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工程造价调价机制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主要依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调整的是( )
A. 人工费用
B. 材料价格
C. 机械台班费用
D. 管理费
答案:B
解析:材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是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主要依据市场价格波动调整的部分。人工费用、机械台班费用虽也会调整,但不是主要依据市场价格波动,管理费一般按规定费率计取,与市场价格波动关联较小。
2. 当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通常采用( )进行调价。
A. 造价信息调整法
B. 价格指数调整法
C. 协商调整法
D. 定额调整法
答案:B
解析:价格指数调整法适用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的调价,通过计算价格指数来调整工程造价。造价信息调整法是根据造价信息调整,协商调整法是双方协商确定,定额调整法不是常见的因价格波动的调价方法。
3.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人工单价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 企业工资标准
B. 地区工资指导价
C.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D. 行业平均工资水平
答案:C
解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人工单价,当供求关系变化时,人工单价会相应调整。企业工资标准、地区工资指导价、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会作为参考,但不是主要依据。
4. 对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项目,在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下,( )风险由承包方承担。
A. 工程量变化
B. 材料价格上涨
C. 政策法规变化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固定总价合同中,承包方承担工程量变化、材料价格上涨、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除非合同另有约定。
5. 在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价格指数的计算通常采用( )
A. 加权平均法
B. 算术平均法
C. 几何平均法
D. 移动平均法
答案:A
解析:价格指数计算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来综合计算价格指数。
6. 当工程造价因市场价格波动调整时,调整的周期一般为( )
A. 一个月
B. 一个季度
C. 半年
D. 一年
答案:B
解析:通常调整周期为一个季度,以便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又不会过于频繁调整。
7.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导致的造价变化,一般采用( )方法调整。
A. 类比调整
B. 专家评估
C. 成本核算
D. 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导致的造价变化,可通过类比调整、专家评估、成本核算等多种方法综合确定调整方式。
8. 在计算材料价格调整差额时,通常以( )为基础。
A. 合同约定价格
B. 基准价格
C. 实际采购价格
D. 市场平均价格
答案:B
解析:计算材料价格调整差额一般以基准价格为基础,对比实际价格与基准价格的差异进行调整。
9.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对于因不可抗力导致的造价变化,应( )
A. 由发包方承担
B. 由承包方承担
C. 按合同约定分担
D. 双方协商分担
答案:C
解析:因不可抗力导致的造价变化按合同约定分担,合同未约定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分担方式。
10. 当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主要参考的造价信息来源是( )
A. 政府发布的造价信息
B. 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
C. 市场调研机构的信息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可参考政府发布的造价信息、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市场调研机构的信息等多方面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影响材料价格调整的因素包括( )
A. 市场供求关系
B. 运输成本变化
C. 原材料价格波动
D. 政策法规调整
E. 质量标准提高
答案:ABCD
解析:市场供求关系、运输成本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法规调整都会影响材料价格,质量标准提高不一定直接导致价格调整,可能影响验收等环节。
2. 人工费用调整的方式有( )
A. 按工资指导价调整
B. 按市场行情协商调整
C. 按企业工资制度调整
D. 按劳动生产率调整
E. 按政策规定调整
答案:ABE
解析:人工费用调整可按工资指导价、市场行情协商、政策规定等方式进行,企业工资制度和劳动生产率不是直接的调整方式。
3. 价格指数调整法中涉及的价格指数有( )
A. 人工价格指数
B. 材料价格指数
C. 机械台班价格指数
D. 综合造价指数
E. 单项费用指数
答案:ABC
解析:价格指数调整法涉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指数,综合造价指数和单项费用指数不是价格指数调整法中直接涉及的指数。
4.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下,合同中应明确的调价条款包括( )
A. 调价的范围
B. 调价的方法
C. 调价的周期
D. 调价的程序
E. 调价的幅度限制
答案:ABCDE
解析:合同中应明确调价范围、方法、周期、程序、幅度限制等条款,以规范工程造价调整。
5. 对于采用可调价格合同的项目,在工程造价调价时,可采用的计算方法有( )
A. 价格指数法
B. 造价信息法
C. 实际价格法
D. 成本加酬金法
E. 固定比例法
答案:ABC
解析:可调价格合同调价可采用价格指数法、造价信息法、实际价格法等,成本加酬金法和固定比例法不是常见的此类调价计算方法。
6.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机械台班费用调整考虑的因素有( )
A. 台班单价变化
B. 台班消耗量变化
C. 设备租赁价格变化
D. 机械性能提升
E. 维修成本增加
答案:ABC
解析:机械台班费用调整考虑台班单价、消耗量、设备租赁价格变化,机械性能提升和维修成本增加不一定直接体现为费用调整。
7. 当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工程造价变化时,承包方应提供的资料有( )
A. 价格变化的证明材料
B. 采购合同
C. 运输发票
D. 质量检验报告
E. 调价计算依据
答案:ABCE
解析:承包方应提供价格变化证明材料、采购合同、运输发票、调价计算依据等资料,质量检验报告与价格波动导致的造价变化关联不大。
