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皮肤性病必备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
A. 梅毒
B. 淋病
C. 尖锐湿疣
D. 带状疱疹
答案:D
解析: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不属于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均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2. 以下关于皮肤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表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B. 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C. 皮下组织主要成分是脂肪
D. 皮肤附属器不包括血管
答案:D
解析: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也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经等。表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主要成分是脂肪。
3. 痤疮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雄激素水平升高
B.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
C. 痤疮丙酸杆菌繁殖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痤疮的发病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等因素有关。雄激素可使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加;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管口变小、狭窄或堵塞,皮脂排出受阻;痤疮丙酸杆菌可水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为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
4. 以下哪种皮疹为原发性皮肤损害
A. 丘疹
B. 鳞屑
C. 糜烂
D. 溃疡
答案:A
解析:原发性皮肤损害是指皮肤病变的原始损害,如斑疹、丘疹、水疱、脓疱、风团等。鳞屑、糜烂、溃疡等属于继发性皮肤损害。
5. 接触性皮炎最主要的治疗原则是
A. 脱离接触致敏物
B. 外用糖皮质激素
C. 口服抗组胺药物
D. 抗感染治疗
答案:A
解析:接触性皮炎治疗的关键是寻找并脱离接触致敏物,避免再次接触,这是最主要的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病情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如有感染则需抗感染治疗。
6. 银屑病的典型病理改变为
A. 角化不全
B. 棘层肥厚
C. 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银屑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包括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扩张、Munro 微脓肿等。
7. 以下哪种疾病可出现同形反应
A. 银屑病
B. 白癜风
C. 扁平苔藓
D. 以上都可
答案:D
解析:同形反应是指正常皮肤在受到非特异性损伤后,可诱发与已存在的某一皮肤病相同的皮肤病变。银屑病、白癜风、扁平苔藓等疾病在病情进展期均可出现同形反应。
8. 皮肤癣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
A. 头皮
B. 面部
C. 手部
D. 足部
答案:D
解析:皮肤癣菌感染以手足癣最为常见,尤其是足部,因为足部多汗、潮湿,利于皮肤癣菌生长繁殖。
9.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A. 天疱疮
B. 类天疱疮
C. 接触性皮炎
D. 红斑狼疮
答案:C
解析: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黏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天疱疮、类天疱疮、红斑狼疮等均为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10. 黄褐斑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 面部
B. 颈部
C. 手背
D. 前臂
答案:C
解析:黄褐斑好发于面部,尤其是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等,也可累及颈部、前臂等暴露部位,一般不累及手背。
11. 以下关于皮肤瘙痒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仅有瘙痒,无原发性皮肤损害
B. 瘙痒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
C. 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D. 以上都对
答案:D
解析: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瘙痒可为局限性或全身性,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皮肤干燥、神经精神因素、系统性疾病、药物、食物、环境因素等。
12. 以下哪种药物常用于治疗痤疮的口服药
A. 维甲酸类
B. 抗生素
C. 糖皮质激素
D. 以上都可
答案:A
解析:维甲酸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痤疮的口服药,如异维 A 酸等,可调节毛囊角化、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等。抗生素可用于炎症较重的痤疮,糖皮质激素一般不用于痤疮的常规治疗。
13. 以下哪种疾病的皮疹表现为靶形损害
A. 多形红斑
B. 固定型药疹
C. 荨麻疹
D. 湿疹
答案:A
解析:多形红斑典型皮疹为靶形损害,即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央颜色较深,外周有红晕,可伴有水疱。固定型药疹皮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斑,边界清楚,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荨麻疹表现为风团。湿疹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如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
14. 以下关于尖锐湿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
B.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C. 好发于生殖器及肛周
D. 治疗后不易复发
答案:D
解析: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好发于生殖器及肛周等部位。尖锐湿疣治疗后容易复发,需要定期复查,必要时重复治疗。
15.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真菌性皮肤病
A. 花斑癣
B. 马拉色菌毛囊炎
C. 股癣
D. 脓疱疮
答案:D
解析: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不属于真菌性皮肤病。花斑癣、马拉色菌毛囊炎、股癣等均为真菌性皮肤病。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以下哪些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A. 接触性皮炎
B. 湿疹
C. 荨麻疹
D. 药疹
答案:ABCD
解析: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等均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2. 以下哪些因素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A. 感染
B. 精神紧张
C. 外伤
D. 药物
答案:ABCD
