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专升本中医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412559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1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专升本中医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5年专升本中医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专升本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 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框架 B. 藏象学说为理论核心 C.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D. 生理学与病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答案:C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 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 A. 木生火 B. 火生土 C. 土生金 D. 金生水 E. 水克火 答案:E 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属于五行相克关系。 3. 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是 A. 津液 B. 精髓 C. 血液 D. 宗气 答案:C 解析:心主神明的功能必须依赖于血液的濡养,只有血液充足,心才能正常主神明,所以心主神明的物质基础是血液。 4. 具有“主升清”功能的脏是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答案:C 解析: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 5. 被称为“水之上源”的脏是 A. 心 B.肺 C. 脾 D. 肝 答案:B 解析: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水液进行疏通和调节,将代谢后的水液排出体外。 6. 下列哪项不是肝的生理功能 A. 主疏泄 B. 主藏血 C. 调节血量 D. 主统血 答案:D 解析:肝的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主藏血又包括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主统血是脾的生理功能。 7. 下列属于六腑的是 A. 胆 B. 脑 C. 髓 D. 女子胞 答案:A 解析: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脑、髓、女子胞属于奇恒之腑。 8. 下列哪项不属于气的主要功能 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 营养作用 答案:D 解析:气的主要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不是气的主要功能。 9. 下列哪项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易伤阳气 B. 易袭阳位 C. 易致肿疡 D. 易伤津液 答案:B 解析:风邪的致病特点有: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易伤阳气是寒邪致病特点;易致肿疡是火邪致病特点;易伤津液是燥邪致病特点。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A. 刺痛 B. 胀痛 C. 肿块 D. 出血色紫暗 答案:B 解析: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有: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体内者,坚硬按之不移;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等。胀痛一般是气滞的表现。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答案为全部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哪些属于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互根互用 C. 阴阳交感互藏 D. 阴阳消长平衡 E. 阴阳相互转化 答案:ABCDE 解析: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互藏、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2. 下列哪些脏腑与气的生成有关 A. 肺 B. 脾 C. 肾 D. 肝 答案:ABC 解析: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和肾的藏精功能。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脾运化水谷精微,肾藏先天之精并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三者协同作用,共同生成人体之气。 3. 下列哪些属于肝主疏泄的功能 A. 调畅气机 B. 促进血液运行 C. 促进津液代谢 D. 调畅情志 E. 促进脾胃运化 答案:ABCDE 解析:肝主疏泄的功能包括调畅气机,气机调畅则能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调畅情志,情志舒畅有利于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脾胃运化,协调脾胃升降。 4. 下列哪些属于五行相克的次序 A. 木克土 B. 土克水 C. 水克火 D. 火克金 E. 金克木 答案:ABCDE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5. 下列哪些属于奇恒之腑 A. 脑 B. 髓 C. 骨 D. 脉 E. 胆 答案:ABCDE 解析: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它们形态多中空与腑相似,但功能上贮藏精气与脏相似。 6. 下列哪些属于六淫邪气的共同致病特点 A. 外感性 B. 季节性 C. 地域性 D. 相兼性 E. 转化性 答案:ABCDE 解析:六淫邪气的共同致病特点有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季节性,不同季节常易感受不同邪气;地域性,不同地域的环境影响人体对邪气的易感性;相兼性,邪气可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转化性,在一定条件下,六淫邪气可以相互转化。 7. 下列哪些属于湿邪的致病特点 A. 湿性重浊 B. 湿性黏滞 C. 湿性趋下 D. 易伤阳气 E. 易阻气机 答案:ABCDE 解析:湿邪的致病特点有湿性重浊,表现为肢体沉重、分泌物秽浊不清等;湿性黏滞,症状多黏滞不爽,病程缠绵;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易伤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等;易阻气机,气机不畅则出现胸闷、脘痞等症状。 8. 下列哪些属于瘀血的形成原因 A. 气虚 B. 气滞 C. 血寒 D. 血热 E. 外伤 答案:ABCDE 解析:瘀血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虚推动无力致血行迟缓;气滞血行不畅;血寒寒邪凝滞血脉;血热热邪煎灼血液致血液黏稠;外伤导致血离经脉等。 9. 下列哪些属于气的固摄作用 A. 固摄血液 B. 固摄津液 C. 固摄精液 D. 固摄内脏 答案:ABCD 解析: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血液、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同时也能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 10. 下列哪些属于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A. 滋水涵木法 B. 益火补土法 C. 培土生金法 D. 金水相生法 答案:ABCD 解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和( )。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解析: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通过辨证明确证型,然后论治。 2. 心在体合( ),其华在( )。 答案:脉;面 解析: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府,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所以心在体合脉;心的气血盛衰可通过面部色泽表现出来,所以其华在面。 3.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 )和运化( )两个方面。 答案:水谷;水液 解析:脾主运化水谷,将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吸收;脾主运化水液,对水液进行吸收、转输和布散,防止水湿内生。 4. 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有( )、( )和( )。 答案: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之清气 解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水谷之精气由脾胃运化水谷而生成;自然界之清气通过肺的呼吸吸入。三者共同生成人体之气。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 ) 答案:错误 解析: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构建的方法和工具。 2. 五行相克即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 答案:错误 解析: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克制、制约的关系,而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是五行相生关系。 3.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相互滋生,故肝与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称“肝肾同源”。( ) 答案:正确 解析:肝藏血,肾藏精,精和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滋生,所以肝肾关系密切,称为“肝肾同源”或“精血同源”。 4. 肺主气司呼吸,仅指肺有主呼吸之气的功能。( ) 答案:错误 解析: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 5.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因为脾能运化水谷精微。( ) 答案:正确 解析:脾运化水谷精微,将其转化为气血等营养物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所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6. 六淫邪气中,只有外感风邪才具有主动的特性。( ) 答案:错误 解析:风性主动,是风邪致病的特点之一,但六淫邪气中,风邪具有主动的特性,其他邪气一般不具有此特性,并非只有外感风邪才主动。 7. 瘀血一旦形成就会立即出现明显的症状。( ) 答案:错误 解析:瘀血形成后,不一定立即出现明显症状,其症状的出现与否及轻重程度,取决于瘀血的部位、程度以及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因素。 8. 气的推动作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功能活动、血液运行、津液代谢等都密切相关。( ) 答案:正确 解析:气的推动作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9.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 答案:正确 解析:肾主纳气,有助于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 10.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肺金太过,可以克制肝木,导致肝的功能失调。( ) 答案:正确 解析:五行相克关系中,肺属金,肝属木,肺金太过,可乘肝木,使肝的疏泄等功能失调。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抑制;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且相互包含;阴阳消长平衡,阴阳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中,但又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2. 简述心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道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 3. 简述六淫邪气中寒邪的致病特点。 寒邪致病特点有: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使人体阳气受损,出现寒证。寒性凝滞,导致气血凝滞,经络、脏腑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出现肢体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 4. 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表示事物之间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相克表示事物之间相互克制、制约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专升本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