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45120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欧盟商会目 录概要.1一、业绩遭受冲击,经营艰难加剧.31.1 反映在华经营难度同比增加的受访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31.2 企业营收受 2022 年拖累.41.3 盈利能力下降.71.4 中国市场对企业全球利润的贡献有所减少.71.5 企业对中国市场增长前景乐观情绪有所消退.8二、在华运营挑战加剧,促使欧盟企业转移目光.92.1 后“清零”时代的头号营商挑战.92.2 “去风险策略”导致投资开始外流.102.3 在华扩张计划缩减.122.4 十分之一的企业将总部迁出中国大陆.13三、脱钩趋势加剧:企业经营本地化和独立化.14 3.1 总部与在华业务脱钩.14 3.2 部分企业通过本地化管控

2、风险.15 3.3 外籍雇员数量减少的趋势持续.16 3.4 供应链战略持续变化.17 3.5 更多中国供应商和客户将业务转至其他市场.193.6 欧盟和第三方新规推动变化.20四、进一步退两步:市场准入和监管壁垒方面改善进展不一.284.1 市场准入和监管壁垒造成的业务损失创新高.264.2 市场开放步履蹒跚.304.3 持币观望,亟待放宽市场准入.324.4 竞争环境公平性略有改善.334.5 强制性技术转让增加.354.6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仍令人担忧.36五、政治持续影响营商环境.375.1 商业政治化加剧.375.2 客户需求政治化.38六、政府需要采取行动,鼓励欧盟

3、企业助力中国实现脱碳目标.406.1 欧盟企业高度重视去碳化.406.2 欧盟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416.3 实现 30/60 目标需要政府立即行动.42七、关于调查动机与问卷设计.44八、关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45九、关于中国欧盟商会.46中国欧盟商会图表目录图 1: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在华经营难度有所增加.3图 2:营商难度全面增加.4图 3:营收减少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5图 4:各行业营收状况不一 .6 图 5:中小企业营收受到剧烈影响.6图 6:盈利能力受创.7图 7:中国大陆市场对企业的全球息税前利润率的贡献有所下降 .7图 8:增长前景期望降低.8图 9: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取

4、代新冠疫情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9图 10:超十分之一受访企业已转移现有投资,东盟成为首选,欧洲紧随其后 .10图 11:转移投资主要出于防御性考量.11图 12: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11图 13: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因行业而异.12图 14:只有不到半数企业考虑扩大在华业务.12图 15:越来越多的企业计划削减成本.13图 16:十分之一的企业将总部迁出中国大陆.13图 17: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存在脱钩.14图 18:脱钩的影响 .15图 19:过去五年,员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存储及供应链全部实现本地化.15图 20:16%的受访企业在中国无外籍雇员.16图 21:外籍

5、雇员减少带来负面影响 .17图 22: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17图 23:不少供应链已迁出中国.18图 24:企业重新审视自身供应链战略,增强韧性并节约成本.18图 25:大多数企业进口难以替代替代的关键零部件.19图 26:四成受访企业称已有中国供应商和/或客户将业务迁出中国.19图 27:44%的企业预计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将影响在华业务.20图 28:五分之一的企业预计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影响.21图 29:美国的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给少数企业带来挑战.21图 30:16%的受访企业担心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四成表示尚不确定.22图 31:大量企业由于市场准入限制和

6、监管壁垒错失商机 .26中国欧盟商会图 32:市场准入和监管壁垒导致各个行业错失商机 .27图 33:预计监管障碍还会增加 .28图 34:模糊不清与不可预测的立法环境被视为最重要的监管障碍.28图 35:不同行业面临的首要监管障碍(第一部分).29图 36:不同行业面临的监管障碍(第二部分).29图 37:三分之一的企业面临市场准入限制.30图 38:市场开放程度不一.30图 39:大企业受宠,小企业遇冷.31图 40:超四成企业认为真正的市场开放希望渺茫.31图 41:不同行业的市场准入前景差异明显.32图 42:如果扩大市场准入,大多数企业会增加投资.32图 43:超五分之一的企业愿意增

