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外科护理挫伤清创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挫伤是指
A. 锐利器械切割所致的损伤
B. 钝性暴力撞击所致的损伤
C. 高速弹片、枪弹所致的损伤
D. 由火焰、高温、电流等所致的损伤
答案:B
解析:挫伤是钝性暴力撞击所致的损伤。锐利器械切割所致的损伤为切割伤;高速弹片、枪弹所致的损伤为火器伤;由火焰、高温、电流等所致的损伤为烧伤、烫伤、电击伤等。
2. 清创术最好在伤后多长时间内进行
A. 6~8小时
B. 8~12小时
C. 12~24小时
D. 24~48小时
答案:A
解析:清创术最好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此时伤口污染相对较轻,清创效果较好。
3. 清创时,对骨折的处理原则是
A. 保留骨片
B. 彻底清除碎骨片
C. 适当固定
D. 无需处理
答案:C
解析:清创时对骨折应适当固定,避免骨折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后续治疗。
4. 关于清创缝合错误的是
A. 清除伤口污物和异物,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B. 清创术最好在伤后6~8小时以内施行
C. 面部头颈部的伤口超过14小时,清创后应尽可能缝合
D. 关节、大血管或神经暴露的伤口清创后不缝合
答案:D
解析:关节、大血管或神经暴露的伤口清创后应缝合,以减少感染和组织损伤,促进愈合。
5. 伤口清创的顺序一般为
A. 先处理污染重的伤口,后处理污染轻的伤口
B. 先处理头面部伤口,后处理四肢伤口
C. 先处理开放性伤口,后处理闭合性伤口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伤口清创顺序一般为先处理头面部伤口,因其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后处理四肢伤口等。
6. 清创时,对伤口内游离骨片的处理原则是
A. 取出小的游离骨片
B. 取出大的游离骨片
C. 保留所有游离骨片
D.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取出
答案:A
解析:小的游离骨片可取出,以免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感染;大的游离骨片若有血运相连可适当复位固定保留。
7. 下列哪项不是清创术的步骤
A. 清洗伤口
B. 消毒周围皮肤
C. 切除失活组织
D. 缝合伤口
答案:D
解析:缝合伤口是清创术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的步骤,不是清创术本身的步骤。
8. 清创时,对伤口周围皮肤的处理方法是
A. 用碘伏消毒
B. 用酒精消毒
C. 用肥皂水清洗
D. 剃毛后消毒
答案:D
解析:清创时伤口周围皮肤应剃毛后消毒,以保证消毒范围足够,减少感染机会。
9. 对于挫伤伤口的处理,错误的是
A. 早期冷敷
B. 后期热敷
C. 保持伤口清洁
D. 伤口内常规应用抗生素
答案:D
解析:挫伤伤口早期冷敷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伤口内一般不常规应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等问题。
10. 清创术后伤口引流条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拔除
A. 1~2天
B. 2~3天
C. 3~5天
D. 5~7天
答案:A
解析:清创术后伤口引流条一般在术后1~2天拔除,此时伤口渗出基本减少。
11.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清创
A. 污染较轻的伤口
B. 受伤时间较短的伤口
C. 已超过清创时间但伤口无明显感染
D. 伤口有明显坏死组织
答案:A
解析:污染较轻的伤口可通过清洁、消毒等处理,不一定需要清创。受伤时间较短、已超过清创时间但无明显感染、伤口有明显坏死组织等情况多需要清创。
12. 清创时,对血管损伤的处理原则是
A. 结扎所有血管
B. 修复损伤血管
C. 只处理大血管损伤
D. 观察为主
答案:B
解析:清创时对血管损伤应尽量修复损伤血管,以保证局部血运,促进组织愈合。
13. 清创术后伤口包扎的目的不包括
A. 保护伤口
B. 减少出血
C. 防止感染
D. 促进愈合
答案:B
解析:清创术后伤口包扎可保护伤口、防止感染、促进愈合,但一般不能减少出血,出血主要在清创时已采取措施控制。
14. 关于挫伤清创护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清创后伤口应一期缝合
B.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C.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D. 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受伤部位
答案:D
解析:清创后伤口不一定一期缝合,要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受伤部位应制动,避免活动加重损伤,故D错误。
15. 清创时,对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是
A. 一期缝合
B. 二期缝合
C. 观察,待二期处理
D. 无需处理
答案:A
解析:清创时对神经损伤应尽量一期缝合,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属于挫伤特点的有
A. 局部皮肤完整性被破坏
B. 皮下及深部组织损伤
C. 可伴有局部血肿形成
D. 多由钝性暴力引起
答案:BCD
解析:挫伤局部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皮下及深部组织损伤,可伴有局部血肿形成,多由钝性暴力引起。
2. 清创术的正确操作包括
A. 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
B. 切除失活的组织
C. 尽量保留有生机的组织
D. 彻底止血
答案:ABCD
解析:清创术需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切除失活组织、尽量保留有生机组织、彻底止血等。
3. 伤口清创后,包扎的注意事项有
A. 包扎要牢固,防止敷料脱落
B. 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C. 保持伤口引流通畅
D. 定期更换敷料
答案:ABCD
解析:伤口清创后包扎要牢固防止敷料脱落,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
4. 对于挫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
A. 观察生命体征
B. 观察伤口情况
C. 给予止痛药物
D. 指导功能锻炼
答案:ABC
解析:对于挫伤患者要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情况,疼痛明显时可给予止痛药物;在伤口未愈合时不宜过早指导功能锻炼,故D不选。
5. 清创时判断组织活力的方法有
A. 颜色
B. 温度
C. 有无出血
D. 有无弹性
答案:ABCD
解析:清创时可通过颜色(正常组织颜色红润,坏死组织颜色灰暗等)、温度(正常组织温度与周围相近,坏死组织温度较低)、有无出血(有生机组织出血,坏死组织不出血)、有无弹性(有生机组织有弹性,坏死组织无弹性)等来判断组织活力。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挫伤的治疗原则是( )、( )、( )。