解析:银屑病的诱发或加重因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精神紧张、外伤、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锂盐等)、饮酒、吸烟、肥胖、内分泌紊乱等。
3. 以下关于带状疱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B. 皮疹沿神经分布
C. 疼痛明显
D.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答案:ABCD
解析: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沿神经分布,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疼痛明显,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胸段神经分布区域最为常见。
4. 以下哪些疾病可出现色素沉着
A. 黄褐斑
B. 炎症后色素沉着
C. 黑变病
D. 雀斑
答案:ABC
解析: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等疾病可出现色素沉着。雀斑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散在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点,一般无色素沉着加重的情况。
5. 以下关于皮肤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皮肤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
B. 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
C. 恶性黑素瘤恶性程度高
D. 皮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
答案:ABCD
解析:皮肤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黑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皮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形态等特征来明确诊断。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皮肤由( )、( )和( )三层组成。
答案: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解析: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各层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2. 痤疮的治疗原则包括( )、( )、( )、( )。
答案: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
解析:痤疮的治疗主要围绕减少皮脂分泌、改善毛囊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方面,即去脂、溶解角质、杀菌、消炎。
3. 湿疹的病因复杂,内因包括( )、( )、( )等,外因包括( )、( )、( )等。
答案: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及代谢改变;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
解析:湿疹内因有遗传因素影响个体易感性,免疫功能异常可导致发病,内分泌及代谢改变也可能诱发。外因方面,食物、吸入物等可能成为过敏原,生活环境、动物皮毛、化学物质等刺激可引发湿疹。
4. 银屑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 )、( )、( )、( )等类型。
答案: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
解析:银屑病临床类型多样,寻常型最常见,关节病型可有关节症状,脓疱型有脓疱表现,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等。
5. 皮肤癣菌病主要包括( )、( )、( )、( )等。
答案: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
解析:皮肤癣菌侵犯不同部位皮肤可引起相应的癣病,头癣发生于头皮,体癣在躯干等部位,股癣在腹股沟等部位,手足癣在手部和足部。
6. 天疱疮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分为( )、( )、( )、( )等类型。
答案: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解析:天疱疮不同类型有各自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如寻常型水疱位于表皮下,增殖型有乳头瘤样增生,落叶型水疱在角质层下,红斑型局限于红斑基础上。
7. 黄褐斑的中医病名有( )、( )等。
答案:黧黑斑、面尘
解析:黄褐斑在中医中有相应的病名,黧黑斑描述了其面部色素沉着的特点,面尘也体现了面部如蒙尘垢的表现。
8. 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 )、( )、( )等。
答案:一般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解析:一般治疗如避免搔抓等刺激,外用药物如保湿剂、糖皮质激素等,系统药物如抗组胺药等,物理治疗如光疗等可用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9. 痤疮常用的外用药物有( )、( )、( )等。
答案:维甲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
解析:维甲酸类可改善毛囊角化,过氧化苯甲酰有杀菌和溶解角质作用,抗生素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这些都是痤疮常用的外用药物。
10. 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有( )、( )、( )、( )等。
答案: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光动力治疗、手术治疗
解析:外用药物如咪喹莫特等,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等,光动力治疗对尖锐湿疣有较好疗效,疣体较大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答案:
- 有明确的接触史,接触致敏物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发病。
- 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
- 皮疹形态多样,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
- 自觉瘙痒、灼痛,严重者可有全身症状。
- 去除接触物后病情可逐渐好转。
解析:接触性皮炎的诊断关键在于接触史的明确,其皮疹部位、形态与接触物相关,症状有瘙痒等,脱离接触物病情改善可辅助诊断。
2. 简述银屑病的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答案:
- 依据银屑病的类型、病期选择药物。
- 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可选用作用较强的角质促成剂,如煤焦油制剂等;进行期应避免刺激性强的药物。
-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型银屑病,尤其是红皮病型、脓疱型等严重类型,但应注意不良反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 维甲酸类药物可调节毛囊角化,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
-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可用于面部及皱褶部位,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 用药时应注意药物浓度、剂型,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解析:银屑病外用药物治疗要综合考虑病情阶段和类型,不同药物有不同适用情况,同时要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以达到有效治疗且减少副作用的目的。
五、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