7、加年营收 10%以上的投资.33图 44:六成受访企业认为竞争环境公平.33图 45:不同行业的平等待遇差别显著.34图 46:欧洲企业遭遇的区别对待.34图 47:环保执法仍不均衡.35图 48:六分之一的企业被迫进行技术转让.35图 49:绝大多数强制性技术转让发生在外商投资法实施之后.36图 50:近半数受访企业认为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执行不力.36图 51:大多数企业表示过去一年政治化程度有所增加.37图 52:中国政府和媒体是政治化的首要来源.38图 53:商业环境政治化预计将会持续.38图 54: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遭遇消费者需求政治化带来的挑战.39图 55:多数欧盟企业在推进在

8、华业务去碳化.40图 56:大多数企业的目标是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41图 57:能源使用去碳化和降低能源需求是战略重点.42图 58:企业面临各类脱碳障碍.43图 59:中国实现 30/60 目标迫切需要采取的行动.431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概要 2022 年底“动态清零”政策结束后,中国政府展开“魅力攻势”,以期重新展示中国作为投资乐土的吸引力。然而,2023 年 2 月至 3 月初中国欧盟商会开展的商业信心调查 2023的结果显示,这并非易事。过去三年,商业情绪陷入低谷,这绝非朝夕之间可以扭转。一些欧盟企业已将部分在华投资转移至海外:一年前,11%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考虑将现有在

9、华投资转移至其他市场。如今,同样比例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完成了投资转移。十分之一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将亚洲总部迁离中国。这种撤离中国的分散投资现象并不仅限于欧盟企业。将近四成(38%)的受访企业发现其中国客户和/或供应商也已转移在华投资。商业运营具有周期性,至少从中期来看,这些投资短期内回归中国的可能性不大。64%的受访企业表示 2022 年在华经营变得更加困难,这一结果创下历史新高,面对日益增长的风险和愈发动荡的经营环境,1 欧盟企业开始重新评估在华投资规模。虽然鲜有企业彻底撤离中国,但将中国视为未来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受访企业同比减少 13 个百分点,降至 55%,为历史最低。2 此外,超过

10、一半(53%,同比增长 15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 2023 年不打算扩大在华业务。长期挑战未得到改善,持续拖累商业信心。例如,市场准入和监管障碍仍然普遍存在,62%的受访企业称2022 年曾由于这些障碍而错失商机,同比增加 20%。部分领域稍有改善,例如,表示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得到公平对待的受访企业数量同比增加 7 个百分点。不过,其他方面有所退步。与 2022 年相比,表示遭遇市场准入受限(增长 5 个百分点)和被迫转让技术(增长 3 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数量均有增加。政治因素持续影响商业经营。近六成(59%,同比增长 9 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表示,过去 12 个月中,中国营商环境政治化加剧

11、;超过四分之一(26%)的受访企业面临客户需求日益政治化带来的挑战:其中包括来自不同客户互不相容的诉求,例如:决定保留或是取消在中国一些敏感地区的业务;以及根据商品销往地,决定生产不含中国制造或是不含美国制造零部件/成分的商品。此外,俄乌战争促使很多企业重新审视中国市场,认真考虑其业务是否/或将如何受到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升级的影响。3 由于中国市场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欧盟企业开始相应地调整投资和经营战略。如今,相比增加市场份额,企业更重视通过供应链的本地化或多样化,提升业务韧性。4 过去两年中,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重新评估了自身的供应链战略,主要出于防御性考虑,如加强供应链韧性(64%将此