答案:止血、止痛、预防感染
解析:挫伤治疗要先止血,缓解疼痛,同时预防感染。
2. 清创术的主要步骤包括( )、( )、( )、( )。
答案:清洗伤口、消毒周围皮肤、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
解析:这是清创术的基本步骤顺序。
3. 伤口换药的目的是( )、( )、( )。
答案: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解析:换药可及时了解伤口变化,保持清洁利于愈合。
4. 清创时,判断肌肉是否失活的标准有( )、( )、( )、( )。
答案:肌肉颜色苍白或暗红、肌肉无收缩能力、切开肌肉不出血、肌肉失去弹性
解析:通过这些标准判断肌肉是否失活以决定是否切除。
5. 挫伤患者抬高患肢的目的是( )。
答案: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解析:抬高患肢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局部肿胀。
6. 清创术后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应考虑( )。
答案:伤口感染
解析:这些表现多提示伤口发生了感染。
7. 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清创后一般采用( )缝合。
答案:延期
解析:污染重的伤口不宜一期缝合,多采用延期缝合。
8. 清创时,对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是( )。
答案:尽量修复
解析:尽量修复肌腱以恢复其功能。
9. 伤口引流的目的是( )、( )。
答案:引出渗血渗液、防止感染
解析:引流可排出伤口内的液体,减少感染机会。
10. 挫伤患者饮食应注意( )、( )。
答案:营养丰富、易消化
解析:保证营养利于恢复,易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挫伤清创护理的要点。
答案:
- 伤口评估:详细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污染程度、有无异物等,判断组织活力。
- 清创操作:严格遵循清创步骤,清洗伤口、消毒周围皮肤、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注意保护有生机组织。
- 伤口处理: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一期缝合,污染重或超过清创时间的伤口多采用延期缝合或不缝合。
- 引流护理:合理放置引流条,观察引流情况,及时更换引流条,保持引流通畅。
- 包扎护理:包扎要牢固且不宜过紧,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
- 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止痛措施。
-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促进恢复。
- 功能锻炼指导:在伤口愈合适当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解析:挫伤清创护理需全面关注伤口处理及患者整体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伤口愈合。
2. 简述清创术的注意事项。
答案: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伤口感染。
- 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组织损伤。
- 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失活组织,但要尽量保留有生机组织。
- 准确判断组织活力,对可疑失活组织应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是否切除。
- 妥善处理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损伤,尽量修复。
- 清创后伤口包扎要适当,既要保证伤口固定,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和引流。
- 清创时间一般在伤后6~8小时内,但头面部血运丰富,伤口超过14小时,清创后仍可考虑缝合。
- 对于污染严重或有感染迹象的伤口,清创后可根据情况放置引流物,定期观察引流情况并及时处理。
解析:这些注意事项是保证清创术效果,促进伤口良好愈合的关键。
五、病例分析题(共15分)
患者,男,25岁,因车祸致右下肢挫伤1小时入院。查体:右下肢肿胀,局部皮肤有瘀斑,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X线检查提示右股骨中段骨折。伤口有少量渗血,周围皮肤轻度污染。
1. 该患者目前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5分)
答案:
- 疼痛:与右下肢挫伤及骨折有关。
-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右下肢挫伤、骨折有关。
- 潜在并发症:伤口感染、失血性休克等。
- 焦虑:与意外受伤及担心预后有关。
解析:根据患者病情,从疼痛、组织损伤、并发症及心理等方面分析护理问题。
2. 针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0分)
答案: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脉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有无肿胀加剧等。
- 伤口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清创,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及失活组织,妥善处理骨折部位,术后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 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同时可通过与患者沟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
- 骨折护理:妥善固定骨折部位,避免骨折端进一步移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耐心倾听其诉求,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缓解其焦虑情绪。
-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营养,促进恢复。
-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早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肌肉收缩练习等,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解析:针对患者病情,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伤口及骨折护理、疼痛及心理护理、饮食和功能锻炼等,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