情况报告。,5,日内将上级下拨的拨付到县,,10,日内以文件形式报告,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灾害应急响应,省级:,启动应急预案,督促检查地级预案的实施,派出工作组,了解灾情指导工作,及时下拨本级救灾资金与物质,灾情严重时,可向民政部财政部申请救灾应急资金,资金拨付与使用报告。救灾应急物质,5,日内从省下达地级。,15,日内报告下拨与使用情况,民政部:,开展工作,及时将救灾应急响应情况通报灾区省级民政部门,及时拨付应急资金。根据国务院指示或省级申请,民政部提出方案会同财政部,,3,日内完成拨付。,及时调拨救灾物质,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救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民政部:,督促和检查省级救灾预案实施情况。,督促和检查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督促和检查救灾款物的使用。,救灾应急资金的管理。,民政部会同财政部随时对各地中央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救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民政部:,督促和检查省级救灾预案实施情况。,督促和检查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督促和检查救灾款物的使用。,救灾应急资金的管理。,民政部会同财政部随时对各地中央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二、灾害应急救助的内容和程序,救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省级民政部门:,督促和检查地(市)级救灾预案实施情况。,督促和检查地、县级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督促地市级民政部门在,10,日内将救灾应急款物下达到县级,并进行通报。,地级民政部门:,督促和检查县级救灾预案实施情况。,督促和检查县级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督促地市级民政部门在,5,日内将救灾应急款物发放到灾民手中,并进行通报。,县级民政部门:,督促和规范救灾款物的发放。,将救灾应急款物的发放时间、去向用途、使用效果等记录归档,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倒损房屋情况的统计、核定,组织实施,监督管理,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倒损房屋情况的统计、核定,县级民政部门:,组织人员对本区域因灾倒损房屋情况逐村逐户调查登记,,15,日内完成核定工作,汇总表上交地级民政部门。,地级民政部门:,接到县级民政部门报表,7,日内,组织专人对重灾县进行抽查,上报省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接表,7,日内对重灾地市进行抽查核实,汇总数据报告民政部,以政府名义上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资金请示。,民政部:,根据省级汇总,组织专家赴灾区现场评估,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实施,民政部:,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补助方案商财政部下拨重建资金;指导地方开展民房恢复重建,省级民政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落实资金,及时下拨中央灾区重建资金;收集整理地市县重建方案、进展等按期上报民政部。,地级民政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落实资金,及时下拨上级下达的灾区重建资金;督促重建资金和重建优惠政策的落实;收集整理县级重建方案、进展等按期上报省级民政部门。,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实施,县级民政及有关部门:,明确组织领导;确定重建对象;规划、选址;制定恢复重建补助标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和落实恢复重建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组织实施;工作报告。,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监督管理,民政部:,在规定时间内商财政部向省级下拨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每,20,天向社会公布一次各地恢复重建资金下拨情况;检查灾区民房恢复重建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重建效果。,省级民政部门:,按规定时间下拨重建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配合民政部通过;监督地级民政部门下拨资金重建方案的执行;检查地、县两级重建措施的落实及重建资金使用情况。,Your site here,LOGO,第九节 自然灾害救助法规与政策,三、灾后重建工作,监督管理,地级民政部门:,按规定要求下拨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定期通报恢复重建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度;监督县级;稽查集中建房规划、补助、资金到户情况、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县级民政部门:,按建房进度和补助标准下拨资金;督查乡村两级资金使用和建房对象的公示;通报建房进度;协调质量验收;检查乡镇资金使用、政策到户情况。,Your site here,LOGO,Thank You!,Add Your Company Slogan,Welcome to my homepag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