12、视为主要因素);地缘政治因素(31%);以及减轻国家政策影响,如“自给自足”产业政策(24%)。不少企业采取措施,将在华供应链与世界其他地区脱钩:12%已将部分供应链移出中国,5 而有约四分之一的受访企业(24%)则计划至少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中国。美国和欧盟最新出台或即将颁布的法律要求企业提高在华业务透明度。对企业来说,如果他们无法开展独立第三方审计,这些新规要求无疑会成为一个挑战。此外,西方和中国出台的越来越长的制裁名单及出口管制清单也让人担心。因此,从中期来看,供应链多样化和转移投资趋势有可能加剧。1 该问题最初见于 2014 年商业信心调查,延续至今。2 该问题最初见于 2010 年商业

13、信心调查,延续至今。3 关于俄乌战争如何影响欧盟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法,详见: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 2022/2023,中国欧盟商会,第 22 和 28 页,2022 年 9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4 Kratz,Agatha;Barkin,Noah 和 Dudley,Lauren,少数幸运儿:重新审视欧洲在华直接投资,第 3-4 页,荣鼎集团,2022 年 9 月 14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5 该数字是指表示重新审视在华供应链的企业中有 12%已将部分供应链移出中国,详见图 23。2中国欧盟商会与此同时,2022 年外籍雇员的外流势头持续

14、,而中国当时的“动态清零”政策更加剧了这一趋势。近六分之一(16%,同比增加 5 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表示在华业务没有外籍雇员,这一比例在中小企业中高达 21%,许多企业过去三年中在派遣赴华员工方面经历了巨大困难。与此同时,“软件”设施也受到影响。不少国际学校和诊所人手短缺,客户匮乏,面临关停压力,而这些“软件”设施对于保持在华外籍社区的活力至关重要。受访企业表示,这些因素都产生了巨大代价,包括专业知识交流减少,沟通困难,甚至投资也被推迟。企业总部与中国业务的脱节有可能进一步损害企业总部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形成一种彼此脱钩的恶性循环。这也给跨国企业的传统运营模式带来了挑战,传统运营模式注重发挥业

15、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覆盖全球的规模经济,而现在跨国企业被迫加深本地化,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形成不同体系,降低效率。6 不过,尽管挑战重重,但就此看空中国还为时过早。大多数(63%)受访企业表示,如果能消除市场和监管障碍,他们愿意增加在华投资。在服务贸易等领域,中欧关系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因为考虑到双方的经济规模,这些领域的潜力远未释放。7 此外,如果中国能进一步落实经济改革,特别是像当年为加入世贸组织实施的改革,打造对本国和外国私营企业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中国将获益匪浅。与此同时,欧盟企业在脱碳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只要给予公平的机会,就有可能成为助力中国实现碳中和目

16、标的重要合作伙伴。历经三年封控,中国“重新对外开放”,中国政府可借此机会,证明中国作出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承诺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深化与在华国际商界的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市场的迅速恢复,提升效率、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而且能够为实现可持续、长期的经济复苏打下坚实基础。6 这导致效率下降,风险丛生,意味着只有那些规模庞大、本地化程度极高的欧洲公司,才有能力继续在华经营和竞争,越来越像是拥有外国股东的中国公司。7 例如,2021 年欧盟与美国服务贸易总额是与中国的 5.5 倍以上。根据 2021 年的年度贸易统计数据计算,数据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欧盟贸易,欧盟委员会,查阅日期 2023年 5 月 9 日,3合

17、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1.业绩遭受冲击,经营艰难加剧2022 年,欧盟企业身处更加艰难的营商环境。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了企业经营,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导致许多企业的营收和利润率急转直下。8 在世界大多数地已恢复“常态”的同时,中国经济却面临更大阻力,导致中国市场营收对企业全球营收的贡献已连续第二年下降。9 1.1 反映在华经营难度同比增加的受访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三分之二(64%,同比增加 4 个百分点)的受访企业表示,2022 年在华经营难度有所增加,这一比例创下历史新高。10 相比之下,仅有 8%的受访企业称营商环境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在所有受访行业中,大多数企业都表示经营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

