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急诊医学创伤救治规范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伤后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6 小时
D. 12 小时
答案:A
解析: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伤后 1 小时,在此时间段内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
2. 对开放性伤口的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清除伤口内异物
B. 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
C. 彻底止血
D. 伤口包扎应紧,以防出血
答案:D
解析:伤口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3. 下列哪种创伤属于闭合性创伤
A. 擦伤
B. 刺伤
C. 挫伤
D. 切割伤
答案:C
解析:挫伤是钝性暴力作用于人体造成的闭合性损伤,而擦伤、刺伤、切割伤均为开放性创伤。
4. 创伤患者出现休克,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B. 补充血容量
C.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D. 应用强心药物
答案:B
解析:创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以首先应补充血容量。
5. 判断创伤患者有无张力性气胸,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A. 胸部 X 线检查
B. 胸部 CT 检查
C. 胸腔穿刺
D. 体格检查
答案:C
解析:胸腔穿刺可抽出高压气体,是判断张力性气胸最简便可靠的方法。
6. 对于骨折患者,现场急救的首要步骤是
A. 固定骨折部位
B. 止痛
C. 止血
D. 搬运
答案:C
解析:骨折患者现场急救首先要止血,防止出血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7. 创伤患者进行伤口清创的最佳时间是伤后
A. 6 - 8 小时
B. 8 - 12 小时
C. 12 - 24 小时
D. 24 - 48 小时
答案:A
解析:一般伤后 6 - 8 小时内伤口污染较轻,清创效果较好。
8. 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后感染的常见原因
A. 伤口污染
B. 机体抵抗力下降
C. 未使用抗生素
D. 清创不彻底
答案:C
解析:未使用抗生素不是创伤后感染的常见原因,伤口污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清创不彻底等均易导致感染。
9. 创伤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快速静脉补液
C. 应用脱水剂
D. 头颅 CT 检查
答案:A
解析:意识障碍患者首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10. 对创伤患者进行伤情评估时,最常用的方法是
A. CRAMS 评分法
B.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
C.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D.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答案:A
解析:CRAMS 评分法是创伤评估中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11. 创伤患者出现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
A. 气管插管
B. 口对口人工呼吸
C. 胸外心脏按压
D. 气管切开
答案:A
解析:呼吸骤停应立即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的通气支持。
12. 下列哪种创伤容易导致脂肪栓塞
A. 骨折
B. 烧伤
C. 挤压伤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骨折、烧伤、挤压伤等均有可能导致脂肪栓塞。
13. 创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C. 及时处理伤口出血
D. 停止所有治疗措施
答案:D
解析:转运过程中不能停止所有治疗措施,应继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
14. 对于创伤患者的心理支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给予关心和安慰
B. 告知病情预后
C. 避免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
D.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
答案:C
解析:应让患者适当了解治疗过程,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
15. 创伤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措施是
A. 早期活动
B. 应用抗凝药物
C. 抬高患肢
D. 穿弹力袜
答案:A
解析: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最有效的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先救命,后治伤
B. 迅速准确地评估伤情
C. 采取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
D. 尽快安全转运
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保证生命体征稳定,再治伤,准确评估伤情才能针对性治疗,有效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重要环节。
2.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包括
A. 清创
B. 缝合
C. 包扎
D. 抗感染
答案:ABCD
解析:开放性创伤首先要清创去除污染物等,然后根据情况缝合,再进行包扎保护伤口,同时要预防感染。
3. 创伤患者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提示可能有严重并发症
A.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B. 血压持续下降
C. 呼吸困难
D. 伤口渗血不止
答案:ABC
解析:意识障碍加重可能是颅脑损伤等加重;血压持续下降提示休克等严重情况;呼吸困难可能有肺部等并发症,而伤口渗血不止相对来说不是提示严重并发症的典型表现。
4. 骨折固定的目的包括
A. 减轻疼痛
B. 防止骨折断端移位
C. 便于搬运
D. 促进骨折愈合
答案:ABC
解析:骨折固定可减轻疼痛,避免骨折断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防止移位,也便于安全搬运患者,对促进骨折愈合不是直接目的。
5. 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包括
A. 早期、合理
B. 充足、全面
C. 个体化
D. 肠内营养为主
答案:ABCD
