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421171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地理学》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与建筑风格的关系,以下关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建筑的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注重防寒保暖 B. 屋顶坡度较大 C. 墙体较厚 D. 窗户较大,采光好 2、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比如,中国的儒家文化、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印度的宗教文化等。那么,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A. 语言、宗教、服饰 B. 饮食、建筑、艺术 C. 节日、习俗、价值观 D. 以上都是 3、板块构造学说对于解释地球的地质现象和地壳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板块的交界处,往往会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以下哪种地质现象通常不会在板块生长边界出现?( ) A. 裂谷 B. 海岭 C. 火山 D. 褶皱山脉 4、关于世界主要的语言分布,以下哪种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 A. 英语 B. 汉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5、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植被类型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热带雨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 A. 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B. 中纬度的内陆地区 C. 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D. 干旱的沙漠地区 6、在世界地理中,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哪些特点?( ) A. 以出口加工为主 B. 高度依赖资源进口 C. 注重科技创新 D. 以上都是 7、在人文地理的乡村地理学中,乡村发展模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以下哪种乡村发展模式更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 ) A. 工业化驱动型 B. 农业产业化型 C. 生态宜居型 D. 劳务输出型 8、对于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以下关于人口稠密区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多位于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B. 气候温和湿润 C. 经济发展水平低 D. 交通便利 9、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自然环境,也对人类的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农作物减产等问题。那么,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个不属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A.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 大规模砍伐森林 C. 推广清洁能源 D. 加强国际合作 10、在河流的水文特征研究中,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重要的内容。对于一条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 A. 流域内的降水季节分配 B. 河流的长度和宽度 C. 河床的坡度和粗糙度 D. 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 11、世界的人口迁移现象日益频繁,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众多。经济因素通常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因经济因素而产生的人口迁移?( ) A. 因战争而逃离家园 B. 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从农村迁往城市 C. 因气候灾害而搬迁 D. 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迁移 1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运输距离、货物性质、运输成本等。对于短途、量小的货物运输,通常选择公路运输;对于长途、量大的货物运输,多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那么,对于急需、贵重的货物运输,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13、在世界人口分布的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以下哪个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且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 A. 亚洲东部 B. 欧洲西部 C.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D. 北美洲东部 14、在世界地理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中,对于地震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易发生地震 B.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 C. 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 D. 地震无法预防,只能减轻损失 15、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中,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以下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B.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发展薄弱 C. 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 D. 农业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和伏尔加河流域 16、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平原地区,聚落往往规模较大,呈团聚型分布;在山区,聚落则规模较小,分布较为分散。那么,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 A. 水源 B. 气候 C. 宗教 D. 地形 17、地球上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从热带雨林到温带草原,从寒带针叶林到荒漠植被。热带雨林的特点是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层次复杂;而荒漠植被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那么,以下哪个因素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土壤 18、在人文地理的文化传播研究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常见现象。对于文化扩散的类型,以下哪种方式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 ) A. 迁移扩散 B. 扩展扩散 C. 刺激扩散 D. 接触扩散 19、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了解各大洲的主要河流是重要的内容。以下哪条河流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 ) A. 尼罗河 B. 刚果河 C. 尼日尔河 D. 赞比西河 20、对于海洋地理的知识,以下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洋流能够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B. 洋流主要影响海洋中的水温,对海洋生物分布、航海和海洋污染物扩散等方面没有作用 C. 洋流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稳定不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一成不变的 D. 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往往渔业资源匮乏,因为水流不稳定,不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21、在世界地理中,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下哪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 A. 巴西 B. 印度 C. 日本 D. 中国 22、在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较为显著。以下关于地形对气温影响的描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山脉的阳坡气温通常高于阴坡 C. 盆地地形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冬季气温较低 D. 山地的背风坡气温一定高于迎风坡 23、在地理教育的方法研究中,实地考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时,教师应该首先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 A. 确定考察路线和目标 B. 准备考察工具和设备 C.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D. 以上都是 24、对于世界地理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以下哪个工程实现了将水资源从水资源丰富地区调往缺水地区,缓解了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西气东输工程 C. 西电东送工程 D. 北煤南运工程 25、关于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与服饰文化,以下对于寒带气候区居民服饰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保暖性好 B. 材质厚重 C. 色彩鲜艳 D. 款式宽松 26、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润,河网密布,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在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燥,形成了豪放粗犷的文化风格。那么,以下哪种建筑风格最能体现南方水乡文化?( ) A. 四合院 B. 窑洞 C. 竹楼 D. 蒙古包 27、对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以下哪个阶段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28、在城市地理学中,城市化进程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以下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哪一项描述不够全面?( ) A. 出现城市热岛效应 B. 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C. 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污染增加 29、在地理教育的资源开发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以下哪种多媒体资源最能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公转过程?( ) A. 图片 B. 动画 C. 音频 D. 文字描述 30、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差异。以下哪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 A. 尼日利亚 B. 印度 C. 巴西 D. 德国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策略产生影响。以我国某一草原牧区(如内蒙古)为例,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畜牧业的适应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2、(本题5分)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述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效果。 3、(本题5分)地理环境对语言的形成和演变具有一定作用。以某一语言(如汉语)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4、(本题5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气候产生了诸多影响。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以及对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5、(本题5分)论述不同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说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分析旅游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意义。 2、(本题5分)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探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3、(本题5分)分析中国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措施,如内蒙古草原、新疆草原等,探讨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 4、(本题5分)阐述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地理野外实习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作用。 5、(本题5分)阐述地理教育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分析地理教育在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理中的作用。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某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由于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地区缺水。请分析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措施。 2、(本题10分)某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该地区有一条重要的河流,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恶化,水生生物减少。同时,该地区的森林资源也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