18、增加,其中医疗器械(79%)、汽车(73%)以及交通运输、物流和配送(73%)行业最为突出。对医疗器械行业来说,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政府对本土企业的重点保护。疫情期间,中国政府持续为本土企业提供直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研发激励,加上不透明的审批程序和集中带量采购,使外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11这不仅使欧盟企业 2022 年的营收受创,也导致一些公司被迫大规模裁员。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对欧洲车企的主要影响包括消费者需求萎缩和供应链复杂化。12 同时,会员企业也面临监管方面的挑战,例如,地方政府对某些欧洲整车厂增持合资企业股权的审批限制(尽管汽车行业已于 2022 年 1 月8 2022 年中国仅录得

19、3%的增长率,远低于 5.5%的官方增长目标。请参见:Hale,Thomas and Yu,Sun,动态清零拖累经济增长,2022 年中国经济仅增 3%,金融时报,2023 年 1 月 17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6 日,9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 2022/2023,中国欧盟商会,第 22 页,2022 年 9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10该问题最初见于 2014 年商业信心调查,延续至今。11Erixon,Fredrik,Guildea,Anna,Guinea,Oscar 和 Lamprecht,Philip,中国的公共采购保护主义与欧洲的对策:医疗

20、技术的案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2021 年 12 月,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4 日,12Sara,Wu 和 Shirouzu,Norihiko,中国疫情防控冲击丰田、大众和苹果供应商富士康,路透社,2022 年 3 月 14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5 月 9 日,51%56%49%48%53%49%47%60%64%41%38%45%44%40%42%43%30%29%8%6%6%8%7%9%10%10%8%20202015N=53220162017N=54120212018N=570202220192023N=506N=626N=620N=585N=585N=570没有改

21、变营商变得容易营商变得困难图1: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在华经营难度有所增加过去一年,贵公司所在行业的商业环境有何变化?4中国欧盟商会1 日正式取消外资股比限制)13 和 14 以及对数据收集和跨境数据传输的监管限制。15 在交通运输、物流和配送行业国内外需求疲软导致贸易骤减,同时,中国的防疫措施使得业内公司的运营成本有所增加。16 1.2 企业营收受 2022 年拖累有 41%的受访企业表示 2022 年营收有所增长,同比减少 25 个百分点,而营收有所减少的受访企业则占三成,同比增加 20 个百分点,是前一年的三倍。17 部分原因在于,严格的防疫措施和低迷的房地产行业抑制了经济活力,加上消费者信

22、心骤减,导致 2022 年中国经济仅增长了 3%,为 1976 年以来的第二低增长率。18 13中国承诺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取消外资企业在中国合资企业持股不得超过 50%的限制。尽管如此,中国欧盟商会的一些会员企业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申请增持合资企业股权却面临重重困难。14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后,欧洲几家大型跨国车企获准增持中国合资伙伴股份,其中宝马公司在 2022 年斥资 37 亿欧元,将其在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持股比例从 50%增加至 75%,引发关注。Waldersee,Victoria,宝马斥资 42 亿美元控股中国合资公司,路透社,2022 年 2 月 11 日,查阅日期 2

23、023 年 4 月 18 日,15这限制了企业收集和存储数据用于研发和客户服务的能力。16据交通运输、物流和配送行业的会员企业反映,中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执行不一,更有甚者,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也各不相同,导致效率大幅下降。17该问题最初见于 2011 年商业信心调查,延续至今。18爆发新冠疫情的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只有2.2%。请参见:Yao,Kevin 和 Zhang,Ellen,2022年中国经济表现近乎史上最差,疫后政策面临考验,路透社,2023年1月17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63%73%65%53%62%63%79%71%59%64%71%53%64%73%60

24、%64%67%27%20%31%40%31%32%17%21%32%27%24%33%9%18%30%27%25%10%7%5%8%7%5%4%7%9%9%5%13%27%9%10%9%8%医疗器械机械专业服务金融服务(含保险)N=11汽车N=15石化N=12法律零售医药土木工程与建筑食品与饮料信息技术和电信N=10运输、物流与配送环境N=14公用事业设备 航空航天N=63N=11N=60N=62N=40N=42N=19N=21N=24N=11N=11N=22营商越来越容易基本无变化营商越来越困难64%65%29%27%8%8%2023 年所选行业2023 年合计N=570N=448海事制造和

