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吴师机,原名安业,字尚先,自号潜玉居士,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卒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吴氏擅长外治法,专以膏药等外治方法给人治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探讨外治法的渊源和机理,是中医史第一部以膏药为主包括多种外治法的专著。,2,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学术思想,一 外治源流,“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矧上用嚏,中用填,下用坐,有,捷于内服”,。,3,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二 外治法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外治法和内治法的区别是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不同,机理与内治一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4,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外治与内治给药途径的区别,胃肠道,经皮肤吸收,血循达于内脏,血循环达于,周身(经络),5,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吴氏的外治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体表的孔窍、毛窍、俞穴与经络脏腑的特定联系,辨证用药,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内治的法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同样适用于外治,。,6,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三 外治法的临床应用,膏药依据处方经特殊方法熬制而成。,末药药物粉碎成粗末状直接外用。,7,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末药的三焦分治,三焦分治根据病,情和病位,分上、,中、下三步进行外,治。,8,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头至胸上焦,胸至脐中焦,脐至足下焦,治法各异,以嚏为主,以填为主,以坐为主,主病不同,9,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上焦治法:,上焦心肺居之,上通天气,外邪为病较多,,治当以汗法去邪为安。“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畜,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用药:皂角、细辛为主,藜芦、踯躅花为引,随症加减,一嚏实兼汗吐两法。,10,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穴 位:膻中、背心为上焦之要穴。,头痛者,太阳穴为必用之处。,其他治法:涂顶、敷额、罨眉心、点,眼、塞耳、擦项及背、扎,指、握掌、敷手腕、涂臂。,11,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中焦治法,中焦脾胃居之,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为人身升降之枢纽,主腐熟水谷。气血生化之源。,中焦病多为内、外之邪阻滞中州,而致升降失司,谷道闭塞,必致犯上及下。,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12,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其他治法:熏脐、蒸脐,选穴:脐、脾俞、胃俞,13,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下焦治法,下焦为肝、肾、大小肠、膀胱所居之处,下通地气,主出而不纳。前后二阴位居下焦,是人身之重要孔窍,代谢废物由此排出体外。,若邪气盘踞下焦,下窍不利或不调。,“下焦之病,以药或研或炒,或随症,而制,布包坐于身下为第一捷法。”,14,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其他治法:摩腹、暖腹、兜肚。,治疗部位:命门、脐下、膝盖、腿弯、腿肚、腿跟、脚趾、足心。,16,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2.膏药的临床应用,膏,纲也;,药,目也。,专治之膏,通治之膏,17,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膏有上焦心肺之膏,有中焦脾胃之膏有下焦肝肾之膏。有专主一脏之膏,脏有清有温;有专主一腑之膏,腑有通有涩。又有通治三焦、通治五脏、通治六腑之膏。又有表里寒热虚实分用之膏、互用之膏、兼用之膏。,所有膏药事先整制好备用,18,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末药因证临时配制,以配合膏用。,膏和药可配合使用,如“药则或糁膏,内,或敷膏外,或先膏而后洗擦,或后,膏而用重熨。膏以帅药,药以助膏。”,19,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三焦通治之膏及临床运用,上焦通治之膏,清阳膏,通治四时感冒,风温、温证、热病、温疫、,热毒及一切脏腑火热证。,穴位:太阳、风门、膻中、背心等处。,20,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中焦通治之膏金仙膏(开郁消积膏),通治风寒暑湿气血痰食六郁五积诸证。,凡中焦郁积所致的气痛腹痛等症,贴之即效。,21,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下焦通治之膏散阴膏,通治伤寒阴证,寒湿中于三阴及阴毒等证。,凡阴证腹痛、寒湿泄泻、贴之即效。,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一贴即效。,脾虚泄泻贴于脐或腰背正对脐处。,上热下寒贴于足心,温散寒邪,,引热下行。,22,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膏药的作用特点,截截住。病所经由之处,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拔祛邪。在病邪结聚之处,祛邪外出;无深入内陷之患。,23,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祛邪,寒者热之偏于热性膏药易于见效。,热者寒之偏于寒性膏药效果逊之。,攻邪见效较快,功效力猛,补益见效较迟,补药力缓,24,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膏药的组方特点,膏药广而多(证广泛而统治六经,,百病一方,数月才熬一次。),汤剂用药组成少而专,(专而分六经,一病一方,日可一换。),药味广而多,25,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苍术、半夏、甘遂、牵牛、巴豆、草乌、南星、木鳖有毒,内服须炮制后方能入药,膏药则宜生用。,“炒用蒸用皆不如生用”。,气味:气味俱厚,借用生药、猛药、,毒药以建功。,毒药宜生用,26,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如姜、葱、韭、蒜、白介子、花椒、槐、柳、桑、桃、蓖麻子、凤仙草、轻粉、穿山甲之类,均不可少,不独冰片、麝香之必用也。,必用通经透窍之品,27,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膏药中的补药,必用血肉友情之品,如内服剂中的羊肉汤、猪肾丸、乌骨鸡丸、鳖甲煎、鲫鱼膏等,皆可入于膏药,但紫河车断不可用。或可以用牛衣胞代之。(牛衣胞补力尤大,尾部中第一药),补用血肉有情之品,28,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也可以热治热热因热用从治,效果好坏关键在于用药对证,也可虚证用攻药,所谓“病当先去之,不可以养患也。”,膏药外治还可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汤药可以,膏药也行。如贴温膏、敷凉药、贴补膏,敷消药,扶正祛邪兼用。,29,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若治两证,则寒热消补虽同用,而上不犯下,下不犯上。中不犯上下,更无顾忌。,膏药外贴常用部位,依病症不同而有不同选择。,30,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吴师机总结清代以前的外治理论和经,验,在内病外治的理论指导下,专门以外,治法治疗各种内外病证,发展了以膏药外,贴为主,敷以多种药物外治的丰富多采,的外治体系,所著理瀹骈文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外治专著,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小结:,31,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试述吴师机外治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吴师机三焦分治的第一捷法,是什么?,试述吴师机外治膏药的功用,及其应用特点。,试述吴师机外治膏药的组方,特点有哪些?,复习参考题:,32,中医各家学说医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