解析:创伤患者营养支持要早期开始且合理,保证营养充足全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能肠内营养尽量肠内营养为主。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创伤急救的基本技术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答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解析:这些是创伤急救最基本的技术,是抢救患者生命、减少损伤的关键步骤。
2. 开放性伤口根据损伤的原因可分为(擦伤)、(刺伤)、(切割伤)、(火器伤)等。
答案:擦伤、刺伤、切割伤、火器伤
解析:不同原因导致的开放性伤口特点和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准确分类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3. 创伤患者出现休克时,应采取(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措施。
答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解析:补充血容量是关键,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维持内环境稳定,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
4. 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答案: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
解析:这三个体征是骨折特有的,出现其中之一即可怀疑骨折。
5.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是立即(胸腔穿刺排气)。
答案:胸腔穿刺排气
解析:张力性气胸是紧急情况,胸腔穿刺排气可迅速降低胸腔内压力,挽救生命。
6. 创伤患者的病情评估方法有(CRAMS 评分法)、(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等。
答案:CRAMS 评分法、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
解析:这些方法有助于快速准确评估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7. 创伤后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等。
答案: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
解析: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机会,合理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增强抵抗力是根本。
8. 创伤患者进行伤口清创时,应遵循(清创彻底)、(尽量保留组织)的原则。
答案:清创彻底、尽量保留组织
解析:清创彻底去除污染物等,尽量保留组织利于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9. 创伤患者的搬运方法有(担架搬运)、(徒手搬运)等。
答案:担架搬运、徒手搬运
解析:根据患者情况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
10. 创伤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有(肾缺血)、(肾中毒)等。
答案:肾缺血、肾中毒
解析:创伤导致的休克等引起肾缺血,一些药物等可导致肾中毒,进而引发急性肾衰竭。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创伤急救的 ABCDE 原则。
答案:A(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和气道内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等建立人工气道。B(breathing):维持呼吸功能,检查呼吸频率、节律等,给予吸氧、人工呼吸等支持。C(circulation):维持循环稳定,检查血压、脉搏等,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disability):评估神经功能,检查意识状态、瞳孔等,判断有无颅脑损伤等。E(exposure):充分暴露患者身体,检查有无其他部位损伤,避免遗漏伤情,同时注意保暖。
解析:ABCDE 原则是创伤急救的重要指导,从呼吸、循环、神经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和急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简述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答案:首先是止血,根据出血部位采用合适的止血方法,如压迫止血、包扎止血等。然后是固定骨折部位,可使用夹板等固定,避免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对于开放性骨折,要妥善包扎伤口,防止污染。搬运患者时要注意避免骨折部位二次损伤,可采用担架等搬运,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身体稳定。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休克等情况及时处理。
解析:骨折急救处理得当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发生,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五、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35 岁,因车祸致全身多处受伤 1 小时入院。查体:意识模糊,呼吸急促,32 次/分,血压 80/50 mmHg,脉搏 120 次/分。右侧胸部可见一开放性伤口,有鲜血涌出,可闻及气体进出声。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左下肢畸形,有异常活动。
问题:
1. 请对该患者进行简要的伤情评估。
2. 针对该患者目前的情况,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措施?
答案:
1. 该患者伤情严重,存在多处创伤。意识模糊提示可能有颅脑损伤。呼吸急促、血压低、脉搏快,结合右侧开放性气胸,考虑有严重的胸部创伤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腹部压痛、反跳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可能有腹部脏器损伤出血。左下肢畸形、异常活动提示左下肢骨折。综合判断患者为严重多发伤,病情危急。
2. 紧急处理措施: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右侧开放性气胸立即进行封闭伤口,可用无菌敷料等覆盖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等。对腹部情况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等检查,明确有无腹腔内大出血等情况,如有手术指征及时手术。对左下肢骨折进行简单固定,避免骨折断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术前准备等。
解析:通过对病例中患者症状体征的分析进行伤情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紧急处理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