25、产业服务图2:营商难度全面增加过去一年,贵公司所在行业的商业环境有何变化?1)1)所列行业均包含 10 家及以上受访企业5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4%3%5%4%5%8%10%5%12%9%10%12%10%7%8%12%16%7%20%16%18%23%29%25%35%33%26%28%32%33%24%30%37%39%40%36%43%36%39%47%46%39%32%44%32%41%36%22%23%17%15%16%19%13%11%10%22%9%2012N=588N=5883%20152%2%201320223%2021201920181%20172%2016N=262N=2

26、24N=452N=4532020N=506N=535N=546N=4992023N=5382011N=54620141%N=199大幅增加(20%)大幅减少(20%)增加(520%)减少(520%)持平(+/-5%)图3:营收减少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与2021年相比,贵公司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总营收情况如何?从行业来看,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法律、石化、零售、食品饮料行业,营收有所减少的会员企业多于营收增加企业。疫情防控措施严重抑制了消费需求,导致零售业增长急剧收缩。19 石化企业营收下降,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导致制造业务急剧减少,需求萎缩。20 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表示,

27、营收减少可归结为多个原因。原因之一为政府采购严重偏向本土企业。同时,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 2022 年的手术数量及非疫情相关的治疗数量有所下降。21 和 22 法律行业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并购交易数量较 2021 年有所减少,23 导致服务需求下降;以及疫情防控时期,外国律师由于旅行限制难以获得签证,几乎无法与客户见面。24 由于 2022 年中国企业赴美国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减少,导致外国律师业务需求缩水。25 由于严格的旅行限制(2022 年国际客运航班量仅为 2019 年的 2.6%),26 以及针对国际旅客和机组人员的隔离政策,2022 年航空航天产业的企业营收遭受重创。这些措施严重影

28、响了欧洲航空公司的运营,阻碍了中欧之间的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27 19Xie,Stella Yifan,疫情防控和楼市调控下,中国消费者支出下降,华尔街日报,2022 年 11 月 20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20Peng,Zhou;Simons,Theo Jan;Wallach,Jeremy;Youngman,Adam 和 Zhu,Yasmine,2022 年石化行业回顾:回归常态但前景不明,麦肯锡公司,2023 年 2 月 17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18 日,21 Tabeta,Shunsuke 和 Wakasugi,Tomoko,中国采取行动将外国医

29、疗器械厂商拒之门外,日经亚洲,2022 年 9 月 14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5 月 9 日,22Stanway,Dan,疫情与萧条:中国严格防疫重创民营医疗系统,路透社,2022 年 7 月 6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5 月 9 日,232022年并购交易数量降至八年来的最低点,比2021年锐减20%。请参见:Wong,Echo,Nikkei Asia,中国并购交易跌至近十年低谷,面临坎坷历程,普华永道,2023年2月24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6 日,24由于严格的居留规定,外国律师办理签证面临巨大困难,加上现有监管障碍,导致在华外国律师数量减少。25“自滴滴摘牌

30、以来,截至 2022 年底只有六家中国公司通过发行美国存托凭证在美上市”:Cheng,Evelyn,中国 IPO 重返美国,CNBC,2023 年 2 月 10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4 月 6 日,26 2022 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国民航局,2023 年 3 月 3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26 日,27 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 2022/2023,中国欧盟商会,第 15-19 页,2022 年 9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6中国欧盟商会中小企业营收情况在 2022 年变化最大。一方面,相当一部分(36%)中小企业会员表示业绩同比有

