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麻醉科诊疗要点临床实践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 麻醉前病情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
B. 确定麻醉方法
C. 确定麻醉用药
D. 制定麻醉方案
答案:A
解析:麻醉前病情评估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判断其对麻醉手术的耐受能力,以便制定更合适的麻醉方案。确定麻醉方法、用药及方案都基于对患者耐受性的评估。
2. 全身麻醉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低血压
B. 高血压
C. 心律失常
D. 恶心呕吐
答案:D
解析:恶心呕吐是全身麻醉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与麻醉药物刺激、胃肠道功能受抑制等多种因素有关。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也是全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但相对恶心呕吐发生率没那么高。
3. 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可发生
A. 血压下降
B. 呼吸抑制
C. 恶心呕吐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时,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可导致血压下降;同时也可能影响呼吸肌运动引起呼吸抑制;还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
4. 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的原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一次用药超过最大剂量
B. 局部麻醉药误入血管
C. 患者体质衰弱,对局部麻醉药耐受性差
D. 局部麻醉药内未加肾上腺素,吸收加快
答案:D
解析: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主要与用药量过大、误入血管、患者耐受性差等有关。加入肾上腺素主要是为了延缓局部麻醉药的吸收,减少中毒机会,而不是未加肾上腺素导致中毒。
5. 腰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头痛
B. 尿潴留
C. 下肢麻木
D. 恶心呕吐
答案:A
解析:腰麻后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因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引起。尿潴留、下肢麻木、恶心呕吐也可能出现,但不如头痛常见。
6. 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静脉麻醉药
A. 硫喷妥钠
B. 氯胺酮
C. 依托咪酯
D. 利多卡因
答案:D
解析: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用于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等。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均属于静脉麻醉药。
7. 麻醉中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首先应考虑
A. 麻醉过浅
B. 血容量不足
C. 缺氧
D. 神经反射
答案:B
解析:血容量不足是麻醉中导致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的常见原因之一。麻醉过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缺氧早期可能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后期才可能下降;神经反射一般不会单纯导致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8. 气管插管时,成人经口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一般为
A. 20 - 22cm
B. 22 - 24cm
C. 24 - 26cm
D. 26 - 28cm
答案:B
解析:成人经口气管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22 - 24cm,可根据患者身高、体型等适当调整。
9. 控制性降压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 器官缺血
B. 心跳骤停
C. 苏醒延迟
D. 呼吸抑制
答案:A
解析:控制性降压过程中,血压过低易导致重要器官如脑、心、肾等缺血,是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心跳骤停、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虽也可能出现,但相对器官缺血发生率低。
10. 术后镇痛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减少肺部并发症
B. 减轻患者痛苦
C.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D. 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
答案:C
解析:术后镇痛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肺部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等。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通过适当活动、抗凝等措施,不是术后镇痛的主要目的。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5分)
1. 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包括
A.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恐惧心情
B. 提高患者的痛阈
C. 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D. 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射
答案:ABCD
解析:麻醉前用药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痛阈,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误吸,还能消除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射,为麻醉和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2. 全身麻醉的诱导方法有
A. 吸入诱导
B. 静脉诱导
C. 肌肉注射诱导
D. 直肠灌注诱导
答案:AB
解析:全身麻醉诱导方法主要有吸入诱导,通过吸入麻醉药使患者意识消失;静脉诱导,经静脉注射麻醉药达到麻醉效果。肌肉注射诱导和直肠灌注诱导较少应用。
3. 椎管内麻醉包括
A. 蛛网膜下腔阻滞
B. 硬脊膜外腔阻滞
C. 骶管阻滞
D. 腰硬联合阻滞
答案:ABCD
解析: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椎管内不同腔隙,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骶管阻滞以及腰硬联合阻滞。
4.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
A. 氧化亚氮
B. 恩氟烷
C. 异氟烷
D. 七氟烷
答案:ABCD
解析:氧化亚氮、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都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各有特点,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
5. 术后镇痛的方法有
A. 口服给药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病人自控镇痛
答案:ABCD
解析:术后镇痛方法多样,口服给药方便但起效慢;肌肉注射操作简单;静脉注射起效快;病人自控镇痛能让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自行给药,更精准有效。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 麻醉前准备的任务包括患者的全身状况和______的准备。
答案:麻醉前用药
解析:麻醉前准备涵盖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及麻醉前用药等方面,以保障麻醉和手术安全。
2. 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毒性反应、过敏反应
解析:局部麻醉药使用中可能出现毒性反应,与用药量等有关;也可能因患者体质出现过敏反应。
3. 全身麻醉维持期间,应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来调整麻醉深度。
答案:手术刺激强度、患者反应、监测指标
解析:在全身麻醉维持时,需依据手术刺激程度、患者表现及各项监测指标如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等调整麻醉深度。
4. 椎管内麻醉时,平面调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药物剂量、穿刺间隙、病人体位
解析:椎管内麻醉平面受药物剂量多少、穿刺间隙高低以及病人体位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麻醉平面。
5. 术后镇痛常用药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局麻药
解析:术后镇痛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局麻药如罗哌卡因等,通过不同机制发挥镇痛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麻醉前病情评估的内容。
答案:
- 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发育情况等。年龄不同对麻醉耐受性有差异,小儿和老年人相对耐受性差。
- 病史:了解既往疾病史,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评估其对麻醉手术的影响。例如冠心病患者麻醉风险增加。
-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重要脏器功能,如心肺听诊、肝脾触诊等,了解身体基本状况。
-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等,辅助判断患者能否耐受麻醉手术。
- 当前病情:明确患者本次手术相关病情,如手术部位、创伤大小等,以便制定合适麻醉方案。
解析:麻醉前病情评估全面且细致,涉及多个方面,目的是准确判断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能力,降低麻醉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2. 简述全身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要点。
答案:
-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道或气管导管。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每15 - 3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平稳。
- 维持循环稳定:根据血压、心率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防止低血压或高血压。
- 观察意识状态:评估患者苏醒程度,呼唤患者姓名、轻拍等,判断意识恢复情况。
- 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可使用棉被等覆盖,但防止过热。
- 防止并发症:如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时处理防止误吸;观察有无躁动,做好防护防止坠床等。
解析: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护理至关重要,关乎患者能否顺利恢复,通过对呼吸道、生命体征、意识等多方面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五、病例分析题(10分)
患者,男性,65岁,拟行胃癌根治术。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波动于160 - 180/90 - 100mmHg,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请分析:
1. 该患者麻醉前评估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2.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麻醉前准备措施?
答案:
1. 重点关注方面:
- 高血压病情:详细了解血压波动规律、最高血压值、用药情况等,评估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程度。
- 心脏功能:鉴于左心室肥厚,进一步评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判断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能力。
- 其他脏器功能:评估肝肾功能、肺功能等,了解患者整体身体状况,因为手术和麻醉可能加重其他脏器负担。
- 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等风险,以便制定应对措施。
2. 麻醉前准备措施:
- 控制血压:继续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尽量控制在较理想水平,如140/90mmHg以下,但避免血压过度下降。
- 改善心脏功能:可请心内科会诊,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给予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等治疗。
- 完善检查:除常规检查外,进一步行心脏超声等检查,更准确评估心脏情况。
- 心理准备:向患者解释麻醉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 准备血管活性药物:备好如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以便在麻醉手术中维持循环稳定。
解析:对于该有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麻醉前全面评估病情,采取针对性准备措施,可降低麻醉手术风险,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