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防系统工程的设计规范.ppt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2495314 上传时间:2025-10-20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555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防系统工程的设计规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本文档共96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安全(nqun)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1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of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第一页,共96页。,目录(ml),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二、安防工程的现场勘察要项,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要素,四、安防系统的软硬件功能设计,五、系统集成与其它应考虑的系统性能,六、安防工程传输系统的选择原则,七、安防系统的基础(jch)支持供电、防雷与接地,八、安防系统的核心监控中心,九、安防工程施工,十、安防工程的检验与验收,第二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建设投资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适用、配套(pi to)的安全防范应用系统。,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安全防范系统的配置应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靠而适用的设备。,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认证合格。,第三页,共96页。,一、安全防范(fngfn)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七项原则(yunz):,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保障性要求。,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第四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总规范提出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遵循的七项基本原则、安全防范三种基本手段和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反应、延迟),以及安全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环境适应性设计、系统集成设计等观点具有创新性,既总结了我国安防工程实践的经验,又吸收了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新要求,能较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安防标准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安防工程的建设纳入工程建设的规范管理,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和独立(dl)验收。可以避免由于重复设计、重复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第五页,共96页。,一、安全防范(fngfn)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人力防范(人防),执行安全(nqun)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实体防范(物防),用于安全(nqun)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技术防范(技防),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nqun)防范手段。,第六页,共96页。,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ybn)规定,探测 detection,感知显性风险事件或/和隐性风险事件发生并发出报警的手段。,延迟 delay,延长或/和推迟风险事件发生进程的措施。,反应 response,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误报警 false alarm,由于意外触动手动装置、自动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rnyun)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漏报警 leakage alarm,风险事件已经发生,而系统未能做出报警响应或指示。,第七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安全(nqun)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探测、反应、延迟)必须相协调,探测、反应、延迟的时间必须满足公式:(T探测+T反应)T延迟的要求,否则,,系统所选用的设备无论怎样先进,系统设计的功能无论怎样多,都难以达到预期的防范效果。,安全(nqun)防范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在综合应用各种新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探测、反应、延迟三个基本要素的协调和技防、物防、人防三种基本手段的配合,才能实现防范风险的最终目的。,第八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防护对象(单位、部位、目标),由于面临风险而需对其进行保护的对象,通常包括某个(mu)单位、某个(mu)建(构)筑物或建(构)筑物群,或其内外的某个(mu)局部范围以及某个(mu)具体的实际目标。,周界 perimeter,需要进行实体防护或/和电子防护的某区域的边界。,监视区 surveillance area,实体周界防护系统或/和电子周界防护系统所组成的周界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的区域。,防护区 protection area,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禁区 restricted area,不允许未授权人员出入(或窥视)的防护区域或部位。,第九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盲区 blind zone,在警戒范围内,安全防范手段未能覆盖的区域。,纵深防护 longitudinal-depth protection,根据被防护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tiojin)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整个防范区域实施由外到里或由里到外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纵深防护分为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两种类型。,纵深防护体系 longitudinal-depth protection systems,兼有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的防护体系。