31、所下降,这一比例相较拥有 1,000 人以上员工的企业多出 15 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资源,无力应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意外变化,因而受到疫情防控的冲击尤其严重。28 另一方面,表示营收显著增长(全年营收增长 20%以上)的中小企业比例同样较高,这表明对一些企业来说中国市场仍不乏机会。28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对2,000多家在沪中小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022年春季上海封城后,89%的受访企业丧失经营信心或者准备关闭。请参见:问卷调查:官方力推经济救助,但九成上海中小企业选择“躺平”,明镜网,2022 年 5 月 9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32、5 日,8%5%15%14%7%16%48%36%5%30%11%8%30%9%40%8%10%19%16%14%24%26%26%7%14%37%17%30%18%50%58%36%30%25%22%39%26%26%29%33%30%16%25%30%27%10%33%34%33%33%47%24%21%29%43%40%37%25%10%27%11%12%11%5%11%5%25%18%N=19N=41N=61N=10N=61N=14N=36N=23N=21N=10N=19N=12N=10N=11N=12航空航天N=57汽车机械金融服务(含保险)石化法律医疗器械零售医药土木工程和建筑食品

33、与饮料信息技术和电信环境运输、物流和配送3%专业服务大幅增加(20%)减少(520%)增加(520%)持平(+/-5%)大幅减少(20%)10%10%20%19%30%30%32%32%9%8%2023 年所选行业N=5382023 年合计N=417海事制造和产业服务图4:各行业营收状况不一与2021年相比,贵公司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总营收情况如何?1)14%6%6%22%25%15%27%27%36%25%37%37%12%4%6%第3类:大型企业(1,000名以上员工)N=113第1类:中小企业(250名员工)第2类:251-1,000名员工N=251N=174大幅增加(20%)大幅减少

34、(20%)增加(520%)减少(520%)持平(+/-5%)图5:中小企业营收受影响较大与2021年相比,贵公司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总营收情况如何?1)所列行业均包含 10 家及以上受访企业7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1.3 盈利能力下降 总体而言,2022 年欧盟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近七成企业实现了息税前盈利,同比减少 10 个百分点;另有 16%的企业达到了收支平衡。业绩亏损的企业比例(15%)同比增加了 7 个百分点,为 2015 年以来最差情况。1.4 中国市场对企业全球利润的贡献有所减少 2022 年,由于防疫政策影响了企业在华经营,而世界其他地区大多已恢复正常,因此与世界其他地

35、区相比,中国市场对企业全球息税前利润率的贡献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自 2016 年以来,表示中国市场息税前利润率低于全球平均利润率的受访企业数量,首次超过了表示前者利润率高于全球平均值的企业数量,分别占 36%和 31%。21%18%11%13%15%16%14%11%8%9%10%13%8%15%16%23%16%14%20%14%20%17%16%16%15%14%13%16%63%58%74%73%64%70%66%71%77%75%75%73%79%69%2018N=5692015N=2622017201320122016N=620201020202011N=506N=563N=585N

36、=53220222021N=4522009N=390N=224N=199N=626N=58520232019N=230盈利亏损盈亏平衡图6:盈利能力受创 请描述贵公司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息税前利润34%30%29%34%33%36%35%28%22%25%28%20%24%36%29%37%29%34%38%36%42%41%42%36%34%28%34%33%37%33%42%33%30%28%24%31%35%39%38%51%42%31%N=3892016201020222021202020192018N=224N=4642017N=262N=450N=453N=199N=506N=5

37、632011N=411N=436N=4512023N=4332015201220132014N=532高于本公司的全球平均值与本公司的全球平均值相当低于本公司的全球平均值图7:中国大陆市场对企业的全球息税前利润率的贡献有所下降与贵公司2022年的全球平均息税前利润率相比,贵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息税前利润率如何?8中国欧盟商会1.5 企业对中国市场增长前景乐观情绪有所消退受访企业对中国未来两年的增长前景的信心有所减低。尽管本次调查完成于中国“重新开放”之后,但表示乐观的企业数量相较 2022 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减少,下降 6 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担心中国在经历了 40 年的高速增长后,面临不同阻力