8.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对于季节性施工导致的造价变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调整人工费用
B. 调整材料价格
C. 调整机械台班费用
D. 增加措施费用
E. 减少管理费
答案:ABCD
解析:季节性施工可能影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用及需增加措施费用,管理费一般不会因季节性施工而减少。
9. 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 信息的准确性
B. 信息的及时性
C. 信息的适用性
D. 信息的权威性
E. 信息的完整性
答案:ABCDE
解析: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权威性、完整性,以确保调价合理。
10. 在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下,发包方与承包方在调价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 )
A. 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B. 按规定程序进行调价
C. 对调价结果进行确认
D. 承担各自应承担的风险
E. 协商解决调价争议
答案:ABCDE
解析:发包方与承包方在调价过程中都有及时提供资料、按程序调价、确认结果、承担风险、协商争议等权利和义务。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只适用于新建项目,不适用于改扩建项目。( )
答案:错误
解析:工程造价调价机制适用于各类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扩建项目。
2. 材料价格波动超过合同约定幅度时,必须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进行调价( )
答案:错误
解析:材料价格波动超过约定幅度时,可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造价信息调整法等多种方法,不是必须采用价格指数调整法。
3. 人工单价调整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意愿,与市场因素无关。( )
答案:错误
解析:人工单价调整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并非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意愿。
4. 固定总价合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调整工程造价。( )
答案:错误
解析:固定总价合同一般情况下承包方承担风险不能调整,但在合同约定的特殊情况下,如发生不可抗力等,可按约定调整。
5. 价格指数计算时,权重的确定是随意的。( )
答案:错误
解析:价格指数计算时权重的确定需根据不同因素的重要程度合理确定,不是随意的。
6. 工程造价调价周期越长越好,能更准确反映价格变化。( )
答案:错误
解析:调价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反映价格变化,过短则会增加调整成本,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7. 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导致的造价增加,承包方应自行承担。( )
答案:错误
解析:对于新技术、新工艺导致的造价增加,应根据合同约定及实际情况确定分担方式,不一定由承包方自行承担。
8. 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只要参考一种造价信息来源即可。( )
答案:错误
解析:采用造价信息调整法时应参考多种可靠的造价信息来源,以确保准确性。
9. 因不可抗力导致的造价变化,双方协商不成时可通过仲裁解决。( )
答案:正确
解析:因不可抗力导致造价变化,双方协商不成可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10.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机械台班费用调整只考虑台班单价变化。( )
答案:错误
解析:机械台班费用调整考虑台班单价、消耗量、设备租赁价格等多种因素变化。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中价格指数调整法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答案:价格指数调整法原理是根据可调因子的现行价格指数与基准日期的价格指数之比,结合合同约定的调价公式,计算出调整差额。计算步骤:首先确定可调因子,如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然后获取现行价格指数和基准日期价格指数;接着根据合同约定的调价公式,将各可调因子的价格指数代入计算调整差额。例如,合同约定可调因子 A、B、C,其权重分别为 a、b、c,现行价格指数分别为 I1、I2、I3,基准日期价格指数分别为 J1、J2、J3,则调整差额=合同价款×(a×(I1/J1)+b×(I2/J2)+c×(I3/J3)-1)。
解析:价格指数调整法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价格指数来计算造价调整,明确可调因子及权重,准确获取价格指数是关键,按照公式计算出调整差额能合理调整工程造价。
2. 工程造价调价机制下,承包方在哪些情况下可提出工程造价调整申请?
答案:承包方可在以下情况提出申请:一是市场价格波动超过合同约定幅度,如材料价格、人工价格、机械台班价格等波动;二是出现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工程成本增加;三是发生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或造价变化;四是政策法规调整,影响工程造价;五是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导致造价改变;六是合同约定的其他可调整造价的情况。
解析:承包方提出申请的情况主要围绕价格波动、不可抗力、设计变更、政策法规、新技术应用及合同约定等方面,这些情况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符合条件时承包方可申请调整。
五、案例分析题(10 分)
某工程项目采用可调价格合同,合同约定按价格指数调整法进行造价调整。可调因子包括人工、钢材、水泥,权重分别为 0.3、0.4、0.3。基准日期人工价格指数为 100,钢材价格指数为 110,水泥价格指数为 105。工程施工至某阶段,人工价格指数变为 105,钢材价格指数变为 120,水泥价格指数变为 110。已知该阶段完成的合同价款为 500 万元,计算该阶段应调整的工程造价差额。
答案:首先计算各可调因子的调整系数:人工调整系数=105/100 = 1.05;钢材调整系数=120/110≈1.091;水泥调整系数=1 /105≈1.048。然后根据调价公式计算调整差额:调整差额=500×(0.3×1.05 + 0.4×1.091 + 0.3×1.048 - 1)=500×(0.315 + 0.4364 + 0.3144 - 1)=500×0.0658 = 32.9(万元)。所以该阶段应调整的工程造价差额为 32.9 万元。
解析:根据价格指数调整法原理,先确定各可调因子调整系数,再代入调价公式计算,通过准确计算各系数和调整差额,得出该阶段应调整的工程造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