,均衡防护 balanced protection,抗易损防护 anti-damageable protection,第十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关于“实体防护系统”的问题,关于“安防工程效益评估”的问题,安全(nqun)防范工程有效性的评价问题,应包括技防、物防、人防的有机结合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且“评估”问题应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综合统计结果,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关于其他高风险对象的安防工程设计问题,本规范仅对文博、银行、民用机场、铁路车站、国家重要物资存储等部门高风险对象的安防工程设计提出了要求。实际上,还有许多高风险的对象(如核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热力供应设施,军械库等)按照国务院第421号令的有关规定,TC100将与有关部门协商,陆续制定其它高风险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标准。,安全(nqun)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nqun)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的有关规定。,第十一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现场勘察,*设计任务书,工程招标与合同签约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程设计 *方案论证 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 正式设计 操作说明书,系统试运行与技术培训,工程费预算(y sun),系统初检,工程检验 施工验收(含隐蔽工程),工程验收 技术验收,工程移交 资料审查,第十二页,共96页。,二、安防工程(gngchng)的现场勘察要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全面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防护级别。,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shsh)能力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其群体的基本概况:建筑平面图、使用(功能)分配图、通道、门窗、电(楼)梯配置、管道、供电线路布局、建筑结构、墙体及周边情况等。,第十三页,共96页。,一、安全(nqun)防范工程设计,方案论证(lnzhng),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和现场勘察报告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完成后必须组织方案论证(lnzhng)。方案论证(lnzhng)由建设单位主持,业务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及一定数量的技术专家参加,对初步设计的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落实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第十四页,共96页。,二、安防工程的现场(xinchng)勘察要项,风险等级 level of risk,存在于防护对象本身及其周围的、对其构成安全威胁的程度。,防护级别 level of protection,为保障防护对象的安全所采取的防范(fngfn)措施的水平。,安全防护水平 level of security,风险等级被防护级别所覆盖的程度。,安全防护水平,是一个定性概念。需要在系统运行一定时期后(例如一年、两年),对其防范(fngfn)效果做出综合评价。由于它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包括人防、物防、技防及其它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完备的评价体系。,第十五页,共96页。,二、安防工程的现场(xinchng)勘察要项,调查和了解(lioji)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1)地理与人文环境。调查了解(lioji)被防护对象周围的地形地物、交通情况及房屋状况;调查了解(lioji)被防护对象当地的社情民风及社会治安状况。,2)气候环境和雷电灾害情况。调查工程现场一年中温度、湿度、风、雨、雾、霜等的变化情况和持续时间(以当地气候资料为准);调查了解(lioji)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和所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3)电磁环境。调查被防护对象周围的电磁辐射情况,必要时,应实地测量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辐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4)其他需要勘察的内容。,第十六页,共96页。,二、安防工程的现场(xinchng)勘察要项,按照纵深防护的原则,草拟布防方案,拟定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位置,并对布防方案所确定的防区进行现场勘察。,1)周界区勘察,周界形状、周界长度;周界内外地形(dxng)地物状况等;提出周界警戒线的设置和基本防护形式的建议。,2)周界内勘察,勘察防区内防护部位、防护目标;所有出入口位置、通道长度、门洞尺寸等;门窗(天窗)的位置、尺寸,3)施工现场勘察,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 线缆、管、架(桥)敷设安装方案。,勘察并拟定监控中心位置及设备布置方案。,监控中心面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线缆进线、接线方式。电源。接地。,第十七页,共96页。,二、安防工程的现场(xinchng)勘察要项,现场勘察结束后应编制现场勘察报告。现场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进行(jnxng)现场勘察时,对上述相关勘察内容所做的勘察记录。,2根据现场勘察记录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的建议。,3现场勘察报告经参与勘察的各方授权签字后作为正式文件存档。,第十八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安全防范系统构成包括下列内容:,1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安全管理系统和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2安全防范系统的结构模式:按照系统集成度的高低,安全防范系统分为集成式、组合式、分散式三种(sn zhn)类型。,3各相关子系统的基本配置,包括前端、传输、信息处理/控制管理、/显示记录四大单元。其各单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4现阶段较常用的子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系统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以及以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为代表的特殊子系统等。,第十九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guchng)的设计要素,安全防范系统(SPS),以维护(wih)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安全防范(系统)工程(ESPS),以维护(wih)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为建立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安全检查等功能(或其组合)的系统而实施的工程。