38、,或将进入“慢增长时代”。29 这些阻力包括人口红利减少,生产力增长放缓和债务水平上升,以及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29Rosen,Daniel H.,Vest,Charlie 和 Quinn,Rogan,进入深水区:中国 2023 年及未来增长,荣鼎集团,2022 年 12 月 29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6 日,增长6%5%8%15%11%7%15%17%6%9%9%19%22%27%34%40%33%30%41%36%25%30%36%78%72%68%58%45%56%62%45%48%68%61%55%N=60020123%2021N=585N=557201320152

39、018201420162017N=53920192022N=5192020N=620N=543N=550N=5842023N=570N=626N=498乐观中立悲观图8:增长前景期望降低 贵公司如何看待未来两年在中国的行业前景?9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2.在华运营挑战加剧,促使欧盟企业转移目光在华运营挑战加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加之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削弱了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30 计划扩大在华投资的欧盟企业数量有所减少,更多企业正在考虑未来去别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业已经开始转移现有投资。2.1 后“清零”时代的头号营商挑战 在过去两年的商业信心调查中,受访企业将新冠疫情视为在

40、华营商的头号挑战。而在 2023 年的调查中,中国经济放缓取而代之,成为头号挑战。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36%)将其列为三大挑战之一,这反映出他们对中国经济所面临阻力的高度担忧。31 排名第二的是全球经济放缓,29%的受访企业将其视为三大挑战之一;32 第三为中美贸易战,24%的受访企业将其视为三大挑战之一。新冠疫情(21%)位列第四,脱钩(15%)位列第五,凸显出中国营商环境逐渐政治化的程度(见第五节)。30关于这一点,详见: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 2022/2023,中国欧盟商会,第 22 页,2022 年 9 月 21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31中国经济面临的不利因

41、素包括: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高失业率和人口红利的萎缩。32世界银行估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乏力,预计增长率将仅为1.7%,为近三十年来的第三低,仅次于2009年和2020年的全球经济衰退。2023年1月:全球经济展望,世界银行,2023 年 1 月,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6 日,8%吸引和留住人才6%9%中国经济放缓中国的“自给自足”政策脱钩劳动力成本上涨5%中美贸易战12%5%36%全球经济放缓1%与不合规企业进行竞争5%规则和监管不清晰来自中国私营企业的竞争新冠疫情12%产能过剩4%3%来自中国国有企业的竞争许可和认证规则通胀经济民族主义1%5%17%中国

42、的数据监管新规7%人民币汇率波动8%市场准入壁垒和投资限制24%15%2%14%29%12%9%3%3%14%21%7%5%2%5%6%9%6%6%5%8%中国经济生产力不足5%12%19%5%7%6%12%5%6%6%3%3%5%3%4%2%4%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4%2%4%2%2%4%4%1%3%3%3%3%2%1%2%2%2%3%3%4%2%2%3%2%#2#1#3N=570 与上年相比 12%10%12%-28%7%-2%2%-5%-3%0%不适用2%0%0%-3%-1%-2%-2%0%1%1%图9: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取代新冠疫情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 请选择至少三项对贵公司未来

43、在华投资影响最大的挑战1)2)1)要求受访企业列出三大挑战的问题为“请选择至少三项对贵公司未来在华投资影响最大的挑战”2)“不适用”指新选项或是与上一年不同的选项10中国欧盟商会2.2 “去风险策略”导致投资开始外流在商业信心调查 2022中,11%的受访企业表示正在考虑将现有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33 如今,同样比例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完成了投资转移。另有 20%的受访企业正在考虑将现有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或之后根据 2023 年中国的营商环境走势再做决定。关于原计划在中国进行的未来投资,8%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转移或已决定转移到其他市场。四分之一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转移部分未来投资或保持观望。

44、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员国将可能成为主要的受益者,超过四分之一(27%)的受访企业已经或有意将投资转移至该地区,并将其视为他们的首选之地。值得注意的是,五分之一(21%)的企业已经或考虑将投资转移到欧洲。企业已经转移或正在考虑转移投资的主要原因包括:减轻中国与第三国脱钩的影响(44%);中国的营商环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42%);提高供应链韧性(31%);以及利用其他市场的机会(31%)。近三成(29%)受访企业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严重影响运营。这表明,企业考虑转移投资主要是为对冲风险和增强韧性,并非纯粹出于商业原因。33 商业信心调查 2022,中国欧盟商会,2022 年 6 月

45、 20 日,查阅日期 2023 年 4 月 5 日,N=18427%21%16%15%12%5%4%4%印度东盟欧洲亚太其他市场(不包括东盟、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2%北美洲其他中国台湾南美洲中东3%日本2%韩国1%非洲69%67%13%11%7%14%11%8%N=448原计划未来对中国大陆投资当前在中国大陆投资N=404我们正在考虑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我们已将/已决定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地方我们暂时不做决定(例如,我们打算观察中国的新冠疫情走向再定)我们不打算转移投资图10:超十分之一受访企业已转移现有投资,东盟成为首选,欧洲紧随其后 贵公司是否打算将现有或拟进行的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

46、?1)贵公司已经/考虑将投资转移到哪些市场?2)3)1)不包括回答“不知道”的受访者企业;2)此问题仅针对在“贵公司是否打算将现有或拟进行的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这一问题中回答已经或正在考虑将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的受访企业;3)允许多选;百分比基于受访企业总数计算11合作伙伴 中国欧盟商会在 2023 年的商业信心调查中,59%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三大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一比例同比减少 7个百分点,14%的受访企业则未将中国列入当前投资的十大目的地,或者暂无计划投资中国市场,这一比例同比增加 4 个百分点。只有 55%的受访企业称中国是未来投资的三大目的地之一,同比减少 13 个百分点

47、,跌至历史最低。34 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在华投资的意愿最低,24%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相关投资计划。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经常要求制造企业临时关停,带来供应链挑战,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35 同时,政府采购政策要求公34 该问题最初见于 2010 年商业信心调查,延续至今。35例如,企业在主要港口的零部件进口出现延误,上海封城导致公路货运减少,致使全国各地生产受阻。15342326%为了减少成本29%13%中国的市场开放太少太迟5%31%为了享受政府的政策激励为了使我们的供应链更具韧性27%为了更接近我们的客户在华经营带来的声誉风险31%其他市场的机会14%决策者(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员

48、等)无法前往中国访问考察18%42%为了享受自由贸易协定的优惠44%中国的商业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减轻中国与第三国脱钩的影响29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在华经营十分艰难14634304720493221%N=111 图11:转移投资主要出于防御性考量 贵公司为何转移/考虑转移现有或拟进行的在华投资至其他市场?1)2)排名前三的目的地当前未来6%7%8%9%10%10%7%8%9%7%6%7%8%9%13%6%5%5%6%4%6%4%7%15%19%16%9%9%12%10%11%8%7%9%9%38%41%43%15%17%14%18%15%14%15%15%18%33%24%21%40%37%

49、36%41%42%44%41%43%40%21%21%23%18%20%19%26%23%19%201620132012201820172014201520203%202120222019N=562N=531N=556N=585N=626N=585N=5812023N=527N=554N=552N=541N=506不在前十目的地之列首选目的地排名前十的目的地排名前五的目的地不打算投资5%5%5%9%10%10%7%7%8%6%6%8%7%9%11%5%5%5%4%5%12%19%16%9%8%11%11%11%10%7%9%12%46%44%48%18%17%17%18%15%14%12%15

50、%20%30%23%20%39%40%39%44%45%46%44%47%39%20%20%20%17%17%19%27%21%16%20173%201220142013201520163%2018N=576201920203%20213%20222023N=531N=585N=626N=585N=527N=496N=464N=552N=541N=506N=562图12: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下降 全球范围内,中国在贵公司当前和未来的投资目的地中排在第几位?1)允许多选2)此问题仅针对在“贵公司是否打算将现有或拟进行的在华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这一问题中回答已经或正在考虑将在华投资转移到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