通常也称为技防工程。,第二十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入侵报警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qy)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qy)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出入口控制系统,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第二十一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guchng)的设计要素,电子巡查系统,对保安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方式及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电子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对进、出停车库(场)的车辆(chling)进行自动登录、监控和管理的电子系统或网络。,防爆安全检查系统,检查有关人员、行李、货物是否携带爆炸物、武器和/或其他违禁品的电子设备系统或网络。,第二十二页,共96页。,在现行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jsh)规范中的定义为: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jsh)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出入口控制系统相关标准,GA/T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jsh)要求,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第二十三页,共96页。,出入口控制系统通常(tngchng)是指:采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出入口对人或物这两类目标的进、出,进行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控制系统。,放行(fngxng),拒绝(jju),记录,报警,第二十四页,共96页。,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zhyo)由识读部分、传输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识读部分(b fen),管理/控制(kngzh)部分,执行部分,出入口控制系统,识读部分,第二十五页,共96页。,物品,人员,生物特征识别,指纹(zhwn),掌型,眼虹膜(hngm),面部(min b),语音特征,签字,人员编码识别,普通键盘,乱序键盘,条码卡,磁卡,IC,卡,感应卡,物品特征识别,金属物,磁性物,爆炸物,放射物,特殊化学物,物品编码识别,条码,EAS,标签,RFID,标签,第二十六页,共96页。,3)出入口控制执行部分的主要功能,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接收从出入口管理子系统发来的控制命令,在出入口做出相应的动作,实现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拒绝与放行(fngxng)操作,分为闭锁设备、阻档设备及出入准许指示装置设备三种表现形式。,例如:电控锁、挡车器、报警指示装置等被控设备,以及电动门等控制对象。,闭锁(b su)设备,阻挡(zdng)设备,出入准许指示装置,第二十七页,共96页。,阴极电控锁或电锁口(加电开),电控撞锁(脉冲加电开),阳极电控锁或电插锁,(,断电开,),电动栏杆机,电磁锁或磁力锁(加电关),电动门,第二十八页,共96页。,3 出入口控制执行部分的技术特点,出入口控制执行部分,主要分为闭锁部件、阻挡部件、出入准许指示部件等三类产品。,闭锁部件主要指各种电控、电动(din dn)锁具;,阻挡部件主要指各种电动(din dn)门、升降式地挡(阻止车辆通行的装置)等设备;,通行/禁止指示灯等属于典型的出入准许指示部件。,在停车场已广泛使用的电动(din dn)栏杆机,其阻挡能力有限,且有诸多防砸车等对机动车的保护设计,但不能起到阻止犯罪分子驾车闯关的作用,也属于出入准许指示部件。,第二十九页,共96页。,关于防护面、防护区的问题,防破坏、防技术开启问题,应急开启问题,发生火灾时的安全(nqun)通过问题,关于计时问题,关于误识与拒认,关于控制出入的能力,外贼与内贼,公共安全(nqun)与国防安全(nqun),第三十页,共96页。,关于(guny)防护面、受控区的问题,A,B,C,D,E,F,G,某一个(或同等作用的多个)出入口所限制出入的对应区域,就是它(它们(t men))的受控区,具有相同出入限制的多个防护区,互为同级别受控区。,具有比某受控区的出入限制更为严格的其他受控区,是相对于该受控区的高级别受控区。,第三十一页,共96页。,B,C,控制器,A,B,控制器,G,F,控制器,薄弱点,A、B为同级别(jbi)受控区,B、C为非同级别(jbi)受控区,G,为高级别受控区,第三十二页,共96页。,A,B,C,D,E,F,G,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器,可能(knng)被攻击的薄弱点,第三十三页,共96页。,控制器,门禁系统受控区,(非防护(fngh)面设备),(位于(wiy)非防护面设备),(位于(wiy)防护面的设备),读卡器,电控锁,关于防护面,第三十四页,共96页。,防破坏、防技术开启(kiq)问题,对识读部分的要求,编码系统须抗扫描、抗截获、不易被复制,生物特征系统须降低误识率,对控制管理部分的要求,运用多种控制管理手段:防返传、复合识别、多重识别、防胁迫报警、异地核准、目标防重入等提高(t go)系统的防护能力,对执行部分的要求,防撞击,防电磁场,对传输信道要求,物理隔离,数据加密,第三十五页,共96页。,误识和拒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ginin):,误识是指系统把一个目标的信息识别为系统另外一个目标的信息,误识的结果可能是误识进入,也可能是误识拒绝。误识常用误识率表示。,拒认是指系统对系统的目标识别时不能得到目标信息,而造成识别失败。拒认通常用拒认率表示。,误识与拒认,第三十六页,共96页。,若系统识别B时错误(cuw)的识别为A,使B通过,就叫误识通过;,第三十七页,共96页。,若系统识别A时错误(cuw)的识别为C,使A通过,也叫误识通过;,第三十八页,共96页。,假设某出入口对A、B和C三个目标(mbio)进行识别,A和C目标(mbio)有通过的权限而B目标(mbio)没有权限。若系统识别A时错误的识别为B,使A不能通过,就叫误识拒绝;,第三十九页,共96页。,若系统识别A时识别不出目标信息(xnx),使A不能通过,就叫拒认。,第四十页,共96页。,从出入口控制(kngzh)系统到安防集成平台,出入口控制(kngzh)系统向“数字化安防管理与控制(kngzh)集成平台”迈进。,(1)联动(lin dn)平台,安防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构成平台的技术基础是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各子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进展也十分迅速,以出入口控制、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首的IT产品(chnpn)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传统产品(chnpn)面临新的革命。,第四十一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安全管理(gunl)系统(SMS),对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等子系统进行组合或集成,实现对各子系统的有效联动、管理(gunl)和/或监控的电子系统。,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综合管理(gunl)系统习惯上称为IBMS,其中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gunl)系统,通常称为SMS(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这里的安全管理(gunl)系统也可称为综合报警安全管理(gunl)系统(generic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它是指在安全防范系统中,对其各子系统进行管理(gunl)和控制的集成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它除提供报警信息服务外,还可利用网络的信息资助提供其它的综合信息服务(如物业管理(gunl)、社区医疗、网上购物等)平台。,第四十二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guchng)的设计要素,安全防范系统中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下列内容:,1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2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3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防范系统的规模、集成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变化。“一体化集成”的模式(msh),将会是未来安全防范系统发展的方向。,第四十三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1)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应能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监控中心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监控中心对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子系统独立运行。,2)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bo jng)信息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应设置足够容量的数据库。,3)应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联络。,4)应设置紧急报警(bo jng)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5)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应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集成。,第四十四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xtng)构成的设计要素,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1)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应能通过统一的管理软件实现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子系统独立运行。,2)应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可设置必要的数据库。,3)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和/或无线通信联络。,4)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5)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linji)各子系统的主机。,第四十五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1)相关子系统独立设置,独立运行。系统主机应设置在禁区内(值班室),系统应设置联动接口,以实现与其他(qt)子系统的联动。,2)各子系统应能单独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管理所需要的报警信息。,3)各子系统应能对其运行状况和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并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4)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第四十六页,共96页。,三、安防系统构成的设计(shj)要素,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下列内容:,1 入侵报警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与报警。报警复 核功能。漏报警,误报警率,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有效的视频探测、视频监视,图像显示、记录与回放,宜具有(jyu)视频入侵报警功能。,3 出入口控制系统:按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应具有(jyu)报警功能。,4 电子巡查系统:按照预先编制的巡查程序,通过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态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第四十七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安全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fh)下列规定:,1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及相应的应用软件构成,以实现对系统的管理和监控。,2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应先进、成熟,能在人机交互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应使用简体中文图形界面;应使操作尽可能简化;在操作过程中不应出现死机现象。,3应用软件应至少具有以下功能:1)系统操作员的管理。2)系统状态显示。3)系统控制。4)处警预案。5)事件记录和查询。6)报表生成。,第四十八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入侵报警系统设计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总体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或综合设置建筑物(群)和构筑物(群)周界防护、内(外)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2 系统应能独立。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操作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报警。除本地报警外,还应能异地报警,应能与视频安防监控(jin kn)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3 系统的前端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各类入侵探测设备,构成点、线、面空间或其组合的综合防护系统。,4 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第四十九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5 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zhungti)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对故障能及时报警。,6 应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7 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能提供与其他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8 在重要区域和重要部位发出报警的同时,应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复核。,第五十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建筑物内(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进行视频探测、图像实时监视和有效记录、回放。对高风险的防护对象,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质量及信息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2 系统的画面显示应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3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kn zh x tn)等联动。当与报警系统联动时,能自动对报警现场进行图像复核,能将现场图像自动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第五十一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安全防范(fngfn)管理的需要,在楼内(外)通行门、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置出入口控制装置。系统应对受控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并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2 系统的识别装置和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宜有防尾随措施。,3 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应能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授权的情况下篡改。,4 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电子巡查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等联动。,5 系统必须满足紧急逃生时人员疏散的相关要求,第五十二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电子巡查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编制巡查程序,应能在预先设定的巡查路线中,用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人员的巡查活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在巡查过程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及时报警(bo jng)。,2 系统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bo jng)系统联合设置。独立设置的电子巡查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满足安全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管理的相关要求。,第五十三页,共96页。,四、安防系统(xtng)的软硬件功能设计,根据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需要,可在特殊建筑物内外,(如民用机场、车站、码头)或特殊场所(如大型(dxng)集会入,口处、核电站、重要物资存储地、监狱等)临时或永久设,置防爆安全检查系统、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高安全周界,防护系统等,第五十四页,共96页。,五、其它应考虑的系统(xtng)性能,安全性设计: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应防止对人员的伤害;监控中心相关要求;信息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设计;防电磁干扰设计,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指标的分配;采用最简化设计;采用冗余设计;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bozhng)。,环境适应性设计:系统所使用设备、部件、材料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相应严酷等级的要求;有干扰源环境中,应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或隔离措施。,第五十五页,共96页。,五、其它-集成(j chn)设计,安全防范系统(xtng)的集成设计包括子系统(xtng)的集成设计、总系统(xtng)的集成设计,必要时还应考虑总系统(xtng)与上一级管理系统(xtng)的集成设计。,各主系统(xtng)与其分系统(xtng)的集成(如大型多级报警网络系统(xtng)的设计),应考虑对三级网络的集成与管理等;,各子系统(xtng)间的联动或组合设计;,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xtng),通常都是一个集成系统(xtng)。,安全防范系统(xtng)的集成设计,主要是其安全管理系统(xtng)的设计。,安全管理系统(xtng)的设计可有多种模式,可以采用某一子系统(xtng)为主(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xtng))进行系统(xtng)总集成设计,也可采用其他模式。,第五十六页,共96页。,五、其它-集成(j chn)设计,各子系统间的联动或组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出入口控制系统必须考虑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保证火灾情况下的紧急逃生。,2 根据实际需要,电子巡查(xnch)系统可与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进行联动或组合,出入口控制系统可与入侵报警系统或/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动或组合,入侵报警系统可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或/和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或组合等。,第五十七页,共96页。,六、安防工程传输系统(xtng)的选择,一般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线传输、公共电话网传输、公共数据网传输、电缆光缆传输等多种模式。,传输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应满足系统设计总要求,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biozhn)的技术要求。,应根据图像信号采用基带传输或射频传输,确定选用视频电缆或射频电缆。,报警信号传输线的耐压不应低于AC250V,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光缆的传输模式,可依传输距离而定。长距离时宜采用单模光纤,距离较短时宜采用多模光纤。,第五十八页,共96页。,六、安防工程传输系统(xtng)的选择,电缆(dinln)芯线的最小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mm。,mm。,3)mm。,第五十九页,共96页。,六、安防工程(gngchng)传输系统的选择,3 视频信号传输电缆应满足下列要求:,3)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为9mm的同轴 电缆,采用聚乙烯外套(wito)。,4)室内距离不超过500m时,宜选用外导体内径 为7mm的同轴电缆,且采用防火的聚氯乙烯 外套(wito)。,5)终端机房设备间的连接线,距离较短时,宜 选用外导体内径为3mm或5mm、且具有密编铜 网外导体的同轴电缆。,6)电梯轿厢的视频同轴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电 缆。,第六十页,共96页。,六、安防工程传输系统(xtng)的选择,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xinxng)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的规定。,同轴电缆宜采取穿管暗敷或线槽的敷设方式。当线路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电缆应在金属管内穿过,并埋入地下。当必须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干扰措施。,无机械损伤的电(光)缆,或改、扩建工程使用的电(光)缆,可采用沿墙明敷方式。在新建的建筑物内或要求管线隐蔽的电(光)缆应采用暗管敷设方式。,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40%。,第六十一页,共96页。,七、安防系统的基础(jch)供电、防雷与接地,宜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系统设备(shbi)应进行分类,统筹考虑系统供电。,系统监控中心和系统重要设备(shbi)应配备相应的备用电源装置。系统前端设备(shbi)视工程实际情况,可由监控中心集中供电,也可本地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有足够容量,选择配置持续工作时间符合管理要求的备用电源。,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应设置专门配电箱,配电箱的配出回路应留有裕量。,第六十二页,共96页。,七、安防系统的基础供电(n din)、防雷与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要求设置避雷保护装置。,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其防雷设计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要求。应采用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系统、信号传输(chun sh)线路、天线馈线以及进入监控室的架空电缆入室端均应采取防雷电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保护措施。,第六十三页,共96页。,七、安防系统的基础供电(n din)、防雷与接地,安全防范系统的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端子应有地线符号标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建造在野外(ywi)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m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经过不同防雷区的界面处,宜安装电涌保护器;系统的重要设备应安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装置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带应采用铜质线,其截面积应不少于16mm。,监控中心内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35mm2。,第六十四页,共96页。,七、安防系统的基础(jch)供电、防雷与接地,左右(zuyu),大多能满足设计要求。,第六十五页,共96页。,七、安防系统的基础供电(n din)、防雷与接地,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缆,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pngb)并接地。,架空电缆吊线的两端和架空电缆线路中的金属管道应接地。,光缆传输系统中,各光端机外壳应接地。光端加强芯、架空光缆接续护套应接地。,第六十六页,共96页。,八、安防系统的核心(hxn)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监控中心的面积不宜小于20m2,应有保证值班人员正常工作的相应辅助设施。,监控中心室内地面应防静电;门的宽度不应(b yn)小,高度不应(b yn)小于。,室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与操作;控制台的装机容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留有扩展余地。,监控中心内应有良好的照明。,第六十七页,共96页。,八、安防系统(xtng)的核心监控中心,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设置地槽;当不设置地槽时,也可敷设在电缆架槽、电缆走廊、墙上槽板内,或采用活动地板。,根据机架、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室内设备的排列(pili),应便于维护与操作,并应满足本规范3.5节和消防安全的规定。,控制台的装机容量应根据工程需要留有扩展余地。控制台的操作部分应方便、灵活、可靠。,第六十八页,共96页。,八、安防系统的核心(hxn)监控中心,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 m,m,m。,m。,监控中心的供电、接地与雷电防护设计应符合本规范3.12和3.9的相关规定。,监控中心的布线(b xin)、进出线端口的设置、安装等,应符合本规范3.11的相关规定。,第六十九页,共96页。,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件(tiojin)与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1国务院第421号令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 卫条例是贯彻实施本规范的法律基础。,2关于高风险对象范围的界定,关系全国或者所在地区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单位是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3关于高风险防护对象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TC100将根据国务院第421号令的规定,将陆续(lx)组织制定其他高风险防护对象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行业标准。,在现行行业标准GA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中,已将原版本中有关管理方面的内容全部去掉,而去掉的管理方面的内容在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不仅得到了体现,而且更明确、更具体、更有权威性。,第七十页,共96页。,九、安全(nqun)防范工程施工,本章内容为安全防范工程施工。是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要求的具体实施过程。为确保安全防范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准,对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zhnbi)、管线敷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